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七百五十章 无形的文化宣传

第七百五十章 无形的文化宣传(1 / 1)

陈凌抓起马腿,凑上去闻了闻……

一股恶臭钻进鼻子。

“呕,妈的,里头烂出脓了。”

陈凌急忙起身,扇着鼻子,连连说道:“算了,算了,先不管它,先吃饭,到饭点了咱们先把饭吃了,现在就给马抠这蹄子,忒倒胃口。”

“蹄子烂了它不疼吗?”余启安还在好奇这个。

“肯定是疼,我们刚才看到它把蹄子微微翘起来,还说它一个小公马,搞得很淑女的样子呢,现在看来就是疼的了。”

吴老说道,看向陈凌:“师父我分析的对吧?”

“对,应该就是这样,先不用想这个,吃了饭给它把蹄子切开就知道咋回事了。”

陈凌摆摆手,“走了,干了一上午活,都累了,回家吃饭喽。”

一说吃饭,所有人来精神了,不管是这些领导,还是吴老他们,又或者是村里的乡亲。

来帮忙干活,就是为了蹭顿饭吃。

听说开饭,那轰隆隆的都往这里跑。

也就王立献、王聚胜几个跟陈凌平时关系好的,不急着去吃饭,把剩下的蔬菜种子和农具等东西收好。

收拾好之后,他们才往村里走。

老丈人就更不急了。

赵玉宝也是,两个老头子不凑那个热闹,向来是等众人吃过了,才去吃。

要不就是自己开小灶做点。

尤其赵玉宝这个人,别看跟陈凌一家子嘻嘻哈哈的,在村里也是和蔼可亲的大长辈。

但这老头跟港台的两帮子人相处不来。

吴老等湾岛来的还好。

但郑绍秋这些港岛来的就不行了,他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他老人家认识的人多,也知道郑绍秋这号人。

见到真人后,也觉得这人的人品很差,不想跟他们多接触。

至于觉得郑绍秋人品差原因很简单……

就是这人为了出名,靠男色傍富婆,结果靠富婆人脉出名了,又婚内出轨的事情。

老一辈有骨气的文人受不了这个。

你有本事有志气那就自己打拼,要是靠女人也不是不行,起码你出人头地之后也得知道感恩啊。

结果成功了就抛弃扶自己上来的贵人,这样的做派还是令人不齿的。

所以,这些人来村里这么多天了,赵玉宝对他们一直没什么好脸色。

不然他这么有名的大作家,港台友人来了,怎么说也要露个面,简单招待一下的。

陈凌对此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经历过后世,对这些明星早就没什么滤镜了。

在他眼里,都是客人。

你来玩,给乡亲们添一笔进项,而且是港台来的,让大伙高兴高兴,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看个新鲜,仅此而已。

要是聊得来了,像是吴老这样的,慢慢才当成朋友。

当然……

除了这些,抛掉所有主观因素,仅从客观来看,郑绍秋这个人陈凌还是很佩服的。

这人很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说聪敏好学是一方面,另外是真的肯下功夫。

何家文、吴老,还有自家老丈人,以及自己当时和他们探讨一些中医理论的时候。

这人都默默记下来了。

像是平时发问,也是问的跟吴老等人不一样的。

比如他就知道,村里正经的土鸡蛋,是个头很小的小鸡蛋。

这个跟他认知里的土鸡蛋是一样的。

陈凌家的大鸡蛋,貌似不是正常的土鸡蛋。

又比如,他听人说鸡蛋茶有的地方会放糖。

放糖的时候,不放盐和香油,就只有白糖。

问陈凌这个是不是功效不一样。

还有港岛有出租车司机这年月里熬大夜后,会喝生鸡蛋补营养,问陈凌和鸡蛋茶有啥区别。

问得很细致,问得也很关键。

因为他也到了这个年岁了,想保养好身体。

所以他就问和自己关心的问题有关的。

所以说这人在港岛能出头,不是只靠外貌条件好,和富婆的人脉硬捧上去的,本人也是个狠人。

肯下苦工,也肯利用自己的外貌优势找富婆,是个对自己狠的狠人。

当然,也对别人狠,出名不久,就婚内出轨抛弃原配,对脸面可以说一点都不在乎。

现在年纪大了,变没变,陈凌不知道。

但是让他交朋友,他肯定不交这类人,即使他们给村里捐钱了。

还是那句话,来者是客,都是客人,来村里花钱就行。

“好香啊!”

一大群人来到陈凌家村里的院子,高秀兰和几个婆娘已经在往大盆子里捞面了。

厨房里飘出来的是牛肉的香味。

再仔细一闻,是红烧口的。

陈凌掀开大锅盖,里面是牛头、牛筋、牛杂炖煮的一锅牛杂汤。

今天的主角就是这个汤了。

重要的配角是面条。

这个面条也不是普通的白面条,而是荞麦面的饸烙。

微微泛着棕色的荞麦面,煮熟之后,在大盆里过一下冷水,摆到大海碗里,加上葱花、香菜、辣椒末,最后用滚烫的牛杂汤这么一浇。

最后那笊篱捞满牛杂往汤面上一铺。

这就是大家的晌午饭了。

“哇,大陆版杂碎面!哧溜,这卖相,这香味,怎么看着这么豪华美味!好像跟咱们的杂碎面不一样!”

“什么杂碎面,人家这是牛杂面啦!没见识的死铺盖!”

“哇塞,好吃好吃,这个牛杂、牛肉,还有这个面条,我要哭了……”

“我真的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张书记他们听到港岛友人的话,想要介绍一下饸烙面的,但捧起自己的碗一吃,瞬间就顾不上了。

要说这饸烙面,还有这牛杂汤,单独拿出来也算好吃。

但好吃不到这个程度。

但是混到一起,再加上这个热腾腾的肉汤,还有融进去的那种柴火味,只能说味道绝了。

“哎呀这咋回事,我以前最受不了这个柴火味儿的啊,觉得闻到这个味儿老反胃,今天怎么觉得这个味道融在肉汤里,有股子说不出的香味呢?”

市局的胖子很纳闷。

但这时候没人理会他,都是吃完一碗就去盛下一碗。

最敬业的要属省电视台的,只吃了一碗,就拿着机器又开拍了。

怎么说呢。

敬业是一方面,另外比起别的人,他们也跟陈凌更熟。

这些人某种程度上,是陈凌更喜欢交的朋友。

和老周他们相似。

心思还是比较单纯的。

吃喝玩乐,基本上都是真性情,大家也有的聊。

所以他们吃饭的次数不仅比一般人多,而且每次有采访基本都能来吃上饭,对他们来说吃陈凌家两顿饭没那么难。

“好家伙,又拍起来了,把领导蹲在墙角大口吃饭的拍下来上新闻,你们不要工资啦?”

湾岛有人调侃一句。

瞬间带起一阵哄笑,但哄笑着也有人喊:“让他们拍,少几个人跟咱们抢肉吃,他们这儿的牛肉是真的好吃。”

“对对对,省得他们跟咱们抢肉吃。”

省电视台的人就跟着笑,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把陈王庄拍好一点,以后来这里玩方便。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对他们都这么热情了。

吃饭住宿那都不给他们要钱的。

以后都不敢想。

简直能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了。

跟市电视台的那些人差不多,省台每次走的时候,都当一次代购,把村里的山货,陈凌家的特色食品买个遍。

乡亲们当然喜欢他们了。

几次过后,也熟络了,现在是真心招待他们,还给他们好几个小伙子说媳妇呢。

对好多人来说,宣传陈王庄这个事,是大好事。

但对某些人,比如赵玉宝这些来隐居的就有好有坏了。

而真正的陈王庄是什么样,通过郑绍秋等人的信件来到港岛之后,又成了另一番样子。

今年港岛刚刚回归祖国。

很多港民对大陆是怀有很大好奇心的。

现在看到了陈王庄这个特殊的小村子,珍奇可爱的动物,漂亮雅致的农庄,看到熟悉的老友在那里玩得那么开心,他们想象中的大陆形象一下子被颠覆了。

其中最被吸引到的,就是港岛的小朋友们。

刚被动画片里的黑娃小金迷得不要不要的,现在这么快就看到了原型人物,看到了真正的黑娃小金,能不激动嘛。

不管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怎么样。

小孩子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遇到喜欢的东西,那心里的期待就如同望眼欲穿。

他们甚至幻想起来,去陈王庄,跟着黑娃小金一起去大山深处冒险去了。

这就是文化输出的魅力了。

让小孩子从小看美剧,接受西方神话故事熏陶,和从小看国产动画,接受华夏传统神话熏陶,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正是任由涂抹的时候。

是喜欢变种人,还是喜欢白衣剑客纵横江湖,全看小时候是什么文化环境。

固然有很多的人就算接受了西方文化,很喜欢西方文娱产品,也依然是根正苗红的中国人,有一颗赤红的中国心……

但不能把所有人都想的这么坚定。

总有大批人被人家的攻势完全突破防线,被塑造成人家的形状的。

这也是有先见之明的人,大力扶持梁越民做方便面的原因所在。

这款红烧牛肉面太不一般了,最开始就是跟港岛回归挂钩的。

然后背后还有相关的文化产品。

是一套内容成熟精彩的动画片。

不知道动画片的,方便面包装上的小故事会自然引导到他们。

知道动画片的,又会受影响,去买方便面。

这是相互促成的。

关键这款方便面还质量极高。

意味着方便面销售地区越多,动画片的故事也会传得更广。

“小陈,怪不得你这么推崇你们本地牛肉,这牛杂汤是真的好吃啊。”

许英光竖起大拇指。

岑玉莲玩笑道:“大佬这下不说是杂碎面啦?”

“去你的!”

许英光瞪了一眼她,然后拉着陈凌到一旁仔细询问这个牛肉和红烧牛肉面里边的牛肉是不是一样的。

陈凌实话告诉他不一样。

本地黄牛养殖周期长,出肉少,不适合做这个。

虽然想要一个物种不消亡,就要让它被大量需要,但本地黄牛的优势还是太弱,跟肉牛完全没得比。

就算方便面里面用了,本地黄牛大量养起来了,也只是一时的。

反而对未来陈凌优化品种不利。

再说了,红烧牛肉面毕竟是方便面,肉多肉少,真的不是影响不大。

最新小说: 一剑吞鸿 修仙归来,从照顾小姨子开始 少年魂,观世界沉浮沧桑 尘梦狐仙记 遮天之无上之旅 我在罗刹海市斩妖除魔 修仙开始:我引领了全民修仙 盘龙开端之以父之名 他在复仇剧本里恋爱脑 诸天从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