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女生耽美 > 带着仓库闯古代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1 / 1)

陈长生派王之涣来幽州,是做了两手准备的。

如果李牧在幽州干得很踏实,那丢失平壤的事情就不算什么大事儿,再夺回来就行了。如果李牧在幽州干的不行,那他就要借着这件事,动一动这个封疆大吏,给他一个教训了。

什么叫王道?

再好的手下,也不能让他居功自傲,要时不时的敲打敲打,让他们清楚,谁是老大。老大捧你你是杯子,不捧你你就是玻璃碴子。

现在王之涣一看,李牧无论从政绩上还是智商上都很适合继续留在幽州,所以才把陈长生的下一步计划告诉他。

“陛下想让你拿下整个半岛,有困难吗?如果有困难,跟我说,我回去跟咱们老大反映!”王之涣故作关切的问。

“没困难,没困难,不过,我只有一个要求,平定新罗国的时间由我定!”李牧哪里敢说有困难啊。

“行,这事儿交给我,我回去跟陛下说。不过,我也得提醒您一句,陛下心急,不喜欢拖拉。”王之涣意味深长的说。

将整个半岛乃至东瀛都纳入帝国的行省是大凉的国策,如果李牧拖个十年八年的,黄花菜都凉了。所以陈长生一定要换人的。

“嗯,我懂了,谢谢王大人的提醒。”李牧连声谢道。

你理解就行。另外,我也得告诉你一件事,丢失平壤这件事陛下不可能不惩罚你,要不在朝堂上说不过去,但只要你能拿下新罗,陛下也不可能看不

嗯嗯。

李牧连连点头。

接下来,王之涣又视察了旅顺的海军。然后宣布了陈长生的几点决定和意见。

李牧因为用人不当,造成帝国高级将领阵亡,又丢失半岛,被撤销幽州都督的职务,任蓟州郡守,并代行幽州刺史的职务。

也就是说,李牧由幽州军政大权一手抓的封疆大吏连降好几级,由一个一品大员,当一个从三品的北京市的市长,但仍代理幽州省长的职务。这样安排的结果是,李牧没了军权,成为行政官员。

而谢彪则任幽州总兵、辽东大将军,总理幽州的军务。

幽州大都督的职权,被分成两大块,由两个人管理了。

而王之涣宣布的下一个措施,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虽然谢彪的品级为从一品,但李牧能管谢彪。不仅是李牧能管谢彪,所有地方的行政正职,都管相同级别的军职正职。

陈长生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怕手下骄兵悍将不服当地的官员管,让地方官左右为难。出了一个金贵教训就很大了,陈长生不想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金贵!

其实这也是很多王朝都这样做的事情。

不能让将军们做大!

只是,陈长生开国时需要将军们出力,所以赋予他们军政大权。现在帝国已经基本稳定,就需要专业的行政管理了。

将军们只管部队就行了。

王之涣回京复命的时候,李牧给他包了很多当地特产,并且还特意给

陈长生送了很多辽刺参和长白山的人参、鹿茸等物,以感激陈长生的信任。

李牧卸任大都督之后,谢彪立即走马上任,接管了幽州的军权。

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军整编,准备将之前的八千幽州兵扩充到两万五千人,同时将李景孝的海军扩充到三千五百人。

其意向何为,不用问就知道。

谢彪经历了这些年的战争,虽然年轻但已经很沉稳了,特别是陈长生在关键时刻将他派到辽东负责军事,所以谢彪将之前的轻浮之气压制住,没事就往李牧那里跑,和他共同商讨对敌之计。

我们从陆路渡江到半岛,固然可以收复平壤和汉城,但新罗王会退缩回新罗故地负隅顽抗。我大军要在新罗那里开战,无论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占,虽然能胜,代价必然十分巨大,况且新罗王还得到了大梁皇帝的支持。

旷日持久的战争对我幽州不利,对大凉帝国也不利,会影响帝国的发展!

李牧对着半岛沙盘侃侃而谈道。

那以李大哥的意思?

谢彪并没有因为李牧被降职而倨傲不敬,而是依然像之前他们在冀州打游击战时那样,称呼李牧为大哥,把他视为智囊。

以我来看,我们这一仗要打,就一战解决半岛的问题。新罗王即便被我们击败退回新罗国,也会对我大凉怀恨在心,所以不如趁这个机会,一举将新罗国灭掉,变成我大凉的郡县,这样方可一劳永逸

的解决问题,也不枉我们劳师动众一把。

李牧的意思时,我们失去平壤就够磕碜的了,现在即便把平壤拿回来,也不光彩,不如直接将新罗扫平,这样才算胜利!让周边小国不敢再轻易冒犯大凉帝国。

嗯,这也是我想的。

谢彪深以为然!

之后,他们俩人开始研究进攻半岛的具体策略。最后决定分三路进兵,一路从鸭绿江渡江,从北向南推进,一路出海路出发,从仁川登陆,打断新罗王的中腰,让他南北不能相顾,一路从海路南下,直接去攻击新罗国,抄新罗王的老窝,彻底征服半岛!

当然,这个计划虽然完美,但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

之前,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李景孝的海军已经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几艘战船,其中新造的几百吨级的三桅主力舰有六艘。

这些主力舰单拿出一艘出来,都是海上无敌的存在。

但这次他们用海军,主要是为了向半岛输送兵力。按照李牧的想法,要攻占新罗国,至少要八千到一万兵力。

将这些兵力投送到新罗,对大凉海军是个巨大的考验。

要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驾驶着包括宝船在内的各类舰船上百艘,船员加上两栖作战人员人数才不过一万多人。

三桅主力舰虽然已经相当于宝船的一半大小,但因为船只是用于作战,载着大量舰炮和武器弹药,所以能容纳的人数

最大限度也就区区数百而已。

要想把几千士兵一次性运到半岛南部,必须要造更大的运输船才行。

要造大量的运输舰船,恐怕要用银数十万!

李牧有些为难的说。

之前,为了经营幽州,陈长生已经在这里投了三四百万两银子了。要知道,大凉可不只有一个幽州,而帝国用钱的地方太多,不可能光可着幽州这块来。

“我来时咱们陛下说了,只要能拿下半岛,有什么困难他都给解决!我这就给皇上写信!”

谢彪目光灼灼的看着李牧。

当陈长生接到谢彪的八百里快递后,立即把王之涣找来。

“之涣啊,抚顺那边需要多造些战船,你再给他们拨五十万两银子过去!”

“陛下,舰队固然要造,但咱们现在是不是缓一缓,今年的钱已经用差不多了啊,下个财年我好好算计一下,第一项就给海军拨钱行不行?”王之涣为难的看着陈长生。

“不行,这事儿急!”陈长生直截了当的说。

“那我也没法,要不我发起一场募捐,看看大家能凑出多少来?”王之涣知道陈长生是真遇到难事儿了,否则也不会这么逼自己。

“算了,募什么捐,闹得人心惶惶的。我再想别的办法吧!”陈长生沉吟着说。

五十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最新小说: 拯救世界也该让系统试试 人民名义:我程度就是要指示 入骨即相思 封神,从小邑主到紫薇大帝 御姐穿越,霸拥四界 病秧的我,从八部金刚功开始爆肝 欺负我妹?反手安排棒梗下乡 化灵诀 完美世界:梦回仙古 医仙魂穿:重生古代做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