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五十七章(1 / 1)

朱橚瞪大眼睛:“药王孙思邈!!”

“您就是孙先生?”

“药王”是后人尊称的,现在的孙思邈听到的最多的称号就是“孙神医”“孙道长”,“药王”这个称呼,他还是头一次听到。

“若小友说的是隋唐年间太白山的孙思邈,应当是老夫,只是这‘药王’二字,老夫可当不起。”

“就是您!错不了!”朱橚激动道,“若连孙先生都当不得‘药王’二字,天下还有谁当得?

孙先生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晚辈时常拜读,受益良多,还有《千金髓方》《养性延命集》《五脏旁通道养图》等著作……”

一旁的华佗、张仲景、秦越人闻言,眸光骤亮,尤其是华佗这个外科鼻祖,听到《五脏旁通道养图》,忍不住道:“不知这《五脏旁通道养图》可否借吾一观。”

孙思邈:“……”虽然他也很想借,但他也没有啊。

他不记得有写过这本《五脏旁通道养图》。

隋开皇元年,见国事多端,他便隐居太白山中,一方面刻苦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采集药草,研究各种草药的功效,同时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为看不起病的百姓治病[1]。

耗费四十余载,方撰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旁的,他虽有些心得,但还未动笔呢。

就算书真是他写的,那也是未来的他写的,现在的他可拿不出来。

于是,孙思邈看向朱橚,“不瞒小友,老夫也想看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确为老夫所撰,其他的想来应该未来之作。”

朱橚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

被这么多前辈瞩目,朱橚满腔热血涌上脑门,拍着胸脯承诺道:“若是下次还能上来,晚辈一定将后世的医书带上来给诸位前辈。”

说完,朱橚红着脸道:“晚辈十分仰慕诸位前辈,时常可惜前辈们所著的医书古籍未能流传下来。

好在今日能有幸见到诸位前辈,晚辈有一个不情之请,前辈们所著的医书可否借晚辈抄录一份,如此珍贵医典失传,实在是医家之不幸,万民之不幸。”

在一众葛衣粗麻中,身着云锦华服的朱橚实在鹤立鸡群,而且他的衣服上还绣着五爪龙纹,一看就知道身份不简单。

凡是汉朝之后的人都能一眼看出对方是皇族。

几人听到朱橚的话,着实惊讶了一把。能这么重视方技的皇族可不多见,华佗等人都忍不住怀疑——难道后世开始重视方技家了?

同样经历过古籍失传的孙思邈对朱橚的话深有同感,当即赞成道:“小友的请求,亦是老夫的请求,因为战乱而失传的医书古籍实在太多了。

老夫回去后会收录大唐现存的医书,若下次还能上来,定将书带上来。”

其他三人纷纷表示他们也一样。

“在下可不可以也加入?”

“在下也想加入。”

……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形成了以朱橚、孙思邈等人为中心的圈子。

朱橚见围过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问道:“诸位都是大夫吗?”

紧接着他就听到了一个又一个被称为神医的名字。

“在下淳于意。”

这是西汉年间的仓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和扁鹊合并立传,即《扁鹊仓公列传》。

缇萦救父也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下董奉。”

这位是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名医,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人。

“在下皇甫谧。”

这是魏晋年间的名医,史上第一位撰写针炎学术的医家,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每个学针灸的人都必看的医典。

“在下钱乙。”

这是北宋年间的名医,医术高超,在当时无人能及,尤擅儿科,著有《伤寒论发微》《婴孺论》《钱氏小儿方》等传世医书。

“在下宋慈。”

朱橚眼睛都瞪圆了,这位虽不是名医,但经历更是了不得,南宋宋宁宗时期的进士,宋理宗时,做了江西提点刑狱的幕僚,从此开启了其不平凡的一生。

他总结了前人经验和自己四任提点刑狱期间检验的心得,撰成《洗冤集录》这等传世名著。

“在下甄权。”

“在下甄立言。”

甄权与甄立言是兄弟,二人都是生于南朝梁年间,卒于唐贞观年间,是大唐年间的名医,兄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弟甄立言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虫病。

……

朱橚对明朝之前的名医如数家珍,看着这些前辈恨不得上前拜师。

当然也有一些感觉听过,但是没什么印象的,比如自称医官夏无且的,他就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还有一些他很确定没听过的,比如留着辫子头的叶桂等人,清朝的人他怎么可能听说过。

直到——

“在下李时珍,见过周王。”

朱橚眨了眨眼,“你认得我?”

李时珍默了一瞬,“先前不认得,但听周王所言,便知道阁下定是太.祖之五子,周定王。”

周定王一听就是谥号,安民大虑曰定;嗣成武功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2],怎么看,“定”都是一个美谥。

四哥对他还是挺好的嘛。

朱橚心中大定,对李时珍道:“这么说,你是后世之人?”

李时珍刚要点头称是,就听到对方问——“那在我之后可有什么新撰的医书?”

……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观音婢,你听见了吗?孙道长被后人称之为‘药王’!”

这说明什么!说明孙道长德高望重,受人敬仰啊!自古能被冠之“圣”“王”者,无一不

是一代大家。

受人敬仰意味着贡献良多,有很多补考的机会。

虽然他对孙道长的博学多才很有信心,但机会多一点总不是坏事。

看到甄权和甄立言时,李世民更是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刚才注意力一直在孙思邈身上,竟忘了看还有没有其他人。

他怎么把甄权和甄立言这对兄弟给忘了呢,侍母极孝,为母自学医道,且大成,活人无数的甄氏兄弟,如今就在朝堂上啊!

此乃天赐良机也,李世民唇角疯狂上扬。

嗯,他回头就在长安开一个医馆,把孙道长请来坐镇,让孙道长选几个好苗子带带,带徒弟总不好老想着离开长安吧?

汉文帝时期

刘恒听到淳于意的名字,立即将视线转移到对方身上,上面的人他除了扁鹊的名字,其他的都没听说过,更别提认识了,直到听到了淳于意的名字。

这不是那个得罪权贵被陷害的医者淳于意嘛!他还为了对方废除了肉刑来着。

刘恒吩咐身边的郎官道:“派人去查查淳于意如今身在何方,找到之后将人请来长安。”

“诺。”

这又是扁鹊又是淳于意的,还有他们谈论的医书,考的应该是医术?

那淳于意应该没问题吧?毕竟当初他可是因为医术太好才会被权贵所害,权贵满意淳于意的医术,想留他在身边,淳于意不愿意,所以才闹出后面的事来。

可见淳于意医术之高超。

他记得,这个淳于意还被人称为神医来着。

刘恒:稳了稳了。

大秦位面

原本以为会颗粒无收的嬴政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医官夏无且。

嬴政有些惊讶,夏无且居然榜上有名,虽然无且是他的医官,是秦人,但和传说中的神医扁鹊还是有些差距的。

和朱橚口中那些写了什么什么医书的神医比起来,差距好像也挺明显的。最直观的就是,朱橚认不出夏无且。

那么问题来了,夏无且如果不是凭自身医术上去的,那又是怎么上去的?

莫非夏无且有什么恶名传世不成?嬴政心里不由嘀咕了起来,平时他是不关注这个的,但恶名还是善名,关系到能不能补考,还是要在意一下的。

洪武二十五年的洪武位面

以前朱元璋一直觉得朱橚不学无术,性格还有些懦弱,觉得他不讨喜,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和发妻生的嫡幼子,只能宠着。怕他被欺负,封地都捡好的给。

如今看到朱橚在天幕里侃侃而谈,自信从容的样子,朱元璋头一次觉得这个小儿子那么陌生,这还是那个在他跟前唯唯诺诺的老五吗?

这难道就是他想要的?

老朱若有所思,没注意到其他儿子冒绿光的眼睛。

朱樉:“!!!”卧槽卧槽,老五的谥号居然是“定”!

就老五整天跟在老四屁股后面那样,让拿个说法,都说回家问爹问哥,居然能用“定”作为谥号!

那他的谥号是什么?连老五都有美谥,他作为兄长,高低得来个比“定”更好的谥号吧?

晋王朱棡也这么觉得,他可是有战功的!比老五强多了,“定”字给了老五,他怎么也要来个“安”、“成”之类的谥号吧?

朱棡目光幽幽地望向朱棣,老四不会这么偏心吧?

旋即一想,不对啊,他和老大老二都死在爹前头,上谥号是爹说了算,爹好还是弟弟好?

朱棡抬眸,巴巴地望向龙椅上的朱元璋。

……

模拟考场外

眼看朱橚那边的圈子越来越大,鲍姑狐疑地看了一眼紧跟在她身边的葛洪,“你不是对仲景先生慕名已久吗?如今终于有机会见面,怎么不过去?”

葛洪叹了一声,“我连药物有没有毒都不知道,怎好意思过去。”

鲍姑挑了挑眉:“你不过去,我可过去了。”

说罢,招呼刚认识的几个小娘子一同上前。

葛洪急道:“你等等——”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等几人挤进去,就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广播声。!

最新小说: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世界神秘学使用指南 重回千禧,我凭神功开疆拓土 时空八卦大爆炸 龙族之重启路明非 闪婚后,我一胎三宝乐疯豪门婆家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