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1)

虽然只有半个小时,但好歹人已经见到了。

而且在经过飞针治疗后,对于韩亚博的的身体状况,叶青已经做到心中有数了。

?想看饭在锅里写的《七零赤脚女医》第 111 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按照她的计划来按部就班严格执行的话,韩亚博的身体要恢复到健康同龄人的状态还是问题不大的。

韩亚博的事儿已经直接摊开在赵玉良面前,叶青也就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了,直接和这位赵团长互通有无,将她接下来计划在靠山屯搞小型养殖场试点,以及未来可能还会开药厂的计划都说了。

下半年青山农场生猪养殖改革效果显著,赵玉良心里面就有了成算。

县里面肯定对叶青那个饲料配方感兴趣,已经组织相关单位接连开了不少会议了,赵玉良都跟着参与讨论了很多次,选址方面也是各方拉锯,想掺和进来的乡镇不在少数,但由于叶青在青山农场的示范案例最终数据还没出来,所以整套方案暂时还没有最终拍板。

昨天收购站的人把生猪拉走,数据肯定就已经递交进县政办了,估计等过完年这事儿就要盖棺定论了,叶青一开始就表示了她不会参与和干涉这个事儿,但由于配方是她提出来的,而且又有青山农场的成功案例在前,青山镇拿下这个项目的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

赵玉良这边倒没有要把这个饲料厂抢过来的野心,他这边主要的重心还是在农场开荒扩建上,种田养殖才是他的正业,开饲料厂这不符合部队与民争利的作风,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就算把申请打上去了,上面领导除非疯了才会批。

但赵玉良觉得,在部队这么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以及养殖牲畜家禽水产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盈利项目,饲料厂那边一旦落地建成,必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就近采购肯定是最优选。

如果这个厂子最终确定建在青山镇,那他这个部队农场就具备极大优势,完全可以成为饲料厂的对口原料提供商嘛,到时候饲料厂需要什么,他这边就养什么种什么,根本不愁没销路。

所以赵玉良这段时间才会这么积极地去掺和这件事,目的就是为了帮青山镇一把,努力拉动一些支持,到时候等厂子真落户到青山镇了,他正好可以先下手为强,把原材料这一块儿的大单子给吃下,直接给他们农场拉副业搞创收!

原先两人关系还没这么紧密,赵玉良心里这些小九九自然也不会跟叶青主动提。

但现在都已经是自己人了,赵玉良可就不会跟叶青客气了,直接就提起了饲料厂的事儿,想要把叶青拉入局,让她去县里面提意见。

毕竟不管是饲料配方,还是整个科学养殖方案,都是叶青搞出来的,她的意见肯定是极具分量的,如果她这边要求把厂子建在青山镇,县里面肯定会将其纳入参考,而且其他县还不敢对她有意见。

原先叶青肯定是不想要下场去折腾这些事儿的,对于蛟谭县会把饲料厂设立在哪个乡镇,她并不关心也完全无所谓,毕竟这个饲料厂子会给哪个乡镇带来创收,都不会进到叶青

的腰包,也不会因此就让她的职位连升几级,厂子的盈利好与坏也都不由她说了算。

但现在赵玉良主动开口求她帮忙,叶青就不好再拒绝了。

毕竟,赵玉良如果真的把饲料厂的原材料供应商这一块儿给谈下来了,部队农场这边确实能创收一大笔,对农场的规模扩建绝对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这个成绩在手,赵玉良就能强势坐稳场长的头把交易,以后不管谁来了都别想越过他去。

对叶青而言,有赵玉良坐镇的青山农场,肯定也能给她带来很多好处和便利,不说后续养殖猪牛方面深度合作的事儿,只说韩亚博在农场改造这方面,有赵玉良关照,一切就都在她的把控之中,但如果赵玉良被调走了,那这边再下来的管事人还好不好打交道,那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蛟谭县建饲料厂这事儿,叶青肯定会积极去参与和争取,但到底能不能成,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赵玉良“奸计”得逞,立马笑得见牙不见眼,甚至在叶青和宋春华要回靠山屯的时候,连小朱战士都没安排,亲自开着军卡把两人给送到了家门口不说,还对着叶青一口一个“大侄女儿”,唤得那叫一个亲热,就差没真把叶青给挪到他赵家那户口本上去了。

叶青都被这位新鲜出炉的便宜叔叔给整无语了,一到家就径直跳下车,生怕赵玉良再一个抽风不着调,还真要大张旗鼓地搞个认亲宴,正儿八经认下她这个不同姓无血缘的“亲侄女儿”。

叶青跑得飞快,等窜进屋里后,想了想后到底还是又折返回门口,把院子外面调转车头准备离开的赵玉良给叫住了。

拎了一坛猴儿酒、一坛野果酿,外加一袋干肉脯,一包自己制作的麦芽糖,用黄皮纸仔细包好后,叶青就提溜着递给了赵玉良。

“家里面别的好东西也没有,就这些稍微能拿得出手点,基本上都没花钱,您带回去尝个鲜,算是我送您的年礼了。”

“今年就这样了,明年咱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战,把农场的养殖事业红红火火做大做强,争取成为部队农场的行业标杆!”

这份年礼里面到底是什么赵玉良倒是没在意,但叶青刚刚这番话,却是真正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他一把将嘴里叼的烟掐灭,笑眯眯把东西接过去,眼中瞬间迸射出精光,野心干劲十足地应了一声好,这才冲着叶青嘿嘿一笑,高高兴兴地脚踩油门跑远了,绿军卡的车轮在雪地里吭哧吭哧翻滚,溅了叶青一身一脸的泥。

叶青:……

她就多余跑出来这一趟,明明可以等明天中午去部队食堂聚餐的时候一块儿捎带去的。

见到了韩亚博,宋春华就彻底放心了,过了年农场那边的学校就开学了,到时候她和韩亚博就都会在部队农场住着,哪怕两人在不同的区域,根本见不着面,但只要知道自己的丈夫近在咫尺,夫妻俩可以呼吸着同一片荒野的空气,看着同一片天空的太阳和云朵,她就前所未有的欢喜和安宁。

所以宋春华一改之前

的心事重重,整个人像是洋溢在满满的幸福之中,脸上的笑就一直没落下来过,回了屯子里就里里外外各种忙活,还把她之前攒的那些烂布头都给翻了出来,要跟邹阿婆学怎么纳鞋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叶青和宋春华出去这一趟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好事儿,但家里几个姑娘还有邹阿婆都是极有眼色和分寸的人,大家都默契地干着各自手里的活,谁也没多嘴追问。

也是在同一天,伍永兵和老支书找了拖拉机过来,将靠山屯猪圈里面今年领的那些份额猪都运送到了收购站。

有叶青手把手养出来的猪,体重毋庸置疑都达标了,甚至因为超额完成了任务,今年在养猪这一项上,靠山屯在红旗公社又是一骑绝尘,绝对的独占鳌头,把其他几个生产大队给秒成了渣渣。

那几个大队长惊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对靠山屯今年养出来的生猪质量表示非常震惊,纷纷凑上来找伍永兵取经,想要知道靠山屯这边是怎么把猪喂这么肥的。

看着这几个以前趾高气昂瞧不起人的大队长如今对他各种狗腿献殷勤,伍永兵心里面可是痛快得意极了。

不出意外,今年靠山屯的先进奖状肯定是没得跑了。

交了任务猪,还剩下几头生猪就是属于屯子里的集体所有的,除了生猪外,还有早几个月叶青逮的几头野猪崽子,如今都已经有百来斤了。

按照往年屯子里的惯例,腊月三十这天早上杀猪,然后趁着热乎,各家各户无论多少总能分到一些肉,带回去正好年夜饭的时候可以包饺子吃。

但今年因为大部队进山狩猎带回来的猎物不少,屯子里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十好几斤肉,根本不用等到腊月三十杀猪才开荤,所以伍永兵跟生产队干部们开会商议过后,决定猪圈里剩下那几头猪暂时先不杀了。

主要是猪圈里那几头猪体重还没增长到极限,百来斤的块头,就这么宰了可惜了。

叶青说过,东北猪肉的品种略次,但皮糙肉厚,按照她的养殖办法来精心喂养,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完全长成,正常喂养到三百斤是肯定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再养几个月,到来年春耕的时候,这些猪差不多都还能再长上百斤。

而那会儿,正是北大荒青黄不接,不管是蔬菜还是肉类都最缺,却正好是这些猪长得最肥的时候。

伍永兵觉得,那个时间点把这几头猪给宰了正合适,亏了几个月的嘴,大家开开荤攒攒肚子里的油水,才好踏踏实实下地干活。

虽然没有杀年猪,但该给叶青的奖励不能少,毕竟队里的生猪,是因为有叶青喂养,才顺利出栏的。

年底了,靠山屯生产大队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会儿就统一进行过结算了,各家根据记分员那边统计的工分总和来兑换粮食和现钱,怎么分配由自家先商议,再去找老支书进行申请。

至于为什么还要申请,则是因为生产队的粮仓里面收的大部分都是玉米红薯豆子这类粗粮,像稻谷小麦面这类细粮占比相对就少了,

如果家家都想要兑换细粮,那肯定是不够分的。

所以老支书这边就需要进行调控,严格控制兑换的粮食粗细比例,根据今年的粮食储藏情况来换算,各家兑换粮的比例,最多只能占总粮食比重的十分之一,而且细粮的兑换价格,也得是粗粮的三倍。

也就是说一家的工分数量如果能兑换三百斤粮食的话,按照比例最多只允许兑换三十斤细粮,并且这个三十斤细粮,相当于九十斤粗粮,扣掉这九十斤粗粮后,这家人剩下的工分数,就只能再兑换两百一十斤粗粮了。

这样的兑换比肯定是不划算的,尤其是家里孩子多工分数少的,对细粮就不敢有所奢求,只能尽可能地多兑换粗粮,这样才能让各家熬过接下来的一整年。

叶青从下乡开始就一直在地里卖力干活,挣的都是满工分,后来去养猪之后工分少了些,但没多久卫生站建起来,她一个月又能拿到二十个工分了,所以年底结算的时候,她一个人就能兑换近五百斤粮食。

这还是她来靠山屯插队拢共才不到五个月的情况下。

叶青家里面如今常住人口就有六人,偶尔她还要把宋春华接到家里来住,再加上隔壁时不时会来蹭饭的顾卫南,她这边吃饭的嘴可不少。

孟嘉是知青,肯定是能分到粮食的,邹阿婆还有小兔唇邹昀的户口都在屯子里,所以也能分到基本口粮,但王春花和郑欣就不行了,两人户口都不在靠山屯,属于投靠叶青,自然不能在靠山屯生产大队分粮食,所以只能由叶青这边来承担。

所以按照叶青的要求,不管是她还是家里其他几个人,攒下来的工分,她就统统要求给兑换成了粗粮,也不拘是什么种类,只要是能饱腹的,她都来者不拒。

倒不是叶青有多喜欢吃粗粮,而是家里需要用这些粗粮来迷惑人,她如今的情况,在靠山屯确实是惹人关注,如果让人知道她家一直吃细粮,难保不会惹人嫉恨,全部兑换成粗粮了,才不至于太打眼。

但其实,叶青家里面白面精米还真就从来没断过,基本上只要家里米缸面袋子里面的粮食见底了,她就总能背回来一筐子,把米缸面袋子给填满。

毕竟她用异能催化,收货几十斤细粮真不过就是十来分钟的事儿,而且有隔壁部队农场那边当借口打掩护,她只要说粮食是赵玉良补贴给她的,这事儿根本不会有谁怀疑深究。

毕竟谁不知道叶青如今在部队农场得到了重用,农场的大领导都在巴结讨好她,而部队农场那边可是有上万亩的良田,最不缺的就是粮食,每个月补贴点细粮给叶青,这个做法并不算多夸张。

仓库里的粮食早几天就已经分完了,如今生猪出栏,靠山屯果然凭借之前交公粮和这次任务猪超额完成任务两件事顺利拿到了今年公社的先进生产大队称号,所以伍永兵和老支书一致觉得,要给叶青这个幕后大功臣予以一定的奖励。

但叶青如今这日子过得可滋润了,啥也不缺,奖励什么也成了难题。

靠山屯生产大队本来也穷,年底结算

完之后,公账上就不剩下多少钱了,剩下那点钱,都是为来年春播做准备的,肯定不能拿出来奖励给叶青个人。

所以几个生产队干部们凑一块儿商议了半天,最后终于决定,奖励叶青一杆猎qiang。

▉想看饭在锅里写的《七零赤脚女医》第 111 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没错,就是猎qiang。

年前生产队进山围猎,伍永兵和老支书都是跟着去了的,自然都很清楚,叶青那会儿带进山的那杆枪,是从顾卫东那儿借来的。

作为长白山土生土长的土著,家家户户肯定都是配备有猎qiang的。

叶青这丫头如今既有靠山屯的宅基地,还是顾家那大小子的对象,正儿八经的靠山屯媳妇儿了,而且她的枪法不差,卫生站建起来之后,肯定得常年进山采药,怎么能没有一杆专属于她的猎qiang呢?

所以大家商量来商量去,都觉得这个奖励最为合适。

关键是,猎qiang这玩意儿,靠山屯还真有,早些年屯子里抵抗敌寇那会儿,从敌人手中收缴了不少步枪,后来抗战结束,这些步枪就被改成了猎qiang,各家各户配备的猎qiang就是这么来的。

剩下的那些,如今都在工具房那边压箱底,专门用锁头锁着呢,只有每年年尾进山围猎的时候,谁家的木仓出问题的情况下,这些木仓才会临时拿出来替补。

老支书找了一名经验老道的猎户,在那些木仓里面挑拣了一番,最后选了精准度最高成色也最好的一把,由伍永兵亲自给叶青送过去。

然后叶青这边把赵玉良送出去没多久,伍永兵就到家里来了,怀里还抱着一把被擦得油光锃亮的猎qiang。

得知这把木仓竟然是生产队给她的奖励后,叶青瞬间就站直了身形,直勾勾盯着那杆长木仓,眼睛直冒绿光。!

饭在锅里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最新小说: 星辉荡尘 帝娇 大宋:我在李清照身上捡属性 重生后,我靠超市喜提躺平人生 我一交警做兼职,一等功送上门 心生世界 桐湖秘境 末世:物资爆仓,女神住满庇护所 不懂别乱说,我这不是杂灵根 甄嬛传:华妃不爱后,皇上他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