第 92 章 年礼(1 / 1)

八月收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庆祝丰收。上计会后,秦国便迎来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除夕。

早在数百年前,鲁国就有在年头岁尾时令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鬼神的习俗,这个习俗被称为“春祭”或“腊祭”,当初孔子就是因为鲁国国君沉迷享乐,没有将腊祭时的祭肉分给各位士大夫,认为他不重视祭祀之礼,才对他大失所望,愤而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离开鲁国,去往卫国,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后来,吕不韦编写的《吕氏春秋·季冬记》中又有记载,人们要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刻桃木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保佑下一年的平安,所以人们便将一年中的岁尾定为除夕时令。

再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秦国流行起了在新春前后相与赠送压胜的习俗,名为“馈岁”。

馈岁,说白了就是年礼,除了压胜铜钱,还可以和别人赠送各种礼物来表示对彼此的祝福。

从前姜珂宅中的馈岁礼都是由嬴嘉负责,今年姜珂多了好多新朋友,所以她决定和嬴嘉一起准备。

送礼绝对是一门儿学问,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物,有人喜欢风雅,有人喜欢金钱,要投其所好,看人下菜。

比如给荀子先生送去一箱金饼,就会收到一句略带生气的“老夫是那种贪财之人吗?”并被他连人带金从宅子里扔出来。

不过如果送他有关花草树木,琴棋书画之类的雅物,他会很开心地收下,并顺便考验一下姜珂的功课。

姜珂在书桌上展开一副画像,问道:“这幅画如何?”

随着她手掌的滑动,逐渐露出里面画卷的庐山真面目,众人看清之后,称赞之声不绝于耳,姜珂甚至听到不知是谁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吕雉本想说好漂亮,可这画上的内容与其说是漂亮,倒不如说是真实,“好像荀子先生从画上活过来了似的。”

这是姜珂亲手所画的一张荀子的画像,和现在这个时代帛画上的工笔线条不同,姜珂采用的是彩色素描画法,多了一丝立体感,就连荀子的胡须和皱纹都画得分明,须眉欲活,栩栩如生。单只看到这幅画,就好像看到了真的荀子一样。

刚穿越时她的画技还只能说是一般,但这么多年从未断过,勤能补拙,一来二去的自然绘画水平就上来了。

“你好厉害。”嬴嘉看完,也是忍不住赞道。

但其实,厉害的不是姜珂,而是姜珂她妈。

姜珂小的时候教育资源还不错,除了学校的功课,姜妈还在课余时间给她报了一些兴趣班,什么素描,国画,民族舞,吉他之类的,看她兴趣,想学什么就去学什么,不想学的课程就直接停课不学了。

但姜珂一个都不想学。

那时候还没有鸡娃这个词,姜珂周围同学们都挺轻松的,放学之后就是各处疯玩,最多补习个英语。其实姜珂的课外时间也不少,哪次和小朋友们出去玩她都没落下,但哪有嫌自己

游玩时间多的小朋友啊。

于是她就和姜妈说:“妈,我不想学素描了。”

姜妈:“哦,那就去学吉他或者古筝吧,我看你上次弹得挺好。”

姜珂:“我也不想学乐器。”

“那你想学什么?”

“我不想学习。”姜珂一本正经地看着姜妈说道,“我想看动画片。”

姜妈:“那你别叫我妈。”

姜珂:“姐,我不想学习。”

不出所料,姜珂挨了当时正在擀饺子皮的姜妈一擀面杖。

然后姜珂还不死心地去找了姜爸,告诉他自己不想学习这件事。

姜爸气得伸手要揍她,但寻思了半天还是不舍得打孩子,只好收手,然后不小心碰到了窗台上的仙人掌,被扎得直蹦高。

上火上得第二天嘴边起了两个大泡。

最后姜珂别的兴趣班都放弃了,只留下素描和琵琶这两种比较感兴趣的才艺,就当是学习之余的消遣解闷了。

当时姜妈语重心长地跟姜珂说你长大后就懂我的苦心了。

一开始姜珂以为是让自己陶冶情操的那种苦心,或者以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可以转变赛道去艺考,直到后来高中文艺汇演时她那一手琵琶震惊全场,收获众多艳羡目光,大大满足了青春期少女的虚荣心时,她才意识到原来所谓的苦心是让自己逼格拉满的苦心。

爽。

再比如现在,虽然她乐器忘得差不多了,但一个素描从在邯郸时报复郭开,到现在拉高自己文化水平,也足够她在战国吃遍天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妈永远是我妈。

姜珂小心翼翼地给画像刷上一层熟桐油,用来封层,使其能保存更长时间,然后又拿了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咸阳多温泉,温泉水暖,姜珂便在温泉周围建造了一些篷屋当做温室大棚,用来在冬天种植蔬菜,因为房顶没有透明塑料布和玻璃,采光差,所以实际上生长出来的蔬菜和夏日蔬菜相比效果不是很好,植株不大,叶子蔫蔫的,但好歹能补充维生素。

到了落雪天后,咸阳城内胡瓜的价格居然能飙升到一千秦半两一根,饶是如此,也有价无市,被众多人疯抢。

姜珂给大家送的馈岁礼里面的蔬菜都是她夏天刚从地里摘下来放到超市空间里的,新鲜饱满,绿芃芃的颜色,光是看着就很惹人喜爱。

荀子年纪已经很大了,越是老年人就越想在这世上留下些东西,无论是他的学说,理论,或者他这几位有大才华的弟子,而现在,这幅画也算一件他能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物品了。

这是他今年收到的最满意礼物。

即使是一代宗师荀子,那也是血肉之身,并非草木顽石,有独属于人类的思想感情,就比如现在,姜珂从荀宅离开后,他就很不爽地在想,这鬼谷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居然能教导出阿珂这样优秀有才能的弟子?

从时间上看,就算阿珂三岁启蒙,鬼谷子最多教导

了她五年,不过就是教导的时间早了些?『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剩下那些时日,她可都是在尊我为师。

于是荀子转身去了书房,开始在自己收藏的众多典籍中寻找出鬼谷子所著的《捭阖策》,仔细研究起来。

直至月上中天,他才放下书简,不得不承认,这鬼谷子身上是有点东西的!

……

“你这人对我态度怎么这样不好?”姜珂看着面前态度冷淡的女人说道。

“应该是我问你。”廉平没好气道,“你要把我关在这里什么时候?”

姜珂反客为主道:“你又不投降,我怎么放了你啊?”

这说得什么话啊,明明是允许她在咸阳内自由行动,结果弄得好像姜珂是个非法囚禁他人人身自由的法外狂徒似的。

“那你死了这条心吧。”廉平语气坚决,“你就算关我一辈子我都不会投降的,关我没有任何用处,只会浪费粮食和侍卫。”

“嘿嘿。”姜珂做出一个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笑得像个大反派,“不知道你听没听过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然后说出真实目的:“你这么有军事天赋,我把你留在咸阳最多只会花我一些钱财。但若是把你放了出去,你跑去楚国,燕国,或者跑去匈奴那边,那岂不是得耗费我们秦国数万大军?这两样孰轻孰重我还是能分得清。”

廉平闻言,气道:“你这是说得什么话?我们赵国对匈奴的恨不必对秦国少!”

攻打魏国时,姜珂并未在魏地发现廉颇,她估摸着应该是去楚国了。

姜珂纠正她:“诶,你说话注意一下,现在已经没有赵国了,只有邯郸郡。”

“砰”地一声,廉平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转过身去,不愿继续搭理她。

姜珂觉得,她这个倔倔的性格和张良倒是挺像的,只不过张良身体不好,只能玩点刺杀游戏,她身强体壮,不屑于刺杀。

反正殊途同归,都想让秦国死。

姜珂:“你为什么叫廉平啊?”

廉平:……

“你这是在没话找话吗?”

“没有哦,我只是好奇这世上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按照习俗你不是应该叫嬴平吗?”

“我想像我大父一样带兵打仗,就学着家里那些男孩子一样称氏,可惜我第一次上战场,打得就是国家灭亡的城破战。”

姜珂:……

她有点愧疚刚才凶廉平了。

廉平喃喃自语道:“其实前些年,我在邯郸听到你的消息时还挺羡慕你的,因为你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家国立场不同,她们应该是很好的朋友吧?

不过即使是敌人,姜珂也想和她做朋友,时间最能遗忘一切,而姜珂,她有很多时间。

后来,被姜珂墨迹得烦了,她不耐烦地说道:“等夏天河水结冰,冬天果树上结果子,再考虑投降的事情。”

古代人科技并不发达,连日蚀都被视为鬼神

发怒,每年按照季节轮换生活,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更改。

姜珂:“行,到时候你别后悔啊。”

等她有时间了就好好研究一下硝石制冰。

从她那里出来,姜珂又去了李牧府中。

李牧的眼疾和钩病都好得差不多了,他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去战场上带兵打仗,每天赋闲在家。姜珂去魏国之前曾经送给过李牧一根鱼竿,自那以后他就发现了新大陆,反正也离不开咸阳,还不如无事可做时去河边钓钓鱼,散散步,晒晒太阳。

他认识了住在渭河附近的几位老叟,经常和他们聊天,这些人都不知道李牧的真实身份就是曾经让秦国都无可奈何的赵将李牧,只当他是一位普通老人,大家都叫他李叟。

那不然还能如何,难道李牧还能绝食上吊投河自杀吗?赵嘉还在姜珂手里呢,按照她的话就是李牧和赵嘉共用一份生命卡。

李牧死,姜珂就让赵嘉给他陪葬。

要是让赵迁陪葬,李牧还能考虑考虑自杀这件事,赵嘉就算了吧,他是个好孩子。

给李牧调理身体的那位秦医师说了,保持心情愉快能身体健康,大大延长寿命。

虽然不想承认,但秦赵一千年前的先祖的确相同,大家身体里都流淌着同一份血脉传承,凭什么我们赵国的大王就是赵偃,赵迁之流?你们秦国的大王就是嬴稷,嬴政这种,好不容易有个软弱些的嬴柱,才继位三天就薨了。

都七世了,就是轮,也该轮到秦国王室出昏君庸主了吧?

他要得活长久一点,看看秦王能不能生几个不肖子孙。

最好全都是。

姜珂猜到了李牧,张良他们的想法,不过这个盼望注定落空,因为嬴政现在已经不吃重金属小药丸了,而且还有夏无且和秦彭生每年按时给他体检,身体健康得很啊。

姜珂感叹:“您这生活可真是悠闲。”

疲于奔命的青年人姜珂,精力充沛的老年人李牧。

“但我还是更羡慕王翦将军,他虽然没时间钓鱼散步,但每天的生活都过得很有意义。”

就像赵丹把田单乐毅这俩死对头凑到一起,王翦李牧又怎么不算是战场上的死敌呢?

李牧“哼”了一起,不屑道:“那老匹夫的生活能有什么意义?无非就是四处领兵侵略他国领土罢了。”

“这您还就真想错了。”姜珂回他,“王翦将军这一年来都在认真沉淀呢。”

李牧更是不解:“什么沉淀?”

姜珂:“他在写《王翦兵法》啊,这东西传到后世,指不定有多少人赞叹呢。”

“那老家伙能写出什么好的兵法?统统都是在误人子弟。”

姜珂反驳道:“你连兵法都没有,你凭什么说王翦将军误人子弟!?”

“你,你,竖子,你给我等着!”

然后姜珂就眼睁睁地看着李牧从书架上拿出一卷竹简……

开篇写着《李牧兵法》四个大字。

这世上谁还不会写个兵法了!?!

最新小说: 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 重生后,手撕黑心夫,脚踏恶婆虎 骑刃王:开局获得魔王骑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 小山村里的女人们 修仙百年,前任都成了天命之女 穿越明末不用慌,跑去亮剑买机枪 全点治疗的我成了圣女 夺情 我为诡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