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开局谋逆,皇上请退位 > 第326章 确是谋逆。

第326章 确是谋逆。(1 / 1)

什么犯我者虽远必诛,通通只是借口。

秦骁就是告诉这些人,咱们是过去抢地盘的!

抢下来以后,大家都有封赏。

最少也比你们现在租地主的田地来得强吧?

以往打仗,都是打完了各回各家,封赏的大头都是被上面拿了。

自己能免一年徭役赋税就谢天谢地了。

哪里会有封地给自己?

不说封地,就是半分田都轮不到自己。

可是现在,皇帝陛下说了,南蛮之地,全是封地!

只要抢过来!

呸呸呸,什么抢?那叫保家卫国!

开疆拓土只是顺便!

为什么会允许他们带家眷?

那是要在那边扎根啊!

得有土地,才能扎根!

至少,这里面的一大部分人都心动了。

许多人暗下决心。

等到驿站的时候,马上寄信回家,趁着刚收完粮食,家里有粮,赶紧去南疆!

至于土地,皇上都出马了,那不是手到擒来?

这一次,或许真的就翻身了!

“咚!”

“咚!”

“咚咚!”

“咚咚!”

战鼓响起。

“呜!”

一声声长鸣响起。

这是金角号声。

大军转身,即将开拔!

突然有人回过身来,向着秦骁跪了下去。

“我愿誓死追随陛下成

就不世功业!”

然后是一个,两个。

一群两群。

一大群。

“我等愿誓死追随陛下成就不世功业!”

几万人齐声呼喊,其音甚至盖过了战鼓与金角之声!

就连皇宫的鎏金玉瓦都被震得簌簌作响。

“出征!”

秦骁一声令下,先锋营先出,而后左右大军齐出,再是秦骁立于銮驾之上率中军而出,最后再是后军。

秦骁自是一直站着,接受沿途百姓的祝福。

他要让所有人看到。

王子杰率几十位画师从各个角度画下这一幕一幕。

文武百官送至城外,眼见秦骁率大军远去。

这时,才有人敢说:

“如若不是陛下,此次的事情足以定上好几次谋逆的大罪了!”

这话,前面是万万不敢说的。

大家都不是傻子。

秦骁封地给徐威明,还给出了那么大的权力,往不好地说,那就是裂土封侯。

再把种种事件串联到一起。

与其说是封地给冠军侯,倒不如说是借此名义,实秦骁自己之便。

有明白人说了:

“陛下这是觉得我们碍事了。”

秦骁在帝都的时候,做任何事情,大臣们都会来回斡旋,许多事情上大多数都是顺了他们的意思。

最少也是

一定程度上。

这便是君臣之道。

儒家的君臣之道!

李长阳站在百官之首,并没有反驳他们的话。

待百官们议论完毕,远处秦骁的队伍早已经消失在了天边。

“国公,该回去了。”

他们也只是以为李长阳是在竭力表现自己的忠诚。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帝是否还留有耳目。

那肯定是有的。

但他们不敢议论!

哪怕是帝王,事情做得不对,作为百官,有义务,也有权利指正!

所以他们不惧!

“陛下,确实是要谋逆。”

李长阳轻轻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声音虽然小,但还是被旁边的几人听了去。

“国公,此事不可乱说啊!”

秦骁的皇位怎么来的,大家都清楚。

但是他们拉不下来秦骁!

所以秦骁的帝位稳固!

而是改朝换代十几年了,不少人两朝为官,他们不得不承认秦骁比之前朝好了太多。

旁的不说,就是议论帝王,在前朝是万万不能的。

出口即是死罪!

“陛下确实是要变天。”

从前几天他看了那些书以后,这几天秦骁的做法,李长阳可以肯定,秦骁一定会去做。

这种人物,哪怕只是平民百姓,也不会改变他们自己的目

标。

更何况秦骁还是帝王。

有大臣并不赞同:“国公此言差矣!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为何要变天?”

李长阳没有理会,只是说:

“回去吧。”

“风雨要来了。”

李长阳对着秦骁消失的方向再次跪拜,然后才率文武百官回城。

“国公大人,这天上万里无云,日月高悬,何来风雨一说?”

此刻约莫下午四点左右,月升而日未落,日月当空,好不应景。

此次秦骁御驾亲征,大部分信任的人全部带走了。

这是十几年来秦骁对于帝都掌控最薄弱的时候。

甚至可以说只要李长阳愿意,就可以跟秦骁分庭抗礼。

李长阳也不懂,但他猜到,秦骁肯定留下了一些东西在帝都。

而这东西,让他可以完全放心。

李长阳自然不敢赌是什么。

就算没有,他也不会逾举。

他是臣。

臣子不可谋逆帝王,只可服务于帝王。

这是儒家传承几千年的根本。

他不能坏这个规矩,有些东西只要开了头,后世帝王就会顾忌,儒家,将不可能再一家独大。

甚至会被断根。

所以他会守好帝都,做帝王手中那颗最听话的棋子。

是的,最听话。

这就意味着

以后不论秦骁是哪种旨意,他都要坚定不移地去执行。

其他人可以质疑,可以拒绝,他不行。

他听话,才是镇国公。

不听话,那就是死了的,国公。

李长阳内心苦涩。

不得不说,秦骁这一步棋走下来,达到的目的太多了。

他已经想好了,待秦骁凯旋,他便告老还乡。

秦骁归来,他没了镇国公这个身份,朝堂之中便再无他的容身之地。

往常他站内阁,现在,他是百官的对立面。

怎么可能再回的去?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御驾亲征,快则三五个月,慢也就一两年,怎么都回来了。

只有李长阳自己心里清楚。

秦骁要去实现那些书里的东西了。

那是很多年都不一定成功的事情。

而且皇园也被带走了。

皇帝给出的解释是南方气候温暖,更适合培育。

工匠营倒是留下了。

他清楚,他看了那些书后才清楚。

陛下是舍弃了。

十几年,就那么点东西,其他人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

可于书里面的描述,那些,只配叫做渣渣。

镇国,镇国公。

这一镇,最少也是十年起步吧。

后宫的妃子们皇帝带了一些,但是不多。

十年,也该换了。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超时空史记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美利坚胜者为王 烽火晋察冀 谍海孤雁 裂石响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