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五十五章(1 / 1)

李世民匆忙赶到殿外,宫人搬着座椅跟在身后。

“咦!那不是孙道长吗?”天幕里的人并不多,李世民一眼就认出了孙思邈。

而且一个多时辰前▲_[(,他还让派了一队人去寻找孙思邈来着。

因为那道砒霜题的解析上说了火药的发明人是孙思邈。

对于孙思邈,李世民可不陌生,孙思邈虽人不在长安,长安却处处有他的传说,想不知道都难。

他对孙思邈好奇已久,即位后曾召孙思邈入长安,孙思邈生于西魏年间,贞观元年时已七十多岁,他本以为会是以为白发苍苍的老者,还特地嘱咐对方不必着急赶路,若身体不便,不来也可。

不曾想,对方竟真如传说中的一般,是一位有道之人,年过七十,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竟仍如少年一般,虽是鹤发,却是童颜。

他本想授对方爵位将人留在长安,却被拒绝了,孙道长说他志不在高官厚禄,只想回到乡间为民医病。

孙道长是一位真正的有德之士,出现在天幕里,合情合理,就是不知道要考什么。

这时,长孙皇后走了过来,手臂上还挂着一件披风。

长孙皇后亲自给李世民披上披风,“陛下,起风了,注意着凉。”

李世民正亢奋着,根本不觉得冷,“观音婢,你来的正好,看看那是谁。”

长孙皇后顺着李世民所指的方向看去,“是孙道长?”

“没错!孙道长天资聪颖,西魏大臣独孤信称其为“圣童”,北周静帝时,又曾被召任国子博士,多年来游历天下,见识远超常人,想来定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长孙皇后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其实最后一句话才是二郎你想要表达的吧。

“孙道长应该会对系统商城里的丹药很感兴趣。”不用想她都知道,如果孙道长有积分,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回春丹,用于研究。

“若孙道长能成功,是陛下的福气,也是大唐之福。”

“是啊。”李世民叹道,所以孙思邈应该会全力以赴吧?

**

三国位面,曹操阵营

贾诩脱口而出,“张机!”

曹操闻言,顿时眼前一亮,扭头看向贾诩,“哦?文和有认得的人?”是谁!

“回主公,张机乃长沙太守,字仲景。”

“他擅长什么?”

贾诩沉默了一下,他能说,他记得张仲景是因为对方的医术吗?

“此人颇通岐黄之术。”

曹操:“岐黄?”

曹操若有所思,这回难道是方技家[1]?

可是上面那几个女子又是怎么回事?

模拟考场外

每场考试都不落的朱橚一看周围的环境就知道自己在哪里,当即欢喜得跟什么似的。

旋即想到什么,又不免担忧起来,他是以什么身份上来的?别是

什么可怕的身份吧?

不如先找个人问问,朱橚开始打量起周围的人,留着辫子头的清朝很好辨认,其他人……也很好辨认。

→想看迴梦逐光写的《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第 55 章 五十五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就他吧。”朱橚很快锁定了一个身着葛衣的人,观其衣着就知道距离明朝很远,估计是秦汉时期的人。

朱橚走到对方面前,彬彬有礼道:“在下朱橚,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茫然的秦越人闻言,打量了朱橚几眼,“吾名秦越人,阁下可否与吾说说那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和秦武王是何关系?”

这几日看着天幕的变化,秦越人已经知道是秦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称大秦,之后又有汉、魏、晋等诸朝。

他想知道自己所处的年代距离六国覆灭还有多久。

朱橚听到这个名字都懵了,秦越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看过医书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秦越人的,就算不知道秦越人,也该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扁鹊。

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县人[3]。

“秦越人?您是扁鹊?”

若是从前有人对他这么说,他肯定回一句“你若是扁鹊,那我便是华佗”,可如今不一样了,眼前这个人可能真的是扁鹊。

“冒昧一问,冒昧一问,您可是姬姓?师从长桑君,善于诊断,尤精于望诊和脉诊?”

扁鹊点点头,目光更热切了些,“你听说过我?”他就是看这个年轻人穿戴不俗,一看就是来自距周朝很远的朝代。

朱橚目瞪口呆,差不多两千年前的神医,居然让他碰见了。

洪武位面

朱元璋眼睛都瞪圆了,朱橚?是他想的那个朱橚吗?应该不会是同名同姓吧,他身上穿的衣服是五爪龙的补服图案,一看就知道是大明朝的。

继老四后,老五也上去了?

但老四作为皇帝上去也就罢了,老五又是怎么上去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咯噔了一下,视线从天幕里的“朱橚”身上移开,看向其他人,想看看其他人都有什么共同点。

但看了一圈下来,除了都是老头和布衣,他就没看出点什么共同点。

老五是怎么混进去的?

直到听到老五叫那个搭讪的人“扁鹊”,朱元璋:(ΩДΩ)

后宫

朱标看了看天幕里的朱橚,又看了看还在流鼻涕的小弟弟,虽然他现在有更小的弟弟,但到底和他不同母,在他眼里,朱橚始终是最小的弟弟。

上面的朱橚难道就是眼前这个流鼻涕的弟弟?

朱樉瞅了一眼朱橚,“老五,上面那个不会是你吧?”

朱橚听到他的名字人都傻了,听到朱樉的声音才回过神,得意道:“肯定是我!”

朱樉老大不乐意了,先是老四,现在又是老五,他这个哥哥当得也太没面子了。

“上面的人和你长得都不像,你怎么证明是你。”

八岁的朱橚叉着

腰:“就是就是!”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兄弟吵什么,不管谁在上面,都是大明之福。”朱标拍了拍朱樉的肩膀,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谁让他们都早死呢。

话落,就听到那句“您就是神医扁鹊”,朱标声音都变了:“神医扁鹊!!难道小五将来成了名医?”

……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洪武位面

朱元璋把就藩的儿子都召回应天府一起过年,连被贬云南的朱橚也召回来了,还准许他过完年后回封地开封。

没想到正过年呢,天降异象,差点把大明搞得人仰马翻。

在知道太子早逝,燕王朱棣会是下一任皇帝后,不少大臣都生出了小心思,趁着燕王在京纷纷送礼拜访,燕王府的门槛都要被踏平了。

知道精心培养的大儿子早逝,朱元璋就够难受了,见朝中人心浮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即便知道朱棣避嫌不曾理会上门拜访的人,但老朱心里仍旧窝着一团火。

他的好大儿怎么就早逝了呢?

自打天幕出现的第一天起,朱元璋就一直黑着脸,上去的“朱元璋”是刚继位时候的朱元璋,又不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他。

好处不是他的,糟心事全是他的。

朱元璋眉头紧皱,看了看天幕里的朱橚,又看了看朱棣,把朱棣看得汗毛都立起来了。

继老四之后,老五也上去了,下一个是谁?

老六朱桢?

朱桢感受到老爹的视线,连忙坐直了身。

朱元璋嫌弃地收回视线,心里无比遗憾,怎么上去的不是标儿呢。

他早逝的标儿才是最需要这个机会的。

或者让他上去也行啊,让刚称帝的“朱元璋”上去多浪费。

感觉到朱元璋不再盯着自己,朱棣悄悄松了口气,爹的眼神越来越可怕了。

朱棣望着天幕,眸光忽明忽暗,回京前他对太子之位、对皇位确实没有想法,大哥已经当了二十四年的太子,父皇对其并没有任何不满,可以说,太子稳若泰山。

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捉弄人——大哥他没能活到父皇驾崩。

而他像是被命运之神眷顾一样,大哥死了,二哥三哥也死在父皇前面,他顺理成章地成了下一任皇帝。

朱棣: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不过老五上去不会改变命运吧?

朱棣的内心不由纠结了起来,一边是兄弟之情,一边是皇位,煎熬JPG。

不过天幕里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真令人心动。

模拟考场外

朱橚深吸了两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您等等,我再问几个人。”

话落,朱橚转身走向其他人,扁鹊见状,犹豫了几秒,也跟了上去。

因为太过震惊,朱橚也不挑人了,遵循就近原则,拉住一个人就问,“敢为阁下尊姓大名。”

被他拉住的人正是张仲景。

张仲景刚才已经听到了两人的对话,闻言看向身着灰色葛衣的扁鹊,礼貌道:“在下姓张,名机,字仲景,见过先生。”

朱橚倒吸了一口凉气,“!!”张仲景!!!

建安三神医之一,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医圣”的张仲景。

还好他刚才没有说自己是华佗,现在这个情况,没准华佗也在呢。

朱橚拱手一拜:“晚辈见过仲景先生。”

张仲景这才将视线转向这个身着锦衣华服的年轻人,“不必多礼,老夫不过一介白身,当不得当不得。”

虽不知对方什么身份,但这身衣服,定是皇族中人。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不喜仕途,奈何承袭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

即便为官,他也不曾忘记行医,经常为当地的百姓看病。

告老还乡后,张仲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医学事业,看病救人,收集医方,整理脉案编撰成书,对官场上的事更加不耐烦了。

可医道一途自古归于方技家,被视为“贱业”,为士人所不齿。他如此行事,没少遭人白眼,背后议论者更是不知凡几。

还有以权压人,仗势欺人者,烦不胜烦。

因此,对有身份的皇族中人,张仲景本能地抗拒。

朱橚对此毫无所觉,兴奋道:“仲景先生在此,那元化先生是不是也在此?”

神医华佗,谁没听说过呢。

而且他对医药感兴趣很久了,曾组织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被贬云南的时候还组织云南府的良医李佰等人编写了方便实用,有“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2]。

在编书的过程中他发现,好多医书都失传了,像扁鹊的《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华佗的《青囊书》等都已失传。

要是能将这些书带回大明,让太医和民间的良医学习,能因此受益的人会更多。

华佗的名字,张仲景自然是听说过的,但还真没见过面,华佗竟也在吗?

得知华佗因得罪曹操,被下狱拷问致死时,他还十分惋惜来着。

“说来惭愧,虽与元化先生是同时代的人,但老夫却不曾见过他。”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声音从后方传来,“你们是在找老夫?”!

迴梦逐光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最新小说: 世界神秘学使用指南 重回千禧,我凭神功开疆拓土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龙族之重启路明非 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闪婚后,我一胎三宝乐疯豪门婆家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时空八卦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