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人皇陈十六 > 第68章 按人口分土地

第68章 按人口分土地(1 / 1)

“哪位留守带领本部兵马留守广陵,待一切广陵城一切正常运行了,再返回大部队”。

“俗话说的好,创业难,守业更难,没人主动站出来的话,本元帅可要点点名了”。

“留守的人必须配合付縡大人,尚司朗将军,全力搞好太子殿下交代的事”。

众将都在心里默念,不要点我名,不要点我名。

“本元帅再说一遍,有没有人主动站出来。谁不想主动上阵杀敌立功,跨下马,掌中剑,或者是掌中枪,或是掌中刀,多么的威风”。

“在后方办事情办漂亮了,和前方一样记功”。

“没有人站出来”?

“平西将军罗松何在”?

“末将在”。

“你部留守广陵城”。

“配合付大人打击那些阻挡推行土地改革的人”。

“末将领命”。

“其余将领各自回营。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兵发长安”。

“啊?啊!各位将领都大吃一惊。

“兵发长安方向的历阳,姜桂芝补充到”。

“元帅,现在隋军每个城市的的兵马并不多,何不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取历阳,一路往北取射阳,而后兵围合肥,拿下合肥重镇”。

“然后可以停下脚步,消化成果”。

“鲁老将军,说的有理”!

“军师,你以为呢”?

“我认为鲁老将军一点毛病没有,尽快拿下历阳城射阳城,各围合肥重镇”。

“合肥太重要了。可以说合肥是中原的门户”。

“合肥又恰处北南中间地带核心位置,是南北政治中心之间距离最近的路线,是北方政权南征或南方政权北伐道路之首选,战事次数最多,投入军队最多,作战规模最大,成为南北政权军事角力的主要战场”。

“尚司朗将军,不知道合肥守将是谁”?

“韩擒虎,韩擒虎身形魁梧有胆略,容仪俊伟,慷慨好学”。

“初仕北周,历任新安太守、永州刺史、和州刺史、袭爵新义郡公。曾跟随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齐,屡立战功,后屡次击退我大陈进攻”。

“隋开皇元年,出任合肥总管”。

“鲁广达一听,语重心长的道,这位韩擒虎太厉害”。

众上将一听,不乐意了,“鲁老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也是,鲁广达看着这些年轻的人,如今陈国人才辈出,何惧他韩擒虎。

“好了,莫要多言了,待拿下历射两城,再聊韩擒虎”。

转眼就来到了第二天,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元帅姜桂芝领着直奔历阳城,程咬金为先锋。

一路由鲁广达领着前往射阳,司徒光祖为先锋,暂且不提。

再回到广陵太守府。

“傅大人,今日我们该怎么做”?

“尚司朗你管理的广陵城有多少人口啊”?

“这个……那个,傅大人,不瞒您说,我是武将,虽然是一把手,我不知道哎”。

傅縡:……

“广陵城近山临海之利,可以发展铁、盐等产业,兴修水利,开盐河,种稻栽桑,隋朝居然不重视”。

“派个武将,一天就盯着长江对岸,哎……”

“尚司将军,那谁知道”?

“长史知道”。

“来人,去把长史请过来”?

不一会,长史来了。

“下官广陵城长史高适拜见傅大人”。

“长史大人不必多礼”。

“广陵有多少户,多少人口”?

“在册三万户,十万百姓。”

“来人啊!傅大人要户口簿,快抬进来”。

说两个人抬进来一个箱子,“傅大人这箱子都是户口簿”。

“嗯,高长史办事靠谱!给你点个赞”!

“高长史,广陵城管理的可耕之地有多少”?

“傅大人,大概有……太多了,反正种不完,但是百姓还是无地可种”。

“这是为什么呢”?傅縡明知故问。

“因为土地都被地方豪族兼并了”。

“啊!不可能吧”!

“高适司马朗一听,呵,这傅大人唱那出啊”!

司马朗心直口快,“傅大人,你来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吗?姜元帅都和我们说了,由你来主持打地主分田地”。

傅縡一脸尴尬,“咳咳,从今天开始,广陵城的所有土地收为朝廷所有”。

“但我们总会离开,为了避免地主很嚣张,他看到之前分土地给农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避免他们卷土重来,把原来分给贫苦农民的田土重新霸占回去”。

“当年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下了庄稼,快到收成的时候,敌人卷土重来,出现了农民种田、地主割谷的这种现象”。

“平西将军罗松何在”!

“末将在,傅大人尽管吩咐”。

“你把太子殿下迁建康令给那些地主豪强看看,不愿迁的,直接满门抄斩,不用汇报”!

“遵令”!

土地都属于朝廷,不允许土地买卖。但分田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它有肥的田,有瘦的田,有远的田,有近的田,一些用水很方便,一些用水不方便,所以这里面是很复杂的一个工作。

“所以我们广陵城的所有官员都要参与”。

嗨,傅大人都这样说了,我们还能说不吗?行动起来吧!

至于当年每一个贫苦农民或者每一户农民分了多少田,各个地方情况有所不同,广陵城这个地方,根据土地资源和人口情况,我们每个农民分三十亩地。

“地太多,广陵城人口还是太少了”。

“傅大人,说的不对”?

“哦?高长史你有何看法”?

“我们地虽然多,但大都是荒??地。这些荒??地都不怎么出庄稼,所以种了也没什么用,粮食依然不够吃”。

“荒地不出庄稼可能是真的。因为荒地的泥土少,里面会有很多石头瓦砾,同时大树的根须盘根错节,要想开垦出来,确实不太容易”。

“同时我们生产工具很落后,从最初的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些生产工具都很落后,无法用这样笨拙的生产工具,把荒地开垦出来”。

“就算是现在出现了铁器,其实也很笨拙,其生产效率也不高”。

“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管谁分到地,都广种薄收,撒出很多种子在里面,随便它生长”。

“也不会太在意”。

“到了秋天的时候,能收多少就收多少。这样一来,也能有一些收成,断不至于太缺粮食”。

“傅大人,只能这样了,农业改革任重道远啊”!

“分了地给百姓,不能不管了,还得在技术上给予支持”。

“大人高见”!

最新小说: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风起大兴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再世潘金莲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万历新明 坑王小传 春天的抵抗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