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儒名为浮丘伯(1 / 1)

睡醒之后,吕公想把刘盈留几日。

刘盈以需要在四叔父那里完成学业为由拒绝,并不怀好意地邀请吕种一起来学写大字。

吕释之很是意动。

他虽不大看得起刘邦的家人,但刘交确实向大儒求过学,给他儿子启蒙也算合适。

刘盈热情道:“种表兄,我教你写字!”

吕种见刘盈难得对他热情,虽然很不喜欢写字,也打算同意。

原本意动的吕释之却拒绝了。

吕种的年龄是刘盈的两倍,会的字还不如刘盈多,实在是让他颜面无光。他不能让吕种和刘盈一同学习,免得变成刘盈的对照组。

刘盈就知道吕释之会拒绝,装模作样地叹了几口气后,不再劝说。

吕娥姁对儿子有深厚的滤镜,没发现刘盈的坏心思。

刘邦让吕娥姁抱着刘孺儿慢些走,自己先把刘盈带去上课。

路上,他问道:“你明知吕释之会拒绝,为何要问他?”

刘盈得意:“我就是要让他当众拒绝,好让其他人看清楚他的愚蠢!”

刘邦见多识广,自己心眼子比蜂窝还多,也对刘盈毫无理由的招惹是非,路过的狗都要踢一脚的无聊行为叹为观止。

刘盈继续每日写字、玩耍、找碴。一旬飞速过去,他承诺的一千个大字,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一天。

这一日,刘交没有像以前那样监督刘盈,留刘盈一人拧着眉头描字。

刘邦和刘盈一样是个显眼包。

儿子完成了成年人也不一定坚持得了的事(至少他不能坚持每日写一千个大字),刘邦特意向曹参请了假,带着一伙兄弟来鼓掌喝彩。

刘邦不仅约了忙碌的萧何、曹参,还回丰邑一趟,把曾经的好兄弟王陵、雍齿也叫了过来。

刘邦年少时住在丰邑。刘太公虽然现在把家搬到了沛县城,但平日还是常回丰邑住。

每逢休沐,刘邦就会回丰邑呼朋唤友,与没有搬家到沛县的好兄弟们聚一聚。

王陵和雍齿都出身丰邑豪强,都在丰邑为吏。刘邦唤王陵为兄,唤雍齿为弟。现在还留在丰邑的豪强子弟,这两人与刘邦关系最好。

夏侯婴和樊哙本也想过来,无奈一个有公务,一个有大生意,只能稍后再来为刘盈贺喜。

雍齿没好气道:“不过是写一千个大字,你至于这么炫耀?”

刘邦道:“当然要炫耀。你儿子能每天写一千个大字?”

雍齿脸色一沉,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王陵笑道:“确实值得炫耀。可惜卢绾不在。他若知道此事,恐怕能高兴地翻几个跟头。”

曹参道:“再过几月,卢绾的徭役就该服完归家了。”

萧何略微在心中计算了一番,道:“还有三十八日,只是月余,没有几月。”

曹参哭笑不得:“我只是泛指,别和我较真。”

王陵佩服道:“真不愧是萧主吏掾。”

刘邦得意:“那当然。”

雍齿低声嘟囔:“又不是你,你得意什么。”

刘邦道:“我兄弟厉害,我当然得意。你如果厉害,我也得意。”

雍齿被刘邦堵得说不出话。

王陵最先笑话雍齿:“你什么时候在嘴上赢过刘季?别自找没趣。”

萧何也是丰邑老乡,很了解雍齿,也忍不住笑。

这几人中只有曹参是沛县城里人,不过曹参豁达,很快就跟着一同打趣雍齿,仿佛他也是几人发小似的。

雍齿被逗得面红耳赤,挥挥袖把脸撇一边,不想理睬拿他玩笑的几人。

他把脸撇向一旁时,看见几个陌生人影,顿时心中警觉:“刘季!那几人是谁?他们好像在往盈儿处观望,莫不是人贩子?”

刘邦嬉笑的神情一冷,顺着雍齿视线看去,手放在了腰间剑柄上。

萧何拍了刘邦的肩膀一下,道:“别紧张,看那老者神态装束,当是有修养的人。”

曹参眼睛微微虚起:“他身后垂着脑袋的人,是不是刘交?”

王陵惊讶:“这你也能看清?”

雍齿松了口气:“不是人贩子就好。我就说怎么留盈儿一人在这里,也太危险了。”

刘邦紧绷的身体也松懈了下来,手从剑柄上移开:“走近些看?”

萧何阻拦:“如果老者身后之人真的是刘交,会让刘交恭敬对待,还未提前告知你的人,莫非是他的老师浮丘伯?”

众人的背顿时挺直。

他们并非重儒,只是浮丘伯是很有名望的名士,还是丞相李斯的同门。在这等长者面前,他们有一种曾经读书时面对师长的不自在。

曹参问道:“刘交没告诉过你,他邀请了浮丘伯来沛县?”

刘邦摇头:“我若知道,现在还会带着一身酒气?”

刘邦平日里虽然洒脱,但见长者和权贵的时候,还是会很认真地打理形象。

他曾当过贵族的门客,又常在萧何面见贵客的时候去充当护卫,很清楚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形象。

曹参用袖子掩住嘴:“若早知道,我也不喝酒了。”

曹参是刘邦一群亲近好友中,唯一在启蒙时便由父亲取字的人,家世比其余几人好许多。

不止王陵、雍齿这两个丰邑的土豪强,就连博闻强识的萧何都未有字。他们平日都是以名相称呼。

刘邦因曾祖是士大夫,家中穷讲究多一点,但所取字也不过是家中排行而已。仅刘交拜师大儒,所以取字为“游”。

曹参是正正经经的字“敬伯”,他读的书不比萧何少,只是更爱习武,平时不显露文采。寻常学者入不了他的眼,可一位能在咸阳学宫讲学的大儒,是他这样的家境也请不来的。

“我们有没有机会去请教他?”曹参向往道。

萧何也殷切地看向刘邦。

刘邦苦笑:“别问我,我现在只想藏起来。”

雍齿本想笑话刘邦,但他自己也有点发憷。

王陵提议:“我们先躲起来?”

五人一致同意。五个壮汉躲在了树干后,被蚊子钉了都不敢动。

浮丘伯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

五个壮汉如此显眼,他眼神不差,一眼就看见了。

不过浮丘伯没有在意五个躲起来偷懒的人,继续专注地注视着刘盈。

坚持了一旬,刘盈现在写字没有第一天那么焦躁。但他也中断了两三次,蹦蹦跳跳了好一会儿才回桌前继续写。

浮丘伯身后还有两位学生。

他们看到刘盈没有定性,原本脸色都不好看,以为刘交欺骗了老师。

但刘盈如此折腾两三次后,他们的神情有了变化。

“啊,终于写完了。”

当刘盈放下毛笔,跳起来振臂欢呼的时候,他们居然不自觉地也露出了欣慰欣喜的神情。

“老伯,你偷看我好久了。”刘盈欢呼完后,朝着浮丘伯跑来,“你们一直在看我,看得我好焦躁,差点握不住笔!”

刘交忙道:“盈儿,不许无礼,这位是……”

浮丘伯抬起手,打断刘交的话:“你什么时候注意到我在这里?”

刘盈看看刘交,又看看浮丘伯,脸上嚣张的神情收敛了一些。

他后退了一步,先装模作样地学着刘交和萧何平日的模样作揖,才抬起头道:“老伯刚来,我就发现了。叔父对老伯如此尊敬,老伯可是叔父的老师浮丘伯?老伯老伯,听说你是荀子的弟子,那你会背《荀子》的书吗!”

浮丘伯对刘盈招招手。

刘盈毫无紧张感地走向浮丘伯,还抓住了浮丘伯的手,看得刘交整个人肩膀一耸,就像是差点被惊得跳起来似的。

“我是荀子的弟子。你知道荀子?”浮丘伯牵着刘盈,走到桌案旁,拿起刘盈写字的泥板。

刘盈仰头得意道:“我当然知道!我还会背几段荀子的文章!我本想让叔父教我更多荀子的文章,但叔父居然一无所知。他真的是老伯你的弟子吗?我看他学识浅薄,不太像啊。”

刘交:“……”我学诗的!你问我《诗》啊!

浮丘伯放下泥板,笑容儒雅:“你真的会背?知道荀子文章的人可不多。”

刘盈很傲气,禁不住别人怀疑,立刻道:“我背给你听!”

他立刻摇头晃脑背了一篇荀子的《劝学》。

前世的记忆留存在他脑子里的东西不多,但似乎前世的人背诵过的文章,他都能记起来。

不过真奇怪啊,史书典籍这种拗口又没用的东西,为何前世的自己会背下?

就算刘盈今生也几乎过目不忘,但他绝对不可能去背不感兴趣的东西。

难道前世的自己是历史或古文专业?或者前世的自己只是单纯背点古文章装逼?

刘盈以己度人,觉得最后一种猜测最有可能。

《劝学》是教材必学古文。不过教材里只节选了几段,刘盈却能背诵全文。

洋洋洒洒一千九百八十七个字背完,刘交和浮丘伯的其余弟子把眼睛都瞪圆了。

浮丘伯的神情也变得严肃:“你除了《劝学》,还会背什么?”

刘盈道:“除了《劝学》,我就只会背《非十二子》了。我本来想给老伯背《非十二子》,但叔父所讲解的《诗》有其他儒家学派的痕迹,我怕连老伯一同骂了,所以便不背了。”

浮丘伯没有教导过弟子《荀子》,只教导弟子普通的儒家经典。他身后包括刘交在内的弟子都不知道《非十二子》是什么,也不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内战。

咸阳学宫以鲁儒为主,鲁儒以孟子为尊。荀子与孟子学术见解大为不同,两人活着的时候常有骂战。孟子死后,荀子也没停下过继续指着孟子的坟墓骂。

李斯虽是荀子的弟子,但从不以荀子的弟子自居,而是自认为法家弟子,且从来不提携同门。

从咸阳学宫,到秦国朝堂,有权有势的儒生几乎都为鲁儒。浮丘伯虽在齐鲁求学,却不是学术意义上的“鲁儒”。他不想与他们有冲突,也不想耽误弟子们的前程,自然不会教导弟子们《荀子》。

他离开了咸阳,准备回乡后再思考如何传播先师衣钵。

传播先师思想的同门很多,他如此做不是为了师门,而是他自己比起鲁儒的思想,更认可荀子的思想。

浮丘伯经历过秦灭六国那段动荡的时日。

他翻遍了典籍,走遍了七国,总结总结六国失败的教训,可他什么都总结不出来。

很多年后,浮丘伯才承认自己的天赋不行。

他只知道读书做注,却不知道如何用先贤的学识治理好一个国家。

他看到了六国的灭亡,也看到了秦国即将走向末路,却思索不出拯救它们的方式。

自己就只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而已。

浮丘伯端正地跪坐在席上。

没有人让刘盈坐下,刘盈也端正地坐在了浮丘伯的对面,就像是刘交之前教导他写字读书时一样。

浮丘伯问道:“为何你喜欢《非十二子》?”

刘盈道:“因为荀子骂人骂得真好听!”

浮丘伯失笑:“你知道荀子在骂什么吗?”

刘盈摇头:“不太懂。”

浮丘伯道:“你知道荀子骂的十二贱儒宣扬的何种学说吗?”

刘交和浮丘伯的其余弟子再次瞠目结舌。

贱、贱什么?老师在说什么?!

刘盈再次摇头:“只知道一点孟子的学说,其余的不知道。”

浮丘伯没问刘盈知道多少孟子的学说,而是顺着荀子骂人的顺序,一一为刘盈讲解荀子骂过的贱儒最核心的学说。

他面前只是一个五岁孩童,按理说应当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但若是换作一个再长几岁的孩童,比如七八岁的孩童,就一定能听懂浮丘伯在讲述什么。

或许孩童不能理解得太深刻,最浅显的道理他们是能听得懂的。

刘盈听浮丘伯为他讲解儒家学派的分歧,好像在看小学低年级的注音配图课外读物。

浮丘伯所用的语言,比刘交、萧何等有学问的人平日里口头交谈所说的话更直白。刘盈相信即使换成另一个已经初步接触儒家经典的孩童,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在浮丘伯的身后,刘交等人已经挺直背跪坐在泥地上,聆听浮丘伯的教导。

在刘盈身后,刘邦等人也已经走出藏身处。

浮丘伯向刘盈讲解荀子的《非十二子》时,视线投向了根本藏不住的几人,并向他们招了招手。

萧何这个最谨慎的人最先从藏身处走出来。

他提着袍角奔到刘盈身后,朝着浮丘伯跪拜作揖后,恭恭敬敬地听课。

曹参也立刻学着萧何,向浮丘伯跪拜后听课。

刘邦、王陵、雍齿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

虽然大儒难以见到,但他们三人都不耐烦听大道理。如果他们在大儒面前打瞌睡怎么办?

雍齿想要打退堂鼓,被刘邦按住。

“浮丘伯已经看见我们,怎么能不去?”刘邦低声道,“我们是盈儿的长辈。”

王陵咬牙道:“对,我们是盈儿长辈,得给盈儿撑住。”

雍齿愁眉苦脸:“撑住?什么撑住?怎么撑?行吧,我掐几下大腿,看撑不撑得住。”

于是雍齿和王陵也在刘邦的带领下,向浮丘伯跪拜求学。

浮丘伯没有在意刘邦等人,讲解的话没有停下来。

当吕娥姁发现刘盈没有回来用饭,提着饭篮子寻过来时,浮丘伯还没有停下讲学。

刘邦以为自己一定会打瞌睡,没想到居然听得津津有味,还在课间休息时问了几个问题。

刘盈提着水壶过来倒水,抱怨长辈们都不靠谱,居然不知道给老师添水,还是自己最尊师重道。

其余人有兴奋,有疑惑,也有在强忍着打哈欠的。雍齿已经两眼发黑,腿也掐乌了。

吕娥姁脚步停住,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走过去。

浮丘伯抬头看了一眼吕娥姁,手撑着地上站起来。

刘邦和刘盈忙去扶浮丘伯。

刘盈这小身板根本没法扶人,但浮丘伯却握住了刘盈的手。

刘邦被婉拒了,但仍旧没有收回手。

浮丘伯犹豫了几瞬,还是扶着刘邦的手站起来。

他打量了一番刘邦。

刘邦神色自若地让浮丘伯打量。

浮丘伯收起视线:“今日可否让我暂住一晚?”

刘邦殷勤道:“浮丘伯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盈儿,还不快叫老师!”

刘盈赶紧顺着杆子往上爬:“老师!”

浮丘伯摇头:“我明日就离开。”

刘盈装委屈:“老师是嫌弃我愚笨吗?老师讲的课我都记下了!老师考我!”

还等什么“商山四皓”啊,现在就有一根大腿,赶紧抱住!

浮丘伯微笑着摸了摸刘盈的头:“我只精于《诗》。你更想学先师荀子的文章,不该向我求学。”

他看向刘邦:“我有一同门,是掌管先师遗作的人之一。他因犯事逃归阳武。如果你能庇佑他,我写信请他来教导令郎。令郎如此年幼便能背诵先师的文章,他一定会好奇。能不能留住他,就看令郎和你的本事了。”

刘邦拱手:“请公为盈儿写信。”

刘盈不满:“我可以都学啊。我可聪明了,什么都能学!”

刘邦也想这么说,但他不是稚子,不好太过分。

刘盈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他眼巴巴地看着浮丘伯,希望浮丘伯能被刘盈说动。

浮丘伯又摸了摸刘盈的头:“我教导不了乱世的学问。现在我要回乡隐居,等天下安定后,若你还想向我学《诗》,我再来教你。”

刘盈嘀咕:“那要等十年后了……好,老师,十年后我再来寻你!”

十年后?浮丘伯很疑惑刘盈为何会说出这个数字,但他没有问。

刘盈小小年纪就能背诵荀子的文章,且还有自己的见解,这不是用天资聪慧就能形容的孩子。

时人都信谶纬异象,浮丘伯也信。

所以他不会询问,以免天机泄露,危害刘盈。

浮丘伯道:“我今日为你讲的课,你能记下多少,就有几成把握留下我那位才华横溢的同门。盈儿,你有异象,应该藏起你的异象,以免遭天妒忌。”

刘盈拍着胸脯道:“我都记下了。老师不用担心,有异象的人不是我,是我阿父。阿父会为我打点好一切,我只需要继承阿父为我打下的功业就行。无论是别人的妒忌还是老天的妒忌,阿父也会为我都挡下。对吧,阿父?”

刘邦:“啊对……对什么?!”

浮丘伯又打量刘邦。

刘邦虽不知道自家儿子在胡扯什么,但再次很坦然地任由浮丘伯打量。

浮丘伯深吸一口气:“是我眼瘸了。”

他退后一步,对刘邦深深作揖。

刘邦更加茫然,只能满头雾水地向浮丘伯作揖回礼。

在场的人听着他们云里雾里的话,心中既疑惑,又莫名生出了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恐惧。

浮丘伯没有对刘邦说明他为何向其作揖,而是继续叮嘱刘盈:“天气要变幻了,恐怕暴雨很快就要来临。你以后要谨言慎行。”

他担心刘盈听不懂,又对刘邦道:“你要让盈儿学会藏拙。”

刘邦严肃道:“是,我知晓了。”

浮丘伯轻轻颔首,转身对刘交道:“我有些累了。”

刘交忙扶住浮丘伯:“老师,我带你去休息。”

刘邦和刘盈都跟了过去。

其余人留在原地,面面相觑,抓耳挠腮。

雍齿心里藏不住话,焦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王陵若有所思,但不敢说出心中所想。

萧何和曹参对视一眼,眼中都忐忑不安。

吕娥姁待浮丘伯离开后,才小碎步跑到萧何等人面前:“那位老伯是谁?”

萧何道:“他是刘季幼弟的老师浮丘伯。”

吕娥姁倒吸一口气:“那位大儒?!他难道看中了我儿子!”

萧何点头:“早慧不一定是好事。浮丘伯嘱咐刘季教导儿子藏拙。我看刘季是教不了这个的,你要多尽心。”

吕娥姁愁眉苦脸:“盈儿和良人极其相似,恐怕很难让他藏拙。”

曹参叹气:“确实。”

王陵忍俊不禁:“看来我们要时常叮嘱刘季了。”

雍齿挠挠头,十分烦躁:“怎么就他能遇到如此好事!”

王陵打趣:“你我都背不下荀子的文章,盈儿却能背下。机会给你我,你我都抓不住啊。”

雍齿憋闷道:“好吧,盈儿确实厉害。盈儿向谁学的荀子的文章?刘交?”

萧何道:“应当是吧。”

他们在浮丘伯讲解《非十二子》的时候才走出来,没听见之前的对话,所以不知道刘交没学过荀子的文章。

他们以为刘盈所学的荀子文章是刘交教授,刘交以为是萧何或曹参两个家中有藏书的人教授。

这等小事,没必要相互询问,误会便这样埋下,替刘盈遮掩了过去。

最新小说: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百里独行 数学教授重回日常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洪荒之永恒天帝 九九金仙 行商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