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缺陷(1 / 1)

“陛下如何?此物是否可行?”

方子祁有些兴奋的询问道。

其实来这里之前,他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还没用重甲试验过。

眼下重甲都能近乎击穿,他一下子信心爆棚,甚至是有一种难言的爽感席卷全身。

这可是第一把具有实际杀伤力的火器,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胜突火枪。

赵铭瞥了眼这小子逼瘾又犯了。

将燧发枪抛给对方,方子祁双手忙不迭的接住。

只是这玩意太重,他手一疼,火器哐当砸在地上,硬是把几块青石地板给砸碎了。

“回头把这几块砖的钱给朕赔了。”

说着赵铭径直朝着殿内而去。

方子祁愣愣的看着赵铭的背影,感觉十分迷茫。

啥,这时候和我说赔钱。

半晌他才扛着这杆足有近百斤的长枪走了进来。

“现在知道你这把火器的问题说在了吧?”赵铭意有所指道。

“陛下,是太重了。”

方子祁有些尴尬道。

“嗯。”赵铭点点头,然后指了指枪管。

“还有就是你的枪管造的太厚实了,钢本身就比铁更加坚固。

你完全可以用更少的钢材,这样制造出的枪管同样不会有炸膛风险。

另外朕此前不是说过,枪身可以用木材包裹代替。

无需全都用金属,此外你的枪管无需太长。

此物与突火枪并非一致,何须要这么长的枪管?”

赵铭一边说一边提点着。

然而闻言方子祁犹豫片刻,还是摇摇头道,

“陛下,枪管不能做太短的。”

“为何?”赵铭狐疑。

“是这样的,短枪管微臣也锻造过,但那样的枪械击射的弹丸偏离的十分之大。

如若冒然将枪管变短,那子弹你都不知道会飞到哪里去。”方子祁无奈摇头。

闻言赵铭眉头微皱,稍作思忖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回头让炼制弹丸之人尽可能将弹丸弄的更圆润些。

另外,此番回去之后,你尝试一下找一些技艺高超的匠人。

用刻刀在枪管内壁刮刻出一条条螺旋纹。

也可让匠人制作一种钢板,将钢棒外围一圈挖一些特定凹槽。

往后就只需要往凹槽内插入钢刀片,如此直接在枪管内壁来回剐蹭几次,便可。”

赵铭所说的这些,自然就是膛线了。

最简单又最笨拙的法子,那就是用刮刀手工刮刻。

让人做一种钢棒,理论上是制作一种能快速制造膛线的工具。

能帮助匠人飞速给枪管上膛线。

虽然在后世,带膛线的武器已经算是落后的东西,但在这年头,绝非如此。

有了膛线,弹丸出镗后,能比眼下更加精准的保持一条直线。

也难怪对方会选择用加长枪管的笨办法。

不过精度依旧很差,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加强威力。

赵铭记得这玩意在威力上是要比早期的燧发枪还要强的,这主要是这种抬枪能填装的火药更多,威力自然也就更大。

射程会更远,威力会更大。

但在缺点面前,这玩意啥也不是,精度差,后坐力巨大,填装上弹麻烦,需要两人合作。

往往抬枪一分钟只能一发,而随着燧发枪后续改进,这玩意真就一文不值了。

本来还能在威力和射程上占据点优势,但到了后面逐渐改进连这点优势也是荡然无存。

清末用的就是这玩意,早在1840年就已经过时的玩意,硬是被用到了庚子事变。

而方子祁这算是抬枪和燧发枪的结合体,如若能把枪管改短一些,枪管厚度改薄一些,这玩意将会十分好用。

但依旧有不少缺陷。

“此物,可还有别的缺陷?”赵铭看向方子祁追问道。

“回陛下,除了先前的缺陷,那就是上弹慢了,一旦击发的次数多了,就需要用塞子捅一捅枪管,如此下次击发时弹丸才不至于被堵塞乃至炸膛。

好在现在微臣使用的乃是用钢管制造而成的枪管,故而哪怕炸膛也不至于害人性命。

当然只须时常清理,倒是无碍!”

方子祁这话倒是让赵铭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年头的火药,大体还是黑火药。

黑火药不言而喻,是划时代的发明。

但也因此,这属于早期的产品,缺点极多。

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潮,撞击和摩擦感大,残渣极多,烟雾大,威力小。

比如现在要是用的后世的火药,哪怕是这弹丸也能打出十足的威力。

而且后世的火药还没多少硝烟,且没多少残渣,更不需要打一枪清理一下。

“此事倒是无需太过在意,方爱卿可以先将眼下的缺陷逐一改进。

朕命令七日改进,再交予朕观看,可否做到?”

赵铭笑呵呵看向方子祁。

闻言方子祁忙是拱手道,“陛下,无需七日,三日内微臣就能重新将其修改完毕。”

“哦!那朕倒是期待了。”

赵铭微微颔首,之后又询问了一下魏有才,一些玻璃制造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得到的反馈倒是十分喜人。

现在大乾的玻璃已经开始进行批量生产,不仅有家装的透明度极高,且没多少气泡的玻璃。

也有生产出来的玻璃瓶等装饰品。

前者目前已经运用于大乾建业的房屋建设之上,后者则是开始在大乾境内的一家官营商铺销售。

因为大乾的玻璃制造成本极低,且已经基本上实现流水化作业,生产的装饰品成品率极高,且里面杂质与气泡极少,价格又比市面上的玻璃制品更加物美价廉。

其实玻璃这东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但那时候的玻璃更不如说是瓷器更准确一些,本身透明度并不高,但制造工艺已经有点类似玻璃了。

而真正的透明度较高的玻璃,最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的,那时候的吹制玻璃器皿不少。

而在大宋,玻璃又有两种叫法,一种是玻璃,一种是琉璃。

玻璃是质量精良的称呼,品质一般的被称之为琉璃。

同理价格上也有区别,但哪怕是质量一般的琉璃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

一个琉璃器皿在大燕少说也要五两银子,而好的玻璃器皿价格往往能达到数十两乃至数百两不等。

这主要是因为大燕本土制造的玻璃,大多以成色不佳的琉璃为主。

而成色好的玻璃,往往是海外国度途经此地的商贾贩卖而来。

可能在海外并不算贵,但到了大燕,这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喜欢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最新小说: 穿越吧,诸天 带着淘宝重回年代过红火日子 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半岛的星辰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 嫁给怪物的祂 犁汉 从零开始不做魔王 诸天轮回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