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游戏竞技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8章 收流民程知秋返乡过新年青山堡迎春

第18章 收流民程知秋返乡过新年青山堡迎春(1 / 1)

那小公子还说咱们县人太少,他只买得几十人,还得去登州府买。下官就随口问他家需要多少人,那小公子说最少也得几百人才够。”

方履素听到这里,没觉得那里不对,便接口道:“他们家差人要去登州府买人,这不是咱们官府当管的事。他们要去随他们去,咱们给他们开路引就是。”

“方大人先听下官吧话完嘛。”徐登名满脸笑容道:“下官听说他家还要买几百口人,下官就动了个心思,咱们县的流民一直是个麻烦,下官就想着他家还要买人,不如把流民安置到他家去做工,这样他家人也有了,咱们这的流民问题也解决了。想着这样双方都有好处,下官就和他们提了把流民安置去他们那里。”

“他们怎么说?可是愿意?”

“下官提了安置流民的事,听那小公子的口气,好像是也想招收流民,只是怕官府找麻烦没敢。听下官说把流民安置给他家干活,他们很高兴的同意了,只是要求官府派人护送。”

“这事你们办得好,那还,那还犹豫什么?走、走、走咱们马上去找石县令商量商量,如何安排人手去把流民组织起来给他家送过去。”方履素一听流民问题有了办法解决,恨不得马上把流民都安排走。

几人来到县令石三畏的值房,石三畏正在无精打采的,没有一点精神。见到方履素他们三人进来,知道他们有事,只懒洋洋的问了一句:“三位有何事啊?一般的小事你们处理就行了,不用来问老爷我。”

“石大人,下官几位想和你商量商量一件事,想看看大人你的意见。”

听见方履素说有事情要商量,石三畏坐正了身体,强打起精神:“是什么事你们快说,本官衡量衡量。”

于是方履素就把徐登名提出的解决县里流民的事情,同石友山做了一遍添油加醋的描述。

石三畏听后心中大喜:“这事还商量什么,这都是天上掉大饼的事,马上安排人去做,免得夜长梦多,人家反悔。”

“石大人莫急,下官还有个想法。”

“还有什么想法快说。”石三畏都已经有些等不及了。恨不得把这些流民马上就搞走,来个眼不见为净。

“下官是这样徇思的,他家不是要几百人吗,可流民才一百多口,下官想着要不把城里的那些乞丐都充着流民给他们,这样也不过两百来口子人。反正乞丐和流民都差不多,咱们不说谁看得出来。”徐登名有点坏坏的笑。

石三畏看着徐登名的脸停了几息,然后哈哈大笑:“徐大人真有你的,这样流民没有了,乞丐也没有了。今年的政绩一定是上上,大家都可以过个安心年了。徐大人马上安排所有人出去清理乞丐。李大人去调拨十担粮食给这些流民,养他们几天,咱这里就清静了。”

三人哈哈一笑,方履素、徐登名、李复初三人对石三畏一礼:“下官马上去办,下官告辞。”

石三畏开心大笑:“三位定要抓紧,免得夜长梦多。”

于是街面上就出现了程风看到的景象,衙役们在满大街的抓乞丐。

只是程风不知道这鸡飞狗跳抓乞丐的景象是因为自己而起,直到第三天官府来人通知程大龙去衙门办交接时,才看到官衙里那乌乌泱泱的200来号如同乞丐的流民,这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还把程风吓了一大跳。

话说程风一群人三架马车驶入大街,开始采购棉布棉花,全城一共才五家棉布铺子收得棉花近四千斤,粗棉布二百余匹,细棉布一百余匹,就是针线蜂蜡也买了上百套,三架马车都装不下,最后还是铺子帮忙送货上门才算解决问题。

棉布棉花送回车马店,程风马上安排会做衣服的八名妇人马上动手给那些小孩做棉衣棉裤。想到人手不够,又让刘有财去几家成衣铺子请了三十多位裁缝过来帮忙。整个车马店的房间都是做衣服的人。

直到刘老实和罗三买了铜铁回来,只是刘老实的钱没用完,只买到四百两不到的钢回来,差不多一千五百斤。因为马车实在是拉不重了,所以普通的铁就没有买。把铜锭,铅锭搬进客厅,又把钢锭搬到另一架平板马车上,安排第二天刘有财几人赶两架箱车,两架平车来居然客栈汇合,程风几人才赶着四轮马车回居然客栈休息。

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升起来,刘有财几人全到了客栈门口等待。

程风一群人再次出发开始扫荡杂货铺和粮油铺。只一个上午,所有杂货铺子的面碱收了五百来斤。

包装用纸整整一马车,少说也有近千斤,以至于直到过完元宵节整个文登县城都买不到一张包装用纸。

杂货铺老板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程风,不知道买这么多的包装纸要做什么。粮油铺子里的黑豆买了一马车一千多斤,大豆油装了两架马车共六口大缸近二千斤,豆饼也有七百多斤。

眼看五架马车只剩一架马车没装满,自己的四轮马车全被纸张填满。程风最后只敢去皮匠铺子买了三张熟牛皮后就返回了车马店。

把货物卸载进房间里,吃了中午饭,对做衣服的妇女们说明了三张牛皮是用来给棉鞋包鞋底用的,让他们先解决没鞋穿的问题,先用软底包牛皮,纳鞋底的工作以后再说。

交代好女人们的事,四架马车再次出发,先进了县城的另外两家书铺,买空了两家书铺里的普通白纸和普通的印泥油,又是装了一整车,百家姓和千字文又买三十来本。还在其中一家发现了两本《说文解字》,一家发现了两本医书,一本是《金匮要略》一本是《伤寒杂病论》,程风很是开心,小手一挥全部买走。

送程风一行出门时,两家书铺掌柜脸都一样笑成了菊花样。

最后实在是没东西可买,开始扫荡铁匠铺子。县城原本有四家铁匠铺子,那罗三破产倒闭了,现在只有三家,程风走完三家铺子,这三家铺子为之一空。

大小铁锅二十口,各种菜刀,锄头、镰刀,板锯、手锯、推刨,錾子、挫子、锤子、斧子各十多把。特别是三口碾药的药碾子,十二个杵药的铁鐓钵。

还顺手买到六张弓,一张弩,十三把大刀,两柄剑,三十个铁枪头,一百支箭矢,二十支弩箭。

这么多的武器,要不是程大龙六人拿出军户的腰牌都不可能买走。还是程大龙说是卫所采购的并作了实名登记后,铁匠铺掌柜才敢卖。各种武器一装,又是整一车。

这回是真的没有可买的了。一群人返回居然客栈,回到房间里,程风清点手里的银子,竟然只有二百多两。

完蛋了,一时开心一时买,二千七百两银子三天就花光。手里的银子付完店钱和裁缝的工钱后,已经不够回家的路费了。

这次是真的玩大发了。这可咋办哦,程风当场头大起来,真是欲哭无泪,后悔不已,直想拿刀剁了自己的手。

没钱了可咋办?程风想到大半夜,最后一咬牙,登州不去了,把手里那套精品琉璃碗也卖给珍宝楼算了。

心里有了成算,程大少总算心安了些,放心的睡着了。

睡梦中的程知秋迷迷糊糊被人从被窝里抱出来时都不愿睁眼。

把尿、穿衣、洗脸三件套搞完,这才从梦境中清醒出来。

看看太阳老高,一问是衙门来人告知,让去衙门接收流民。程家龙虎不知道如何接收,这才把程大少从被窝里抱起来。

一群人坐着马车来到衙门,程二虎先下车后又用小被子把程风包裹好,这才把人抱出马车。

一出马车,程风就看见衙门口一些衙役守着乌泱泱的一大群人。领路的官差也没在门外停留,带着几人进了衙门来到正堂等待。

只一小会,就见方履素带着徐登名和一位程风没见过的官,簇拥着一位穿着青色官袍的官进来。

程风赶紧从老爹怀里梭到地上给几位大人行礼。

“各位免礼。”穿着青色官袍的大人抬抬手,表示了一下搀扶的意思。

“陈小公子这位就是本县县令石大人。”方履素,赶紧在旁边介绍。

“草民(下官)见过石大人。”听说是的本县知县大人亲临,程风几人只好又重新见了礼。

“都起来吧,各位如此大义帮助本县,本县感激不尽,不用行此大礼。”石县令,再一次表示一下搀扶,程大龙几人这才敢起身。

站在石县令旁边的方履素见到程风后也哈哈一笑:“听徐大人说起愿意收容流民的是位小公子,本官想着会不会是程小公子,今日一见,还真的是你。”

“方大人能让小子来收容这些流民,是为百姓为朝廷解忧。能帮上各位大人的忙,这是小子的荣幸也是小子的责任。”

“程小公子高义。”方履素边上的那位大人夸奖道。

“呵呵、呵呵,这位是本县主薄李复初李大人。”方履素呵呵笑着介绍。

“谢李大人夸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这是小子应该做的。”(注:这句话是几十年后顾炎武提出的,共有两句,上半句大家都熟悉,还有下半句是:国家兴亡,匹夫无责。这下半句是很多人不知道的。这个时间段还没有这个说法。这里完全是说顾炎武的话,让顾炎武无话可说。)

“说得好,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公子真是奇才,本县令定把这句话写下来,悬于高堂之上,时时铭记。”石三畏大赞,对身边的李复初吩咐:“李大人把花名册给程公子核对核对,没问题就划押签收。”

李复初呵呵笑着让手下把一本册子递给程风,还贴心的问了程风:“小公子要不要找人读读?”

程风接过递来的册子,笑着谢过李复初:“谢谢大人关心,小子识得字。”

打开册子翻了一遍,抬头看了看几位大人:“几位大人,这是否有差错,不是说只有几十口人吗?可这册子上少说也有近二百人。是不是有人冒充流民?”

石三畏攥着自己的扳子,方履素仰头看着天空,李复初低头拍着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徐登名呵呵一笑:“不可能的,程小公子说笑了。谁没事冒充流民,做流民又不会有人给钱,谁会没事冒充流民,这些都是真真的流民。

考虑到公子可能一时没准备这老些人吃食,石大人还调拨了十担粮食给公子解决流民路上的吃食问题,真真的贴心啊。”

“呵呵呵呵,谢几位大人周全的考虑。小子这里先替流民们谢谢几位大人帮助,谢谢文登县衙支持,谢谢登莱廵府关爱,谢谢当今万岁仁慈。”

程风对西北方拱手呵呵一路拍,只听得在场之人都集体打了个尿颤,齐齐看着程风:好一个天生的马屁精,这小嘴得吧得吧可真能说,就屁那么大点事,马屁都一路拍到金銮殿上去了。

一通拍完,程大少笑问:“几位大人,小子能再看看外面的流民吗?”

“呵呵,外面的流民又不会跑,程小公子把人领回去慢慢看不迟,咱们还是先把文书签了的好。”李复初呵呵笑着强调办事情的主次问题。

“李老爷说的是这个理,只是人数总要清点一下吧。”程风还是想出去看看。

“这个没问题,小公子签收后,衙门会一个一个的当面数清,一共二百一十七口,一个也不会少,公子放心。”徐登名保证道。

看看几位官老爷都不想让自己签收前先清点人数,程风心里直犯嘀咕,可也不敢太过强硬,怕几个翻脸自己就麻烦了。

当下表现的很懂事的样子:“好吧,先签收在点人。”然后在李复初,铺好的文书上签了字画了押。

见程风签完了文书,石三畏呵呵一笑,朝身后招招手,只见后衙门内有官差推出一架子车,车上装满麻袋:“好啦,现在人是你的了,这车上的粮食也是你的了,这架子车也送你了。”

“谢谢大人,那咱们现在去清点人数?”

“去吧,李大人陪你们去,本官还有公务,就不去了。”石三畏说完转身就走。

“本官现在公务也很多,本官就不去了,各位告辞告辞。”方履素说完也走了。

“本官也有公务没处理,也不去了。”徐登名也走了。

“本官也有公务,那个张头,你陪程公子去清点清点,认真点别出岔子。”说完李复初也走了。

院子里一个三十来岁,一看就是捕头的人呵呵笑着朝大门处挥手:程小公子请。”就带着几名衙役一起,护拥着程风几人走到门外清点流民。

当程风看着前面的三十多群,一百多口看着就是以家为单位结成群走过的难民之后,出现的那些蓬头垢面满脸污秽破破烂烂的大人小孩们,程风终于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多出来的了,这些不就是自己在街上看见的被官差抓的乞丐吗!感情全当成了流民送这里来了。这几个老阴人真够坏的,这回文登县一定能清静几年,几个老阴人的政绩有了。

可这么多的人可咋办,那些真正的流民,虽然穿的破烂,但至少衣服鞋帽是全的,可那些乞丐就不一样了,除了四个面带凶像的成年乞丐穿着完整,衣服鞋帽齐全外,很多人都穿着单衣,那一双双的脚上也不知道都包了些什么东西,就象两把秃了头的扫帚立在地上。一下多了好几十没棉衣棉裤穿的乞丐,程风是有些烦躁的。

“刘叔过来一下。”

刘有财来到程风面前:“少爷,小人在。”

程风让老爹拿了十两银子递给刘有财:“刘叔你现在赶着马上去李记车马店周边在包下一家车马店,要能住下二百一十七人的,如果一家住不下就包两家。快去快回。”

“小人马上去办。”刘有财接过银子,赶着马车直奔李记车马店方向而去。

把所有人员清点完,程风请张捕头帮忙先护送这些人朝东门方向走。程风看了看乞丐群里那四个人,对程大龙耳语了几句。程大龙看了看那四人:“你们四个负责拉着那架子车,小心车上的粮食,这可是大家这几天的口粮。“

四人相互对看了一眼,满脸的不情不愿,只是看了看周围带刀的衙役,还是出来拉着架子车跟着人流朝东门方向走去。

四人的表情眼神程风看在眼里,没有说话,只安静的在程二虎的怀里跟着人群的后面走。

快要到李记车马店时,刘有财赶着马车过来了。见人群走过,刘有财停车把马车调好头,等程二虎走近,这才汇报:“二老爷,少爷,已经订下两家店,一天五两银子,不包吃食,炭火钱另算。”

“很好,咱们上车。”

程二虎把程风抱进马车:“儿子自己坐车,俺不放心,还是在后面看着点。”

刘有财在前面牵着马车步行,程风伸出头来问:“刘叔,你们那里的衣服鞋帽做完没有?”

“衣服都做完了,所有人都换了新棉衣。鞋还没做完。”

“剩余的布料棉花够不够给那些小乞丐都做一套?”

刘有财站上马车看了看人群里那些穿单衣的人数,少说有五十来人:“应该是够的,咱们买了四千斤棉,现在才用了五百来斤。”

“行,一会你先把人员安排好,把那些没有家人的小孩单独安排在一家店里,让刘婶带多些人去先给那些小孩做衣服,一会你在去药铺买些冻疮膏给小孩们擦擦,我看有好多小孩都光着脚,那脚肿得老高。请郎中给他们看看。”

“少爷放心,一会小人就去办。”

“还有,衣服没做好前别让他们上床。做好一套就洗干净一个换新衣,头发都给他们剃光头。干万不能再有虱子跳蚤出现住。”

“女孩也剃吗?”

“剃”

“好的,小人记下了。”

“还有,刘叔你记住那四个推架子车的,别让他们再和乞丐们接触,安排人盯着他们一点。”

“少爷觉得他们不是好人?”

“看着他们心里不踏实,小心没坏处。”

“放心,小人记下了。”

终于来到新订下的车马店,程风下车前看了一个店名:余记车马店。

刚被老爹抱进怀里,张捕头带着十几名衙役走了过来:“程爷,小公子,这人也送到了,你们忙着,兄弟们先行告辞。”

程风把手伸进老爹怀里摸了一两银子,塞进张捕头的手里:“谢谢叔叔们,这天寒地冻的,一点心意请叔叔们打点酒暖暖身子。”

“谢谢小公子,这是俺们应该做的,你们要回家时请提前两天告之,兄弟们定提前组织人手护送你们回去,兄弟们先走一步两位爷再见。”

张捕头带着衙役们回衙门去了。

程风父子站在店门口看着刘有财,姜家兄弟在安置人员,事情还算井井有条。便叫上程大龙,安排姜家兄弟先在这店里坐镇。三人这才赶车回到居然客栈。

回到客栈,程风这才同两位长辈商量:“原本我们是准备在县里的事办好后由大爷带队跟随商队回成山卫。然后我去登州府卖东西,但现在情况有变,我没想到会在县里得到这么多的人口。现在我想把那套精品琉璃碗也卖给方家。登州我们明年再去。”

“你意思是咱们再去珍宝楼?可那方大人心太黑了,值一万的东西他才给你一千,心太黑。”程二虎有些不愿意。

“老爹你想开点,咱只卖那套碗,别的不能在卖。再说了那东西的实际本钱才多少,咱自己知道,咋卖咱们都不吃亏是吧。”

“这道也是。”大龙二虎点头同意:“那咱们现在就去?”

“现在不去,这两天我累够呛,觉都没睡好。我要好好的睡觉觉了,晚上咱吃大歺好好补补,吃饭再叫我,我要吃大猪肘子,你们这会儿也去看看李记那边收拾干净利落没有,剩下的事我不管了,你们安排着怎么把人都安全的带回去就行,这几天我只想睡觉不想管事。”说完就哈欠连天的直钓鱼。

程二虎把小人抱到床上,脱了衣服,盖好被子,没一分钟时间,程风就进入梦乡。

等程风睡熟,兄弟二人这才退出房间关上房门,又请客栈掌柜帮忙照顾一下睡觉的儿子,两人才离开客栈去车马店帮忙。

这两天一直马不停蹄的,程风也真的是太累太困了,一觉睡到程二虎回来叫他起床吃饭,中间梦都没有做一个。

晚饭过后接着睡,再次被叫醒时又是太阳三尺高。

穿好衣服洗完手脸的程知秋总算是把飘散在天外的大脑收了回来。

听刘有财汇报了昨天的工作进度和今天的工作安排后,还是很满意的。

吃过早餐,这才让老爹把那套精品琉璃碗拿出放到马车上,还是由刘有财赶四轮马车,程大龙赶着架棚车就奔珍宝楼去了。

到了珍宝楼找到吴掌柜,程风拿出那套碗递给吴掌柜。眼中含泪、满脸心疼的说这是自己平时吃饭用的,老贵老贵的精品,要不是方大人一次给他整了二百多口子人,让他一下花光了身上的银钱,他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把自己的饭碗都卖掉。

最后吴掌柜愿意花一千二百两收了程大少爷的八只饭碗。

收了银子,程大少眼角含泪的告辞吴掌柜。几人回到马车上,程风对着准备赶车的刘有财说道:“刘叔走起,咱今天把文登城里的红糖,沙糖都买光,对了,还有桐油也买它几百斤。”

结果就是找遍了县城所有的大小店铺也只买得白沙糖一百来斤,红糖也不是很多,真的全买光也只是买了四百多斤,古代糖是真的贵,五百多斤糖就花了近壹百两,加上桐油两大缸近五百斤,总共也只是花了不到二百两。

手里还有一千二百两,没有可买的了,最后还是一狠心,又去把肖掌柜手里的六头牛买了,还给配了六架子车。最后实在是没东西可买的程大少去糖果铺子买了三十斤酥糖准备带回去发给众小朋友们过年,一共加起来也没有一百两,手里还有一千一百来两。

又去钱庄换了二百个一两的银锭子,壹万枚铜钱。一切准备妥当,程大龙去县衙告之一天后离开。又去几家马车店高价租了十架马车,说好出城时间,最后想想手里的银子,又想想要管饭食的两百多号人,程风还是又去粮油铺子多买了十担粮食才放下心来等回家的时间。

离开前的下晚,程大龙过来说所有人的棉衣棉裤棉鞋棉帽及棉被都做完成。三十个裁缝三天工钱四十五两支付好。又把四家店的住宿柴火费付清,还把队伍里的年轻人挑出来二十人组成临时护卫队,为明天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第二天天还没亮,大人们就开始把各种物资装车,天刚露白,租的马车就到了,所有人全部起床收拾好清点完人数,所有的小孩,老人和女人全部坐上马车。最后还有三十多人需要走路,天刚放亮,程大龙指挥着马车牛车二十四架来到东城门,城门口早有衙门的十几位官差骑着马在那等候。

原来以为去成山卫的只有自己这一队人马,不想城门口还有大小商队数百人。衙门带队的张捕头同各商队领头人交流之后,商队出了东门,直奔成山卫方向而去。

当程风从睡梦中醒来,车队早已经出发了几个时辰,都快到中午休息的镇子了。

因为队伍里又有牛车,又有步行,好在一路平平安安的。去时用了两天的路程,回来用了三天才到成山卫。

程二虎把张捕头及马车夫安排好车马店后,又给了张捕头二十两银子辛苦费,看着天色还早,同张捕头等人道别后继续赶路,并安排姜二狗姜狗剩俩兄弟快马回堡通知大家安排人员安置。因为少了十架马车,除了年龄小的和老年人外,其余人全部步行。浩浩荡荡100多人走在去青山堡的路上。

顶着风雪,一行人直到天黑尽时才到袁家庄,又走了一个时辰,终于远远的看到燃烧在堡子口的篝火和等待的人群。

终于又看见自家老娘,程大少赶紧的叫过程大龙:“大爷,把所有的小孩先安排到各家去住着,大人们先安排在烘干房去,挤几天,明天先安排人把堡子里的那些空房屋维修维修。”

“放心吧,俺和你爹早商量好的,你先回去,俺们先安排大家吃了晚饭。就去准备好的地。”

”那我先回家了。大爷再见!“说完就扑到老娘怀里,程王氏抱起儿子,后面跟着程大妮,娘三个自是回家吃小灶不提。

一连十几天,青山堡如同打仗一般,每天都有数十人上山砍树,数十人堡子里修缮那些空置了很久的土坯房。

这些琐碎的事程风懒得管,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休息了七、八天,老爹终于来说房屋全部修缮完成的事,说是所有人都先临时安排进了那些土坯房里,只是现在大家好像没事可做了问怎么办。

于是程大少就要求能干活的都去砍树。年轻的女的都去西南十里外的天鹅湾里去捡鸟蛋,腊月正是捡候鸟蛋的好时机。

老年人在家里负责给大家做饭。还让程家龙虎二人赶紧把早准备好的送给上官的礼物送出去,再不送就过年了,于是程家龙虎骑着马跑了两天,终于把送给卫指挥史,千户大人,百户大人的礼送完。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天启二年的最后一场集市到来,程大龙程二虎带着堡子里的几个壮小伙及各家去买年货的妇人们,赶着俩架马车去了集市,下午回来时,拉回来了一头猪。

大年三十早上,程风被一阵猪的叫声吵醒,知道这是杀年猪了,也懒得起床。直到程王氏提着猪肉回来,程风才被老娘从被子里提出来。穿衣洗脸收拾利索,等到程二虎忙完回来时已经是午饭时间。

一家人随意吃了碗面后,程风才让老爹搬出一捆红糖打开,把每块红糖都分成四块后,才让程二虎背着,程大妮牵着程风,姐弟俩开始一户户的分红糖,一家一小块大约半斤左右,一圈送完,四十斤红糖就只剩下五小块,最后一家人去了程大龙家,把五小块糖都送给了程大龙。

爷子三人送完东西回到家,程大妮进了厨房帮忙准备年夜饭,程风无事就坐在桌子边看书。程二虎跑进跑出的帮忙递东西。

时至傍晚,堡子里开始出现了鞭炮声,这是青山堡从来没有过的事,至少从程风来到这里过了四个年,今天是第一次听到鞭炮声。不管如何,堡子里的生活改善了,程风还是挺开心的。

随着一家家的鞭炮响过,一共响了十三次,程风奇怪了,自家还没放呢,昨就响了十三次了。细想了下声音的来源,有一次鞕炮声有些远,是从东边传来的。程风明白了,定是赵姨那里放的。

自家终于要吃年夜饭了。堂屋正中四方小桌一张,荤素搭配,七、八个炒菜摆开,一家四口正好各霸一方。

看着老娘在饭桌上立了个牌子,点了香烛,老爹带头跪拜请了祖宗上坐。

然后就等老爹抱着长长的鞭炮在院子里响了个惊天动地后,老娘拿起筷子,一声令下:“开吃。”

全家人开足马力开始干饭。

程风慢慢的吃着饭,小眼睛在父母和姐姐之间看来看去。想到自己第一次能看清人时就看见姐姐的大头娃娃,当时还吓自己一跳。

如今好了,经过这大半年的努力,顿顿都能吃饱饭,虽然没什么调科,海蚌也不是很好吃,可总是天天能吃到肉。大头娃娃的样子早没有了,个头也长了些,加上后来家里改烧煤后,不用去打柴了。人也越来越白净了。

再看看自家老妈,可比以前胖多了,脸上也有了肉,天天笑容满面的,也是一天比一天漂亮。

只是自家老爹,就好像从来没吃饱过,经过了大半年,还是瘦得像只猴,是一两肉没长,也不知道吃的粮食都长哪里去了。

吃过年夜饭,程家第一次点了四盏豆油灯照明,一家人围着地火灶聊天守夜,程风坐在老妈怀里,看着老爹对着自家老妈老姐吐沫星子横飞的说着自己这次出门的见闻。

程风看见老妈眼里的是开心,可在看姐姐,姐姐眼里就是星星了。

听着他们聊天,聊着聊着,也不知道几点几分,程风歪在老妈怀里睡去。

炮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东方的太阳爬出大海,登上高山,慢慢的升上天空,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

全新的一年,大明天启三年来到了。

当程风从美梦中被强行叫醒,又被老娘亲从被窝里抱起来,把全新的大红碎花棉袄全套穿了个整整齐齐。洗了脸,又擦了一脸蛤蜊油后,才被抱进堂屋。

堂屋里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领头的就是刘有财夫妻一家,刘老实和他的四个儿女,罗三和他两儿子,砖瓦工吴正等。

程王氏抱着程风在程二虎旁边坐好,程大妮在程王氏身后站定。

刘有财带着一大群人跪下给程风一家磕头拜年,乱七八糟的说着各自知道的各种各样的吉祥话。

程风头有些晕,这两年过年光自己给别人磕头,还没人给自己磕头。一时有些适应不过来。

等一群人磕过头后,程二虎才抬手让大家起来。这时程风忍不住的开口:“刘叔,罗叔,我现在说个事。今天过年你们来磕头就算了,以后在我这里不许下跪,不许磕头。可记住了?”

刘有财几人一愣:“少爷,这是规矩,可不能乱了礼法。”身后一群人也跟着附和:“是啊少爷,这是规矩。”

程王氏程二虎也表示:“儿子,这是规矩,这礼法不可乱,这头还是要磕的。”

程风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才几岁他们就给我磕头?是不是不想我好。总之这事我不喜欢。”

“行,行,风哥儿你不喜欢,以后咱不让他们磕头就是了,这大过年的可不许生气。”程王氏赶紧的哄儿子。

程风这才对着刘有财一群人再次强调:“以后在我这里除了给长辈及祖宗磕头外,不是万不得己,谁也不许磕头,你们可记住了?”

“记住了,可是少爷,啥叫万不得己?”一大群人满脸疑惑。连程家几人也是满脸疑惑,程王氏也问:“是啊儿子,啥叫万不得己的时候?给娘也说说。”

“咳咳,这个万不得己的时候就是指如果不磕头就会去坐牢或者被杀头的时候。那时候千万别嘴硬,该磕头就磕头,什么事情重要都没有命重要,保命才是最要紧的,你们可记住了?”程风大义凛然的回答大家的提问。

“小的家知道了。以后不是万不得己不磕头。”大家听得眼泪是哗哗的流。

程风高兴了,回头指挥程二虎:“老爹去取些铜钱来,咱发压岁钱。”

“发多少?”程二虎没发过,程王氏更没发过,都齐齐的问儿子。

“嗯,这样,大人每人发一百文,小孩每人发十文,是小孩就算,不管大小。”程风很大方的吩咐。

程二虎马上拿了个盆子进了里屋,一会端着盆铜钱走了出来,于是程风爬上桌子和程大妮一起数铜板,程二虎夫妻俩负责发,只一会儿就发完所有人。

刘有财等人拜完年开心的走了。紧跟着就是堡子里的人家开始,陆陆续续的上门拜年。

好不容易拜年的流程走完。程风终于可以出门去玩了。于是程风叫过拜年时就被留在家里的四大队长,王家兄妹,马家三兄妹一起,拿着几包酥糖就出了门。

一群人边走边叫其他小孩子一起来到晒谷场后,看着大家都把住在自家的那些流浪的小孩也都带过来后,程风开始驯话:“各位同学过年好。”

最新小说: 诸天幼崽聊天群 我在港综开无双 为父不人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 慕容复拉我爹造反?反手点举报!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银狐 诸天从无耻之徒开始 星海:从废弃采矿空间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