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 第604章让高句丽叛军和百姓敌视

第604章让高句丽叛军和百姓敌视(1 / 1)

刘仁轨尴尬笑道:“原因简单,这些叛逆,只要大唐一来,他们就藏于民间,大唐军队一来剿灭他们,他们就逃之夭夭,或者是化整为零,藏于民间,此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就让他们暴露出来,一举歼灭。”

尉迟恭道:“也就是说,引蛇出洞。”

薛万钧道:“丢了这么多城池,陛下不会降罪吧?”

尉迟恭道:“这是秦羽给陛下定下的计策。”

“那就好。”薛万钧松下一口气。

那些叛军,他举手之力就能把他们消灭掉。

但是军令如山,尉迟恭下了命令,他就只能遵守。

刘仁轨继续说道:“除了把他们引出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让那些叛徒失去民心,彻底让这三国的百姓倒向大唐,民心灭了,那些叛徒想要玩什么猥琐战术,都没有基础了。

“这怎么说?”

尉迟恭和薛万钧,都有了兴趣。

刘仁轨笑道:“那些百姓,即便是大唐给他们分了土地,他们也会想着故国的,那就让他们对故国绝望?”

“如何让他们绝望?”尉迟恭道。

薛万钧则骂道:“那些白眼狼,都是狗娘养的,大唐分给他们土地,就跟喂了狗一样。”

“叛军都是旧时候的贵族,大唐把从他们手里夺取的大量的土地,分给了贫民百姓,他们叛乱后,难道不把自己的东西抢回去吗?”

简单来说,领导叛乱的都是一些权贵阶层,许多权贵叛乱,都是为了把他们失去的东西抢回来。

然而那些分到了土地的百姓们,怎么舍得手里的好不容易得到的土地呢。

他们所谓的爱国情结,如果碰到了现实利益的时候,可能就不堪一击了。

“这么一来,叛军跟普通百姓就有了冲突,到时候他们打出狗脑子,大唐就能坐收渔利。”

薛万钧懂了:“按兵不动的一个理由是,消灭藏起来的敌人,第二个是让这片土地的百姓们,彻底心向大唐!”

不把这些因素都给消除掉,不将这些叛乱分子消灭干净,大唐就永远无法彻底消化这个土地。

刘仁轨点头:“是的!”

薛万钧说道:“那就让他们暂时高兴高兴。”

尉迟恭笑道:“分析的很是准确,不愧是秦羽推荐的人才,那就继续收缩我们的兵力,暂时不动。”

高句丽人的战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得到民心,百姓们愿意帮助他们。

但是如果他们失去了民心,他们就只有灭亡。

“如果那些叛徒没有与百姓爆发矛盾,他们又怎么能够失去民心呢?”薛万钧突然又问。

尉迟恭道:“那才是最好不过的,正好有借口,把他们全部消灭,不管怎么样,这片土地都是大唐的领土,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一点!没有人。”

定下了这个计谋,尉迟恭等人抵达了辽东后,继续收缩,那些叛军也不去收拾。

只要大唐兵力一撤走,他们就占领城池。

高壮的人高呼着,我们胜利了,仿佛他们已经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一样。

“这战术真是管用,大唐根本就拿我们没办法!”

高壮率领的军队,被大唐击败了几次后,就采用这个战术,顿时就信心大增,已经不将大唐的军队放在眼里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便会有冲突。

老人早已将这些事说的明明白白,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就是:

玉帛不时安,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这场战乱的指引者全部都是一些达官显贵,在取得残酷的争夺之后,自然要把自己的东西抢回来。

大唐灭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最先的动作就是打土豪,分良田,将这些本该属于皇室宗亲的东西都送给衣不蔽体的贫苦老百姓。

现如今高壮等人胜利,以告捷的姿态回来,又怎么会不拿回本就属于他们的土地。

即便是他们想要复国的声音再大,也没办法遮挡早就存在的冲突,这些都是大唐埋下的隐患。

历史中,大唐并未采取这样的方法,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实力太弱。

如果大唐对这些豪门望族动手,引起的反抗肯定是十分激烈,在自己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这样的做法自然是自讨苦吃。

也就是这个原因,高句丽的旧地总是不断的起义。

大唐在当地并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所以没有半点掌控的能力。

但这一世大唐却和从前不同,由于秦羽开了金手指,现在的大唐,实力强的让世界都退避三舍。

那些豪门王族,只能瞪大眼睛看着大唐打压土豪,分良田。

自然,他们并不是没有反抗的,但是反抗的人,被发现后就会被大唐杀了。

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到高壮等人回来,心里又是担心又是高兴。

担心的自然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土地被抢走,高兴的则是高句丽终于复国了。

他们都是高句丽的子民,个人情感出发,他们所有人都是倾向高句丽的。

这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完全不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并没有这种强烈的民族概念和国家的概念。

大部分的部族都是被吞并,或者其他的部族之间形成的。

所以在高壮带人叛乱后,一些普通老百姓没有想象中那样迎合,却也没有激烈的反抗。

一些人在大唐的统领下失去权势之后,更是内外勾结和高壮等人配合。

在大唐的统领下,这些人都是乖顺之极,但是在面对普通高句丽的百姓时则是暴戾恣睢。

在高句丽的时代,他们本身就是有特权的阶级。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高壮等占据的地方日益增多,就连队伍都是日益增大,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便已到了四十万人的规模。

随着时间越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问题也慢慢的都显现了出来。

那些达官显贵,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跟着高壮起兵,目标便是为了恢复以前的风光。

最新小说: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汉家功业 万历新明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再世潘金莲 春天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