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游戏竞技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37章 搞暗箱操作卖官位青山堡集体迎新年

第37章 搞暗箱操作卖官位青山堡集体迎新年(1 / 1)

终于把成山头的野狼野猪消灭了干净,在青山堡吃了两天的野味之后,程大龙程二虎开开心心的带着他们仅有的五位镖师,回到成山卫。根据儿子的最高指示,程二虎还是把那些饿得皮包骨头,路都快要走不动的三百多小青年,全部召集在了一起。

虽然不能成为镖师,但也能暂时成为镖局的伙计,好歹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训练,也省得一天这个卫城里瞎晃荡。再让他吃几个月的饱饭之后再来考核,到时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有没有做镖师的潜质。

于是那些连饭都吃不上的卫所子弟们逐步的就归拢了过来,成为了成山镖局的一份子。一个小小的卫城,突然出现了几百号人的组织,程大龙也是有些担心。

好在卫指挥使石守忠石大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什么不快,反而对程家兄弟俩大大的表扬了一番,夸奖他们急公好义,帮助卫所解决了军户的生存难题。程风知道这事之后,开始也觉得这个指挥使真的是个好人。

可后来一想,双方有生意合作,并不是指挥使好人好说话,而是指挥使看在银子的份上,睁只眼闭只眼而已。但是不管怎么说,程二虎招三百多卫所子弟的事情就这样在官面上过了名目。

转眼到了十二月中,眼看就要过年了,成山卫城里大大小小的商户基本都已经关门了,就只剩下个还没有开业的成山镖局和环洋商行。

因为靠近了年关,天气又异常的寒冷,环洋商行这几天也没有任何的生意。在这里管理商行的六位掌柜便和程家兄弟商量是否需要放年假。程大龙,程二虎兄弟俩一商量,这放年假肯定要结账分红,这个自己兄弟俩都搞不定,得回去找帮手过来。

于是兄弟俩急匆匆的就回到青山堡,第二天一辆马车从青山堡出发,除了在外面骑着马的程家兄弟之外,马车里坐着程风,程丫丫,程大妮,景思婍四个懂得算账的小孩和一名学校精通算术的女夫子李玉玲。

经过十一人的仔细核算,开张这一个多月,一共销售了小形琉璃一百六十片,计银三千二百两,中形琉璃二百一十片,计银六千三百两。共计得银九千五百两。除去四千七百五十两成本,毛利四千七百五十两,减去人工房租,余四千七百两。卫所得利二千三百五十两。因为有与物易物现象,实得银五千三百两,得粮二千一百石。

最终余银二千九百五十两,粮食二千一百石。因为收到的粮食每十天就被送回青山堡一次,所以在成山卫所这里是没有多少粮食的。

当天中午,五位掌柜带着十二名学徒,五位小孩和夫子李玉玲,以及五名保镖,赶着马车把余银全部送回了青山堡。

第二天,程家兄弟俩在成山卫最好的一家酒楼,包了一个豪华包间,宴请卫指挥使石守忠和指挥佥事刘云鹏,袁贡三位大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看着大家酒都喝的差不多了,程大龙拿出一张单子递给指挥使石守忠:“石大人,这是今年的红利,请大人过目。”

石守忠接过那张清单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把他嘴都惊成了鸭蛋型。知道卖琉璃很挣钱,可没想到会这么挣钱,这短短的一个多月竟然有两千多两的利润。

这他妈哪是挣钱,这就是在抢钱,想老子在这个指挥使的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又是占田地又是卖土地的,还喝了这么多兵血,一座五千四百人的卫所,五个千户所,被自己搞的只剩一千来号人,可就这一千来号人,还他娘吃不饱饭,再有几年都得饿死,自己早晚变成他娘的光杆。

可就算是这样,一年也搞不了这么多钱。还他娘的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哪天东窗事发,自己的脑袋被皇帝咔嚓了。哪有现在这生意好,不用自己操心,既安全又稳当。老刘老袁说的没错,这个叫程大龙的百户,是应好好培养培养。

此时心花怒放的石守忠把单子递给刘云鹏,刘佥事接过单子看了一眼,眼睛里闪出一丝亮光。似乎是深呼吸了一下,眼中闪烁的亮光被强行的收了回去。装模作样的又把单子看了几眼,才递给了袁贡。袁贡接过单子一看,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眼睛盯着程大龙问了一句:“真有这么多?”

程大龙满脸堆笑:“袁大人安心,真有这么多,东西就在外面。”又对着屋外叫了一声:“朱掌柜把东西抬进来。”

“好的东家,请稍等。”外面传来了一个人的回应声。很快包间的门被打开,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带着两个年轻人抬着一口大箱子走了进来。老头指挥着两个年轻人把箱子放在了石守忠的旁边,三人又默默的退了出去,离开时又顺手把门房带好。

三人离开,石守忠眼神示意刘云鹏打开箱子。刘云鹏点点头,伸手慢慢的掀开了箱盖。当箱盖打开的一瞬间,石守忠三人的黑眼珠子明显的变成银色。但只一眼扫过,石守忠便伸手把箱盖又盖了回去。

盖好箱子,袁贡看了看石守忠刘云鹏一眼,二人点点头。袁贡面带微笑的看着程家兄弟:“两位兄弟,俺们这里有一个位置马上就要空缺,需要人手顶上去,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

程家龙虎对看了一眼,心里都有些纳闷,这分个红还能分出个升官的机会来了?这感觉这么不真实!

程大龙一脸憨笑:“三位大人莫开玩笑,俺们这种穷军户,能得几位大人的庇护,偷偷摸摸的发点小财就很知足了,哪敢想什么升官发财。”

袁贡看着程家兄弟:“咱们现在都是兄弟,有好事肯定得拉兄弟一把。这后卫守御千户所傅千户年纪大了不想干,想退下来养老,可他家也没有儿子继承,他便跟俺们提了一嘴,想把他这个位置一千两银子卖了换点养老钱。咱们哥几个一商量,这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给你们兄弟。如果你们兄弟有兴趣,俺们给你们运作运作。”

程大龙,程二虎,互相看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都看出了有兴趣,程二虎站起来拱手低眉:“谢谢三位大人的抬爱,能让俺大哥干上千户,俺们兄弟肯定是千愿意万愿意的,只是俺们的家业都在前卫守御千户所,这去了后卫守御千户所,俺们这家业怎么办。”

石守忠手拈胡须微微一笑:“这个简单的很,俺把两个千户换个位置,让傅千户到前卫守御千户所告老,这样你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管前卫守御千户所。”

就这样一个朝廷的正五品武官,就如同市场的商品一样,被几人在推杯换盏中完成了买卖。

马上要过年了,程大少回到学校就开始组织夫子们抄写试卷,所以说现在学校里识字的人多,可就算加上卫生室的,那四位郎中总共也才十多个人。这抄卷子的事又不能让学生来干。看着这些大人们抄试卷抄的手都抽了筋。

大少就在旁边想,要不要花点心思去弄一弄那蜡纸油印机。其实吧,这油印机结构非常的简单,想搞出来根本不费事,这玩意儿难就难在那蜡纸,机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蜡纸才是需要有科技含量的。不过想了想,现在还没这本事搞出蜡纸来,没有蜡纸,那机器搞出来了也没用。

现在也没有别的想法,考试的试卷也不可能能玩雕版,只能靠这十几个大人用手抄了。好在这回的试卷也只要五百二十张,一个夫子也就抄三十多张。工作强度不算是特别的大。

十二月二十三,这天是中国传统的小年,今天也是《齐鲁国防书院》开院以来第一次考试。这是考试用的试卷格式,也是第一次全面采用左右书写方式的试卷。通过这次考试,程风决定让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升级。

上午考了一科语文,下午又考了一科数学。学院目前开的就只有这两门课。虽然考试内容简单,但因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才进来学习了两个月不到,真正学到点东西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学生笔杆子从头咬到最后,那铅笔的屁股都快咬成尖的了。可整张卷子除了自己的名字或编号,就没有写出几个字来。

考试卷子的模式是大少制定的,大少后世没有经历过5分的试卷考。从小到大学的都是百分制的试卷模式。所以这次书院出的试卷也是百分制的。虽然听着分挺多,实际上卷子的内容并不太多,毕竟学生中学龄最长的也才学了一年多。

卷子简单,改卷子更简单,这改卷可比抄卷子快的多了,十几个夫子花了一天的时间,五百零三份试卷,全部被批改了出来。当大少看完夫子们排好了分数的试卷,心里还是暗暗有些震惊的。503份试卷,分数80分以上的竟然有51人,而在51人中,竟然有19人的名字是编号。70分以上的83人,名字是编号的有11人。上了60分及格线的,竟然也有97人,特别神奇的是,503份卷子,最低分数也有12分,竟然没有一个考0分的。

也可能自古以来在小学阶段女孩读书的能力都比男孩强。这些分数60分以上的近一半是女孩。51名80分以上的,竟然有36名是女孩。

看了这样的成绩,程风心里甚慰,最后通过和众夫子们商议。80分以上的51人。79分以下的从高到低取49人。共计100人升到二年级。当夫子们排出最后的升级名单之后,大少发现70分以上的11位名字是编号的学生,全部都在升级的49人中,11人中分数最低的也有76分。看完了升级名单,程大少郁闷了,石达开他留级蹲班了,这下麻烦大了,男队队长竟然没有通过升级考,成了所有班干部中唯一的留级生。

又经过程风的提议,夫子们的合议,最后学校决定,根据成绩的高低给学生们发奖学金。十二月二十五,学校举行了全体师生会议,会议结束之后,学校也就放假了,明年开学时间是正月二十。

在会议上齐鲁国防书院的院长程知秋宣布:“为了鼓励广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的动力,经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商议决定,奖励这次考试的第一名,马哲武同学奖学金二百文。奖励第二名,种花木兰同学,奖学金一百八十文,奖励第三名,马晓云同学,奖学金一百五十文,奖励第四名,向阳花11号同学,奖学金一百二十文。奖励第五名,向阳花37号同学,奖学金一百二十文。奖励第六到第十名。程丫丫,向阳花7号,向阳花19号,景诗思,刘小草,奖学金一百文。第十一至51名,程大妮,种花红玉,冯小宝,向阳花3号,王彩……,助学金八十文。第五十二到一百三十四名,助学金五十文。第一百三十五到二百三十二名,助学金。四十文。其他同学全部都有压岁钱,每人二十文。”

程大少宣布完毕,台下是一片掌声雷动。等到台下的掌声响的差不多了,大少举起手向下压了压,会场马上安静下来。

“下面有请排名前十的同学上前领奖。”程风话毕,学生中站起来十人,走到前面按排名顺序排成一排。程大妮和马哲文抬着一个小箱子走上前台,小箱子里装着已经串好的铜钱。

看着装钱的箱子上的台,程风再次宣布:“有请本院山长许国亮夫子上台颁奖。”

许国亮笑呵呵的走上前来:“同学们,这是咱们书院第1次发奖学金,希望得到奖学金的同学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也希望拿到助学金的同学们,更加努力争取迎头赶上,更希望只拿到压岁钱的同学们知耻后勇,奋勇直追。”

一同鼓励发言之后,许国亮拿起箱子里的铜钱串,根据钱串上贴着的编号从1~10把所有的奖金都发到了同学们的手里。

排名前十的同学,拿着手里的山长亲自颁发的一大串铜钱,一个个的笑逐颜开。

发完了奖励,许国亮山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程风上前宣布:“从十一名开始的所有奖励就不在这里当面发放了,由各班的班主任负责发放。散会之后,咱们学校吃上一顿团圆饭。明天所有在这里有家的同学都可以回家去准备过年了。正月二十正式开学,另外我要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放学期间,希望各位同学注意安全。”

程风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下面我宣布……”

突然,排在第四的那个小女孩站了出来:“院长等一下,我有话说。”

听见有同学有话要说,程风也只好住了嘴,看着这个小小巧巧的女孩:“同学你有何话要说?”

女孩从队列里走了出来一双大大的杏眼看着程风:“院长,刚来这里的时候,俺没有正经的名字,所以俺的编号是向阳花11号,现在俺考了第四名,俺想问一下院长,俺可以有正经的名字可以姓种花了吗?”

看着这个漂亮又大胆的小姐姐,程风没有一点的犹豫:“当然可以,你用你的成绩证明了你的能力,你是有资格姓种花的。”

亲耳听见院长说自己有资格性种花,女孩非常的开心,瞪着大大的杏眼:“那就请院长给俺起个名吧。”

下面的同学也是一起呐喊:“请院长起名,请院长起名。”

看着同学们的热情,程风又看了看坐在后面的夫子们。许国亮站了起来:“小东家,既然同学们都想让你起名,那你就给她起个名吧。”

程风点点头:“根据你的成绩可以看得出来,你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好学生,给你起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是必须的,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姓了种花,你就是种花家的人。你的肩上就会有很大的责任,你的将来可能会需要你为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牺牲自己,不知你可还愿意信种花?”

女孩的眼神很坚定:“只要院长给了俺种花的姓,俺一定会为了这个种花家的荣誉,就算是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

听了女孩的言论,程风暗暗惊叹,真不愧是能考第四名的人,学习能力就是强,这都能学会。既然自己有这样的信心,那就好好的给她起个名字吧。

可一个好的名字并不是那么容易起的,大少站在台上沉思了良久,才抬起头来:“有了,我看你这次考的成绩,你是女孩里排名第三的,你非常的了不起,我希望你长大了成为女孩们的榜样和标杆,那你的名字就叫,种花妇好(读子)。这个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是咱们华夏民族有历史考证的第一位女统帅,女政治家,女军事家,她的一生不管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无敌的存在。我给你这个名字,也希望你在长大之后能像她一样够横扫六合,平定八方。为咱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去奋斗。”

向阳花11号抹了一把自己的眼泪,眼神里带着坚毅和不屈:“谢谢院长的赐名,从现在开始俺就叫种花妇好,俺会努力的,一定能够让俺的一生对得起这个名字。”

“好,你既然接受了这个名字,那你就要记住,但凡是姓种花的,绝不以人为奴,绝不以人为婢,绝不以人为妾,除了父母长辈祖宗,绝不与人下跪,绝不称小的,绝不称奴婢。绝不自称贱妾。这些你可记住了?”

种花妇好两眼有神意志坚定:“谢谢院长,俺记住了,俺姓种花,俺生是种花家的人,死是种花家的鬼。俺绝不以人为奴,绝不以人为婢,绝不以人为妾,除了父母长辈祖宗,绝不以人下跪,绝不自称小的,绝不自称奴婢,绝不自称贱妾。”

种花妇好话音刚落,站在他身边的第五名,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站了出来:“院长,俺是向阳花37号,俺这次考试排名第五,俺也想要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俺想姓种花。”

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了,五六岁的大哥哥,程风百感交集:“你可知道自己原来姓啥?”

“俺不知道,打俺记得事起,俺就是乞丐,不知道父母是谁,也不知道姓啥叫啥。”

程风点点头:“我刚才对种花妇好说的那些话,你可听清楚了,姓种花是要有社会责任的,你可能会因为守护这个姓的荣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你可还愿意?”

小男孩意志也很坚定:“俺知道,俺听得很清楚,俺只要姓了种花,俺就绝不以人为奴,绝不以人为婢,除了父母长辈祖宗,绝不以人下跪,绝不自称小的,绝不自称奴才。”

“好,非常好,就你现在的表现,你可以姓种花了。”

小男孩向前一步站在程风的面前,打了一个立正:“请院长赐名。”

到目前为止,程风还没有给一个男孩起个种花家的名字,这个男孩是种花家的第二个男人,这个名字必须要起的有霸气,大少来回踱步,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你是进入种花家的第二个男人,你的名字就叫种花无疆。很希望你长大之后能成为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能为咱中华民族横扫天下开疆拓土。”

小男孩非常的激动自己,总算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这名字还是院长亲自起的:“谢谢院长,俺记住了,俺的名字叫种花无疆,从今天开始,俺生是种花家的人,死是种花家的鬼,但绝不以人为奴,绝不以人为婢,除了父母长辈祖宗绝不与人下跪。绝不自称小的,绝不自称奴才。”

“好,就要有这种气势。”程风又看了看站在旁边,考试排名第七第八的两个男孩,这两个也是没有自己的名字,用编号的学生。

看见院长看你自己,两位少年心里非常的忐忑,他们也很想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也想姓种花,可他们不是前五名,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现在看着小小的院长把眼光看向了自己,两人一咬牙鼓起勇气向前一步站了出来:“报告院长,俺们也想姓种花,可俺们不是前五名。”

程风看了他俩一眼,觉得还行,一眼就能把他俩点醒:“你们俩一个排名第七,一个排名第八,再怎么说也是前十的优秀学员。但是种花这个姓责任重大,你们应该也了解,如果姓种花,你们会有很大的社会责任,你们可能会为了这个姓的荣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们能够做到,你们当然有资格姓种花。”

两个男孩也是一个立正:“俺知道,只要俺姓了种花,俺今后绝不以人为奴,绝不给人下跪,绝不自称奴才。”

“好,非常的好,排名第五的叫种花无疆,那你们两个一个叫种花敬德一个叫种花叔宝。”

很快排名第十四的,编号叫向阳花3号的女孩也站了出来,最终她也有了一个自己正儿八经的名字:种花尚香。

就这样,排名进入前50的19个用编号的学生全部都姓了种花。一次学校的颁奖大会变成了程大少的种花家族命名大会。

十二月二十五夜晚,学校里除了夫子和那些孤儿们。凡是有家的孩子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学校一下子就只剩下了五六十名孤儿。平常吵闹的学校,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十二月二十六,所有出门在外的当家人,都回到了青山堡,当天晚上十三家当家人在程二虎家开了一个年终总结会,会上程风总结了天启三年的发展和成就,又对天启四年的发展规划和展望做了描述。

虽然大家都听不懂程大少爷说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并不妨碍各家各户的喜悦心情,因为程大少爷兑现了对大家的承诺,经过大家的努力,在天启三年结束的时候,全堡十三家,不但每家每户都没有再饿饭,并且做到了人人吃得饱,人人都有新衣服穿。全都住上了青砖大平房。在天启二年,程大少吹的牛只经过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就提前实现了。

现在大家不但能吃饱饭,穿暖衣,住上了青砖大平房,现在围在一起,因为程大少要给各位分红利发工资。

为什么又要分红利又要发工资呢?因为红利是学校的孩子们创造的,那是说好了的,每家每户都有股份,所以要拿出来分。而工资是这一年来程大少请大家做事必须要支付的。

原本大家都以为分红还是会像去年一样,程家拿大头,十二家拿小头。但是当程风说出今年的分红方案之后,十一家都不淡定了。

因为程二虎家放弃了学校所创利润的分红。

程风把自家的52的股份分成了两份。12分给了十二家,每家增加一股,剩余的40归了学校,成为学校的共有股份。因为今年学生增加的比较多,学校的开支非常的大。所以到年终结算的时候,学校并没有多少的剩余。但是即便如此,每家每户还是分到了十八两的份额。

别看十八两并不多,但这可是干干净净的十八两,不包含自己家人的吃穿用度的。天启三年,整个青山堡十三家的吃喝用度全是由程二虎家的支持的,包括那些女人们每天也是在程大龙家给学校的孩子们做衣服鞋帽,女人们伙食也是由程家统一安排的。

其实到了目前这个情况,青山堡的这些工厂到底是谁家的产业都说不清楚。说是百户所的吧,这厂房都是程家花钱盖的,工人也是程家花钱买的。所以这些工厂生产的东西卖出来的钱也都拉进了程家的库房。

可说这些产业都是程家的吧,所有做生意换来的粮食全都拉进了百户所的粮仓,成为大家共有的粮食储备。

反正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到底谁是谁家的,不过大家从心底觉得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程家的,毕竟没有程家出来牵头,别说是住上青砖大平房,就算是想吃一顿饱饭,基本都是不可能。

就算是东面那两个新村庄的三百多户,二千多号人,堡子里的人也觉得那就是程家的佃户,是在帮程家种地的。北面那个船厂五百多号人,大家也觉得也应该是程家的。毕竟大家都认为现在的百户所都是程家的,产业当然也是程家的。所以,大家的态度就是,不管程家怎么分,都是白捡的,他们都默默的接受就对了。

原本说好了的,请大人们干一天的活,就给他们十文的工钱。但是现在程风也不想这样精打细算了。直接拿出了一个年终绩效工资的手段,十二家人,凡是参加劳动的每人每年支付二十四两的年薪。

家里参加劳动的人多得的就多,参加劳动的人少得的就少。但是全青山堡能参加劳动的人马男女加起来也就这么三十号人。总共也就支付了七百二十两。

十二月二十七,青山堡的十三家当家人集体去赶了天启三年最后一次集,回来的时候在那整整赶回来五头大肥猪。

也是在这一天,当大人们都出去赶集的时候。程风没有让老娘跟着去集市上采购东西,而是带着自家大娘和老娘,还有程丫丫,程大妮,石花儿,石小花等学校的班干部们,开始从工厂到学校,再到畜牲养殖场,船厂一处一处的开始发年奖。

虽然年奖都不多,主要负责的那些大匠们每人发银十两,下面的技术工人每人发银五两,那些还没有学会手艺的学徒,每人发银一两。

最后去了新村,给新村的几位临时管事,每人发了一两,又代表青山堡居民委员会,给新村的村民每户发了五百文慰问金。

十二月三十,畜牲养殖场又赶出来五头肥头大耳的公猪,加上从外面买来的五头肥猪。在程家龙虎的安排下,青山堡兵分五处,分别在学校,工厂,船厂,新一村,新二村五处,办起了大规模的集体年夜饭。

程二虎,石头两家去了学校,陪伴住在学校里的那些孤儿和学校的夫子们一起过年。

程大龙,石老根两家去了工厂,陪同那里的工人们一起欢度春节。

景天,姜云升两家去了船厂,冯显,杨童舒保明郡去了新一村,兰华兵,邓文勇,王安宁去了新二村。

这天,天启三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整个青山堡的春节过得热火朝天,鞭炮齐鸣。哪怕是已经过了子夜,到了天启四年,那断断续续的鞭炮声,整个通宵也没有消停。

天启四年正月初一的第一缕阳光照向中华大地,新的一年开始了。当金色的阳光重新照耀大地,唤醒了青山堡的人们,早起的人们都兴高采烈的离开自己的家,相互拜年恭祝新春快乐。大家相互说着吉祥话,希望来年能有一个好的年景。

睡梦中的程风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在被窝里哼哼唧唧几声,就被一把从被窝里抱了起来。程王氏如同去年一样,坐在炕头等着儿子睡醒。

这不儿子终是被外面的嘈杂之声吵醒,程王氏抱起儿子,三下五除二把儿子身上穿的旧衣服扒了个干净,又从被窝里面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放在被窝里温暖好的新衣新帽,也不管大少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噼里啪啦一顿捣鼓。一只戴着兰底白花虎头帽,脚穿着毛边白底虎头鞋,身穿兰底碎花大棉袄,同去年过年一模一样的虎头虎脑的虎娃娃新鲜出炉,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虎皮比去年春节的虎皮质量好了很多,制作虎皮的手艺也好了很多。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收拾干净,又把那张好像并没有灰尘的小脸反复洗了七八遍。程王氏才把一件崭新的围兜帮儿子穿上,又把家里准备好的各种糖果,满满的装进了程风那个围兜口袋里。

又反复的检查了几遍,看看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了才放心,这才喊在外面的程大妮来带弟弟出门。早就等在程风家的种花桂英,种花红玉,宋玉成,马家三兄妹,王云,王彩,听到里屋的呼唤声,全都站了起来。

程大妮刚把程风牵出房间,种花桂英就同种花红玉一起上前,种花桂英一个转身,种花红玉伸手把程风抱到种花桂英背上,自己和程大妮一左一右保护着,手一挥:“走。”一群人呼呼啦啦的冲出了程家的大门,直奔青山堡中间的操场。

今天的青山堡,处处充满着喜气,各种嘻哈打闹,欢声笑语充斥着天际。如果不越过时空朝外看。这里所表现的一切,就如同史书上所说的,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盛世景象。

种花桂英,程大妮等人带着程风,就朝堡子中间的操场上跑,堡子里的小伙伴和学校里的孤儿们,都在那里等待着他们。

操场上,七十多名小孩见程风来了,都围了上来,风哥,队长,院长,乱叫一通。这一秒,四年的儿童生活盖过了前世的成人记忆,儿童心理还是占了上风。这一进入玩耍的环境,大少是越来越像儿童了。

看着这么多的哥哥姐姐们围着自己,人来疯的特性终是控制不住,开心劲一上来,那还有什么说的发糖就完了:“各位哥哥姐姐们新年好,我请大家吃糖可好?”

“好啊,我们在这里等你就是等你发糖。”

“你们等着,我带了好多糖,一人一块,人人有份。”伸手就往自己口袋里抓。然后就是一人一块,正分得起劲,再伸手口装里空空荡荡糖没了。也不想想自己又不是机器猫,衣服口袋再大又能大多少。现场七十多号人,能装三十多块糖,这衣服口袋已经很大了。

口袋里没了糖,大少有些挠头,这还有一半人没发呢糖没了,这可丢脸丢大发了,正想着要不要回去拿,程大妮把背在身后的花书包甩在前面,从书包里拿出一包糖:“弟弟给。”

姐姐竟然用书包背了一包糖,程风大喜:“姐姐你真好,竟然给了这么多的糖。”

程大妮拍拍自己的书包:“娘让俺带着的,就知道你出来肯定要发糖,你那小口袋也装不了几颗,所以才让我装了一书包备着。”

听说是一书包,大少伸手扒拉开书包一看,更开心了:“刚才一人一块的不算数,现在一人给三块。”

“好,大家排队,队长补发糖。”小孩子们大喊大叫,排队的排队,伸手的伸手。欢乐的笑声直冲九霄云外。

新的一年开始,迎着新年的阳光,也许正有无数的平民百姓都在默默的向上天祈祷,希望老天爷能够保佑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能迎来一个好年景,让自己困苦的生活能够有一丝丝缓和。

但是,也许,这个世界上只有程风一人知道,新的一年,并不会给苦难的人民带来新的希望,在这个该死的天启四年,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们等来的不是风调雨顺,而是雪上加霜。天启四年,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滴雨未下,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无数的灾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可那千里的赤地,哪里有灾民们的活路,真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面对如此惨烈的灾难,大明的朝廷在忙着党争没有时间管这些灾民,大明的王爷们在醉生梦死,他们不知道天下会有灾民,大明的官老爷们在花天酒地,他们不在乎这些个灾民。

大明的地主士绅们正在借这个机会兼并土地,天灾人祸对贫苦的百姓来说那就是灾难,但对于有钱的地主士绅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天灾,这是发财的机会,就是达官贵人的饕餮盛宴。

最新小说: 诸天从无耻之徒开始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我在港综开无双 为父不人 慕容复拉我爹造反?反手点举报! 银狐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诸天幼崽聊天群 人在超神,开局创世之力 星海:从废弃采矿空间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