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人皇陈十六 > 第12章 谈古论今

第12章 谈古论今(1 / 1)

都市繁华动人心啊!太白兄,有什么看法?

太白道:公子不凡,出口就是国家,天下,百姓,有吞吐天地之志,如果草民没猜错的话,公子就是……

哎……人多眼杂,请勿多言,我等回去再细谈。

张公子,李太白,还这位轩辕山壮士,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轩辕山抱拳,公子理应如此,还把我引荐给太子殿下,在下自少习武,熟读孙子兵法。

好好好,几人迈着四方步,慢慢的就来到东宫门口,守卫一看太子回来了,连忙喊道:太子殿下回宫了!

李太白微微一笑,果然如此,都在我意料之中。

轩辕山张武通可是愣住了,听说太子出行排场大大的,我们堵在太子殿下门口,多少有点不礼貌。

连忙回头看呢?

太子殿下在哪呢,后面空空如也不是说太子回宫,太子在哪呢?

陈十六一挥袖袍,抬头挺胸道:你们看本殿下像不像太子?哈哈哈。

草民有眼无珠,没有认出殿下,还望殿下恕罪。

哎……轩辕壮士,正所谓不知者无罪。

走,进去吧!

小新子,传我口令,传一字并肩王陈胤,长沙王陈叔坚,军政处毛喜大人,和萧摩诃老将军速来东宫议事。

得令。小新子匆匆而去。

书房,陈十六坐在首席位,计谋负剑而立于一旁。

皇叔长沙王陈叔坚,一字并肩王陈胤,信威将军毛喜,骠骑大将军萧摩柯,李太白,轩辕山,张武通等人分坐两旁。

殿下,这四位是?毛喜指了指计谋,李太白,轩辕山与张武通。

陈十六连忙起来,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新封的太子太傅计谋。

文武双全,大才也,本殿下的老师,本殿下的谋臣,本殿下护身侍卫。

哎呀呀,计先生身兼数职,真是恭喜恭喜。

哎……这位大人莫要取笑计某人了。计谋一脸尴尬。

这位是李太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本殿下欲封为大学士。

建学校,兴教育。在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太白先生,你以为如何?各位以为如何?

臣李太白参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为国出力是臣的荣幸。

太子殿下慧眼如珠,臣等无异议。

这位是……

轩辕山噔一下站起来,太子殿下,请容我自我介绍一下。

陈十六回到座位上坐下,轩辕壮士请。

我十五岁游学四方,寻师访友,熟读兵法,常思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可如今我已二十有八,终是一事无成。到头来,只能空怀壮志,心中滴泪。

好好好,轩辕壮士,请坐。跟着本殿下,你忠君报国的机会来了。

多谢太子殿下。

这位是户部尚书张三河的公子,对自己的武艺很有信心,关键是有一颗忠君爱国的心。

好了,各位都认识了,今日找你们前来,欲商量一下怎么解决世阀家族的问题?

张公子一听,妈耶,我张家就是大陈最大的世阀,太子说这个话,是把我当空气了吗?

刷一下,站了起来,太子殿下,我是不是要回避。

哎,张公子,无妨,你坐下。不是针对你张家的。

太子殿下,深思熟虑。

世阀家族起源东汉末年累世公卿的制度,到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时正式形成。

我大陈有四大家族,张刘孙朱,其中以张家最为势大。

而依附这四大家族的小家族数以百计,朝廷带甲十万,而家族豢养的私兵加起来可能有数万之众。信威将军毛喜道。

在场的人一听,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太子殿下,世阀家族的势力在朝廷延伸极广,不是一朝一夕成势,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太子您殿下不久前发布了求贤令,只要你是个人才,无论什么家世背景,无论出身高低,在大陈一朝都不会被埋没。

就是对付世阀家族的一种办法,计谋道!

太子殿下,臣李太白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李大学士,但说无妨!

太子殿下要臣全国办学堂,教育孩子,但孩子学了多少东西,又怎么知道呢?

所以我们做老师给他们测试,太子殿下何不用这方法选拔人才。

这样子的话,就可以打破从汉开始实行以察举制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还有孝廉制度。

经过百年发展,到现在这套制度已经完全变形,为了入仕做官,十分注重人际关系。

今天你举荐我家子侄,明天我举荐你家,逐渐形成了利益共同的封闭圈子!

陈十六叹了一口气,看来世阀家族的问题,不是我大陈的特产,是历史遗留问题。

听各位的话,看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殿下!

哦,萧老将军有何良策?

太子殿下何必那么麻烦,现在世阀名门虽然依旧是为豪门贵族。

但已不复往日荣光,不过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拉拢听话的,打击不听话的。

大小家族豢养私兵虽多,不可能同心,就算聚合起来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萧老将军真是我大陈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言之有理,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过也不能太过于轻视别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三国关羽就是太盲目自信了。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不可谓不权高位重。

听到孙权拜陆逊为将,来代替吕蒙职位,关羽轻蔑地说: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震!

而孙权想让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以谋求联姻和好。

关羽却以骄横口气,怒怼前来提亲的诸葛瑾: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因此,不但联盟破裂,并且与东吴结下仇。

关羽败走麦城时,王甫曾劝关羽应该走大路,走小路恐怕有埋伏。

但是,身陷险境的关羽仍然傲气十足,虽有埋伏,吾何惧哉!

关羽目中无人,太过于骄傲,失败是必然的,最后落的身首异处。

在蜀汉刘备内部,刘备和诸葛亮对关羽纵容。

诸葛亮对关羽的骄矜可谓处处迁就,甚至连华容道放走曹操也不深究。

刘备更是袒护关羽,因此,关羽在内部更加目中无人,既然不屑与黄忠同为五虎上将。

在敌人方面,曹操和陆逊都曾大肆吹捧关羽。

最新小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万历新明 再世潘金莲 坑王小传 春天的抵抗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风起大兴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