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玄幻魔法 > 云梦江湖行 > 第68章布政大人

第68章布政大人(1 / 1)

第68章布政大人

上官灵这才明白朱文琅是辣着了。

原来唐玥唐佩儿本就是四川人,而上官灵是山东人,也算是能吃一些辣椒的,丽娜更是习惯了云南菜,也是辣的。而朱文琅却是直隶人,在京城中生活了许多年,那边的菜颇为清淡,略带些甜味,极少吃辣。本来出京城也有好几个月了,朱文琅也算略适应了一些各地的口味,但一般在客栈之中,客栈见他们说的一口官话,也有意识地炒得不辣一些。在唐门之时,唐延雄又特意找了京师和山东的两个厨子,弄些合朱文琅他们口味的菜。故而一直以来,朱文琅也只能略吃些辣而已。

这回到这偏僻小店,唐玥有心之下又叮嘱老冯弄得格外“重”些,结果这盆水煮鱼便格外地辣,麻椒花椒的也放了一大把,泛着一股子浓郁的麻香味。朱文琅刚让唐玥作茧自缚,见着她忍下来又有些奇怪,只顾注意着她,吃鱼的时候便没怎么留意,又觉得香,一连吃了好几口鱼,开始还没觉出来,过了一会才觉得又麻又辣的感觉上来,突然便感觉着辣得钻心,舌头已是麻了,忙不迭将嘴中的鱼吐出,不住吸气吐舌头,到处找茶水去辣。

上官灵见朱文琅也吃亏了,又哈哈大笑起来,丽娜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笑得朱文琅瞪了他们一眼:“笑什么笑!”不过因为正吐着舌头,说得含混不清,又急急忙忙找水。唐佩儿也帮着东张西望四下给朱文琅找茶水漱口。

唐玥抬起头见着朱文琅的狼狈相,辣得满头大汗,都快跳起来了,就跟烫了猴毛的猴子一般,也不禁“扑哧”一声转怒为笑,转身从身后的八仙桌上将茶壶递了过来,佩儿连忙拿起一个杯子倒了一杯茶,递给朱文琅,朱文琅一把抢过急不可耐地一口喝了下去,“哇”地一声又吐了出来,原来那茶还没凉下来,这么一大口含在嘴里,又把朱文琅烫个够呛,这下又麻又辣又烫,真个将朱文琅整得一头大汗,连眼眶子周围都是汗水,鼻涕眼泪都出来了,还在不住地吐舌头,狼狈不堪。

唐玥也恍然反应过来,也是捂着嘴哈哈大笑。

旁边的丽娜一边笑一边起身跑进里屋,很快便拿了个竹筒舀勺出来,里面是满满一勺水,朱文琅正着急呢,见了水连忙接过来,先试一口,冰凉冰凉的,大约是井水或是河水,也不管不顾了,只要是凉的便成,咕嘟咕嘟便喝了好几大口,又含了一大口在嘴中,腮帮子上鼓起好大一块:“还是丽娜妹妹对哥哥好。”却因为嘴还麻着,这话说得谁都没听明白。

“活该!”唐玥轻轻叫了一声,不过看着朱文琅的眼神中却满是笑意,丝毫也没有原来那种厌恶挑衅的味道。“吃不了还非得这么吃,辣死你活该。”

“我哪知道这么辣?”朱文琅刚大声喊冤,又忙着喝水。

旁边的丽娜早已笑得肚子都疼了,唐佩儿也是一边笑一边替朱文琅抹去衣服上沾上的水迹。

忙了好半天,朱文琅总算感觉好些,慢慢安静下来,重又坐回桌前,继续吃饭,却是死活再也不敢再吃一口那诱人的水煮鱼了,只是拿那碟子泡菜下筷子。

几人吃完晚饭,找老冯结了帐便一同回客栈,朱文琅嘴中虽然不辣了,但那种麻麻的滋味却仍是极不习惯,总是不住地唾沫往外吐,弄得唐玥皱眉道:“喂,你斯文点行不行?有你这么吐的吗?”

“这怪我吗?你们这鱼又辣又麻的,我现在还是一嘴的麻,没一点感觉。”朱文琅没好气地又吐了一口。

“嘻嘻,谁叫你逞能了?自讨苦吃!”唐玥哪会服输?自然反唇相讥道。

++++++++++

如此行得数日,朱唐二人之间那种打打闹闹的情况慢慢减少,再加上有天真活泼的丽娜看见新鲜玩意时不时的惊叫,同行的几人也终于开始有说有笑起来。

朱文琅依旧是那副猴儿本性,一会开开玩笑,一会说几句怪话,弄得三女笑个不住,唐玥也慢慢习惯了朱文琅那种吊儿朗当满嘴胡掰的懒散嘴脸,看惯了那副似笑非笑的浪子模样。

只有上官灵依然是什么时候都是那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有时唐玥看看前面并骑而行的两个人,心中暗想:“这么两个人,一个跟小混混一样,骑在马上都是东倒西歪没个样子的,一个却是永远危襟正坐,说话行事沉静,天差地远的两个人,根本就是两个极端,却偏偏走到一起,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且说话做事也那么默契,这也实在是奇妙得紧了。”

一行人打打闹闹地斗了十来天,四人终于来到成都府。

成都府地处蜀中腹地,早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秦设蜀郡于成都,太守李冰督造都江堰,使整个川蜀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粮仓。汉朝时置为益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成都路总管府,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首府驻地。洪武四年,朝廷设立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以成都为行省首府,朱元璋封其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洪武十五年建蜀王府于成都。只是朱椿常年留在京师,一直没有来成都就藩。

故而如今朝廷在四川的民政,以洪武十年升任四川布政使的朱守仁为首,军备则以洪武十五年就任四川都指挥使的宁正为首。至于四川的镇边大将,乃是宋国公冯胜,便如镇守北疆的魏国公徐达一般,替大明镇守四边疆界。只不过宋国公冯胜大多时候都在京师朱元璋身边,随时参与朝廷大政,留守成都的是冯胜的副将瞿能,宁正与其同归宋国公冯胜管辖。

瞿能之父瞿通乃凤阳卫指挥使,也是朱元璋的亲信大将,通善长枪,号长枪千户,累立战功,却在洪武十六年时不幸辞世,葬于瑶英山下(今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卧龙山东)。瞿能子承父业,接继官爵,随宋国公冯胜镇守四川,乃是从二品的镇边大将。

***********史实贴片:*******

【朱守仁】====朱守仁(?~1404),字元夫,直隶徐州人,官至太仆卿,开创明朝马政。洪武十年(1377),因为官干练,升任四川布政使,治理地方崇尚简约严厉。

【宁正】====宁正(1338~1396),凤阳府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宁正性格沉着有胆略,跟随徐达、常遇春、沐英等明朝开国名将立下不少战功,官至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洪武十五年(1382),除四川都指挥使。河西土官、故元左丞剌瓦蒙藏卜等来降,唯松州、茂州等地的西羌未附,宁正调兵讨之,擒贼首杨知府。

【冯胜】====冯胜(?—1395年),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凤阳定远(今属安徽省)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洪武三年(1370年),又与大将军出西安,直捣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因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宋国公,授予世袭凭证。

【瞿能】====瞿能(?―1400),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父瞿通,明朝开国将领,佑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授官明朝四川都指挥使。瞿通因年老体弱,伤病复发,不幸辞世,按明朝军队世袭制度,瞿能子承父业,接继官爵,以四川都指挥使(正二品)走马上任。在蜀期间,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相处融洽,使巴蜀之地政令通畅,民心大顺,从此四川政权稳固,军民团结。

******************************

这次朱文琅是奉旨来了解腊月二十三在成都府发生的灭门命案,因此进了城中,首先便找布政使衙门。

布政衙门位于城南,远远便见到门口有两个大石狮子,门楼上挂着两个大灯笼,朱红铜钉木门,比之巴县的县衙气派得多,门楣上挂着一块大匾,上书几个大字“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门口还有两个衙役打扮的差人,只是拢着袖不停地跺着脚。

朱文琅四人慢慢放马过去,在大门外翻身下马。朱文琅上前问道:“敢问这位大哥,这里可是成都布政衙门?”

那两个衙役见来了生人,齐齐朝他们看去,其中一人甚是精干,上前问道:“这里正是四川布政司衙门,敢问几位?”

“烦请通报一下你们布政使朱大人,就说朱文琅求见。”朱文琅见对方客客气气,心生好感,也客客气气地说。

“请公子稍待,小人这就去禀报。”说罢,其中一人便急匆匆地把朱红大门推开一条缝闪了进去。

“这位差大哥人还真挺不错的。”唐玥在后面赞道。

“呵呵,这位姑娘过奖了。我们老爷早有严命,对所有来客都须以礼相待,不可轻忽怠慢,不可盛气欺人,否则重罚不饶。再说了,来这里的都是达官显贵,我们做下人的也确实得罪不起啊。”余下一人一边还跺着脚呵着手一边笑着说。

几人正说着话,只见哗啦啦朱红门大门洞开,一个官员率了三五十人齐齐涌出,那为首官员看见朱文琅几人,一拱手,朗声道:“四川布政使朱守仁恭迎钦差朱大人!”。后边的官员则纷纷低头躬身

门外仍然呆站着的那个差役听到此话,“钦差!”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朱大人好,朱文琅冒昧拜访,打扰朱大人了。”朱文琅上前一步,亦是拱手致礼。四川布政使乃是朝廷正二品的封疆大吏,朱文琅不过就是个锦衣卫千户,比之朱守仁差了好几级,朱守仁如此大张旗鼓地出门迎接,已是相当客气,不过是看在自己有钦差的名号,但如果朱文琅不将圣旨取出,他是无需下跪迎接的。

“下官不敢,钦差大人前来,下官未曾远迎,望钦差大人恕罪。”

“朱大人不用多礼,朱文琅来得匆忙,和朱大人无干。朱大人请。这位差大哥也快快请起。”朱文琅一边虚扶一下差役,一边将手一让。

唐玥是第一次见着地方官员迎钦差的场面,虽知朱文琅是个什么钦差,但毕竟没见过这等场面,也不知道这钦差到底能有多大的排场脸面,反正在她眼中朱文琅不过是个可恨的小无赖而已,至于钦差不钦差,和她实在是没有任何关系。此时见着一个穿着官员服饰的人居然恭恭敬敬地拜倒在这臭小子面前,高呼迎接钦差大人,震愕之余,也实在是觉得怪异别扭,只是呆呆地站在后面看着。唐佩儿虽对朱文琅并无嫌恶的感觉,但身为下人,也知有些场合是不能乱说乱动的,此时更是在后面牵着马静观而已。

朱守仁前头带路,随行各员纷纷侧身让开,任朱文琅和朱守仁一前一后朝内走去。早有差役上来接过上官灵等人手中缰绳。

上官灵、唐玥等四人也知此等官场场面,不宜多说话,只紧随着众人进了布政使衙门,倒是丽娜满脸好奇地四下张望。

宾主在正堂中坐定,布政使朱守仁首先开口道:“朱大人到此之前,本官已接到何文灿何大人书信,说朱大人奉圣上钦命,可能会来成都查问此案。此案由布政使衙门的左参政郑如宗郑大人主办,下官早已知会郑大人,此案有关案卷都已准备齐备,现场已派兵丁看守,被害张家尸首也停放在仵作房内待勘,目击乡民收押在牢内,专候钦差大人提审,诸事均已齐备。方才下官已派人知会郑大人,大约再过盏茶工夫便应可过来。”

“朱大人办事果然干练,朱某佩服。只不知朱大人能否略略说说对此案有何高见?”看这布政使朱守仁不过是在差役进门禀报,自己出门迎接朱文琅的这么一小会便已将诸事安排妥当,怪不得能邀圣眷得封封疆大吏,治理川蜀一省,不愧为一方能吏,朱文琅叹服道。

“实不敢当钦差大人‘高见’二字。仅就本官所知,此乃一桩灭门大案。张家乃是成都西边的嘉定府治下,邛县县境的一户人家,家道殷实,已传有十余代,数百年之久,乃是当地望族,祖上在唐宋年间曾出仕,在朝廷任二品大员。前元朝避祸,隐居乡野不出,乐善好施,乃是当地名望缙绅,少与乡邻争执,却不料遭灭门横祸,全家五十三口无一幸免,尽遭诛戮,断首断足,死状奇惨,还有女眷惨遭贼人强暴。贼人本还想焚屋灭迹,为乡邻发觉,群起灭火,遂落荒而逃。我川中史上从未出过如此大案血案,朝廷震惊。至于命案具体细节,皆是郑大人经手,因此本官也并不十分清楚。稍待郑大人前来,钦差大人一问便可详知端的。”

朱守仁虽说自己并不主办此案,却也把整个案情说了个大概,描述得十分清楚,上官灵经历过曲阜命案,本已有思想准备,却也听得色变,至于丽娜唐玥唐佩儿三人,早已听得花容失色,感叹不已。

朱文琅正待开口,忽听得有衙役来报:“左参政郑大人到。”在座诸人连忙站起身来,迎到正堂门口。

果见一个身着绯色三品服饰的官员提着袍角急匆匆地冲入布政使衙门,直奔正堂而来,见那朱守仁陪着一人迎在正堂门口,便知定是钦差大人,急抢几步,在正堂外石阶前拜倒,嘴中高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郑如宗,拜见钦差大人。”他虽说是三品,品级比朱文琅也要高,但毕竟堂上还有他的上司,布政使朱守仁,这一拜是说得过去的。

“郑大人快快请起,不必多礼,请堂内说话。”朱文琅虚扶一下,侧身将手一让。郑如宗这名字朱文琅听起来有点耳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听过,却也不及多想,便请郑如宗进屋。

郑如宗低着头进得屋来,随朱文琅和朱守仁等人进得正堂。

朱文琅转过身来,郑如宗把手一拱,正要重新见礼,眼睛一看朱文琅,却是愣在当场,双膝一软,重又拜伏在地:“原来是恩公!”

这一声“恩公”也让朱文琅回想起来,原来那郑如宗便是自己在济宁府城中,力阻惊马救下的那个老者。

朱文琅当时还觉得此人温文有礼,是个饱学之士,当日郑如宗也曾通名,自己却并未放在心上,也未曾告诉对方名姓,郑如宗才一直不知道救他的人姓甚名谁,只是恩公恩公地叫,反倒让朱文琅一点也不自然地悄悄溜了。

却不料当日所救的居然还是一个三品的地方大员,一省布政使衙门的二把手,左参政,而且数月之后居然在成都府重遇,更是无巧不巧了。

旁边的朱守仁被郑如宗的举动弄得莫名其妙,而上官灵等人也从未听说过此事,看到一个三品大员拜倒在朱文琅面前高呼“恩公”,一时醒不过神来。

“玥姐姐,那个大官怎么叫文琅哥哥为恩公?”丽娜在唐玥耳边悄悄问。

“我哪知道?”唐玥白了丽娜一眼,也是有些莫名其妙。

“郑大人快快请起,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郑大人不必介怀。”朱文琅连忙扶起郑如宗。

“恩公,当日恩公救得老朽和拙荆性命,却不肯留名,让老朽十分感念啊。当日老朽便想恩公气宇轩昂武功了得,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没想到竟然是朝廷的钦差大人,朝廷有此少年英雄,实是朝廷幸甚、大明幸甚啊。”郑如宗虽然嘴中好话一堆,不过朱文琅从他眼神中却能看出来郑如宗确实是语出至诚,也不禁心中感动。

“郑大人,莫非郑大人和钦差大人是旧识?”朱守仁在旁边听了个大概,大约是朱文琅曾救过郑如宗,但心中还是迷迷糊糊,有点狐疑,故作一问。

最新小说: 副人格们逼我水仙[无限] 完美虫母模拟器 快穿好孕:娇娇靠生子被大佬独宠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诸天轮回转生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 穿越吧,诸天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嫁给怪物的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