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历代帝王庙(1 / 1)

北京,紫禁城。

朱载坖率领文武百官,还有朵颜三卫,右翼三万户在京的贵族家属,一起去往历代帝王庙。

走过上绿色下红的影壁,历代帝王庙前集合了几十人。

戴冕旒,穿冕服的大明君臣,还有草原各部的贵族家属,穿着高领长袖蒙古袍,皮帽皮靴,安静站立着。

不出意外的,朱载坖的这个举动引来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

都反对这些蒙古人怎么能一起去祭拜历代帝王呢?

朱载坖没有跟他们解释,强行下了旨意。

庙门前,十二旒微微摇晃在朱载坖忧愁的脸前。

群臣不懂自已的顾虑。

他们不理解自已啊!

话说五日前,朝廷收到了孝恭汗把汉那吉遇刺身亡的消息。

文武百官倒是没什么波动,但在北京的各部家属就紧张起来了。

毕竟在他们的观念里,土默特部依然是右翼三万户的老大。

把汉那吉死了,他们自然人心惶惶。

因为他是在土默特的最后一个黄金家族后裔。

本来阿勒坦的儿子就不多。

把汉那吉又把好叔叔们全收拾了,一个活口都不留。

他自已又尚小,还未娶妻生子。

他一旦没了,土默特的黄金家族传承也就断了。

因此,今日来历代帝王庙,朱载坖不仅要为孝恭汗“悲痛的”怀念一番,还有带上各部家属,安抚他们。

同时,他要对大明上下深入骨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观念批评批评。

历史上,后金吞并草原各部就意味着,大明的民族政策做的很失败。

这是不得不承认的。

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虽然大明统治层嘴上华夷一家,但心底里依然对周边蛮族有着深深地鄙视。

甚至崇祯都不敢把与后金义和拿到明面上说。

朱载坖穿越以来,一直坚持对草原汉化。

朱载坖知道,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要不然大明和草原也不会敌对200年。

朱载坖既不要大明的天朝主义,也不效仿后金分化,拉拢草原各部。

他要的是民族大融合。

是,他完全可以效仿清朝,在草原推行盟旗制度。

也搞它个几十旗,来打破草原的部落生态,淡化蒙古人的民族概念。

盟旗制度还可以把蒙古贵族和平民分化开来,巩固统治,彻底把蒙古贵族和皇帝绑在一起。

成为利益共同体。

但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因为利益走到一起的团体,也会因利益而相互倒戈。

只要长城内外一直怀着“他们是不可信任的”思想,草原就永远不会安稳下来。

各个大门缓缓打开,朱载坖率领众人,来到了历代帝王牌位前。

中央是三皇五帝的牌位。

左右则是夏禹王,商汤、周武王。

刘邦,刘秀,唐宗宋祖。

以及,元世祖忽必烈。

这是朱元璋亲自选的十六位帝王。

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不搞民族主义的。

事实上,明初时期,朱元璋并不是一味的对草原用武。

他给元顺帝写的信中强调自已承认元朝的正统性。

还强调“华夷无间”,“四海之内,皆为赤子”的思想。

在永乐二年,朱棣在给马哈木的诏书中就劝说道:“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

朱载坖一直以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包容性最强的。

而大明两个世纪都未能真正的同化草原,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抛开时代的局限性,那只能从大明自已的政策中找答案了。

点香,奏乐,说祭词,缅怀把汉那吉等程序过后,朱载坖转过身来,面对所有人。

“孝恭汗遇刺,朕知道有些人惶恐不安!”

“也有些人幸灾乐祸!”

“对这些人,朕想请你们看看,元世祖的画像和排位!”

众人抬起头看过去。

“当年太祖皇帝把元世祖供入此庙,就意味着长城内外是一家!”

“既是一家人,那些幸灾乐祸的,朕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们不认同华夷一家之理?”

“而那些惶恐不安的,是否也是如此想的?”

“甚至还有很多人说,朕收复朵颜三卫,右翼三万户,把家属都搬到北京来,是为了控制和威胁草原贵族们!”

虽然朱载坖是有这个考虑,但他是不会承认的。

朕明明是不忍心看着他们在戈壁荒漠受苦好不好?

“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若朕真想彻底控制归顺大明的各部,把黄金家族全屠了,岂不是更方便?”

一旁的蒙古家属们哆嗦了一下,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他们在京城也是过的战战兢兢。

皇帝设立书院,专门安排宗室,勋贵子弟和蒙古贵族家属们一起读书,一起学习。

从七八岁的孩子,到二三十的成年人都有。

而平时只要他们不犯法,朝廷也不会管他们。

但恰恰就是这份宽松让他们更惴惴不安。

“朕如此,意在交流融汇!让草原的孩子们看看,大明是不是如他们长辈所说的那么可恶,奸诈!”

“让大明的孩子们看看,草原的孩子们是不是如长辈所说哪有茹毛饮血,野蛮无礼?”

“朕如此,是不想长城内外再敌对二百年!”

“难道你们愿意吗?”

文臣这边率先躬身。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说到这里,朱载坖回想起了那一晚。

~~

“什么?”

铁木尔不可置信的看着牢门外的朱载坖。

“你要放了我?”

“对!”

铁木尔搞不明白朱皇帝打得什么算盘,谨慎的盯着他。

可转念一想,他确实救出了自已的族人,遵守了答应的事。

至于部落死伤惨重…

铁木尔并不怪罪朱皇帝,战争就会死人。

那是谁也无法控制的。

“什么条件?”

“嗯?”

“你不可能无缘无故放了我!”,铁木尔道,“你肯定有什么条件吧!”

“朕说了你会照办吗?”

“…哈…哈哈哈哈哈…”

铁木尔拍了拍身上的绸缎长袍上的灰尘,拿起酒壶喝了一大口,坐了下来。

皇帝招待他很好。

除了被关着,铁木尔的衣食住行…(哦,没有行)都很好。

好酒好菜好衣裳。

“大皇帝啊!没想到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在这件事上就糊涂了呢?”

“我的部族已经安稳了下来!这一点我很感谢你!”

“我最大的牵挂已经无忧了,我活着也没什么奢望了!”

“你指望这样的人去替你做事?怎么想的?”

朱载坖调整了一下坐姿,深呼一口气,接着也笑了起来。

“你小看朕了!”

“朕还是比较了解你的,铁木尔!”

“如果你真的已经没了活着的意义,了无牵挂,怎么啃羊腿啃的那么香呢?”

铁木尔伸出准备拿烤羊腿的手停在了半空。

“你看看你,吃得好,睡得香,穿的贵,这是一个了无牵挂的人做的出来?”

“我…我…好死不如赖活着!”,铁木尔慌张了一些,“老子反正是个死人了,早晚被你要了命,我享受几天不行啊?”

“相信我,铁木尔!”,朱载坖摇摇头,“朕见过真正了无牵挂的人!”

“他们…他们面对死亡,是直面的,是无畏坚毅的…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

不知为何,朱载坖在这里想起了谭嗣同,想起了李大钊。

想起了岳飞,于谦,文天祥。

“你还有仇没报吧?”,朱载坖问。

铁木尔立刻扭过头看着他。

“把汉那吉?”

“你要放了我,让我去刺杀把汉那吉?”

“不,朕只会放了你!给你个报仇的机会而已!”

把汉那吉被自已奉为孝恭汗之后,回去就屠杀了铁木尔一家。

满门诛杀。

然后扶持了远的不能再远的旁系血亲来统领鄂尔多斯部。

当然,此事是朱载坖默许的。

不然把汉那吉不敢这么放肆。

得知这个消息的铁木尔没有哭。

只是好几晚都看着牢窗外的星空发呆。

朱载坖相信这样一头恶狼,不会就此沉沦下去。

能咽下这口气,他就不是铁木尔了。

“你就不怕我回去后起事反你?”

“你求朕把族人从战火中拯救出来,就是为了带着他们跳入另一个战火吗?”

说完,朱载坖起身,给一旁隐藏在暗影里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锦衣卫上去打开牢门。

“一路不会有阻拦!你可以自由离去!”

说完,朱载坖和锦衣卫离开了牢房。

朱载坖不怕他回去又统领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已经安稳了下来,已经有了新的首领。

他回去可能会被拥立上位,甚至鄂尔多斯部众更愿意跟着他。

但是他不会回去的。

他不会因一已私利,让皇帝怀疑上鄂尔多斯。

这样对他的族人很危险。

数日后,铁木尔偷偷潜入了把汉那吉的寝房…

等侍卫们发现把汉那吉死了时,同时在一旁又找到了一个独臂男尸。

他喉咙有一道大口子,流尽了血…

他脸上带着笑意…

~~

回想结束,朱载坖睁开眼。

是,他是要加快长城内外的融合。

但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打掉草原对黄金家族的信仰。

历史上的满清也是如此做的。

血统最为纯正,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林丹汗众叛亲离。

那时草原各部已经开始不认同黄金家族了。

后金趁机拉拢其他部落,分化统治。

包括葛尔丹反清,也是有个黄金家族梦,大蒙古帝国梦在作祟。

这也是康熙对他赶尽杀绝的原因。

老爱家好不容易把黄金家族的影响力去除,决不能让它再死灰复燃。

这也是朱载坖的想法。

只不过他会更温和一些。

“内阁拟旨,此后在任官员谁再说华夷之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不团结的话,一律罢官!”

“同时传旨给草原各部,既然归顺了大明,就不要再说什么蒙汉之别!”

“前元,大明都是天下之主!大明即大元!大元即大明!”

“草原上谁嚼舌根,说光复前元,反明复元,什么黄金家族的血统才是草原的主人…”

“朕会很不高兴!让各部首领严禁!如果他们禁不了,朕亲自去教教他们!”

高拱出列作揖。

“臣下去就办!”

“大明月报在草原都开始办分报!既然都是一家人,草原不能对内地陌生如异地!”

“同时,内地的大明月报也要多多介绍草原的人土风情,让内地百姓明白,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臣等遵旨!”

“再传旨,下个月,右翼三万户,朵颜三卫各首领聚集板升城!朕要和各部首领商议土默特的首领之位!”

“陛下要亲至板升城吗?”,张居正一脸担忧。

“是!总不能一直要求大汗们来京城吧?朕也去一趟草原!”

“让草原百姓也看看,传说中的皇帝长什么样!”

朱载坖除此之外,还打算顺道进入陕西看看当地情况。

明末,陕西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灾荒

接着就是大饥荒。

朱载坖要去看看,能不能从黄河引水过去,改善一下陕西贫瘠的地貌。

还要顺嘴一提的事,新的农作物已经开始推广全国了,其中优先提供给陕西。

它们长的怎么样也要看看,长的好马上开始推广草原。

同时和戚继光他们商议一下收复河套的具体计划。

因为甘肃和青海随着阿勒坦的死,当地的蒙古人已经纷纷自立,脱离了鞑靼的控制。

他们要怎么弄,那也是个大问题。

强人政治就是这样。

当地的蒙古人服的不是鞑靼,是阿勒坦个人。

现在阿勒坦死了,没人能压得住他们了。

回到乾清宫,朱载坖开始思考草原的另一面。

左翼三万户。

他们和辽东女真紧挨着。

如今,右翼投靠大明,肯定会加剧左翼和辽东女真的关系,让他们走到一起。

因为左翼的兵力不如阿勒坦强,不然也不会允许他在草原横冲直撞几十年了。

但如果他们和辽东女真走到一起就糟了。

该给他们之间制造点裂痕了。

此前朱载坖允许李成梁在辽东大开杀戒,一来是想压一压辽东女真,看看他们的忍耐度。

二来是想看看,都有哪些部愿意和左翼走到一起。

而这两年来的高压逼迫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海西女真的叶赫部,哈达部最跳跃…

(观众老爷们留言看看,四千字两章看着舒服,还是四千字一章看着舒服)

(傻逼钥匙孔,你要写得好,一万字一章老爷们也爱看呐!)

最新小说: 嫁给怪物的祂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半岛的星辰 快穿好孕:娇娇靠生子被大佬独宠 诸天轮回转生 犁汉 穿越吧,诸天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