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 第309章看不上你的城,看上你的人

第309章看不上你的城,看上你的人(1 / 1)

高昌使臣也不客气了。

“大唐距离高昌七千里,绵延沙漠,冬冷夏暖,还没有水草,大军根本无法前行。还没到高昌恐怕就没有粮草,到时候必定失败,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倒是你们高句丽,距离大唐不过咫尺之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大唐给轻松灭掉了。”

恶劣的环境,仿佛是高昌的天然屏障。

高句丽使臣却不以为然:“那就拭目以待喽,看我高句丽会被大唐灭,还是你们高昌会被大唐灭,来人送客!”

高昌使臣,见这个家伙油盐不进,冷哼一声,直接背着手走掉了。

此时高丽使臣的属下走了出来:“主上,高昌国虽然不配跟我高句丽结盟,但是他刚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高句丽使臣道:“大唐出兵都是有缘由的,攻打高句丽大唐什么都得不到,除了留下一座座京观,高句丽不产粮食,不适合放牧。”

“高昌国就算是对大唐不敬,可距离七千里,如果会认错,称臣纳贡,大唐也不会为难他们,但是没办法那地方产出的棉花能够织布,大唐的勋贵们都眼热的很,这才是他们被大唐盯上的原因。”

“主上所言有道理,我懂了。”

属下恭维道。

高句丽使臣笑道:“我高句丽城高池深的很,精兵将广,大唐可敢小瞧我们?”

然而高句丽使臣想错了,高句丽可有比棉花还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大唐最最稀缺的人口。

这个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够弥补的。

高句丽的奴隶是大唐心心念念,上下都惦记的东西。

高句丽的使臣,永远也想不到,大唐对于奴隶的需求量是多么的巨大,更加不会知道,秦羽的目标有多么的远大。

此时此刻秦羽因为奴隶的事情,正被长孙无忌等人堵在秦家。

“你小子,你把一万俘虏全部自己用了,也不给我们分一点,你怎么好意思的?”

如此臭不要脸的人,自然是尉迟恭了。

李世民把那一万人的俘虏都赏赐给了秦羽,秦家的门槛都快被这些老东西给踏平了。

程咬金道:“某家数十万亩的土豆没有人耕种,都长草了。”

秦羽笑道:“这我也没办法,一万人都还不够我用的,哪有奴隶分给你们。”

尉迟恭瞪着眼睛:“那为什么不多带俘虏回来,十万俘虏,你就带一万回来自己用,其他的都在晋阳就都卖光了,你可还记得你的叔叔伯伯们?”

秦羽挠挠头:“那么多俘虏,人吃马喂的都是需要钱,都是累赘,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产业也缺人,我才不想把他们带回来。”

长孙无忌责备道:“竖子,你可知道长安的勋贵们都在翘首期盼,希望你能够多带些俘虏回来,你这么一弄,老夫帮你扛下了多少压力,你知道吗?”

秦羽笑了:“辛苦长孙伯伯了。”

长孙无忌苦笑道:“这样下去可不行,勋贵和地主们的土地都撂荒了,必定是对你很不满。”

程咬金道:“大唐这么缺人,看样子还是要打一场打仗,再抓一些俘虏回来。”

尉迟恭点头:“高句丽的奴隶好用得很,某看是时候让陛下下令对高句丽用兵了。”

长孙无忌道:“什么时候攻打高句丽陛下自由定夺,不需要我等来干涉。”

秦羽笑道:“陛下早就忍不住了,只要火炮和火枪到位,军粮齐备,就可以出兵。”

长孙无忌道:“你抓紧生产火炮和火枪,那些勋贵们早就都沉不住气了。”

尉迟恭舔着脸道:“攻打高句丽,能不能让我也去凑凑人热闹,好久没上战场了。”

秦羽白眼着他:“这是陛下才能够决定的事情。”

“那你和陛下美言几句,到时候我一定多抓一些高句丽的俘虏回来。”

尉迟恭自从李世民登基以来,就没有打过仗。

所以这一次攻打高句丽,不管怎么样,他都要捞一次出征的机会,过过打仗的瘾。

高句丽的使臣,如何都不会想到,大唐惦记的是高句丽大量的人口。

想要去抢夺奴隶,可不仅仅是一个尉迟恭,长安城中的那些勋贵们,也都有这个念头。

人口的问题,之所以变得这么突出,自然是因为秦羽一直主导的户籍改革。

大唐人少地多,户籍改革没进行时,富户的家里,都有很多贱籍的奴才。

现如今贱籍都被取消了,富户家的土地自然没有人耕种了。

当时这个主张是李世民亲自拍板的,而且当时也没有人想到是这一个后果。

现如今显现出来的结果,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但是并没有人敢来找秦羽的麻烦。

毕竟秦羽现在这个地位,谁敢找他的麻烦呢?

当初跟秦羽作对的五姓七族的下场是什么,各个世家、勋贵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谁的脑袋也不多长一个,会这么没事找事!

在如此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只是从高句丽还有新罗百济购买一些奴隶,然而这解决不了问题。

他们不敢找秦羽的麻烦,就算是找到了秦羽,也无法让户籍制度倒退回去。

所以他们现在唯一能够想到的,快速的获得奴隶的方式,就是攻打高句丽。

以前大唐的国力,攻打高句丽是很困难的事情。

更别提现在这种,貌似要进行三线作战的旷古壮举。

由于秦羽这一只搅乱时代的蝴蝶的出现,不管是攻打高昌国还是灭掉高句丽,都是大有赚头。

而且大唐的国力还不会因此受到什么损耗。

所以大唐的高层对于出兵高句丽的态度是惊人的一致。

现在随着棉布工坊的建立,对女工的需求量也很大,多种情况的叠加之下,长安到处都在进行串联。

当然要攻打高句丽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火枪和火炮的部署要到位。

随着工坊的扩大,工匠们越来越熟练,火枪每个月可以生产三千把。

现在兵器研究院火枪的存货已经有一万五。

最新小说: 再世潘金莲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春天的抵抗 万历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