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女生耽美 >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 > 第641章 可保百年富贵的商机

第641章 可保百年富贵的商机(1 / 1)

转眼又过一日,端午可算到了。

一大清早,小胖丫还在睡香香时,冯氏就把她小手腕“偷”出被窝,又将一对五彩绳,给悄悄戴上了。

然后就是丰景、丰苗,还有春哥儿、冬哥儿,在这几日,谁都别想光着手脚。

北地习俗里,端午节时,除了吃粽子外,戴五彩绳可是最不能少的。

早上未见太阳就戴。

等到隔上几日,第一场雨时再摘下,丢进雨水流走,传说能带走一年的厄运。

小糯宝睡醒了时,就见手腕、脚腕都多了条五彩编绳。

这彩绳由红、青、白、黄、黑五种丝线拧成麻花,最下面还拴了个玉髓珠,戴在身上还怪有趣,小家伙很是满意,甩着手腕就去洗脸了。

很快,等到了早饭时,自不必说。

粽子必是今日主角。

小糯宝不愧是嗜肉狂魔,在全家都吃甜粽时,唯独她挑了个大肉粽,啃得小嘴喷香,还直朝冯氏呲牙乐。

冯氏受不了这味儿,往后躲了躲道,“别看肉粽是新奇,但咱北地人吃不惯,还得是白粽蘸糖。”

“得亏糯宝和郑嬷嬷爱吃,不然我做了小半盆呢,可就白瞎了。”李七巧无奈,看来这赶时兴做饭,也不是好事。

全家吃过早饭,孙春雪和李七巧就拿出香囊,给各自男人带上了,上面还绣了艾叶的纹样。

李七巧手艺精巧,香囊绣得挑不出半点毛病。

可孙春雪就为难了,她绣废了好几个,做出的仍是个针脚歪扭的。

她放到桌子上,不好意思瞅着丰年,“你看,和弟妹的比,我这个简直就该扔了。”

不过姜丰年倒不嫌弃,拿起来就系在腰间,甚至还把原本的白玉佩给摘了。

“这香囊就是图个好彩头,反正只戴几日,只要是自己家人绣的,就比什么都金贵。”他说着,笑出一口白牙。

见他们两口子,半点也没因李家的事情,而产生隔阂。

冯氏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坐在旁边眯着眼。

这时候,丰苗实在没忍住,拽着丰景就咳了一声,然后变粗了声音,开始学大哥和大嫂说话。

“哎呀,心意比啥都重要,就稀罕我媳妇儿做的丑香囊!”丰苗挤眉弄眼。

丰景虽端正些,但也模仿大嫂,又是捂脸又是跺脚的。

佯装娇羞模样。

见状,全家都捧腹大笑,小胖丫更是奶膘乱颤,胖乎乎的小身子左摇右晃,笑得像只大毛毛虫。

孙春雪气得脸红,可怀着身子又不方便追打。

于是姜丰年撸起袖子,对着两个弟弟瞪眼,“来来来,你俩再学一遍,大哥没看清楚,在我眼皮子底下再来一遍!看我给不给你们一人一个大比兜!”

院子里,两个小子早撒丫子跑了,躲到郑嬷嬷身后。

四个人围着大水坛子,转来转去,不知道的还以为玩老鹰抓小鸡呢。

屋里头,冯氏笑够了后,又想起了正经事。

今日端午,姜家要过节,庄子上那边也不能忘了啊。

于是她让姜丰虎跑一趟腿,“老二,厨房锅台上那三大盆粽子,你给装好,送去小柳庄吧。”

“还剩下一盆,就留给你大哥吧,上午他也得去慈幼局,陪陪那边的孩子们。”

“你再去拿点银子来,出去换些铜板,给庄上每人发上一百文钱,算是咱家给的节礼了。”冯氏想得周到,必不亏待了大伙。

姜丰虎做事麻利,这就带上粽子和银钱,风风火火赶去了小柳庄。

得知发节礼了,众人都丢下锄头,高兴地跑过来领。

这几盆粽子是红枣粽,但里面的米却是糯米和碧梗米掺一起的。

糯米奶白,碧梗米青翠,再配上个头极大的大红枣,凑在一起,红白绿相间,别提有多好看!

北贺县的百姓从未听过碧梗米,更别说见过了。

眼下,看着这碧澄澄、还光泽极亮的米粒,他们一个个眼睛都快掉进粽子里,新奇的不得了!

“这……这是米吗,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碎玉呢!”大文睁大了眼睛。

小武更是咽咽口水,“怎么还有这个色的米啊?是不是贵得厉害,我都舍不得吃了!”

姜丰虎拍了下这哥俩的脑袋,笑道,“看傻了吧,不过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咱们小柳庄种的稻米,有不少就是这碧梗米,等秋收时,你们就都能吃上了!”

大伙一听,可是高兴得不行。

他们都忍不住朝地里看去,眸底带着新奇和期待,仿佛看的不是庄稼,而是准备十月怀胎的孩子。

饶是如此,众人得了粽子,还是不舍得马上吃掉。

回到家后,拿到桌上摆着,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啊。

几个小孩子忍不住馋,猫腰趴在门后,见家里大人出去了,就赶忙溜进屋拿上一个。

之后自不用说,嘴巴是满足了,但屁股就得遭了殃,非挨上一顿鞋底子炒肉不可。

但是这粽子精致又稀罕,孩子们哪怕不要腚了,也得过个嘴瘾啊!

很快,丰虎把铜板都发完了,正要打道回府。

这时,大文和小武却跟上丰虎,说起了另一个事儿。

“东家。”大文搓了搓手,腼腆地开了口,“现下春种已经完事了,地里不怎么忙了,所以我哥俩想在城里打些散工,想先跟您家知会一声。”

小武也在一旁道,“东家放心,我们就算去外面干活,但也保证不会耽搁咱庄上的地!”

姜丰虎起初以为是啥大事。

等听完,就不由摆手笑了。

“你们想出去干啥,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不用过问我们的意思,毕竟你们和普通佃户不一样,我家不管着这些。”

大文和小武亮了眼睛,哥俩都用力点头,“多谢东家,那我们就放心了。”

不过姜丰虎想了一下,有些疑惑,“你们有地傍身,其实也犯不着出去打散工,不然又要顾着庄稼,又得干外头的活儿,身子岂不要累垮了。”

大文温声道,“谢东家关心,不过您放心,我们哥俩会雕刻物件,有一手好刀工,所以也不是出去卖大力气,就是想接些散活儿,弄点零花。”

小武话多些,这时碎碎念道,“嗯呢,像什么雕小摆件啊,或是谁家摆宴、吃席,我们也能去秀一把刀工,做些精致些的凉菜啥的,银子哪有嫌多的,能多挣一分是一分啊。”

话虽如此,但丰虎也清楚行市,像这种到处接散活的,多半会被盘剥得厉害,最多挣个辛苦钱。

他曾见过大文小武给妹妹雕“萝卜小猪”,知道他们的手艺极好,哪怕是和大酒楼的师傅比,也是不差什么的。

要是只能挣点汗钱,多少委屈他俩了。

丰虎拍拍俩人肩膀,便道,“行,你俩有自己的主意,那就去干吧,不过我也会尽量留意,看看能不能给你们找些用武之地。”

兄弟俩一听是可高兴。

小武又顺口道,“要是能就好了!而且我们乡亲都是苦过来的,一点不想闲着,都想趁着能动时多挣几个,将来老了也能有个依靠,毕竟我们的身子比不得普通人。”

说着,他就摸了下自己的左脸边,上面失去耳朵的伤疤,现在还触目惊心呢。

姜丰虎心中一疼,也觉得他们太不容易,就更把此事放在心上了。

等回去后,把事和家里人一说。

冯氏他们也寻思着,要是能有什么闲散活计,可以让庄上农闲时,穿插着干一阵子就好了。

小糯宝在一旁闷头听着,当然也想帮忙。

不过她那小脑袋瓜,还来不及开转,这时,就见一个熟悉雍容的身影,已经进了院子。

“啊,萧奶奶!您何时回来了,快让糯宝抱抱~”

小糯宝眼睛一亮,赶忙捯饬短腿飞扑出去,一头拱进萧老太太的怀里,亲昵地撒着娇,像是一只小猫崽子。

萧老太太也刚从渤城回来,精神头足得厉害。

她笑咧了嘴,就给小丫头抱了起来,脸贴着脸蹭了蹭,心肝肉似的稀罕着。

“想萧奶奶了吧,哎呦胖丫,你怎么倒有些见瘦了,可是我老太婆不在。没人和你一块分享零嘴儿了?”

这时,冯氏和李七巧也放下话茬,忙出来迎接。

“萧老夫人回来了?您是不知道,糯宝这些天可惦记您了。”

“对了,这一趟出行怎么样,渤城那边好玩吗,海鲜吃了吗,大海也看了吗?”冯氏满脸是笑地问。

李七巧也和萧夫人拉了拉手,俩人凑在一起,不知嘀咕什么,好似闺中密友。

自从百货大铺开起来,萧老太太也彻底放下心了,知道自己没选错徒弟。

如今,她再也不用像从前那般,为着家里的生意劳心劳力。

只需做个甩手掌柜,领着金山般的分红,坐享清福就好了。

所以,前段时日里,她就带上儿媳妇,去了外头游玩一阵,想要让老年日子彻底多彩起来。

她们先去了胶东,后又去了渤城,期间还不忘给小胖丫,发来书信报平安。

眼下才刚回京,萧家婆媳就先奔着姜家来了。

说起渤城的游玩,萧老太太抱着小胖丫,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眉飞色舞地比划着,“渤城和胶东一带虽很相像,但却各有趣味,你们是没看到,那边的海货遍地都是。”

“什么虾爬子,大飞蟹子,大海胆,黄肥肉鲜,我和婉柔有一回直接扛了一麻袋子,回去煮了好几锅,那几天吃到顿顿打嗝。”

听着这话,小糯宝小嘴顿时忍不住吧唧,开始疯狂分泌口水。

她赶忙抱住萧老太脖颈,撒娇道,“萧奶奶,那等下次你再去时,可得带上糯宝一起呀,我帮你们一块吃,别说一麻袋了,就算两麻袋的海货,那也吃的完!”

萧老太太哈哈一乐,又捏了捏她脸蛋宠道,“好好好,下次就带你去。”

“对了,渤城还有一景呢,就是有好些梅花鹿啊,爱在街上到处闲溜达,那鹿角又光又亮,专门顶些路过的老头,但却不顶小孩,到时候萧奶奶带你去了,咱拿上些点心,一块喂小鹿去,”

小糯宝眼睛都快弯成月牙,简直想象不到,梅花鹿都能上街和人同行,那是怎么一副场景!

很快众人落座之后,又唠了一些萧家婆媳不在时,京中的一些趣闻。

萧老太还给糯宝带了礼物,把行囊里的一个大包裹,递了过来。

小糯宝兴奋地打开,就见里面装着的,有好些烤成的鱿鱼丝、烤鱼片,还有麻辣鱼皮、蟹粉花生啥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串全是贝壳和小海螺,串在一起的手链。

那贝壳有粉白如樱的,海螺也有深紫似宝石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名贵玉石,戴着也叮叮咣当的响,惹眼极了。

至于小臂那么大的海螺,萧老太也买回了俩,周身浅白又带着粉边,像只号角,放到耳朵边上,还能听到呼呼的响动。

“这个啊,当地的渔民说它是海风的声音,要我看啊,就是卖给没看过海的人,图个新鲜呢。”萧老太笑道。

小糯宝惊喜地举得老高,这下可是有了玩具,不停放在耳边听着。

丰苗听到师傅来了,也蹦跶着跑过来。

“师傅回来了,太好了,我都想您了,还有几个百货大铺的点子要和您说呢。”

大伙又说了几句,萧老太太喝了口茶,这时眸色动了下,打算说起正事。

“原本我们婆媳俩,还想在渤城多玩几日的,只不过在客栈时,遇到几个外邦人,这才打算提前回来。”

“丰苗。”说罢,萧老太太就抬头看向他,“师傅想跟你说个事,你想不想再和师傅去一趟关市,咱再走趟商,带一大批货回来,赚上一大笔?”

丰苗正和妹妹鼓捣着贝壳,一听就愣住了。

“师傅……您怎么又想走商了?”

冯氏也很惊讶,“是啊,萧老夫人,关市的物件虽然赚钱,但跟咱的百货大铺比,已经不算得什么了,您年岁大了,何必还去辛苦一趟。”

如今,百货大铺的商户全部入满。

不管是其他商户的租金,还是姜家自己铺子的流水,都已经足够赚到让人乐开花。

萧老太太并非贪多之人,也乐得能轻省赚钱。

只不过这一次,她在渤城遇的几个外邦人,却让她看到了旁人难察觉的一个机会。

萧老太太坐直了身子。“原本,我也懒得再走关市,路上辛苦不说,难免也有些风险的。”

“只不过。”她拿茶润了润喉,这才道出,“前些天,我和婉柔拿着塞外带的几样物件,去逗客栈掌柜的儿子时,有几个同住的外邦商人,一眼就相中了我们的东西。”

“问过之后,才知他们是打南洋来的,咱的关市又在西北边,他们一来一回实在难行,就想和咱们拿货。”

“光是定金,他们就肯出二万两。”

“最关键的,他们来自不同邦国,其中有的,还是王族人士。”萧老夫人眼露精光。

只不过,百货大铺的塞外用物,都卖得差不多了。

京中其他行商,手里的存货也很少了。

时兴之物,都是一阵一阵的,过了这几个月,京城百姓对塞外之物,已经不觉得新鲜了,所以行商再去走商的欲望,都不太强烈。

只是,在渤城遇到的那些外邦人,却让萧老太太,看到了不一样的商机。

南纪国的市场再大,但也是有数的,且分食之人众多。

但若是能够开辟海外市场,再加上现有的百货大铺,那么就可保姜家和萧家,几代都享不尽的富贵了!

姜丰苗低着脑袋,一听师傅是想借此机会,打造一个海外市场时,他的眼睛也瞬间亮了!

最新小说: 我为诡中仙 爱上奶奶辈绿茶的男孙 全班死亡?NPC觉醒开始乱杀 小山村里的女人们 修仙百年,前任都成了天命之女 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 夺情 重生后,手撕黑心夫,脚踏恶婆虎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 久仰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