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女生耽美 > 带着仓库闯古代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渤海国

第三百五十七章 渤海国(1 / 1)

匈奴王见乌大维不回去,于是又许以高官。儿啊,爹老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你那些兄弟呢,也不如你能干,所以,以后匈奴单于的位子会是谁的呢?

见调遣不动自己的儿子,老匈奴王又抛出了一个诱饵。

这个题是一道多选题。

乌大维当时也有些动心,毕竟,成为匈奴帝国的接班人,是很有诱惑的事情。

但他的谋士张恒阻止了他。

大王,你爹如果想让你接班,当初就不会把你放逐到边荒之地去了,现在其他王子都各自占据着好位置,和王庭诸大臣都来往密切,请问就算你老爹想让你接班,你的那些兄弟们同意吗?王庭里那些老臣谁会买你的账?

之所以催你回去,其实就是怕你在这里自立为王,从此单过日子!

“唔,爱卿言之有理!”

乌大维一听,想起之前的林林总总不愉快的事儿,也觉得自己老爹是在利用自己。

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王庭屡召不听,立再大的功劳也是白费,很可能匈奴单于还会降罪于己!

想到这里,乌大维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宣布,在占领区自立为王,国家名为渤海国,自己为渤海王,统治区域包括天津,河北一部,以及山东半岛大部,人口上百万,城池数十座。和匈奴王庭彻底脱钩了!

老单于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嘎一声,一口血喷出来,差点没咽气。

因为这个头开得很不好。

在战略

上,渤海国的存在会妨碍大梁全力对付陈长生,在匈奴王庭内部,也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影响。毕竟,王庭内那么多王孙贵族,如果都像乌大维似的,占个地方就不听管教了,那匈奴联盟大家庭岂不是一下子就散摊子了,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各个击破,沦为汉人的奴隶!

必须要惩治这种行为,给别人做反面教材。

所以匈奴单于立即宣布乌大维为匈奴的叛徒,人人得而诛之!于此同时,将他原来的领地收回,领地内的部属沦为奴隶。

但这个严厉的惩戒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毕竟,乌大维已经改为赵康,在渤海国活的有滋有味儿。

大梁东北方分出去个渤海国,不仅对匈奴集团是个沉重打击,对大梁皇帝亓无忌也是个晴天霹雳!

毕竟,自己已经丢了四个州,再把东边的青州给丢了,自己不成了亓家败家子儿,大梁百姓眼里的窝囊废了吗?

我打不过陈长生,我还打不过你乌大维吗?

赵坤山,朕命你率五万兵马,火速去青州,把那个假汉人赵康给我赶走!

“喏!”

赵坤山之前在西北就和匈奴人打过交道,是边将出身。本来在帝国危难之时应该大显身手,可是因为他和陈长生是把兄弟,又在西北和陈长生勾肩搭背,好的跟一个人儿似的。所以多疑的亓无忌不用他,若不是看在田丰的面子上,他很可能在清洗西凉王那桩案子里就栽了

此时见君王重新启用自己,赵坤山也是一蹦多高,恨不能立即证明自己的忠心,为帝国建功立业,封侯封将。

不过,他妹夫田丰却比他清醒很多。

“坤山啊,赵康绝不是普通的匈奴人,此人既然能下决心改汉姓,穿汉服,笼络汉人的官僚和文人,其心智和志向绝非匈奴单于能比的。你去了可要格外小心,能打就打,打不赢就请救兵,千万别逞能!”

“嗯,我知道了!谢谢领导提醒!”赵坤山深深点头。

田丰又利用自己当兵部尚书的优势,给大舅子赵坤山优先调配了最精锐的兵马和武器。

这才一脸严肃的送他去东征渤海。

大梁的兵员和军器都是有数的玩意儿,给了赵坤山,就不能给刘伯当。

刘伯当见自己要的东西不到,他也不着急出兵,只是把分配给自己的士兵关在军营里,天天严格训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装备比不过陈长生的凉州兵,那么只能拼军事素质和兵员数量!

但亓无忌却不懂刘伯当的心思。

“伯当啊,准备的怎么样了?”

“伯当?是不是该出兵了?再不出兵,秋天到了,等冬天就不好打了。”

“刘伯当,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朕见到王师凯旋啊?”

十天半个月,一个月

亓无忌的口气越来越不耐烦。刘伯当的眉头也皱的越来越紧。

不是说好“将在外

”唉,自己还在国内,没出兵,老大不理解也是应该的。

刘伯当叹了口气,只好命令手下拔营出征,向北开去。

一路上,刘伯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能走多慢就多慢。因为他要的大炮和火器兵部还没有送到,他在等,等万事具备时,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进攻自己的老朋友,聂胜军团!

刘伯当出师北伐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陈长生的耳朵里。

“告诉聂胜,将部队撤到黄河北岸。能不打就不打!”陈长生望着地图沉吟了半晌,说道。

他不是怕自家军队打不过刘伯当。

他是要拖,刘伯当的大军十万人,拉出来一天光吃喝拉撒的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况且大梁现在是两面作战,在东方,匈奴人赵康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和匈奴人比,大梁很有些家底,是个土财主。但和大凉国相比,生产力不是一个低下所能形容的。

拖的时间越久,敌我态势就越有利于自己,大梁军就越急躁,大梁军越急躁,就越会轻动,到时候露出的破绽也就越多,自己打歼灭仗的机会就越大!

而且,在消耗大梁的同时,自己的国力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现在,黄河两岸的谷子就快熟了,如果北岸的老百姓高高兴兴庆丰收,南岸的百姓辛苦半年,粮食却被大梁军给收了,他们的心理阴影会有多大?

人心!

大妹夫儿,人心才是

制胜的法宝!

当陈长生得知亓无忌还把妹妹陈巧儿关在冷宫没放出来的那一刻,他已经决心灭了大梁!最起码把大梁打残打废,永世不得超生!

这既是他和亓无忌的个人恩怨,也是为了大凉的黎民百姓,天下苍生!

黄河,特别是河套地区,九曲十八弯,两岸土地丰腴,气候宜人,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

这个地方,陈长生是一定要拿下的。

聂胜和邢亮的大军,就后退并驻扎在这片地区!

听说大凉军要撤走,当地的老百姓都哭着挽留。

你们走了我们可咋办啊?这地里的庄稼,还有那些农用机械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在大凉军在的时候,他们这里没有官军征用,盗匪抢夺,匈奴人砍杀,大凉军还帮他们盖房子,帮忙种地,甚至种子都是大凉国无偿提供的。

眼看就要丰收了,他们还想着终于能过个好年了。没想到国军却打回来了

“老乡,别担心,我们很快还会回来的,如果你们愿意跟我们走,我们带上你们,如果不愿意,那就在这里等我们。”聂胜说。

“咱们跟着走吧?”

“要是大凉军再撤走呢?”

“唉!还是大凉国的人有福啊!咱们呐,就是个苦命人啊!”

老百姓对大凉军依依惜别,对即将来光复的大梁军队却愁肠百节,几乎忘了自己原本是大梁人。

“把船都收了!南岸不许留下寸片帆板!”

聂胜过了黄河之后,将沿岸所有船只都没收征用。然后隔岸与缓缓而来的大梁军对峙。

跟着他们一起迁徙的,还有上万民众。故土难离,他们都盼着聂胜快点把大梁军打回去,然后好再回老家种地,所以大多数都留在聂胜军的驻地附近,为凉州军服务。当然,老弱病残的都转移到后方去了。

“伯当,要想过河,等冬天封冻吧!我能等得起,就怕你不能啊!”

聂胜嚼着牛肉干,望着对面飘扬的刘字帅旗默默念叨着。

最新小说: 拯救世界也该让系统试试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医仙魂穿:重生古代做女神 人民名义:我程度就是要指示 入骨即相思 病秧的我,从八部金刚功开始爆肝 御姐穿越,霸拥四界 化灵诀 欺负我妹?反手安排棒梗下乡 完美世界:梦回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