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 / 1)

《清燕西》不仅在常乐县风靡一时,在永安县也是掀起了极大的反响。

自从霍家出现变故后,霍泽身上的浮躁和好动褪去了许多,无需父亲和长姐耳提面命,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每天的课业。该扎的马步,该练的骑射,也都踏踏实实,不打半点儿折扣地完成了。

年前年后,家里有不少人情往来。

以往这些事情都由霍世鸣出面,今年霍世鸣不在,一直是霍泽在跑前跑后。

方氏每每看到他那样,都直念叨:

“可算是懂事了。”

也因此,霍泽才没有第一时间凑到《清燕西》的热闹。

直到初二一早,霍泽的同窗好友高高兴兴跑来找他:

“阿泽,我看到了一出特别精彩的戏曲,讲的还是霍伯伯和霍姐姐。戏文里的霍伯伯就像大英雄一样,还有霍姐姐,又“你也知道,我姐姐快出嫁了,我娘最近都不允许她往外跑。结果我回去跟他们说了那出戏后,我娘还说今天要带我姐姐一起去看。“霍姐姐可厉害了,她以前还和我姐姐一起玩过,结果现在就成朝廷亲封的郡君了。”

霍泽大惊:“什么戏曲?”

同窗也大惊:“你不知道?”

两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阵,同窗才在霍泽的追问下,又重新概括了一遍戏曲内容。

霍泽突然发出一声鬼哭狼嚎,捶胸顿足道:“我居然没有看到。

得知《清燕西》还要连着演上半个月,今天上午就有一场后,霍泽也管不了其它,拉着同窗赶去乐棚,东挤挤西挤挤,愣是和同窗一起挤到了人群前排。不多时,好戏开场。

同窗已经看过一遍,但再看一遍,还是会被一波三折的剧情吸引。

看到那大奸臣、大贪官扮相的“何尧”,他心底升起无名之火。

有那些个比较入戏的观众,还捏紧了手里的菜篮子,就怕自己一个没忍住,把早上刚买的鸡蛋糟蹋了。看到那柔弱又坚韧,被“何尧”逼迫依旧不卑不亢,聪慧应对的“霍襄安”,他和周围人一起连连喝彩直到最后,督军大人出场英雄救美,不仅惩办贪官,嘉奖勇将,还上书朝廷肯定了“霍襄安”的功绩。朝廷感念“霍襄安”的智谋,封她为襄安郡君。

"好!"

好人有好报,当听到最后这个合家欢结局时,场下所有人都鼓掌叫好。

尤其是经过一天的宣传,大家都知道那个被污蔑迫害的勇将,就是他们永安县的霍校尉;那个被封为襄安郡君的霍襄安,就是霍校尉的亲女,他们永安县最有名这可是大大为永安县长脸了。

同窗美滋滋扭头去看霍泽,却见霍泽双眼通红,眼中蕴满泪水:“阿泽,你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心疼我爹和我姐姐,他们在写给我的信里,很少提到这些。”

“有个词叫什么来着,苦尽甘来嘛,你们家现在也算是越来越好了。”同窗凑到霍泽面

前,“所以话本里说的全都是真的?

“嗯!”霍泽拳头攥得死紧,“肯定都是真的!”

在爹爹和阿姐写的信里,是没有提到过具体细节,但戏曲的故事脉络,确实与他所知道的一模一样。霍泽慢慢平复好心情,与同窗道谢分别,回家找方氏。

方氏正在家里忙着招呼客人,见霍泽从外面回来,悄悄瞪他一眼。

霍泽嘿嘿一笑,拉着方氏到旁边连说带比划,方氏顿时没了招待客人的心情。

等送走客人,母子两匆匆出门,赶着去看下午那一场表演。

方氏看完以后,表现得比霍泽还要激动,双手合十连声念佛:“还好有端王殿下惩恶扬善,你爹和阿姐才能苦尽甘来啊。从景元帝还是皇子时,他就不喜宫中各种各样的宴饮,初登基那几年还勉强能压着自己的性子,由着底下人折腾,如今登基多年,早已无需再在这种事情上勉强自己。言中除了几场必要的大型宴会外,再无其它宴饮。

但他不喜欢,也不会禁止其他人玩闹。

后宫的妃嫔想要凑一起摆几桌,两位小公主想要去长公主府找姑妈,或是去端王府看看季渊晚,景元帝都随她们高兴。今儿上午,外面又下起大雪。

景元帝待在暖阁里,随便挑了本闲书来打发时间,神情间颇有几分无趣。

内侍总管放轻脚步,走到景元帝身边添了些茶水:“陛下,何泰何将军今天回到京城了。”

景元帝的目光没从书页上挪开,只是语气有些古怪:“他怎么在这个时候抵达京城?自己快马回来的?”内侍总管轻咳一声:“是携家眷,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进城的。”

景元帝终于起了几分兴致,合上手里的书卷:“那岂不是说,他们是在路上过的年?”

内侍总管道:“根据驿站报上来的消息,除夕那天,何将军他们一家都宿在驿站里,还因为一些小事责罚了驿站的官员。”景元帝道:“连年都没过,就被赶出了燕西,看来他和十三之间闹得非常不愉快。

景元帝端起茶盏,漫不经心道

“如今的行唐关主将,是叫周嘉慕对吧。

内侍总管应道:“是周将军。”

景元帝笑了一声,意味不明道:“难怪羌戎的事情爆发后,十三和柳国公那么积极地争取到了燕西督军的位置,朕还以为他门是想通过打赢这一战,来增加渊晚那孩子的份量呢

倒是他之前想得有些浅了。

内侍总管垂着头,没敢接这话,好在景元帝也不需要他有什么反应:“还有什么事吗?”

“何将军往宫里递了折子,说是明日想进宫给您请安。”

“请安是假,告状是真。他这是想求朕给他主持公道。”

内侍总管道:“陛下英明,奴才也是这么想的。”

“朕可没兴趣断他和十三的官司。他自己做错事情,被十三拿住了错处,丢掉行唐关主将的位置,难道还想让朕下场拉偏架?”景元帝不清楚端王和何泰之间具体爆发过什么矛盾。

但端王请求朝廷罢免何泰,以及何泰自己上的自辩折子,景元帝都是看过的

同意罢免何泰的行唐关主将职务,这就是景元帝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态度。

桌案上的梅花散发出淡淡清香,景元帝重新倚回榻上,翻开书卷,平静的声音从书页后传来。

“他才刚回京,不用急着过来给朕清安。让他先留在府中休息几日,等到脑子想清楚了,再进言不迟。内侍总管领命退下,派自己的干儿子去一趟承恩公府,给何泰传话。

正站在暖阁门口闭目养神,身侧响起一道脚步声。

“干爹,我回来了。”

内侍总管睁开眼睛,见干儿子崔弘益站在自己身侧,满身风尘仆仆,显然也是刚从燕西回到京师。内侍总管问:“此行还顺利吗。”

崔弘益笑道:“除赶路遭了些罪外,都很顺利。”

“怎么也不先回去换身衣服?”

崔弘益从怀里掏出一本包装得十分精细的书册,小声解释道:“这是我从燕西带回来的话本《清燕西》。“过年期间,这话本和话本改编的戏曲,在燕西深受欢迎。里面的主人公,正是何泰何大人、端王殿下和襄安郡君。”“我想着陛下会感兴趣,就赶紧先给干爹送过来了。”

内侍总管赞许地看了崔弘益一眼。他收了不少干儿子,在这些干儿子里,要说最机灵最有眼力见的,还得是崔弘益。“行,我这就给陛下送进去,你也赶紧回去换身衣服,免得陛下等会儿要传召你。”

等崔弘益转身匆匆离去,内侍总管捧着书册,再次回到内殿。

景元帝手里的闲书已经换了一本,见内侍总管进来,随口道:“方才是谁过来了?”

“是崔弘益,他刚回到宫里,就急着给陛下献宝来了。”

景元帝顺势看向内侍总管手里的话本:“这就是他给朕献的宝?”

“据说是燕西近段时间最有名的戏文。戏文里的主人公,陛下还都认识呢。”内侍总管特意卖了个关子,没直接说是哪几个人。景元帝眉梢一挑。

他都认识?

景元帝将手中的闲书丢到一边:“那朕可要好好瞧瞧。

大燕的话本行业很繁荣,景元帝闲着无事时,也会读一读民间近来颇为流行的话本。

以他的眼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看完第一话后,也不由露出会心一笑。

谁能想到,话本里的熟人居然是何泰。

景元帝兴致盎然,翻开第二话。

看到在第二话里出场的那位“霍襄安”时,他微微一愣,下意识坐直了些,放慢阅读速度。

这一看,就看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有言人进来请示内侍总管,问是否要给陛下传膳,内侍总管瞧了瞧正看得入迷的景元帝,也有些为难。正在纠结之时,内侍总管就见景元帝放下了手里的话本。

“赶紧让人传膳。”内侍总管长舒一口气,走回景元帝身边伺候,“陛下看了许久。”

“是吗。”景元帝没注意时间,“几时了。

“御膳房问了三遍是否要传膳。

“那确实有些久了。”景元帝随口应了一声,余光扫见话本,摇头笑了笑,“崔弘益在哪儿,让他来见朕。”崔弘益回去沐浴更衣后,又赶紧来殿外候着,所以景元帝一召见,他立刻就进来了。

等他行过礼,景元帝问:“这出戏,在燕西有多流行?”

崔弘益将他知道的情况都说了。

景元帝指尖轻轻敲着《清燕西》三字:“你有看过这出戏吗?”

崔弘益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神情:“奴才起初只是让人买了话本,担心陛下问起话本内容,就在路上抽空看了看,结果看入迷了,就没忍住,耽搁了些时间去看了戏曲。崔弘益敢如此回答,显然也是知道景元帝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景元帝哈哈一笑:“无妨,别说是你,朕读完这话本,都可惜未能亲见戏曲。”

“朕问你,你看完话本和戏曲,对哪个人印象最深。”

崔弘益不假思索:“戏文里的霍襄安。”

“这是为何?”

崔弘益思索片刻,谨慎答道:“奴才以前也看过一些戏曲,像何尧、霍校尉、督军这样的形象,奴才见过不止一次,只有霍襄安这个形象是第一次见。”“不瞒陛下,奴才会厌恶何尧,会同情霍校尉,会欢喜于督军秉公执法,但对于霍襄安,奴才是既仰慕其风姿,又钦佩其才能。景元帝微抬手中话本,给崔弘益赐了座和茶水,示意他说得更详细些。

崔弘益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只要陛下不怪罪,那奴才就多说几句心里话。”

“奴才没进言那几年,老家遭了灾,县令伙同县中大户,吞掉了朝廷派发的赈灾粮。”

“那时候,奴才的爹娘还有邻居的叔叔婶婶们,最盼望的,就是朝廷能赶紧来一个青天大老爷,惩办那位县令,还我们老家一片郎朗乾坤。”景元帝微微拧起眉,却不急着开口。

内侍总管冷汗都下来了,在旁边给这不省心的玩意悄悄使眼色。

这小子可别是趁着陛下心情好的时候偷偷告状啊。

崔弘益不是那等没分寸的人,他话锋一转,继续道:“后来,朝廷下来了一位御史,那位御史秉公执法,把县令和县中大户都下了狱,还把他们吞掉的赈灾粮重新发了“奴才心里非常感激那位御史大人,如果不是他来了,奴才也许就要饿死在那场天灾里。”

“但在那位御史大人来之前,奴才的妹妹,还有奴才邻居家的老人,都已经先一步饿死了。

听到这里,内侍总管终于暗暗松了口气,也明白崔弘益扯那么远是想表达什么了。

他想说的是,在大家都在被动期盼英雄出现的时候,霍襄安一介弱女子,选择了主动抗争。

她的困境,她的选择,她的存在,最能让老百姓揪心共情

所以当她成功的时候,所有观众都在真心为她欢呼。

崔弘益道:“奴才离开燕西之时,燕西已是无人不知襄安郡君的美名。”

一直在安静聆听的景元帝微微颔首。

“襄安郡君,确实无愧朕赐下的襄安之名。”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一

这出戏曲能在燕西传播得如此广、如此快,肯定少不了十三在背后帮忙。

十三帮了忙,收获了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好名声。

看似并不吃亏,但是一

景元帝心下一笑。

一位亲王,又不是官员,要“青天”的美名作甚?

花费如此大的手笔,只得了面子,却没得什么里子。

真正因这出戏曲受益无穷的,还得是襄安郡君。

她知道百姓最想看什么,她知道百姓最钦佩什么,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话本。

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竟然并非话本塑造出来的形象,而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于是对话本人物的赞美,就悉数化作对襄安郡君本人的钦佩。"朕记得,她真名叫一"

"霍、翎?"

景元帝突然问内侍总管。

内侍总管连声应是。

景元帝又问崔弘益:

“我看话本里说,霍襄安是燕西出了名的美人。你见过她本人,对她有什么印象?”

崔弘益的脑海里瞬间闪掠过无数溢美之词。

但最终,他谨慎地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天人之姿。”

还没出正月十五,《清燕西》的热度也未散去,常乐县就已进入外松内紧的备战状态。

所有人都开始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端王要负责调度粮草器械,霍世鸣、方建白、孙裕成他们要忙着整军、提高士...忙得脚不沾地。只有霍翎所在的西院,还能保持着往日的宁静平和。

自从除夕那晚后,霍翎就对下棋起了一些兴趣,特意寻了本棋谱,闲暇时就翻一翻。

这会儿她又在翻看棋谱,无墨坐在她对面,正往发带尾部绣黑色轻羽,随口道:“小姐,你说我们这一战,能顺利打到羌戎王帐吗。霍翎捻起一颗黑子,对照棋谱下在棋盘上,发出啪一声脆响。

“你应该问,大燕到底要多久,才能打到羌戎王帐。”

无墨吐了吐舌,也察觉到了问题所在:“小姐说得是。”

“羌戎撑不了多久,但这一战要是拖得太久了,也会白白消耗大燕的国力。

两人随便聊着天,就听到门房在外面唤她们。

无墨出去一看,很快拿着一封信回来了。

“门房说,这封信是老爷派人送来的。”

“我爹?”霍翎接过一看,顿时笑了,“走,我们出趟门。”

“要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

霍翎一走进酒楼包厢,就听到了李宜春的抱怨声。

李宜春坐在窗边,早已换下了那身脏兮兮的囚服。

他是习武之人,血气旺盛,明明外头的积雪都有了半人高,他穿得却不算厚实,隐约可见衣服下流畅矫健的肌肉那双碧绿色的眼瞳紧紧盯着她,仿佛含着三分哀怨。

霍翎将手里的油纸伞放到门边:“有吗。你想见我,我不是就来了。”

李宜春瞬间眉开眼笑,招呼霍翎过来坐下,殷勤地给她斟了杯茶。

霍翎道:“心情这么好,看来你娘已经被救下了。”

李宜春点头:“这会儿正在送来常乐县的路上。”

“不过我暂时没法和她团圆,周嘉慕让我准备准备,过几日就随大军开拔,前往羌戎王帐。”

霍翎从他这番话里,提取到了不少信息:“看来你已经进一步取得了周嘉慕的信任和支持。”

李宜春双手搭在栏杆上,懒洋洋道:“不错,周嘉慕已经同意支持我当羌戎首领了。”

霍翎:“那就好。"

周嘉慕的支持,实际上就是端王的支持。

而端王代表的,正是大燕朝廷的意思。

李宜春忍不住瞥她一眼:“要是周嘉慕知道,他废了那么大的功夫,结果被你和你爹摘了桃子,会不会气急败坏啊。”霍翎正色,不赞同道:“你怎么能这么想周将军呢。”

“我相信以周将军的为人,定然不会在意这些小节。反正不管你和谁合作,最终都是效忠大燕。

“如果他知道真相后生气了,你记得劝他看开些,反正他也没什么损失。”

李宜春嘴角一抽,没想到她还能说出如此无耻的话语。

他故意强调道:“放心,等他知道真相后,我一定会把你今日的话复述给他听。

霍翎微笑:“你高兴就好。”

狼崽子也就告状这种威胁人的手段了。

李宜春被她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噎得不轻,转而问起自己此行最关心的事情。

“....我听说,大战结束后,你会和端王一起进京?”

见霍翎点头,李宜春问:“为什么选他?难道就因为他英雄救美了?”

霍翎反问:“你看了《清燕西》?”

李宜春哼了一声,强自辩解道

“你不是跟我说,让我试着认可大燕吗。我只是在

努力感受大燕的文化

霍翎走到窗边,同样扶着面前的栏杆,低头望着底下来来往往的行人。

许久,她轻笑一声,侧身靠近李宜春。

微风吹动她的发梢,柔软的黑发擦好她的眉眼。

李宜春如受到蛊惑一般,几乎忍不住抬起手,为她拂开那抹长发。

“不跟端王去京师....."

霍翎先他一步,抚上他的眼睛。

这双碧绿色的眼睛,在晴朗白日里,远比在昏暗牢房显得更动人。

“难道要留在燕西,当羌戎首领夫人吗。”

李宜春猛地后撤一步。

霍翎笑了下,落空的手顺势伸向窗外,接住纷纷扬扬落下的雪花。

"你!"

李宜春气得跳脚。

什么叫“不跟端王去京师,难道要留在燕西当羌戎首领夫人吗”。

这不就是觉得跟着端王,比跟着他要好吗。

呸,不对。

险些又要被这个可恶的女人绕进去。

他什么时候说过要娶她了。

难道就因为她貌美聪慧,他就会对她动心吗!

这个巧言令色,狡诈如狐的女人!

“你急什么。”

霍翎收回自己的手,合上了窗户,微微歪头看他:“我只是对羌戎首领夫人这个位置不感兴趣,又没说对你本人不感兴趣李宜春一懵,脸上表情也随之一空。

他的语气顿时变得磕磕绊绊,眼神也开始飘忽,只努力强撑着最后的凶悍。

“霍翎,你、你别以为这么说,我就不会生、生气了。”

最新小说: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长姐掌家日常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十里芳菲 九九金仙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行商坐医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港岛:别怕,我真是好人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