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都市言情 > 回档少年时 > 第二十章 理想白头(求订阅月票)

第二十章 理想白头(求订阅月票)(1 / 1)

1995年的中秋节到来时。

省大院的深处,已经是桂花飘香。

在一幢二层小楼的院落里,青烟幂处,有瓜果蒂落和闲谈笑语,胡宪峋、林诗予、保姆小谢一老两少三个人,正在墙院的一个火灶上准备今晚中秋节的丰盛晚餐。

今天林诗予放假,没有什么事情,在里津她最亲的亲人胡宪峋家吃饭,只是她的这个胡伯伯虽然封疆湘南,位高权重,却从来没有摆脱过老一辈农民的习性,讨厌排场讲究,没事就在院子里操弄庄稼,今晚的中秋晚餐,也充满了农村人家的朴素,在院子里架了锅,瓜果都是自己种的,还穿着老汗衫亲自下厨,活脱脱一副老农民扮相,他却满脸都是自得其乐的样子。

这时候,院门外忽然想起一道爽朗的声音“老胡,我来了。”

林诗予扭头,就看见身材矮小一头白发的湘南大学校长江汝勤。

江汝勤站在院门口,手里提溜着一条大草鱼,对迎上去的胡宪峋献宝似的说“这条草鱼九斤多重,特地从星沙乡里弄来的土鱼,打草喂养,下午三点才捞上来,为了吃你这一顿饭,我这算是下血本咯。”

胡宪峋却不满意“你的土酒呢?”

江汝勤道“哪能一次带,全带来我下次就找不到理由来省院混饭吃了。”

胡宪峋哈哈笑了起来“你真是越老越滑了。对我可以这样,对湘大的那些孩子可不准啊。”

其实不要说草鱼,想往这里送金鱼的都不知几何,但这幢看似稀疏寻常的幽静小院,不是谁都能够登门踏槛的。

江汝勤背着手走进院子里,胡宪峋拿着他带来的草鱼,亲自动手杀了,洗净后,上锅做香煎粉蒸鱼,江汝勤插着双手搁在旁边看,这个湘大校长事儿不干,嘴巴不停,一会儿说不应该放猪油煎,一会儿说还少了胡椒粉,胡宪峋可不听他的,两个老头在夕阳西下的院子里边唠嗑边做菜,林诗予搁和保姆小谢在旁边笑着打下手,倒是很有几分田园生活的其乐融融。

大概花了小半个小时,胡宪峋淋上土茶油,再撒上葱花,香煎粉蒸鱼就出锅了,浓郁的香味在小院里飘拽,味道当真一绝。

其他的菜都是胡宪峋闲着无事,在小院里自己营务的蔬菜。时至秋分,渐近寒露,瓜果已经蒂落成熟,靠院落的藤藤蔓蔓上,挂满了红透了的小西红柿、茄子和辣椒。

林诗予和保姆小谢一起炒了茄子肉末、醋溜土豆丝、芋头蒸肉和油炸花生米,又炖了一锅排骨玉米汤。

这时候,手机突然响了。

正在洗锅子的林诗予从兜里掏出手机一看,有新的短信,她看了之后又回了几条,脸上忽然就有掩饰不住的笑意。

胡宪峋刚从屋子里打了酒出来,看见林诗予手上的手机,目光忽然就变得锐利起来“你哪来的这东西?”…。。

林诗予愣了一下“张云起送的呀。”

胡宪峋皱着眉问道“他为什么送你手机?那么贵!”

林诗予愣了愣。

她一向是个明事理的女生,从来不轻易透露她和胡宪峋的关系,也从来没有替人找胡宪峋办过事,即便是当初张云起出事,她做的也只是把张云起写的那篇《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的公有企业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构想》按照正常流程打给党报总编,最后落到胡宪峋的案几上,好坏由胡宪峋自行判断,她从没有表露过个人倾向,去影响胡宪峋的决策。事实上她很清楚,以她这个胡伯伯强硬刚直的个性,绝不可能因为亲情而在公事上徇私半分!

这时忽然听到胡宪峋略显严厉的质问,林诗予心里不免有一点女生的委屈,她心直口快地反驳“我跟他那么多年好朋友关系,送手机怎么啦?他送也不是送我一个人,身边朋友他都有送,而且这是我们的私交,反正我又不会帮他求你这个‘大人物’办事!”

顿了顿,林诗予又扭头对江汝勤说“江伯伯,抱歉,今晚不能陪你们吃饭了,你们好好吃。我有约了。”

说着,林诗予解下围裙,因为胡宪峋的老伴玉芬婶婶患有残疾,不能够下床,需要人照料,她嘱咐了保姆小谢几句,才转身离开小院。

只是没有走多远,林诗予又感觉到自己刚才说的话过重了些,可能会伤胡伯伯的心,于是又踟蹰着红着脸回到院子里,从客厅拿了件黑色外套放在藤椅上,眼睛也不看胡宪峋,像是自言自语说“晚上天气凉,等下记得穿上。”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但江汝勤忽然笑了起来,他看着赌气的林诗予转身再一次走出院子,倩丽的身影消失在了小院门口,扭头对胡宪峋笑着说道“老胡,你也不要管的太严了嘛,这女娃娃一直以来都很听话懂事,有分寸的,不过,看这个样子,娃娃怕是恋爱咯。”

胡宪峋听见这话,叹了一声“都二十六岁了,老姑娘了,应该要恋爱了。她家什么情况你也知晓。”

江汝勤点点头,又问道“知道这个丫头的对象是谁吗?”

胡宪峋摇摇头“一把老骨头了,事情又多,怎么管顾得了这些,回头让我老伴问问她吧,不过现在的社会也不比以前了,年轻人要自由恋爱,要精神层面的结合,她自己喜欢就好。”

聊着天,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

保姆小谢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盛好,端到小院里的木桌上。随后,她又打了一份热汤和营养的饭菜,端进房里给半身瘫痪的胡宪峋老伴谢玉芬送去。

胡宪峋和江汝勤则在院里吃饭。

这个时节正好处在不冷不热的气温上,疏影横斜,桂花飘香,有月亮挂于中天,皎洁的清晖撒在小院里,胡宪峋和江汝勤就着敦厚朴实的菜肴,把酒畅饮,追忆往昔。…。。

两位老人都是里津本地农村出身,师大附中的同窗老友,高考一个北大,一个清华,不久又先后奔赴老大哥苏联留学,学成归国之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半生光阴,也经历了旧社会凄风厉雨的摧残,尤其是胡宪峋,几经沉浮,妻残子死,尝尽了人间悲苦。

如今已年近六旬,回转故土湘南,国家再一次对他委以重任,执掌这一块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负责6395万张要吃饭的嘴,大多数时候,这个老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果决的,甚至是急迫的!他没有多少时间了,一万年太久,他要只争朝夕!他要用他坎坷人生最后的一点点光亮,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晚和多年同窗老友一起过中秋,胡宪峋多日以来一直紧绷的思绪倒松弛了下来,只是端着酒杯,看着江汝勤满头都是白发,不见一根黑色,那张脸上同样皱纹交错,心下不免有几分感慨“上次一起过中秋,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但我还记得你那时候还满头黑发的呀。”

江汝勤端起酒杯喝了,抬头望了望天空上明亮的月亮,慢慢沉吟道“几度中秋见月来?三十年前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意气风流笑谈中。此夜重又逢,苦酒慰白头。”

胡宪峋慰然笑叹道“老江啊,你这个经济学家、哲学家的前面,还要加一个大诗人的头衔才对。”

江汝勤道“一把老骨头,半截入土,什么头衔都是身外之物了,我们那一代人呐,活的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已经不愿意离开宏大的集体性话语中的纯粹精神追求和抽象的理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带来了物质层面的丰满,随之而来的便是思潮解放,个体存在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突出和重要,个体作为**之躯的存在,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在精神上将愈来愈突出地感到自己存在的独特性和无可重复性。”

胡宪峋点了点头“你看待问题还是这么尖锐和具有前瞻性。不过,张云起写的那份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江汝勤放下酒杯说道“材料我看了很多遍,我认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在于如何把城市发展与农村经营之间的有机联系搭建起来,这个于整个中国的未来发展都是十分尖锐的问题上,他给你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可能是领先于其他省份的‘湘南模式’创新改革路径,并且在江川地区已经做出了一个初级试点样板。”

胡宪峋沉吟道“你这个评价不低了。”

江汝勤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他现在是我的学生,只是这个学生来到学校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校团委副书记打进了医院,我在事实层面上偏袒了他,并且替他打了招呼,以后他在湘大可以迟到旷课早退和挂科。”

胡宪峋哑然失笑“你倒是光明磊落,不过看起来你似乎很看好他。这样吧,把你的这个学生叫来,陪我们两个老头子喝几杯。”

******

39314415。。

inf。inf

最新小说: 我真不是十世善人 真龙血脉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我是魔童,法力无边 从电磁力开始播种诸天 穿越农家女,种田分家斗极品 帝天传 仙子死后,逼我吃了她 涅盘:崛起之路 三山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