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人皇陈十六 > 第27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

第27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1 / 1)

计谋和一看陈公台太子殿下今天可闹了笑话喽!

两人心里也过意不去,嗨,这主意还是我俩一唱一和给出的。

太子殿下纳谏如流啊!真是个好主子。

我俩上去缓解一下吧!

殿下,你待百姓如子,老太爷只是都城附近,也不知道那个县的民众。

殿下能如此礼贤,让我等敬佩。

殿下,公台先生一点也没有说错,殿下有吞吐天下之志。

心系万民,胸怀天下,这样怎么能不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

陈十六一听可就明白了,两位先生在给自己递台阶下呢?

心想,你俩还算是负责任,让我效仿周文王遇姜太公。

事先说好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太爷不是大才,就不是吧!

何必患得患失。

古话说的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哎……本殿下如此,全靠两位先生教的好。

两位先生、博览群书、通晓全局,内心蕴含着宇宙的奥秘,以及汲取天下智慧的人,这是非普通人无法企及。

这三位君臣在这里互吹,有大臣看不下去了,我来转移一下话题吧!

殿下,臣有话说。军政处毛喜站起来了。

陈十六和计谋陈公台正互吹呢?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

毛爱卿,有话直说。

这位老人家的猪丢了,殿下和计太傅陈太师还是聊猪的事情吧!

额,这个,那个,三人都是一脸的尴尬。

还是多拿些银两给老人家再买一头吧!

总不能让文武大臣满世界去找猪吧!

好吧好吧!陈十六又拉着老太爷,问道:老人家,尊姓大名啊?家住哪里啊!

回殿下,草民姓姜名河,家住城东外江家村。

家里几口人啊?

草民家四口人,家里还有一个老婆子,儿媳妇张氏和孙子姜小白。

贵公子呢?

儿子江太郎于太建北伐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从此生死不明,成为消失人口,八成是……死了。

就留下儿媳妇,小孙子与我两老口相依为命。

家里穷啊,全靠这头猪啊!

要不是没活路了,有别的办法,我一介草民也不敢来撞钟啊。

殿下,其实我不是一个来到都城的,是我孙子背我来的。

我怕撞钟越级了,会得到严厉的处罚。

就让他躲进人群中了。

此时他就在那里百姓之中。

哦,烈士之后,老人家快去叫于本殿下见见。

小新子,过来扶着老人家去。

趁这的机会,陈十六大手一摆。礼部尚书何在?

臣陈叔达参见殿下。

达叔啊!前线阵亡士兵的抚恤金可有发放到位?

回殿下,没有人敢贪污了阵亡将士的抚恤金。

皇叔为何如此肯定?

殿下可以这样理解,这些官员怕日后自己死了,难保不会有人贪污属于自己的抚恤金。

或者如果自己退休了,那么也一定会有人贪污你的退休金。

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当死人的利益和活人绑在一起,那么活着的人一定会捍卫死人的权益。

嗯,等老人家回来,本殿下一问便知。

就在这时,贾新扶着老太爷回来了,旁边跟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只看这年轻人长的威风凛凛,身高约六尺九五,只晒的有点黑,一看就是辛勤劳动,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种。

哎……有人含着出生金钥匙,比如说我父皇,不体桖父辈创业之艰难,发奋图强,败家的玩意。

有人出生就是牛马,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却挣扎在温饱线上。

乖孙儿小白,还不快快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哎……小白兄,无需多礼。

陈十六从姜小白脸上看到了不知所措。

想当兵吗?

想,爷爷奶奶没人照顾。

江小白原本是开朗活泼的孩子,在社会的逼迫下,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木偶人。

大陈还有多少个江小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些社会的弊病是我大陈社会长期存在的。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江小白的困难,必须要依靠政府和国家机器的强有力的运作。

普通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发挥出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老爷子,朝廷有没有给你们发过抚恤金。你可曾领到抚恤金?

回太子殿下,有的,没有抚恤金我们怕是活不到现在。

好好好,陈十六看看了陈叔达一眼,比了个大拇指,给你点个赞。

陈叔达对陈十六眨了眨眼睛,回了个眼神,意思大概是,小侄子,你叔办事你放心,靠谱!

哎……殿下,我和老伴年纪大了,领了三年的抚恤金,省吃俭用还是不够。

我的孙儿小白其实是姜家村百家饭长大的,邻居们看我们老头老太太实在困难,不救济良心不忍啊!看不得我们活活饿死啊!

这个帮一下,那个帮一下,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孙儿也长大了,日子好过了。

猪却被偷了,一日返贫,倾家荡产,心疼哦,这都是我的好大孙苦苦卖艺赚来的。

说到卖艺,我孙儿这一身本领还都靠那姜家村的老员外哦!

武艺高强哦,一杆枪使得是出神入化,但我孙儿的本领不是他教的。

陈十六和满堂的文武大臣都听的是一愣一愣的,感情这位老太爷还是位讲故事的高手。

哦,那你孙儿姜小白的一身本领是谁教的?陈十六连忙追问,化身为好奇宝宝。

姜老员外有一个女儿,名叫姜桂枝。

殿下各位大人,听我说:这小女身居住建康都城城东地

离城十里姜家集

老爹爹自幼爱武艺

老母亲贤德称乡里

膝下无儿不叹气

疼爱老身这个独生女

起名讳我就叫姜桂芝

大比年文帝爷施武举

普天下的举子争第一

有一个襄阳的小罗艺

赶考路过姜家集

也是他一路风霜经不起

一病卧倒俺的家庙里

老爹爹清早村外去

看见了罗艺命在旦夕

发好心治愈了他的病

在客厅隆重摆宴席

小丫环奔上绣楼对我讲

她说姑娘啊,咱府里来了个俊公子

带领丫环急把绣楼下

在屏风后面我偷相女婿

看人家一场大病刚痊愈

他还是举止轩昂精神奕奕

讲话通文又达理

浓眉大眼他的相貌齐

看罢罗艺我的心欢喜

到后堂我找母亲把话提

我言道女儿年长十九岁

我还愿在娘的跟前孝顺你

娘啊娘啊你可懂得

女大当婚男大当娶

哪有这一辈子不嫁人的老闺女

老母亲解开了我的话中意

笑嘻嘻叫声桂芝儿

前厅的小公子名叫罗艺

论年岁他才二十一

男大两岁也正配

可惜他是外乡之人不相宜

我一听俺的娘她不愿意

我的脸一沉头一低

哼了一声我扭过去

硬着脖子我发脾气

我说娘啊算了吧

一辈子再也别把亲事提

我那小嘴撅得能拴住个驴

老母亲一见我生了气

急忙与我父前去商议

二爹娘从下了这件亲事

就命俺绣帕蒙头拜了天地

俺二人就洞房春暖做了夫妻

最新小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万历新明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再世潘金莲 坑王小传 风起大兴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春天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