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129章 不嫁也得嫁!

第129章 不嫁也得嫁!(1 / 1)

静庵堂,位于平西王府东南,临昆明翠湖而建,风景极其优美。

自搬入此间,陈圆圆便布衣素食,不再过问王府诸事,然却留心时局变化,因而知道今日丈夫吴三桂在演武场校阅出征归来的官兵。

但她此时却对两个多月未见的丈夫无半点思念,倒是一心想见养子“根根”。

“根根”是吴应麟的小名,其九岁时便由陈圆圆悉心照料抚养,虽不是亲生却胜过亲生。

女儿小蛮趴在窗户读书,总不能静下心来,时不时放下书本朝外张望,嘴里也不住嘀咕:“根根哥怎么还不过来的,娘,根根哥到底在忙什么啊?”

“你根根哥如今是带兵的将军,要帮你父王做事的,不是小孩子了,你这个做妹妹的再想哥哥,也要哥哥将正事办完才能过来啊。”

望着已经十四岁的女儿,陈圆圆没来由的想到这个年纪的自己。

她六岁父母双亡,姨夫将她养到十岁便卖到梨园学艺。

犹记得十四岁那年她初登歌台,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当时台下看客皆被她的容貌惊呆,听曲时凝神屏气,入迷着魔。

此后每登场演出,必独冠当时,人头攒动,“观者为之魂断”。

圆圆艳名,就此名动江左。

也就是十四岁那年,她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男人。

吴江一位名叫邹枢的富家公子。

情窦初开的圆圆以为这个男人能够为她赎身,因而前往邹家演出。

演出当天,就被邹枢骗进了卧室,当场落红,此后便常在邹家演剧,留恋不去。

一心以为邹枢会好好疼她,将她娶回家中。

可惜邹枢不过是馋她的身子而矣,哪里会对一个青楼女子动真情。

此后她又遇到了台州知府的儿子贡若甫,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

这两个男人,她都是自愿的。

可后面的男人,没一个是她自愿交出身子的。

先是那个大明朝的外戚田弘遇、后是那个做时一声不吭,且每次做完都会呆坐在床上默默想事的大明皇帝崇祯、还有现任丈夫吴三桂,以及那个压着她疯狂折腾时嘴里总会喊着“舒服死俺了”的刘宗敏。

七个男人,一个比一个来头大,可这些男人带给她什么了。

不过世人那红颜祸水的诅咒而矣。

说什么她误了崇祯皇帝,误了李自成,也误了大明朝。

可这些,真的和她有关系么?

她陈圆圆从来没有心术不正,她只是长得漂亮,如果说长得漂亮有错,那贪图她美色的男人又是什么错?

窗外翠湖微风阵阵拂在庵中,往事沥沥在目,回想这些年境遇,回想从前遇到的那些男人,一身道袍的陈圆圆一时有些痴痴。

直到女儿的声音响起:“母亲,上回根根哥说要抓只花熊猫送我养,不知这次抓来没有?”

“你根根哥答应你的事哪次没做到不过那花熊猫小时好玩,大了会咬人,可养不得。”

陈圆圆摸了摸走到近前的女儿秀发。

十四岁那年,她从少女变成女人。

如今她的女儿也十四岁了,却不知佳婿何在。

想起先前丈夫说要给女儿找个大英雄当丈夫,圆圆内心深处是不以为然的。

她不希望女婿跟丈夫一样是个带兵打仗的英雄豪杰,倒是希望女婿是个读书人。

平平淡淡才是过日子。

起码,读书人能天天陪着小蛮。

独守空房的寂寞,做母亲的太清楚不过。

无数次夜晚,她都会辗转难眠,内心深处有股骚痒让她怎么也无法静心,爬起走到窗边看向远处丈夫居住,除了惆怅还是惆怅。

她,才四十一岁。

正是女人一生最美最好的时光。

若非不想再同那些年轻的女人争风吃醋,自堕身份,她不会主动远离丈夫来到翠湖畔独居。

天幸,没有丈夫陪伴,老天爷却给了她一个乖巧的女儿,也给了她一个与亲儿没有区别的养子。

正思绪着,庵堂外熟悉的声音便传了过来:“阿妈,阿妈!”

伴随声音的是急促脚步。

这脚步声陈圆圆再熟悉不过,正是根根。

“母亲,根根哥回来了!”

小蛮“呀”的一声奔向堂外,视线内不是她根根哥又是哪个。

“小妹!”

妹妹的出现让吴应麟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更盛,上前拉住妹妹便往堂中走去,边走还边笑道:“你猜哥哥给伱带什么礼物了?”

“礼物?”

看着两手空空的哥哥,小蛮下意识的又朝后面看去,以为礼物在哥哥的随从那里,结果什么都没有。

“这个礼物不是东西,而是人!”

吴应麟笑着拉着妹妹走到母亲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后方迫不及待告诉母亲道:“阿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小妹要出嫁了!”

“出嫁?!”

陈圆圆母女同时愣在那里。

“什么出嫁,根根哥你别胡说!”

小蛮的嘴都气歪了,故意扭过头装作不理哥哥的样子。

陈圆圆则一脸好奇看着养子:“根根,出什么事了?”

吴应麟忙道:“阿妈,我听大姐夫说小妹的未婚夫派人过来提亲了。”

“未婚夫?”

陈圆圆母女叫这话再次惊住。

小蛮更是气得狠掐了下哥哥:“根根哥净瞎说,我哪有未婚夫。”

“到底怎么回事?”

陈圆圆也不知女儿何时有未婚夫了,忙让养子说清楚。

“具体我也不知道,是大姐夫跟我说的,”

吴应麟大致说了下。

这事他还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只知有个叫王永康的人派家里仆人过来昆明提亲。

“大姐夫说王家的婚书是真的,父王亲口说他早年的确和王家有过婚约,眼下除了小蛮外父王也没别的女儿许给人家”

吴应麟一边说着一边朝妹妹乐着。

“王永康?”

陈圆圆细细思索这名字,似乎在哪听说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忽的想到顺治四年她与丈夫在锦州时,某日丈夫喝过酒之后突然失声痛哭,说自己早年与一王姓校官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这王姓校官在战场上救过他命,因此与王家定下婚约。

对方有子,自己便嫁女;对方有女,自己便娶媳。

可后来王姓校官被朝廷调入关内讨伐流贼,此后便与他断了联络,现今不知是死是活,对方又是否有后人在世。

当时陈圆圆还问过丈夫,若王家真有后人,这婚事莫不成还真要继续,丈夫的回答无比坚定——继续!

“倒是有这么回事,根根,那王永康可来了,长什么模样,多大年纪,做什么的?”

陈圆圆知道丈夫为人念旧,很重情义,因此若王姓校官儿子真的上门提亲,丈夫绝对不会食言不认这门亲,且一定会将小蛮嫁给王家。

“这”

吴应麟说王永康本人并没有来,只派了家中仆人来,所以这人究竟长什么样,年纪多大,干什么的都不清楚。

“什么都不知道,父王就要把我嫁给人家,万一那王永康是个瞎子瘸子,是个老头子,我也要嫁吗!”

原本就生气的小蛮听了哥哥所说,一下激动起来,说什么也不愿意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为妻。

“母亲,你可要为女儿做主!女儿就是老死在您身边,也不嫁给那个劳什子王永康!”

见女儿泪水都出来了,陈圆圆也是心乱如麻,她知道自己不可能阻止丈夫的决定,因此也不知如何同女儿说。

吴应麟也是头大,原以为妹妹听了这喜讯会很开心,不想妹妹竟然不愿意嫁。

转念一想,是啊,这个王永康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怎么能就这么将妹妹嫁过去呢。

万一那王永康真是个瞎子聋子,又或是个大字不识的粗人,又或比妹妹大了太多,那自家宝贝妹妹嫁过去这辈子不就毁了么。

再见泪水不住流的妹妹,吴应麟更是心疼死了。

刚想劝说两句,妹妹却突然道:“不成,我去找父王!”

说完,不等母亲和哥哥反应过来就气呼呼的奔出庵堂。

见状,陈圆圆不禁大急,吴应麟也是吓了一跳,本能看向养母:“阿妈?”

“根根你快跟过去,别让你妹妹气着你父王另外,看看你父王是不是真的要嫁蛮儿嫁过去。”

陈圆圆原是也想过去,毕竟事关女儿婚姻大事,可想自己曾言再也不踏足王府其它地方,不由就犹豫起来,思虑再三还是让养子先过去探明的好。

“好,那我现在就过去!”

奔了几步,吴应麟又止步,回头看向养母,“阿妈放心,妹妹若不愿意嫁那王永康,我这个做哥哥的怎么也要帮她的。”

王府议事厅内聚集了一众人。

除了吴三桂、方光琛外,还有吴的两个女婿夏国相、胡国柱,另外是吴国贵和马宝。

荆州派来的两个人不在厅内,被方光琛安置在别院等侯消息。

夏国相和胡国柱作为吴三桂的女婿,属于家人,小妹的婚事他们当然有资格在场讨论。

吴国贵和马宝作为吴三桂手下将领按理不应掺和平西王的家事,问题是王爷的家事牵扯到了他们。

因为那个王永康就是和他们在巫山有过“合作”的叛将王耀武。

吴国贵将所知道关于王耀武的事情又说了一遍,并且应平西王要求还将此人年龄、相貌也详细说了。

听了吴国贵所说,夏国相疑惑道:“这么说来,耀武这个名字是伪韩王所赐,那小子原来是叫永康?”

“应该是这样。”

吴国贵分析王永康之所以在西山明军,可能是两个原因。

一是其父早年战死后他被闯军俘虏养在孩儿营中,又或其父死后流离失所被闯军裹挟。

二是不排除其父当年入关之后加入了闯军。

不管是哪个原因都是可能的,且是十分普遍的情况。

“那他为何不早点拿出这两份契书?非要现在拿出来?”

夏国相提出一个疑点。

按正常人的理解,既然这个王永康知道自己和吴家有婚约,那么在知道吴国贵、马宝他们是“老丈人”的部下时,就当主动表明身份,而不是继续隐瞒。

因此,此事必有蹊跷。

吴国贵哪里知道那小子在想什么,边上的马宝突然心头一个激灵想到什么,本是想说出,但不知为何却是将说出的念头生生按了下来,坐在那保持沉默。

“据来人说王永康也是一个多月前才从其父生前遗物中发现这两份婚书。”

说话的是方光琛,他已经盘问过王家来人多次。

“那他想干什么?是让父王承认他这个女婿,还是想让父王救他这个女婿?”

夏国相微哼一声,“照我看这小子分明就是想拉我们下水,父王莫理会就是,这会认了他这个女婿,父王是不起兵也要起兵了!”

闻言,吴国贵和马宝对视一眼,想说什么,但终是什么也没说。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胡国柱却对其岳父道:“父王,这两份契书不是假的吧?”

看了眼二女婿后,吴三桂微微点头:“不是假的。”

胡国柱当即说道:“既然不是假的,那父王便不当失信于王家。”

“怎么,真要将小妹嫁给那个反贼不成?”

夏国相这个大连襟很不高兴二连襟的话,什么叫不当失信于王家?

难道你胡国柱不知道这事背后代表什么吗!

我知你胡国柱一心鼓动岳父反清,为此暗中串连很多人多次上书岳父,但凡事有个度,只要岳父自个不说起兵,咱们做部下的、做女婿的就不能硬将岳父架在火上烤!

“父王为人你当知道,若不嫁小妹,父王内心何安?又如何对那王永康说?”

胡国柱反清之心比之在座的吴国贵和马宝还要强烈,当初其也拼命阻止岳父绞杀永历父子,可惜未能成功。

现在荆州再叛,八旗腐朽不堪,怎么就不能再举义旗,匡扶明朝,再造社稷!

又见岳父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知岳父内心也甚是纠结,处于十字路口左右为难,那他这个二女婿便推一把就是。

“小妹嫁过去,咱们可就同反贼是连襟了!”

“做人以信义为重,何来利益当先!”

“父王未言,你我说了不算!”

“既然你我说不了不算,你跟我争什么!”

“”

两个女婿正争吵时,小妹阿蛮却冲了进来不顾外人在场,竟冲她父王嚷道:“我不嫁,不嫁,打死我也不嫁!要嫁父王自个去嫁,反正我不嫁,就是不嫁!”

“胡闹,成什么体统!”

吴三桂纵是再疼爱女儿,也被女儿的话气着,气的将茶碗猛的掷在地上,右手在桌上重重一拍,怒道:

“婚姻大事向来父母做主,何来由得你嫁不嫁!明天就把你送去荆州成婚,省得人家笑话我吴三桂是个忘恩负义、言而无信之人!”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烽火晋察冀 谍海孤雁 裂石响惊弦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贵女景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