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儿时少年(1 / 1)

但这玩意儿的制作工艺的确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到了现代有了精密的仪器之后,制糖才变成一件无比简单的事,在此之前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繁琐又麻烦,制作条件也苛刻,并且产量还很低。

“得想个法子。”

徐威明看着他对着一个小孩子的玩具糖陷入了沉思当中,默默的掏出银子买了个递给他。

“老爷。”

秦骁看着手上的小零食,刚刚回过的神,再一次的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当中,这是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来哄了?

透过面具,他能够看到徐威明认真的神情,到底没说什么,放在嘴里尝了尝。

这糖其实并不是很甜,带着淡淡的梨味,可能是熬的有一些久了,还带着微微的焦苦,但是对于胃里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刺激。

秦骁看着旁边流着口水,看着他的小孩子,表情恶劣的笑了笑,故意的当着他的面舔了舔豆的小孩哇哇大哭。

在对方家长无声的谴责以及哄小孩的声音当中,哈哈的大笑出声。

“老爷,一个孩子你都能他做什么?”

秦骁扬了扬手中的球:“炫耀啊,看不出来吗?”

徐威明已经很久

没有看到他这么开心了,或者说这样发自肺腑的开朗大笑。

此刻他好像并不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当做那个在边境和他们插科打诨,什么玩笑都能开的新兵蛋子。

那个时候的秦骁,虽然身体比较弱,但是因为性格开朗,为人也特别的豪爽,没过多久就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并且成为了他们当中的精神领袖。

那个时候的他还会因为杀人而犹豫,会不舒服,会皱眉头,会在半夜睡不着,爬起来看着星空,喃喃自语的说,要是搁在以前,恐怕都不知道挨多少枪子儿,然后嘴里再怒骂一声,这操X的穿越。

徐威明虽然听不懂他后面的那些是什么意思,但那个时候的秦骁具有着少年期,和与他们与众不同的朝气。

他身上带着与普通人不同的气质,不像那些王公子弟一样,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慢,又不像平民百姓一样有透进骨子里的自卑。

他身上好像有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性格,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份高而畏惧,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身份低而看不起。

他从骨子里面透露着一种平等,所有人的平等,这也让他显得格外的

不同,因此周围吸引了那么多的同龄人。

但是随着战场上一次次的杀敌,秦骁面对死人好像越来越平淡了,再也没有那种畏手畏脚的约束,更没有的那一种罪恶感。

到了京城之后,以前的那种平等好像也在慢慢的消失不见。

只是每次看着他为百姓做的那些事,又仿佛曾经的那个少年还是没有消失。

徐威明觉得很矛盾,但直到刚刚他才确认,那个少年的确没有消失,他只不过是成长了,骨子里依旧透露着对平民百姓的怜悯。

徐威明看他得意洋洋的舔着球,笑了出来。

“看出来了,需不需要我再给你买几个,炫耀到底?”

秦骁到底还是要脸的,虽然说因为戴上这个面具,让他有一瞬间都想要放弃做人了。

“还是算了吧。”

虽然他挺心动的,他只是戴着面具,又不是穿着玩偶服,还是很容易被人认出来,到时候他一国皇帝的脸往哪里放?

秦骁发现徐威明好像把他当小孩子了,路上不管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往他手里塞。

虽然秦骁对于这些没有品尝过的,只听说过名字的玩意儿,的确很神奇,想要看看

这些正宗的古代制作,和现在所谓的百年手艺究竟有什么不同?

“嗯,虽然原汁原味的别有一番风味,全靠原本的食材撑着,和现在那些香精勾兑出来的引用人味觉的味道完全不同。”

尝了几个,他就没什么兴趣了,更多的还是在欣赏着建筑以及百姓的生活习惯。

他发现一些建筑上面甚至出现了水泥的身影,人们将布置结构和水泥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

“可惜没有钢筋,否则就能够建高楼了,嗯,你可以试一试制作出来。”

虽然这玩意儿没有重型工业很难制作,但万一呢,如果真的可以,那么那些大江大河,崎岖的山路,就再也不会问题了。

“秦始皇连万里长城都能够造出来,埃及人还能够把金字塔返回到现在,没道理这些我做不到。”

他心里面翻转着不少的想法,面上却并没有显露出来。

不知不觉,他们就走到了一个装扮的非常精致漂亮的阁楼前。

徐威明和他身边的几个太监,见到这般情景,但是变得紧张起来,互相和对方使了几个眼色,赶紧走上来,把秦骁围着。

“陛,老

爷,前方没有什么好的,不如我们去另一处瞧一瞧。”

可是他们表现的太明显了,瞧着就像是有鬼,越是如此,秦骁的好奇心就越强烈。

“是吗,我倒想去那里走一走,看着人好像不少的样子。”

徐威明讪笑:“前面不是什么好地方,真的没什么好去的。”

一边说着心里面疯狂的尖叫后悔,他为什么要把秦骁往这边引,早知道就应该掉头让他去站另一边。

秦骁看着打扮的花枝招展,挂着精美灯笼的阁楼,挑了挑眉。

“这好像和你说的不太一样,说吧,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你这般如临大敌的模样。”

“呃,这里是环采阁,是一所女间。”

徐威明说到这里脸胀的通红,即便隔着面具看不出来,但是依旧能够让人看到他红的滴血的耳朵。

秦骁但是没反应过来,随后才想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

女间是这个时代对于青楼的一种雅称,里面的男子和女子都只是卖艺不卖身,来这里的也一般都是士族以上的阶级。

很多人觉得是一种附庸风雅的习惯,但对于一些比较正经的人来说,这里依旧是一种不正经的地方。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超时空史记 裂石响惊弦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贵女景昭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烽火晋察冀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