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东窗事发(1 / 1)

李如蕙一夜没睡。

她和大爷的孩子已经三个多月了, 将要四个月,还没太显怀,太医说胎相很稳。但再过一个月, 若不用束腹之类的法子,就一定藏不住了。

束腹……又怕伤到孩子。

再说,这个孩子终究要过了明路, 才算是大爷的孩子, 是温家正经的哥儿姐儿, 不然,也就只是她一个丫头的……野种罢了。

死死攥着大爷的袖子, 李如蕙仍一点都不觉得困。她满心都是害怕和后悔,声音细细低低地问:“是不是……我该去给大奶奶请安的?”

现在躲着大奶奶, 以后大奶奶知道,是不是更生气?

大奶奶虽然不似二姑娘能勾走大爷的心, 却是安国府上最厉害的大姑娘!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

她一个丫头, 就算怀了大爷的孩子, 在老太太面前,只怕也比不过大奶奶的一根手指头!

她是不是……是不是不该在大爷成婚前就做了大爷的人?

李如蕙浑身都在发抖, 让温从阳不由得把她抱得更紧。温从阳满腔疼爱怜惜,心中全是要保护她、一定要拼尽全力保护她和孩子的想法。

他用嘴唇和手安抚她, 亲着她脸上不断掉落的泪珠,说:“信我,如蕙姐姐, 别怕,信我。”

他说:“别哭,太医说对孩子不好。你只管安心养胎,别的事都有我。”

他说:“我一定会护住咱们的孩子。”

李如蕙也只能信他。

除了大爷, 她也没有别人能依靠了。

她没把怀孕的事告诉爹娘,这样就算被发现了,爹娘不知道,就能少受牵连。

大爷一心觉得能护住她,她若总是哭哭啼啼地不信,大爷早晚会不高兴。

李如蕙便拼命压下哭意,问:“还不知,大爷昨晚……和大奶奶怎么样?”

问出这话,她心里又难免泛酸。

大爷虽不喜欢大奶奶,却也只有大奶奶才是大爷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娶回来的,名正言顺的嫡妻。她一个奴才,就算大奶奶能容得下,以后也全要看人脸色活,大奶奶一个不高兴,大爷就难来了。

老太太和太太肯定都会劝大爷多亲近大奶奶。

再说,都有了那事……一男一女,赤条条地互相见过了,还怕大爷不心软吗。

想到昨夜,温从阳……先是一叹。

但他还没对李如蕙开口,外面便有丫头急急地报信:“王嬷嬷来请大爷过去了。”

屋里两人都是一惊。

温从阳忙松开李如蕙,说一声:“姐姐好生歇息。”便赶着出了房门。

他才到院子里摆出练拳的架势,纪明达乳母王嬷嬷便不紧不慢从外院走了进来,笑道:“大爷,奶奶说该是请安的时辰了,问大爷现在去不去。”

温从阳自小常在安国公府,也算王嬷嬷看着长大的,小时候他和纪明达吵嘴甚至翻脸,王嬷嬷也没少从中劝和哄他,现在王嬷嬷又是他妻子的奶嬷嬷了,理当更尊重。

更兼王嬷嬷这话……是把他放在主位,让他心里不觉就舒坦了不少。

他便忙收了架势,看一眼天光,笑道:“是该去了。”

王嬷嬷请大爷先走,余光扫过院里报信的小丫头,记住她的脸。

快一年没怎么见,大爷还真是长进了不少,但手段还是太嫩了些。

不过,大奶奶也更稳重了。

很快回到新房,纪明达正在堂屋等候。

从前都是温从阳身为表弟,先对表姐纪明达问好。现在却是纪明达身为妻子,主动起身相迎。

初春才至,寒意还未去。

婚后第一日,纪明达穿一件大红绣金云锦褙子,风毛儿蓬松柔软,簇拥着她粉光脂艳的鹅蛋脸,飞仙髻上的凤钗垂下珠串,在她额前轻晃。

行至廊下,她垂首屈膝,端端正正唤了一声:“大爷回来了。”

温从阳便有些不敢认,也不敢走过去了。

但这的确是大姐姐,纪明达。

见两人之间没那么僵了,王嬷嬷忙从温从阳身后走上来,请他过去,一面小声叹气,说着:“哎,今早又给大奶奶上了一回药,大爷是不是忘了,大奶奶虽然一向好强,也是才成婚的女孩子……大爷也不心疼些个。”

温从阳心里便果然后悔起来。

昨晚他着实心里不快意,多吃了几杯酒,回房都没与大姐姐说几句话,便——

他一心只想着快些完事,确实没留心看大姐姐怎么样……

虽然,他恨她毁了他的心愿,但就如老太太和王嬷嬷说的,毕竟做了十七八年姐弟……

也怪不得昨夜睡前,总觉得王嬷嬷看他的神色有些生气,他还以为,是大姐姐成了婚还不满他——

“嬷嬷!”纪明达却不让奶娘再说。

她也的确不好意思被人在外面提起床笫之事,哪怕只有他们三人能听见。

她两颊已上了胭脂,现下又真切害羞起来,眼中便也多了羞恼之意。她又是明艳大气的样貌,却竟露出十几年未曾有过的小女儿之态,一时之间,温从阳又看得呆在了原地。

王嬷嬷就更高兴了,忙给自家姑娘使眼色。

纪明达却没为温从阳的态度欣喜,只觉得有些腻。

那处……还是很不舒服。

且他明明瞒着她在别处藏了人,竟还能对她……动意吗?

不过,她也不是为了这人的心才嫁他。

掩下不喜,纪明达温声笑道:“大爷穿的还是晨练的衣服,是不是换身衣服,再去请安?不然,晨练了这么久,也怕身上不干爽,不舒服。”

温从阳便摸了摸自己的后颈。

他根本就没有晨练,自然没出汗,身上差不多都是干的,只……沾了些如蕙姐姐的泪。

再细想他借口晨练是干什么去,温从阳反而开始冒汗,忙说:“是该换身衣服。”

纪明达便示意陪嫁的丫鬟同他原来的丫鬟一起伺候,自己进了卧房。

温从阳只管张手转身,一切都是丫鬟们服侍,根本没注意自己穿的什么。

他就在西侧间更衣完毕,纪明达从卧房出来,亲手给他戴上一个“冠上加冠”的白玉佩,笑问:“大爷,现在去吗?”

温从阳人已半傻,只能应声:“去……现在就去。”

纪明达便又理了理他身上的荷包香袋之类,换下两个,说:“都已经成亲了,请大爷不必怕晨起打搅我,咱们现在的院子并不小,也有前院,大爷何妨就在这里晨练呢?回来更衣也便宜。”

温从阳一时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只能喏喏先应了是。

王嬷嬷便欢喜地请大爷大奶奶出门。

从新房到张老夫人的理敬堂不算很近,中间要路过理国公府的正堂理宁堂。王嬷嬷不放心,想传个软轿来抬姑娘,却被纪明达拦住。

她说:“今日是去拜见长辈敬茶,坐轿也太不敬了。”

别说娘前夜才教过,让她先做好理国公府的儿媳和孙媳。便是娘没叮嘱,她也不会行如此无礼之事。

这话又让温从阳找回了几分心神,再看纪明达,果然还是那个恪守规矩、一丝不苟的大姐姐。

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纪明达。可她身体不适都是因他……

温从阳当下便只有含愧,没有厌烦了。

但犹豫了一下,他也没劝纪明达坐轿。

他更不想这就被她抓住机会,又喋喋不休教导。

姑娘坚持,大爷也不劝,王嬷嬷只得亲手扶住姑娘,请大爷带路。

虽说这理国公府她们都熟悉,但新婚第一天,姑娘要做足规矩,她们不能拆台。

温从阳也着实没话能与纪明达说,便忙向前一步引路。

顾着纪明达身体不舒服,他走得不快,恰好能让人跟上。

一个领路,一个在后面缓缓地行,虽然不说话,可两人难得和睦共处这么久,又让王嬷嬷减了许多担心。

到底是亲表姐弟,从小一处长这么大的,小时候一个爱教,一个不服,所以处得不好,现在成了夫妻,当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王嬷嬷便忙笑着给姑娘使眼色,让姑娘找几句话和大爷说。

纪明达只对奶娘轻轻摇头。

她在思索。

温从阳在院子里藏人,必是已与那丫鬟有了什么,说不定……是已有了孩子。他自幼做事便粗糙浮躁,长到十八岁也没改,他和丫鬟的首尾,怎么瞒得过舅母和外祖母?

外祖母与舅母……她的太婆婆和婆婆,是真的不清楚温从阳和那丫头到了什么地步,还是明明知道,却不管他呢。

不。

纪明达让自己停止怀疑两位长辈。

理国公府不会故意纵容子孙婚前弄出庶出的孩子,这太丢人现眼,也太不给安国公府脸面了。

而且,那可是看着她长大的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啊……

就按想好的行事吧。

理敬堂与安国公府的安庆堂规制相仿,前后共有四进,第一进院子的垂花门下早等了许多仆妇丫鬟迎接。

纪明达快行了两步,走到张老夫人的心腹顾嬷嬷身前,笑问:“我没来迟吧。”

大半年前,顾嬷嬷因轻视纪二姑娘挨的那顿打早就好全了,但惹姑太太和老太太动了大怒,她也再不敢在小主子们面前拿大。再说,面前这位可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理国公府阖家上门才求娶来的大奶奶,以后她的儿孙还都要在大奶奶手下讨生活。

她忙扶住大奶奶另一侧,弯腰笑道:“还有半刻钟才到时辰呢!大奶奶放心,一点都不晚!”

“那就好。”纪明达稍停,看了看自己身上无有不妥之处,才又问,“族里来人了吗,还是只咱们自家人?”

“老太太、老爷和太太怎么会委屈大奶奶今日就见外人?”顾嬷嬷忙笑说,“就只有自家人。”

“族中还有二堂叔、三堂叔几位,都是近亲的长辈,怎么能说委屈。”纪明达端方笑道。

从垂花门走过两重院落,她一眼也没看何夫人的陪房李桥家的。李桥媳妇几次想凑上去奉承,却根本找不到时机。他们的新大奶奶就像水泼不进一样,每次她要开口前,都先叫了别人说话,时间又掐得正正好,竟还没叫除她之外的人觉得是故意冷落。

她心里着急,忙看大爷。

可这等时候,大爷竟在走神,也根本没留意到她的求助!!

李桥媳妇的心就像在油锅上一样。

如蕙和大爷到底算怎么回事?

从去年腊月到现在,快两个月了,孩子竟连家也没回过一次,她过去看,如蕙又不让她多坐就撵她走!孩子自小就孝顺,除了非要留在大爷身边之外,从来没有违拗过爹娘的!

可怜她的女儿,为给大爷挡灾废了右手,现在又不知前程——

新大奶奶面前,容不得奴才放肆,李桥家的就算是太太的陪房,也不敢在这时候就得罪大奶奶。

行到老太太正房前,又是家里的姑娘出来迎。

温从淑今年十二,已有了几分大姑娘的模样。

她穿一件淡粉的宫缎银鼠袄,梳着双螺髻,与温从阳有七分相似的圆润白皙面庞上都是笑意,甜甜叫了一声:“嫂子,哥哥!”

“从淑!”纪明达连忙见礼。

虽然是亲表姐妹,但今日毕竟是她新妇敬茶,能让夫家妹妹出来相迎,可见外祖母和舅母着意给她体面。

温从阳也已回神,回妹妹一声:“外面冷,快进去吧。”

温从淑便又一笑,先走了进去。

纪明达离开两个嬷嬷,与温从阳并肩入内。

新妇端庄整肃,款步行来,神情姿态无可挑剔。

张老夫人与理国伯夫妇先是相视而笑,便看见温从阳走在新妇身边,虽然仍是青年俊俏公子,却被衬得几乎没了形状……

不待母亲与妻子怎样,理国伯已沉了脸。

昨日好像长进了,这才成婚第一天,就又成了原样!

怕他在这时候教训儿子,何夫人忙说:“以后就有明达教导他了,迟早都能改正过来。”

大姑娘——她的儿媳妇——可是文武全才,不但诗文比男人不差,连骑马射箭打马球都带着小姑娘们赢过男人,还愁不能教从阳上进?二姑娘嫁进来,怕不是只会更引从阳胡闹!

都是一家人,这话并没着意放轻声音,纪明达与温从阳自然都听到了。

温从阳只能深深吸气,掩盖瞬间涌上来的烦躁——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纪明达是姐姐,又样样学得好,所以她教导他,他不想听,人人都说是他不好,连爹娘和祖母都一样!现在她占了妻子的名分,更能一辈子名正言顺“劝导”他!

连顾嬷嬷和那些奴才都知道,讨好纪明达比奉承他要紧得多!

敬茶自然没有人难为纪明达。

一家子不用太避讳,礼毕,便一同在张老夫人房中用早饭。

虽然长辈们都不叫她服侍,但纪明达坚持侍奉过太婆婆和婆婆各三筷,才坐下一起用饭。

张老夫人与理国伯心疼她懂事,理国伯更看儿子不顺眼,何夫人却喜欢得很。

她又想,果然是大姑娘才好,若是二姑娘,怕不是老太太才说一声不要她服侍,她人就已经在椅子上坐好等吃了!

用完饭,理国伯不好久待,向母亲告辞出去。

张老夫人便叫两个心肝宝贝一人坐了一边,笑问外孙女:“你见过院子里的人没有?那都是我和你太太挑的,也难保有偷懒藏奸的。你觉得谁不好只管说,再给你选合心的。”

“我早起已见了一回,现下只觉得个个都是好的,多谢老太太和太太替我们操心了。”

纪明达说话滴水不漏,又笑向何夫人致意。

何夫人越发地高兴了。

她才要说让新儿媳妇多管教管教儿子,给他这野马好好地紧紧笼头,也好让老爷高兴,便见儿媳稍稍颦了眉,疑问说:“只是我看,从前服侍在大爷身边的丫头少了一个。我记着大爷房里只属她最得用,从前一应事都是她管,还想找她好好问一问,人却不见。”

纪明达赔笑看着外祖母,又看舅母,问:“她似乎是……太太陪房家的孩子,难道,人已经放出去了吗?”

何夫人半张开嘴又忙合上。

她怎么忘了……不是……怎么这就提起了这一茬!!!

从阳真是……那就是一个丫头,让她过去伺候能怎地?好过现在难堪!

她那些侥幸的想头全飞了,更没了主意,只看婆母是如何说。

张老夫人搂着外孙女的手也不动了,转头看孙子。

温从阳浑身发僵。

从如蕙姐姐怀孕以来,他想过很多次,若被发现、若被长辈们和纪明达逼着如蕙姐姐打掉孩子,避着撵她走,他该怎么据理力争,该怎么迎着这些人的怒火,挡在如蕙姐姐身前。

他也觉得到刚才为止他都做得很好。

院里虽然有人猜出了什么,可没人敢往上说,不但都装不知道,还有好几个人向如蕙姐姐卖好。老爷太太和老太太更没听见一点风声,也没起疑心。

但现在,他迎着满屋人的目光站了起来,脑中却只有一片空白。

被纪明达疑惑却微笑地看着,他几乎说不出一句话。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才听见自己开口:“如蕙姐姐她……病了,我让她歇着去了。”

“病了?”纪明达又看外祖母和舅母,笑问,“病了……请大夫了吗?大爷也没先同我说,这倒像我不体贴人了。”

她心里开始有些不安。

外祖母和舅母真的不知道吗?

一家住着,理国府就这几个人,温从阳又是她们最疼的孙子儿子……想想也是,这么大的事,怎么会真的不知?

“请……请了。”温从阳攥紧双拳,又坐了回去,不知道自己是哭还是在笑。

他说:“一个丫头,不必姐姐费心,我便没说。”

“是啊……是啊!一个丫头罢了!”婆母一直不说话,何夫人忍不住了,想把这事赶紧先翻篇。

她紧张笑着,和纪明达说:“如今你嫁进来了,你们房里自然是你做奶奶的说了算,哪用问一个丫头?等她好了,自然还叫她伺候你,现在可别把你过了病气!”

还是等她先弄明白如蕙到底怎么了,处置完再告诉她的好!从淑可还在这呢,小姑娘怎么听得这个!

纪明达的心凉下去。

她想到了母亲的话。

那还是一年前,她才经过噩梦,一心要嫁温从阳。娘和她说,舅母有些左性,她脾气傲,有些事忍不得。那时她却觉得只是娘偏心二妹妹的借口。她说,舅母一向最疼她,怎么会难为她?

可……娘果然是对的。

做外甥女和做儿媳妇不一样,做舅母和做婆婆,又哪里一样呢。

那外祖母呢?外祖母……也是这样吗?

纪明达也站了起来,离开太婆婆的怀抱。

她身子在抖,对婆婆垂下头,却坚持说:“我……既嫁给大爷,自是该处处以大爷为要。我与大爷……从前不算亲近,定亲后,一直心中不安,早便想好过来后一定要多多请教于她。且她既是多年服侍大爷有功的人,我也该赏。还是快再到太医院请个好太医来,诊明白她究竟是什么病,不但于我有益,想来大爷亦能安心。”

儿媳妇这一大篇话情理俱占,让何夫人真不知该怎么再驳回。

温从阳向前半步,离纪明达近了些,才要劝她……求她……一直未曾开口的张老夫人动了。

她先说:“李桥家的?你带人把大姑娘送回去。”

李桥媳妇当地一跪,已经泪流满面:“老太太!”

“不去?”张老夫人手指了指,示意自己的人,“那先带她走,随便找个地方等着。”

从上了五十岁,到如今快二十年,除了给姑太太和大爷大奶奶挑人,老太太就没再管过一件下人的小事,全是交给太太。今日却又为大爷大奶奶发话,可见是要认真管一管了。

怕全家遭殃,李桥家的没有挣扎,被带了下去。

温从淑也被奶娘丫鬟送走。

何夫人也站了起来,看儿子跪在婆母膝前,抱着婆母的双腿哭。

婆母却不看孙子,只对她说:“去请个嘴上严的大夫来。”

看阳儿这反应……只怕她与媳妇为让他顺顺当当成亲,才有意忽略、也一直没管的那件事,已经……哎,已经出了大差错。

张老夫人一手握住外孙女,一手轻轻摸着孙子的脑袋,说:“你不愿意,就只能叫你老子回来了。”

温从阳止住了哭声。

……

大夫说:“这位姑娘已有孕三个月余——”

他本想说恭喜,可看满屋坐着的一位老太太,还有站着的一位太太、一位小爷、一位奶奶和许多丫鬟媳妇的神色……他赶紧交代了病人的情况就闭上嘴。

大夫被送了出去。

李如蕙滑下床,当着太太跪下。

温从阳直挺挺跪在她前面。

他双目通红,两腮咬得紧紧的,看向母亲和祖母。

纪明达站在外祖母……太婆婆身边,看着这一家子。

李如蕙果然是有了孩子,在她猜测之中,若非如此,她为什么不敢来见她。一个丫头,难道不想要名分?

温从阳会怎样护着这个丫鬟,她也想象得到。

她并不为这两个人有任何吃醋伤心。

他们原不配。

她只是……只是想不到,外祖母和婆婆即便纵容他婚前和丫头胡闹,便不勒令他们注意些,别弄出孩子吗?!

张老夫人也想不到,孙子竟然胡闹到了这等地步,竟然让这丫头先怀上了孩子!

她还以为,经过一遭打,他学懂事了些,起码能有些分寸!!

“这孽种……留不得啊。”她低声自语。

听见婆婆的话,何夫人心头一跳想劝,但到底没说什么。

她是心疼这头一个孙子,但以后多少正经孩子要不得,非要这个来得不巧的?

而温从阳虽没有听清,却更觉得不妙。

他膝行上前,对着祖母一下又一下磕头,磕得额头发青。

求求了……让他留下这个孩子,留下如蕙姐姐吧……

求求了……

这不也是她们的重孙子和孙子吗……

疼在他头上,也痛在何夫人心里。

看见儿子额头竟已经隐隐渗出血迹,她再忍不得了,也跪在老太太面前,求道:“从阳不懂事,老太太要怎么处置,请快些给个话吧!”

“你说,该怎么处置?”张老夫人想让儿媳给外孙女做这个好人。

可何夫人怎么亲口说得出杀了亲孙子的话?

她也没领会老太太的好意,只忙说:“儿媳不敢逾越,请老太太做主就是了。”

张老夫人叹了一声,又看外孙女,想让外孙女给她婆婆和丈夫卖个好。

但纪明达垂首站立,腰背笔直,不说也不动。

何夫人已经在搂着温从阳哭了。温从阳还是不肯停下磕头,何夫人就用自己的手垫在下面。

张老夫人深深长叹。

“够了!!”她举起拐棍,重重砸在地上。

何夫人哆嗦了一下,忙死死抱住儿子,不敢再让他动。

“如蕙!”张老夫人站起身,颤巍巍把拐杖尖指向她,“你太太派你过来,是让你伺候主子的起居,谁叫你暗藏祸心,引诱主子坏事?!”

“老太太!”温从阳要为如蕙姐姐喊冤——是他要的如蕙姐姐!

可何夫人怎敢让他再多说!

她忙捂住儿子的嘴,在他耳边骂道:“你还不知足,真是想让你老子来吗!!”

老太太虽然骂得狠,但必然会留情面!

母亲掌下,温从阳发出一声呜咽。

“不念在你服侍多年,你奶奶又说要赏你的功劳,我早打发了你!”张老夫人骂完便说,“只有最没规矩的人家才会在成婚前弄出庶子,这事传出去,整个理国公府的脸都丢尽了,将来家里姑娘都不好说亲!”

这话是说给何夫人听的。

何夫人也听了进去,忙更用力捂儿子。

温从阳……挣扎的动作也变轻了。

李如蕙心里只剩绝望。

“看在你大爷大奶奶的份上,让你自己选,”张老夫人放下拐杖,沉沉盯着她,“一、打了孩子,再厚厚赏你一笔嫁妆,我亲自给你远远地找个京外的好人家,你做正头夫妻、当人家的大奶奶去。”

“第二,”她说,“打了孩子,你人留下,接着服侍,可这名分——”

她又看一眼外孙女。

这回,纪明达向前一步,扶住了外祖母。

她说:“如蕙毕竟伺候了这么多年,若愿意留下,请老太太和太太赏她一个名分吧。”

“好,好……”张老夫人终于感到些许欣慰。

温从阳也向她看去。

他们一个干净端庄地站着,一个狼狈跪在地上。纪明达向他看了过来,她晨起还充盈着温柔和羞赧的双眼早已一片冰冷,温从阳看得出来,那是对他的不屑、可怜与鄙夷。

温从阳心中瞬时恨意涌动。

不是她要嫁他,害他娶不成遥妹妹,他怎么会轻易与如蕙姐姐有了孩子?

现下这个孩子要留不住……是她,是她,是她!!她手上便没沾一滴血?!!

……

一碗药下肚,李如蕙腹中的孩子当晚就化作了血。

理国伯终究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他把温从阳叫过去,怒骂他丧门祸家:“这府里几十年没有过姬妾庶出,你娘是怎么教你的来!你却好,成婚之前就如此胡作非为……若有一点连累了家中,倒不如我先把你打死,也免得将来遭人耻笑!”

但正是一年前那场混乱,才促成了今日的丑事,理国伯到底没再动一次手。

他只让儿子去祠堂罚跪,想清楚了再出来。

何夫人对丈夫求情:“明日就回门了,总不好叫他还被抬去岳家!”

理国伯冷笑道:“他为了一个丫头把头磕破,也没想着体面回门,何必管他!”

何夫人求道:“老爷就看在外甥女的份上——”

她不提还罢,一提起明达,理国伯更加恼怒,质问道:“你也知道那是外甥女!怎么还让他和丫头弄出孩子??!”

何夫人答不了这话。

若在从前,从阳哪有事能瞒住?连和二姑娘见面说了什么都能一句不差告诉她!

能和老爷说,是孩子和他们离了心,有这么大的事,竟然一个字也没漏出来吗?

最后,是纪明达过来劝和。

她说:“是我和大爷不孝顺,用些许小事害得老太太都累病了。回门有三朝便回的,也有一月才回的,不如我们先服侍老太太病愈,待一月再回吧。那时大爷身上应也都好全了。”

理国伯红了眼眶,感叹道:“是家里委屈你了。这才成婚一天——”

“老爷太太和老太太都是一心疼我们,为我们好,我们不委屈。”纪明达说。

儿媳还是一如平常端方识大体。

但何夫人心里,却竟有一瞬,有些不喜欢她这副模样了。

……

女儿回门前,温夫人先回到娘家看望母亲。

张老夫人自是又骂一回孙子不懂事,说明达受了委屈。

温夫人自然不能责怪病中的母亲,也未对嫂子口出怨言,甚至,她没有当面说女婿一句不是。

她只和女儿来到新房内,问:“那丫头打发了吗?”

“没有,”纪明达平静地说,“我让她出了小月子再回话,不急,先养身体吧。”

“这倒也好。”温夫人说,“好歹她为你丈夫废了一只手,不必催逼太紧。”

“嗯。”纪明达应声,“她老子娘都劝她出去,但大爷舍不得她,总去看她,哭着求她留下,我看她也竟不想走了。留就留吧,省得他总以为是我容不下人,也能堵旁人的嘴。”

将来再有什么,婆婆就更不能说她不贤惠了。

才几天不见,女儿好像一下就懂事了不少,面上却竟没有一点新婚的喜气,温夫人越看越心疼,忍不住背过身擦泪。

怎么从阳竟是这般行事?

她究竟是把女儿嫁回了什么地方?

“娘……娘?”纪明达搂住母亲的胳膊,想哄她笑一笑,“我挺好的,娘,我真的挺好的。”

孩子已经打掉了,不论婆婆,起码外祖母和舅舅还是真心疼她的。舅舅也让温从阳给她跪下赔了不是——虽然她避开了,没真受这个礼。那丫鬟见了她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满口都是“大奶奶仁德”,满府里再没有一个下人敢对她不敬,她的贤惠名声也立稳了,还有什么不好?

连二妹妹都能让温从阳成材立功,她必然也能。

一切都会更好的。

温夫人转回身,看见女儿的笑,却越发心酸。

虽然没对母亲和兄嫂发火,但她心里着实气急了娘家。又见女儿这样,她更悔上心头,不由说:“若你后悔了——”

“我不后悔!”纪明达立刻就说。

“娘,我不后悔。”她站了起来,坚决地说,“我不后悔。”

-

一个月后,纪明达回门。

离纪明遥的婚期还有一个月零一天。

但为了减少与温从阳碰面,更为自己省事,纪明遥决定,从今日开始,就是她婚前闭门不出、安静待嫁的日子了。

可惜,只安静到下午。

纪明达和温从阳才走不久,纪明德就拽着四妹妹来“看望”她。

四妹妹一脸不耐烦和抱歉,纪明遥当然不怪她。

人都来了,暂且不好只撵一个。

纪明遥便请两个妹妹坐,让上茶摆点心,请她们吃,然后……她就不说话了。

有屁快点放,没屁就走人。

纪明德进来时就扫了一圈屋里,没发现多什么东西。她既不敢问二姐夫送过二姐姐什么,也找不到起这话的话头,只好只说今朝回门的大姐姐:“听说温表哥——大姐夫——还是把那丫头留下了,过几日就摆酒封姨娘,以前可真想不到他竟是这样的人。”

这话没人明说,可就是人人都知道了。

纪明遥当然也听说了李如蕙怀孕又落胎的事。

但温从阳如何,早已与她无关,想来纪明达也不需要她去同情、可怜、感慨,她只想安慰太太……又觉得不合适,所以她并不议论,也不许熙和院里所有的人议论。

四妹妹和明远也从不与她说这些话。

但一个月前还日日缠着纪明达的好三妹妹一过来,就是议论她的大姐姐,让纪明遥想笑,也更厌恶她。

所以,虽然并不意外温从阳会做出这样的事,纪明遥却不顺她的意说下去。

她笑道:“去年,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日子,大姐姐和三妹妹一起来的,我说起三妹妹好像很宝贝大姐夫送的礼物,三妹妹还生我的气,可我也没别的意思呀。现在三妹妹又厌弃大姐夫了,不知房里还放没放着他送的东西?还是已经生气都丢了?”

纪明德没想到二姐姐竟是这个反应!

二姐姐不是一向与大姐姐不合吗?她就一点都不恨大姐姐抢了她的亲事吗?

从前温表哥对她那么好,什么好东西不想着她,她竟没有一点留恋?

现在大姐姐过得不算好,她真的一点都不高兴吗?

大姐姐眼看是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精神管她……二姐姐却将要做翰林夫人了。

帮自家姐妹说一门与夫家相关的亲事,对二姐姐不是也有好处?一家子亲姐妹,难道成婚之后就不往来了?

为什么二姐姐非要做得这么绝呢!

左右这条路走不通,她坐不住了,站起身气道:“好意来看二姐姐,姐姐倒这样说我,什么意思!不待见我,我走就是了!”

“是你先说起大姐夫,我也只是想起前事,随口一问,你怎么又生气了?”

纪明遥笑道:“再者,我并不寂寞,其实倒也不劳你来看我。且你若真心疼大姐姐,为什么不到舅舅家去与她作伴?想来老太太和太太都一定高兴,大姐姐也高兴。”

纪明达知道你在背后议论她的闲话吗?

太太便不提,前些日子徐老夫人也是恨不得到理国公府杀了温从阳和李如蕙,连安国公都差点找上理国公府的门去。不管是为自己的面子,还是真为了女儿,他看起来可比纪明德生气多了。

你不是她的好三妹妹吗?

“是啊。”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纪明宜也开了口。

她没有听从二姐姐的眼神阻拦,声音清脆说道:“从前便不提,只这一整年,连我都知道,三姐姐想学什么,大姐姐都几乎是手把手教,连绣房书房都分了你一半,如此亲密。如今大姐姐心里自然是不好受的,或许见了三姐姐便能好些?三姐姐也不必白白挂心,更不枉大姐姐待三姐姐的情分了。”

纪明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跺脚就走。

“三妹妹慢走,我们就不送了。”纪明遥无奈看了眼四妹妹。

四妹妹又与纪明德没有根本性矛盾,很没必要直接得罪她。纪明德毕竟是安国公最疼爱的女儿。

但纪明宜只是笑。

纪明遥便没再多说什么。

她从窗口探身,看纪明德大怒的背影之后,仍是那一院子熟悉的春光。

又是一年的春天啊。

下个春天,她起身看到的景象,就要换一副模样了。

……

成婚前两日,纪明遥的嫁妆先送入崔宅。

冯嬷嬷亲自带着碧月青霜领人摆放家具和嫁妆箱笼,孟安然在旁领着崔家的下人细心相帮。

新房的院子里热闹忙乱又和谐,崔瑜无事可做,便拽过正看新娘家具的兄弟,背着人往他怀里塞了两个册子。

崔珏没注意兄长的挤眉弄眼,下意识打开看了一眼。

只这一眼,就让他面上有如火烧。, ,

最新小说: 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 当女配拥有美颜系统后 凌步踏红尘 末日苟活,种田养崽崽 四合院,不要给我哇哇叫 答应不爱你 领先人类一千年 清穿之四福晋养崽日常 青山巍巍 龙族:我的言灵每周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