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1 / 1)

刘彻高高兴兴的冲出去接见多日不见的两大爱卿,直接把昨天还在兢兢业业帮他干活的霍光忘到九霄云外了。

全然不记得自己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拍着胸脯跟霍光保证“你就放心的住宫里吧反□□里那边都说好了,到时候你哥回来了朕一定第一时间带你去见他,不比你在家苦巴巴的等方便啊?而且你哥回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你也住不了多久。难道你不想看到你哥凯旋时候的飒爽英姿吗?”

霍光被刘彻说得十分心动,当场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导致他压根就没考虑过刘彻会说到做不到这种情况。

君子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了。

更何况是一言九鼎的陛下呢。

那边霍光苦等成一块望哥石。

这边刘彻已经跟霍光苦等的哥见上面了。

虽然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出去带兵打仗。

而且战绩十分卓越。

但刘彻还是跟所有的大家长一样。

看到霍去病的第一句话就是:“瞧瞧,都给朕的去病饿瘦了。”

卫青:......

霍去病:......

不知道怎么说。

干脆还是不说了吧。

卫青将先前汇报过的战况又重新汇报了一遍。

先前是为了让刘彻提前了解一下战况并且能安心一点。

这会做汇报就是正式的书面汇报了。

卫青一五一十的把战况和俘虏情况都说的一清二楚。

“......末将幸不辱命。”

刘彻乐呵呵的把卫青扶起来。

虽然刚刚卫青说的那些他早就知道了,但再听一遍还是觉得很高兴。

“好好好,朕早就知道,仲卿不会让朕失望。一路奔波,仲卿跟去病想必也十分劳累,赶紧去歇着吧,有什么事稍后再议。”

刘彻驱散了等候在一旁的文武百官,就要领着卫青和霍去病去殿里休息。

“帝师给的东西都还挺好的,回头朕就命人弄好了给你们送去尝尝,别的不说,那个石榴朕觉得滋味甚美......”

刘彻一边领路一边给自己心爱的臣子安利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然后他们三就跟在寝殿里左等右等没等来人、准备去把自己昨天落在刘彻那里的课业拿回来的霍·望哥石·光,正面相遇了。

四人面面相觑,心中想法各有不同。

“你怎么在这?”这是霍去病。

“哥你已经回来了?”这是霍光。

“啊呀,朕派去找你的宫人没把朕的话带到吗?”这是想起来宫里还有个霍光试图紧急补救的刘彻。

“这里好像不是说话的地方。”这是试图控场的卫青。

四人在同一时间开口的后果就是。

谁都没能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

“你说什么?”四人异口同声的问。

这种

时候倒是浮现出了一点没什么用的默契。

最后还是卫青开口:“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去屋里说话吧。”

一行人进入宫殿后刘彻先发制人,他看向霍去病:“霍光是朕昨日叫进宫里的,因为东西太多了朕一个人搞不定,所以得最后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帮忙。”

说完,他又把头转向霍光:“你哥他们也就刚回来,朕早上见你睡得香就没吵醒你,正准备带你哥他们去见你。”

刘彻环视三人一圈:“爱卿们有什么想说的?”

其实为了当第一个见到哥哥的人很早就起来了的霍光:......

根本没搞懂状况的霍去病:......

话都被你一个人说完了。

还有什么多说的必要啊!

刘彻自觉自己非常机智的化解了一场本就不应存在的君臣危机。

十分满意的拍拍屁股走人了。

自觉自己十分体贴,给许久不见的兄弟二人留出了说话的空间。

然后许久不见弟弟的霍去病,对着霍光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霍光眼睛亮亮的看着霍去病。

就听见他哥冷酷无情的声音:“霍光,我离家前给你布置的课业,你都完成了没有?”

霍光:......

真是恨不得现在就去把陛下给拖回来。

已经走远了的刘彻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喷嚏。

直到很多年以后。

霍光回想起那天霍去病黑的像锅底的脸色,仍旧会冷不丁的打个哆嗦。

也是在这一刻,小小的霍光学会了。

永远不要对皇帝说的话深信不疑。

*****

自从卫青和霍去病回来以后。

刘彻觉得自己每一天都过的无比快乐。

从其他朝代薅来的东西他也终于有了能解释的由来。

不管是什么。

通通都扣上侍从匈奴那边缴获回来的战利品的帽子就对了。

然后把什么水车啊、曲辕犁啊统统都扔给手底下的能工巧匠去捣鼓。看能不能试着复刻出来。

至于别人信不信。

刘彻才不管。

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敷衍一下人已经是他最大的诚意。

他才懒得管别人信不信。

就在日复一日的充实中。

久违的历史课又来了。

“同学们。”言羽阳清了清嗓子:“虽然我们很久不见,但其实也没多久。”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言羽阳特意没开视频模式。

而是恢复了原来的授课模式。

嬴政:......

帝师最近一上来有点喜欢讲废话了是怎么回事。

每天换物资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但老是这么几l种东西吃来吃去,嬴政感觉有点吃腻了。

虽然换来

铁锅以后,言羽阳私底下传授了嬴政几l道菜谱。

但到底没有上手实际操作过。

言羽阳给的菜谱也是网上搜的,自己没试过。

其中不免夹杂了几l个烧出来压根就不好吃的。

而且除了油和盐,很多言羽阳说的配料嬴政那边压根就没有。

试过几l次不尽如人意之后。

嬴政干脆就让厨师别瞎折腾了。

还不如就按照原来的饮食。

于是嬴政试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秦始皇】嬴政:帝师,这苹果橘子什么的大家都已经吃腻了。要不换一下其他的?

嬴政此言一出,得到了其他人的高度认同。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也这么觉得。

武则天发言支持嬴政。

毕竟除了草莓,言羽阳给过去的其他水果基本上大唐都有。

虽然言羽阳给的那些确实比大唐的本土品种要大一点、香甜一点、汁水多一点。

但女帝还是觉得有点不划算。

秦汉至少都没有这些东西,勉强可以算作是划算。

但是她们大唐又不是没有!

换回来一堆自己已经有的东西,很亏啊!

【明太祖】朱元璋:咱也觉着是该换换了。

朱元璋也出面支持。

不过他不是因为觉得亏了。

他也就是单纯的吃腻了。

马皇后倒是挺爱吃草莓的。

他和朱标的草莓,还有大臣份例里的草莓都被他很霸道的抢走了。

只给大臣们一人留了一颗尝尝味。

大臣们敢怒不敢言。

要不是马皇后拦着,朱元璋连明成祖朱棣那边的草莓都能给抢过来。

老婆吃草莓是吃快乐了。

但是老朱吃苹果就显得不那么快乐了。

朱元璋本来就不那么喜欢吃水果。

给老婆抢完草莓以后他就把自己那点苹果橘子都顺手分给了他后宫里比较受宠的妃子们。

言羽阳分过来的那些肉他倒是也挺喜欢的。

但他们大明也不是没有。

朱元璋想去老婆那里捞两个草莓尝尝新鲜。

还不太能拿的着。

一两天还好。

时间一长,朱元璋就觉得换得也挺没意思的。

他又没有什么重金属中毒要治。

嘴馋反而馋回来都是些自己有的东西。

想看点新鲜玩意都看不着。

那天言羽阳给的那些什么炸鸡蛋挞倒是挺新鲜的。

也挺好吃。

后来嬴政又重新上架那几l份炸鸡他倒是抢到了。

就是吩咐膳房去研究。

研究了这么久也没研究出个什么名堂来。

膳房倒是也呈上来过几l次出品。

但都不是言羽阳给的炸鸡味

朱元璋深感自己养了一帮废物。

太医院都是些吃里扒外的白眼狼就算了。

御膳房的厨子也都是不中用的玩意。

看到大家都有意见。

言羽阳也不急着上课了。

反正他们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师生关系。

既然有人提出问题。

那就解决问题。

“你们全都不想要了吗?那从明天开始就不交易了。”

嬴政:?

武则天:?

朱元璋:?

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直接中止问题吗?

这才一个星期不到啊!!

其他人可能无所谓。

但嬴政觉得很有所谓。

【秦始皇】嬴政:不,帝师,朕不是这个意思。

嬴政想起以前周未眠说的什么“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之类的。

立刻照搬。

【秦始皇】赢:帝师,朕觉得你的考虑一下营养均衡和荤素搭配,老是吃同样的东西,是很不健康的。

言羽阳:?

所以呢?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给出的东西不就是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吗?

甚至连餐后水果都帮他们配好了。

但考虑到这是周未眠的活。

言羽阳决定不给自己找多余的事做。

“那你们想换掉什么?”言羽阳问。

【秦始皇】嬴政:先把石榴去掉。

虽然上次嬴政已经对言羽阳表达过了他对石榴的不满。

但碍于轮转制度,现在分配物资的权利还没回到秦朝手上。

言羽阳不方便给嬴政光明正大的开小灶。

嬴政还是不得不用粮食去把他不喜欢的石榴给换回来。

这也算是他最近充实而又快乐的生活中,一件不太快乐的事情。

眼下有机会了,嬴政势必要抓紧把这个曾经袭击过他的东西赶紧解决。

刘彻正优哉游哉的听其他人找言羽阳换菜单,准备坐享其成的时候。

就发现自己的房子塌了。

不是。

怎么三两句话就要把他的石榴给搞没?!

【汉武帝】刘彻:等等!等等!

刘彻赶紧出言阻止。

【汉武帝】刘彻:朕不同意!

这一刻刘彻下定决心。

就算与全世界为敌他也在所不惜。

他一定要保下他的石榴!!

“刘彻同学你先别急。”言羽阳看刘彻的消息跟雪崩一样嗖嗖的往外蹦,赶紧出声安抚:“慢慢说,慢慢说。”

【汉武帝】刘彻:石榴做错了什么!!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把它踢出去!!

石榴狂热爱好者刘彻怒了。

但武则天和朱元璋压根就没接收刘彻的发怒信号。

【则天大帝】武则天:不要石榴也行。

【明太祖】朱元璋:确实,这玩意好麻烦。

刘彻:?

你们到底有没有看到朕说的话!!

还有没有人把朕放在眼里了!!!

言羽阳还没来得及对踢出石榴方案做出讲话。

李隆基就悄咪咪的出来问。

【唐玄宗】李隆基:能换成荔枝吗?

言羽阳:?

李世民:?

武则天:?

“不行。”

【唐太宗】李世民:不行。

【则天大帝】武则天:不行。

两条信息跟言羽阳说的话同时出现。

李隆基忙不迭的就闭麦了。

言羽阳还给个解释的缘由:“现在不是荔枝上市的时候,反季节水果不太好买,而且我个人也不建议吃反季节水果。”

武则天和李世民则是直接开骂。

【唐太宗】李世民:你还敢吃荔枝?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还没找你算账,你倒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原本唐末给李世民带来的冲击经过这么多天的洗刷已经被李世民遗忘的差不多了。

李隆基短短七个字。

又把“安史之乱”狠狠地砸在了李世民脸上。

李世民感觉被自己刻意遗忘的记忆突然又卷土重来了。

眼看着场面又要失控,言羽阳赶紧出来控场。

虽然他也觉得这是李隆基应得的。

但他毕竟等下还要讲课。

把场面闹得太难看了也不好。

“家丑不可外扬,家丑不可外扬哈,打孩子这种事还是关起门干比较好。”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言羽阳一开口,把这事推到了新高度。

本来好像骂两句就过去了。

现在看来不真刀真枪的打一顿好像很难收场。

言羽阳很期待有人能出来说点什么,好把这个话题给转移走,

但可惜。

来救他的人是没有。

火上浇油的倒是有一个。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说的对啊,别光说不干啊。

【明太祖】朱元璋:朕告诉你们,棍棒底下出孝子,越是不成器的东西,他就越是要揍。

李隆基:......

你能闭嘴吗你。

【明太祖】朱元璋:他还吃荔枝呢,他怎么不胆大包天把李治吃了?

言羽阳:......

谐音梗扣钱!!!

【唐高宗】李治:?

【明太祖】朱元璋:没跟你说话,没你的事,一边去。

【明太祖】朱元璋:不对,那李隆基不是你孙子吗?

【明太祖】朱元璋

:有你的事,别走,赶紧回来。

【明太祖】朱元璋:你那废物孙子你不想揍?

【唐高宗】李治:......

言羽阳:......

苍了天了。

他现在这么挑衅别人。

等讲到明朝的时候,就不怕反噬吗!!

也许是言羽阳的怨念太深重。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言羽阳隐藏在内心的呼唤。

总之。

拯救言羽阳的人他出现了。

【汉武帝】刘彻:荔枝?能吃荔枝吗?

这下言羽阳也顾不上反季节不反季节了。

他只对刘彻这个狂热的荔枝爱好者充满感激。

甚至觉得刘彻的名字都在泛着金光。

要不是怕被别人说他走后门。

言羽阳恨不得现在就给刘彻一个小红花。

“啊......其实荔枝也挺好吃的,要不就把荔枝换石榴?”言羽阳试图把话题重新带回来。

【汉高祖】刘邦:帝师,你刚刚还说荔枝是反季节水果,不方便诶。

刘邦当然知道言羽阳现在想的是啥。

但是别人家的热闹不看白不看。

还不用他亲自下场拱火。

这不比上课有意思多了?

于是刘邦也带着自己那一点小小的私心下场了。

言羽阳:......

是,话是他说的没错。

“虽然不好找,但是如果你们特别想,老师也是愿意去找一下的。”言羽阳觉得自己的暗示已经给足了。

【汉高祖】刘邦:不是很想。

刘邦诚实的回答。

言羽阳:......

你摸着你的良心问问,你是不想要荔枝吗?

【秦始皇】嬴政:朕觉得很好。

嬴政赞同言羽阳的选择。

只要能把石榴换掉,怎样都好。

至于打孩子,嬴政感觉自己已经看腻了。

反正只要上课就能看到。

已经跟例行公事一样了。

而石榴和荔枝的狂热爱好者刘彻,这时候就彻底不吱声了。

要他在石榴和荔枝里面做出选择,实在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石榴他想要。

荔枝他也想要。

帝师就不能让石榴和荔枝共存吗?

刘彻颇有怨念想。

为什么非要二选一!

这么想着,刘彻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言羽阳还没说什么,嬴政飞快的出现了。

【秦始皇】嬴政:朕反对。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也反对。

【明太祖】朱元璋:那朕也反对。

刘彻:......

不是,你俩一个打孩子一个拱火的。

有你俩什么事啊?

能不能专注自身,少管别人家的事啊?

刘彻气死。

?炭烤肥啾的作品《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言羽阳摊摊手,把锅往刚刚反对的那几l个身上甩:“刘彻同学,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想,但少数服从多数。”

言羽阳这段时间已经充分领教了一碗水端不平的危害。

但他总是端不平。

既然端不平,干脆不端了。

让他们自己吵去吧。

总能吵出个结果来。

刘彻倒是有心来一出舌战群儒。

然后他绝望的发现。

对方人数太多,己方人数太少。

按言羽阳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那他完全没有胜算啊!!

意识到这个惨痛的事实以后,刘彻闭嘴了。

解决完刘彻,朱元璋那边又有新问题了。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这荔枝咱也不是很稀罕,能换别的不?

言羽阳那句“少数服从多数”还憋在嗓子里没出来,朱元璋就接着说。

【明太祖】朱元璋:你放心,朕的儿子妻子臣子全都没意见,朕一个人说了算。

言羽阳:......

倒也不是这种少数服从多数......

“那你不想要荔枝,你想要什么?”言羽阳问。

【明太祖】朱元璋:全都给咱换成草莓。

【明太祖】朱元璋:朕的、朕儿子的、皇后的、大臣的,所有东西都换成草莓。

怕言羽阳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朱元璋还贴心的补充。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全部的意思就是那些菜肉鱼全都不要,都给朕换成草莓。

言羽阳:......

不愧是你,一眼就相中最贵的那个。

“我能问问你要这么多草莓是准备干嘛吗?当然我没有别的意思,但是草莓这种水果很不耐放,很容易坏。当然荔枝也是。我给你们选水果的时候也考虑了储存方面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皇后爱吃,朕给她备着。

马皇后:......

她是喜欢吃但也没让你把她当猪喂啊!

猝不及防被秀了一脸的言羽阳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嗯.......你们夫妻感情确实是蛮和睦的哈,但是......”言羽阳委婉的说:“如果吃到烂草莓,可能就不会那么和睦了。”

“而且臣子们也是有人权的,你问过他们意见了吗?”

说完言羽阳就感觉自己又说了句废话。

朱元璋要是真在意臣子们的感受,他也不会动不动就杀人不眨眼了。

“说到这里,我得提醒大家一下。荔枝跟草莓一样,是不耐存放水果,我还是不建议你们换的哈,而且荔枝吃多了上火。”

什么上火啊、容易坏啊他都不在意。

他真的、真的、真的不想再看到石榴了。

言羽阳等了半天都没人说不要荔枝。

他咂舌,看来是都不喜欢石榴。

?本作者炭烤肥啾提醒您最全的《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尽在[],域名[(

“朱元璋,你确定你都要草莓?正好马上也要轮到你们分物资了吧,如果你真要我也不是......”

言羽阳话还没说完。

朱元璋还没点头。

在这空档之中,马皇后紧急打断施法。

【孝慈高皇后】马氏:不,帝师,他不想,你别管他。一切照旧就行。

被老婆下了面子的朱元璋很不满。

“妹子,你什么意思啊?那咱还不是看你喜欢吗?你就这么拆咱的台,一点面子都不给咱是吗?”

马皇后:......

马皇后都懒得理他。

朱元璋看马皇后不理他,他就更来劲了。

“嘿,妹子,咱跟你说说话呢,你这什么态度?”

朱标看着马上又要进入熟悉的一个说一个不搭理的日常,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爹哪都好。

就是当皇帝当得太随心所欲。

他爹之前还说。

都当皇帝了,随心所欲一点怎么了?

朱标当即就瞅了他爹好几l眼。

他爹被他瞅恼了,抓着笤帚追了他好几l条街。

朱标从回忆里抽离出来,决定洗脑自己是个小聋瞎。

他爹可能不会把他妈怎么样,但是真的会抄起鞋底追他几l条街的。

虽然是马皇后出的面,但朱元璋也没再说什么。

言羽阳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件事情已经完美解决了。

“好,既然大家都没什么异议,那把之前发下去的家庭作业交上来,就可以上课了。”

听到“家庭作业”这四个字。

刘彻终于从荔枝和石榴里走出来了。

他就说老感觉好像忘了个什么事没干完呢。

原来是卷子漏了一张没写!

害人者人恒害之。

在这一刻。

刘彻和被霍去病关在家里补作业的霍光重合了。

当然。

监督霍光补作业的霍去病自己也在补作业。

之前慢悠悠的赶路的时候霍去病悠哉悠哉的听八卦。

根本没把作业这事给想起来。

后来急行军回来以后,又忙着管教霍光。

完全把自己的作业也抛诸脑后。

直到霍去病给霍光的课业翻了一番,然后在霍光敢怒不敢言的眼神中准备自己出去逍遥快活的时候,他听到了他舅舅魔鬼一样的声音。

他舅舅说:“去病,你的作业,难道就写完了吗?”

那一瞬间,霍去病仿佛被冻结在原地。

他咽了口唾沫,回头看了卫青一眼。

卫青就好像有读心术一样,笑眯眯的说:“舅舅的已经写完了哦。”

霍去病:......

管教霍光的乐

趣荡然无存,甚至突然有点感同身受了起来。

于是隔着一堵墙。

霍光跟霍去病兄弟两一起手忙脚乱的开始赶作业。

紧赶慢赶,连之前李唐打孩子这么大的热闹他都没去看。

就这样。

他还是没赶上。

收作业的白光消失后。

言羽阳有点意外的看着屏幕上的名字。

“刘彻、霍去病,你们两个作业没写完?为什么?”言羽阳讶异的问。

毕竟除了刚开始那段时间,他们不把考试和作业当回事,后来都是很矜矜业业的完成。

刘彻:.......

霍去病:......

没有比这更公开处刑的公开处刑了。

刘彻甚至觉得东汉末点那点事都不叫事了。

至少东汉丢人丢的也不是他的人。

但是现在确确实实的是他本人在丢人!!!

【秦始皇】嬴政:帝师,作业都不写的人还跟你提要求呢?你别搭理他。要朕说,作业都不写,有什么资格分东西?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帝师,他今天不写作业,明天他就不考试,说不定以后他连课他都不上了。你可得管管啊。

刘彻:......

有你们什么事!

你们这帮拱火怪!

“是有什么事情没来得及吗?如果有正当理由这次就算了。”言羽阳想了想,还是决定了解一下内情。

毕竟他们两一直以来的表现也蛮好的。

霍去病率先发声。

【冠军侯】霍去病:帝师,我打仗去了!就没来得及!

刘彻:......

霍去病确实是去打仗了,但是他没有啊!

他就是实打实的忘了!

这种实话说出去帝师肯定很生气吧......

但是不说实话他又能怎么说?

要不说他也打仗去了......?

刘彻只是想了一下,这条路就被嬴政堵死了。

【秦始皇】嬴政:冠军侯上战场了,武帝,你不会也一块上战场了吧?

刘彻:......

刘彻不想理他。

【唐太宗】李世民:@【长平侯】卫青,卫青将军,你出征了吗?

【长平侯】卫青: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诶,好奇怪哦。@【冠军侯】霍去病,你们一起去打仗,为什么卫青将军的作业就写完了啊?

李世民这么一说,言羽阳也转过来了。

“对哦。既然你们一起去的,怎么卫青就写完了?理由不成立。”

霍去病:......

好恨。

恨天恨地恨写完作业的舅舅恨多嘴的李世民。

他恨这个世界!

眼看场面变得僵硬起来。

辛弃疾决定为

自己爷爷的偶像说几l句话。

想必爷爷泉下有知今日孙儿维护了他的偶像,也会很欣慰的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辛弃疾说话了。

【少师】辛弃疾:战场上刀枪无眼,战机更是瞬息万变,念在霍将军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份上,不如帝师就饶他这一次。

【秦始皇】嬴政:哦,听起来很辛苦呢。

【少师】辛弃疾:始皇也这么觉得吧。

【秦始皇】嬴政:可是朕每日批阅奏章到丑时三刻,卯时一刻朕便晨起,朕如此忙碌,依旧完成了所有的作业。

【秦始皇】嬴政:难道辛少师以为,朕不辛苦?

辛弃疾:......

还以为来了个友军。

结果是敌军啊!

言羽阳没管争论的辛弃疾和嬴政,他问刘彻:“霍去病好歹还有个理由,我姑且不管他充分不充分,但是武帝陛下你呢?”

刘彻:......

来了来了他来了。

该来的他还是来了!

刘彻硬着头皮回答:朕忘了......?_[(”

言羽阳:......

虽然他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一般没写作业都不会有什么特别正当的理由。

但刘彻这么坦率的说出来还是令他.......

最终。

刘彻和霍去病也喜提了卷子翻倍的惩罚。

果然,害人者人恒害之。

只是正在奋笔疾书补课业的霍光并不知道。

间接害他狂写课业和直接让他狂写课业的两个真凶,此时也被命运馈赠了同款刑罚。

处理完家庭作业,言羽阳就准备开始讲课了。

“第一单元的内容上次我们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二单元,辽宋金元夏。”

【秦始皇】嬴政:帝师,先前不是已经说过辽朝和宋朝了吗?

言羽阳:......

是,是说过了,但那都是课外啊!

“嬴政同学,课外是课外,课内是课内,课外和课内的内容不一样的哈。”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辽在夏前头?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他们都是单独的大宋要跟这么多混在一起说?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宋没有自己单独的单元?

赵匡胤灵魂三连问,把言羽阳给问住了。

【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了吧。

【唐太宗】李世民:你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李世民的话就像一把刀子。

“噗”的一声扎的赵匡胤的小心脏鲜血直流。

所以到底为什么还要把朕的宋拿出来反复的说啊!

赵匡胤在内心深处抓狂的呐喊。

得亏是言羽阳听不见。

要是他听得见,也只能充满遗憾的告诉赵匡胤

没办法,这都是必经之路。

言羽阳强行无视赵匡胤的灵魂三连问。

“虽然宋外交很弱但是也不是全然没有可取之处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噗”的一声,言羽阳的话化作第二把小刀,再次深深地扎进了赵匡胤的小心脏。

言羽阳语速飞快的进入主题,不给赵匡胤打断的时间。

“前面已经说过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是被宋太祖赵匡胤终结的对吧,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这就是北宋的初始了。”

“前面还说过,赵匡胤的统一策略是先南后北,先弱后强,一步步逐渐蚕食消灭割据政权,这些说过的咱们就不再详细说了,就快速的过一下。”

“像是什么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啊、重文轻武啊、杯酒释兵权啊都说过了,就不说了哈。”

【秦始皇】嬴政:帝师,杯酒释兵权没有说过。

“诶?没说过吗?”言羽阳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没想起来。

“没说过那就重新说一遍好了。之前说过,整个宋朝政权,都很害怕武将,不敢给武将很大的权力,这个先河不是宋太宗赵光义开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开的。毕竟担心别人复刻自己的成功经历也是人之常情,而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人确实没法不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

“但同样是把兵权往回要,赵匡胤可比李存勖聪明多了。虽然他搞陈桥兵变的时候,武将们都是支持他的,事成之后他也都给了大家足够的封赏,但他骨子里还是不太信任那些跟随他的将领,赵匡胤从一开始就试图把兵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上,不然他不会那么频繁的调换军队将领,切断将领和士兵的联系。”

听到这。

高怀德他们都用“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其实眼神都快把别人扎成筛子了”的眼神偷偷去瞥端坐上首的赵匡胤。

然后又用“自以为很小声其实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见的”声音开始交流。

“那下次官家赏酒我是喝还是不喝啊。”

“给你你就喝呗,你怕官家往酒里下毒啊?”

“那官家都‘杯酒释兵权’了,喝完酒不就玩完了吗?”

“帝师又没说官家过河拆桥,至少现在没说,你急什么?赶紧把他转回去,官家要发现了!”

“你说的有道理,那我等会再急。”

赵匡胤:......

他就是跟就是这么一群人把江山打下来的吗?

他们大宋的未来好像真的一眼能望到头了啊!

“当皇帝的人好像天生就有一种演戏的天赋,当然了,权力摆在那,他要演你也只能跟着演,不然你小命就没了,就跟三国演义里面说曹操给荀彧送空食盒,荀彧就自尽了一样,跟聪明人之间交流,是不用把话说太明白的。”

【汉武帝】刘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搞这么麻烦的弯绕子干嘛?

【秦始皇】嬴政:确实,等会遇上个蠢的,理解不了你的意思,你不还是得自己动手。

所以说这是聪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不过话又说回来,蠢人在皇帝面前也活不下去,而且当时曹操也不算是君,虽然权力是都在他手里了,但他就是不肯把那层窗户纸捅开。

?想看炭烤肥啾的《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吗?请记住[]的域名[(

听到这赵匡胤瞥了一眼底下的五虎将,心里默默想着,帝师说的也不尽然。

底下的高怀德骤然对上了赵匡胤的目光。

于是“自以为很小声但其实根本不小声”的窃窃私语又响起来了。

“官家刚刚瞅了我一眼。”

“瞅你咋地?”

“你说官家是不是也想给我送空食盒?就跟那曹操一样?这样官家还能省一杯酒。”

“那你跟荀彧也不是一个等级的,荀彧能领会的意思你能领会吗?”

“原来可能领会不到,但是帝师这么一说,不就是把话铺明面上了吗?”

聊天的声音突然停了一阵。

不知道是被无语住了还是怎么的。

片刻后,又重新响了起来。

“你为什么觉得官家一定会弄死你,难道你做了什么对不起官家的事?”

听到这句话,赵匡胤不动声色的坐直了一点点,把耳朵往地下侧了侧。

“什么话,什么话,我就不能是单纯的怕死吗?难道你不怕死?”

“那你为什么一定觉得官家会弄死你?”

“废话!因为我手里有兵权啊!”

“对啊,那官家都‘杯酒释兵权’了啊。”

“对啊!官家‘杯酒释兵权’完以后我不就死了吗?!”

听到这,赵匡胤收回了自己的耳朵。

并不动声色的离底下那群人远了点。

他们大宋的未来真的一眼望到头了,令人悲哀。

【汉武帝】刘彻:咦——这曹操好装啊。

曹操:?

不是在说杯酒释兵权吗?

怎么又说他这来了?

他还打算学习一下宋太祖的御下之术呢。

再说了,他装什么了他!

但是说荀彧是接收他暗示死的。

曹操觉得自己可冤枉。

虽然他手上的人命确实不算少。

但是跟他没关系的黑锅他也不想背啊。

【武平侯】曹操:不是,我声明一下啊,荀彧的死跟我没关系啊。

【武平侯】曹操:不是我干的。

【南昌侯】孙权:魏公手上人命那么多,也不差这一条。

【武平侯】曹操:有你什么事儿啊孙权小儿,管好你的一亩三分地。

【武平侯】曹操:还有,赶紧把司马懿交出来。

【南昌侯】孙权:我就知道这是你的阴谋,我压根就没让司马懿进江东地界,你少在这给我泼脏水。

曹操:?

他又泼什么脏

水了?

他手下就是追查到司马懿逃去江东了啊。

好个孙权,敢做不敢认。

就在曹操准备揭开孙权真面目的时候,他的手下又来回禀了。

找遍了整个江东,确实没发现司马懿的踪迹,司马懿确实被孙权给轰走了。

曹操:......

你他丫的就不能早点来汇报?!

“主公,臣有一计。”贾诩献计的心蠢蠢欲动。

被曹操一把给摁了回去:“不,你没有。”

既然司马懿不在江东,那他能去的地方就只有一个了。

没错,司马懿拖家带口千辛万苦的到了蜀中。

要是有的选,他真不想来蜀中。

司马懿觉得那个诸葛亮就是个变态。

三两下就能把他看穿。

孙权就好忽悠多了。

奈何不知道孙权吃错了什么药,非要跟他划清界限。

眼看场面又要失控,言羽阳忙不迭的把话题往回带。

“三国演义只是一个小说哈,小说的事不必太当真,举这个例子也只是类比一下聪明人之间的交流而已。我们接着说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把手里有兵权的将领都集中到一起之后就开始了他的表演。先是说自己睡不好,感觉很惶恐,那皇帝睡不好臣子们肯定要关心关心是咋回事,然后大家就继续往下演。”

“赵匡胤说,我睡不着完全就是因为你们!这下武将们可就惶恐了,啥事都没干就害皇帝不能安枕,这算是倒了血霉了,天降一口黑锅啊,还是完全不能背的那种。这肯定就得问为啥,然后赵匡胤就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怕手下们也搞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这一套。”

【秦始皇】嬴政:这也不高明啊。

【秦始皇】嬴政:不就打直球吗?

“文臣有文臣的交流方法,武将有武将的交流方式嘛,而且虽然这个套路看似平平无奇,但是他压根就没给武将留退路,每一句话都让武将不得不接。武将们一听皇帝这么说,心里就知道,完蛋了。这是要遭重了。”

“但是毕竟也是跟赵匡胤一块莽出来的兄弟,他们也不觉得赵匡胤会那么无情,就问赵匡胤想怎么样,赵匡胤也不含糊,只要你把兵权交出来,你就能回家养老了。”

“话说到这份上了,谁能不交?不交的估计直接血溅当场了。”

【秦始皇】嬴政:虽然不高明,但确实有用。

“是吧,赵匡胤能成功其实也是因为他对他手下的将领们多多少少都有点了解的。不过他这么过度防备武将的下场就是导致整个宋朝防备武将之风盛行,就算有良将最后也白白的被磋磨了。”

下方的窃窃私语声又响了起来。

“听着蛮像是官家的作风。”

“我觉得官家真是想太多了,跟他干得好好的,谁会难道想不开去造反啊?”

“官家想要兵权就直说呗,我现在就能给他。还用得着兜那么大一个圈子,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官家怎么连这点信任都没有。”

“你小声点,等会都让官家听见了。”

赵匡胤:......

谢谢你啊,朕已经全都听完了。

“处理完武将,就得处理集权的事了。其实赵匡胤还蛮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的,他虽然抑制武将,但他也不是完全重用文臣,为了担心文臣手上权力太大,他也做了很多准备。”

“还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一下,虽然宋朝不太给武将实权,但是养军队都是实打实的在养。军费的支出能占到财政的七八成,这也是后来有人说给辽金岁供比养军队划算,因为一年就算给出去那么多岁供,也没军费花的多。”!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带全家逆袭不过分吧? 假斯文 快穿生娃:在霸总文里种田养崽崽 魔法大帝传 仙途卧龙 重生之山河谋 若情亦绝 重生八零:神医肥妻带崽忙 愚人众第零席执行官,太阳 紧急相亲,闪婚的老公是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