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

第四百五十一章 泄我行踪 一律皆斩(1 / 1)

任祥在阳平关内,等了好几日,可数日的等待并没有白费。

今夜于他的帐内,吴懿一人来访。

吴懿在进入任祥的帐内后,还畏首畏尾的朝着帐外观望了好一会。

似乎是见外面无可疑人等后,吴懿最后才轻轻掩上帐门,来到任祥的身前。

吴懿的到来,任祥并未太过意外。

吴懿的谨慎与小心,更是让任祥振奋。

吴懿这一副做亏心事的样子,透露出的信号实在太明显。

吴懿在来到任祥身前后,脸上当即流露出怀念之色,他用家乡俚语问候起任祥。

在前几日的会面之中,吴懿已然从任祥的口音听出,任祥是他的同乡。

同乡之情,是在当世最能引起人共鸣的情感。

当听到吴懿那十分亲切的家乡言语后,任祥心中对吴懿的戒心也不禁放下了不少。

在问候完任祥之后,吴懿便从怀中掏出那份曹洪的书信,他对着任祥言道

“曹骠骑信爱之心,懿已知晓。”

“任兄有所不知,在糜贼未成为梁州牧之前,汉中一地皆以我马首是瞻。

后糜贼侥幸贪得天功,为陛下所信爱,成为梁州牧,一开始我心中对此事也并未怨言。

可我竟未想到,糜旸在来到南郑的数日之后,便在宴会上以强权威逼我交出手中兵权。

陛下都未曾动我兵权,糜贼怎配?

乱世之中,兵权乃安身立命根本,糜贼削我根本,这是我心中一大恨。

后来我之亲信邓辅,不过是犯些小错,没想到糜贼竟派出法邈率军围我将府,法邈更是肆无忌惮不请自入,以刀兵迫我交出邓贤。

邓辅跟随我十余年,一向忠心耿耿,虽名为部下,然已与族人无异。

于我面前,残害我族人,这是我心中二大恨。

而那日法邈率军围我将府之时,城内百姓云集,众人见糜贼如此践踏于我,我在汉中的威信不由大损。

我乃士人,一向视名誉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糜旸坏我名声,令我成为汉中笑谈,这是我心中三大恨。”

“后来糜贼阅兵之际,又在阅兵台上,以莫须有之罪名,将众多名门世家屠戮一空。

我久居汉中,与当地许多名门世家有着姻亲,糜贼当着我面做这事,更有甚至,竟让我后来监斩我之亲朋好友,令我深受良心折磨,这是我心中四大恨。”

“有此四大恨,往日我在汉中,没有一日不想向糜贼复仇。

可惜糜贼势大,陛下又十分宠信于他,令我一直不能如愿。

直到昨日我见到曹骠骑书信,才有枯木逢甘霖,劫后余生之感呀!”

说道最后,吴懿已经声泪俱下。

一颗颗泪珠顺着吴懿斑白的长须,一滴滴地落在任祥身前的书案上,让看到这一幕的任祥心中油然浮现起对吴懿的同情。

吴懿开头就是一句,任兄有所不知。

可吴懿讲的那些事,任祥又岂会不知道呢?

吴懿与糜旸发生的那些事,本来就不是什么隐秘,探得这些事对曹魏探子来说并不难。

在从武街出发之前,任祥曾仔细看过这些情报。

正因为知道这些是事实,所以当吴懿声泪俱下的控诉糜旸之际,才会让任祥觉得十分可信。

以己度人,任祥觉得他要是处在吴懿的境地,他心中对糜旸没有深切的怨恨,那是不大可能的。

这世上真真假假,才是最难分辨的。

但任祥倒也没有因此就完全信任吴懿。

在吴懿哭声渐停之后,任祥只是鼓动道“糜贼之举可谓天怒人怨,将军在这种人手下任事,朝可保夕乎?”

“依祥之见,吴君不如另谋出路。”

听到任祥的鼓动之语,悲泣的吴懿心中暗喜,可他表面依旧一副悲泣的样子。

当初他向刘备投效之时,也是如此作态的。

吴懿似不解问任祥道“敢问任君,我之出路在何方?”

在吴懿的口中,任祥已经从任兄进化为任君。

面对吴懿的明知故问,任祥心中暗暗不屑。

你不知道出路在何方,今夜来寻我作甚。

只是吴懿的明知故问,却让任祥进一步放低戒心。

因为吴懿的作态,是典型的又当又立。

可以吴懿的过往来看,他不就是这种人吗?

或者说当世大多数士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既符合情理,自然令任祥觉得顺理成章。

任祥果断地开口说道“大魏乃华夏正朔,又是将军乡梓所在。

将军的出路自然在北方。”

任祥的语气很笃定,吴懿在听完任祥的话后,脸上浮现几分犹豫之色。

但随之他脸上的犹豫就被一股狠厉之色所代替。

“既然糜贼不仁,那就莫怪我不义。”

吴懿的表现都被任祥看在眼里,既然现在吴懿已经成功被他说动,那么接下来就是将这事禀告给曹洪的时候了

而要想取信曹洪,或者说在投降大魏后,吴懿是否能获得荣华富贵,接下来便看吴懿能拿出什么筹码了。

内中的门道,吴懿轻车熟路,当然懂得。

接下来吴懿的一句话,让任祥整个人的呼吸都急促起来。

“我愿将阳平关献给曹骠骑!”

阳平关!

汉中乃至益州之命脉所在。

曹洪为何会暂时放弃祁山,而想着来劝降吴懿,是曹洪真的看重吴懿吗?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吴懿之前最为世人铭记的履历,便是在刘璋派他在绵竹关抵挡刘备大军的时候,他因为情势不利,直接将绵竹关献于刘备,这才导致刘备的大军能长驱直入成都。

为世人熟知的战功,吴懿是没有的。

曹洪之所以会想招降吴懿,看重的仅仅是他这个阳平关守将的身份。

若魏军能兵不血刃拿下阳平关,那么汉中基本上就已经落入了魏军的手中。

一旦魏军拿下汉中,没有了汉中保护的益州,还能抵挡的住魏军的铁蹄吗?

这便是曹洪心中的期待所在。

灭国之功,天下谁人能抵挡的住这诱惑?

若是他能立下这泼天的功劳,以后曹魏之中,谁还能再制衡欺辱于他,纵算是曹丕也不行!

曹洪挡不住,当下的任祥也挡不住。

任祥一直心心念念等的,便是吴懿的这句话。

任祥用尽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强制压制住内心的狂喜,他尽量保持着最后一丝冷静,口中说道

“兹事体大,还需细细商议。”

“将军最好能写一封信,将己身的想法详细告知骠骑将军,如此才最稳妥。”

要想将阳平关成功献给魏军,不是简简单单两句话能解决的事,这得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而这个详细的计划,必须经过双方主将共同商讨决定。

吴懿听完任祥的话后,脸上浮现赞同的神色。

他对着任祥言道“还望使者再稍待一两日,我尽快写好书信后,必将亲自送至使者手中。”

任祥也知道这件事着急不了,所以他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对着吴懿点了点头。

得到任祥的态度之后,吴懿不久后便悄悄地离开了任祥的大帐之内。

这一夜的成果,两人都十分满意。

吴懿在离开任祥的大帐中后,借着月色朝着自己的大帐走去。

诈降一事,目前全军中只有他与法邈知晓,哪怕是吴班他也没告知。

按照他今夜与任祥所谈的,接下来他就是该写一封表白心迹的信给曹洪。

毕竟任祥相信他并没有用,唯有曹洪真正相信他的投诚之举,他的诈降之计才算成功。

可就是这件事,令吴懿心中有些犯难。

在当世一封好的书信,有时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吴懿虽自小治学,但他的文才实在算不上拔尖,要想写出这样的一封书信,实在有些困难。

在心中的苦恼之下,吴懿想着不如让法邈为他代笔。

怎么说法邈的文才也应该比他好才是。

由于心中思考着事情,吴懿回大帐的速度很快,一路上他也没怎么仔细观察周围。

他没发现的是,在他回己身大帐的这一路上的巡夜士卒中,隐约多了一些生面孔。

当吴懿回到他的大帐外后,他发现自己的大帐灯火通明,好似有人在帐内。

这点让吴懿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他觉得很可能是法邈在帐内等着他的消息。

想到这点,吴懿便抛弃了内心中的疑虑,他大步踏上台阶,朝着大帐内走去。

待掀开帐帘迈入帐内后,吴懿果然看到法邈正坐在一旁的坐席上,等着他的归来。

见到法邈的那一刻,吴懿脸上浮现一些喜色,他对着法邈言道“任祥已经相信我的投诚,接下来便是要写信打动曹洪了。”

吴懿一句话就讲出了他今夜的成果。

而本来吴懿以为法邈在听到他的成果后,脸上也会浮现一些喜色,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法邈对于他的宣告,一点脸色变化都没有。

甚至一句回应都未给予他。

这让吴懿感到有些不解。

但他的不解,很快就被身后传来的一句话所全部击碎。

“做得不错。”

这句话只有四个字,音色也颇为淳厚,可就是这句话飘入吴懿的耳中后,却让吴懿整个人大惊失色地朝着身后看去。

吴懿之所以会有这副表现,原因在于他听出了说这句话的人是谁。

这人便是当今大汉的守护神,曹魏的心腹大患,汉梁州牧糜旸!

当吴懿转身看到那道年轻而又威严的身影后,他吓得赶紧对着那道身影深深一拜

“臣,臣拜见牧伯。”

糜旸手捧一本书籍从被帐帘遮挡的拐角处走出。

刚才吴懿一开始之所以没发现糜旸,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他心中在想着事,并且将注意力都放在法邈身上。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那帐帘遮蔽的缘故了。

而糜旸也并非是故意藏在帐帘之后,只是那帐帘之后摆放的是吴懿的书架。

方才糜旸等吴懿等得无聊,就想拿一些吴懿的藏书看看。

糜旸拿着书籍慢步走至吴懿身前。

吴懿方才的惊慌,他全都看在眼里。

糜旸知道吴懿的惊慌,大多源于他的突然出现,但也有部分是因为吴懿心中对他深藏的畏惧。

可糜旸觉得他自己有这么可怕吗?

他觉得自己往日里对待属下,一向颇为和蔼可亲呀。

若是吴懿知道糜旸的想法,估计得气的吐血。

糜旸也不想想他以往对他做的那些事。

在来到吴懿身前后,糜旸脸上流露出笑容,亲手将吴懿扶起。

“吴君乃长者,以后四下无人之际,吴君就不用对我行礼了。”

对于能为他建功立业的人,糜旸一向不吝啬他的柔情。

在将吴懿扶起之后,糜旸拉着吴懿的手,一步步来到法邈对面的坐席上坐下。

然后他才径直来到原本属于吴懿的主座上坐下。

坐下之后,糜旸温和地吴懿道“数日之前我收到别驾来信,得知了他与吴君的谋划。

当下曹真大军尚未到来,我便想着先来阳平关看一看,我也是今夜刚到,吴君不用太过惊慌。”

糜旸解释了他来的缘由。

他的言外之意是,他来只是突然兴起,不是因为吴懿哪里出了差错,特地前来查办他的。

糜旸的解释,让吴懿的内心得到了不少安定。

见吴懿脸上紧张的神色消散了不少,糜旸便问起吴懿方才他与任祥的所有内容。

面对糜旸的询问,吴懿斟酌着言语将一切都告诉了糜旸。

那四大恨肯定不能直接原文复述,吴懿还想多活几年。

在听完吴懿与任祥大致的会面内容后,糜旸用手指摩擦着手中竹简带有纹路的表面。

思索良久之后,糜旸点了点头道“吴君的判断是对的,任祥应当未看出什么端倪。”

得到糜旸的肯定之后,吴懿好似心中得到了担保一般,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随后糜旸将手中竹简放下,他将身前书案上,刚刚写好的一封信笺推至吴懿的方向,然后对着他说道

“将这封信笺中的内容誊抄一遍,然后亲自交至任祥手中。”

听到糜旸的吩咐,吴懿脸色一正。

他猜出这封信笺,可能就是糜旸代他写的,给曹洪的回信。

糜旸的文才,那可是天下有名的,若糜旸能亲自代写,那他方才心中的烦恼,自然就得到了解决。

同时吴懿心中还暗暗想道,糜旸能提前写好这封信,说明他刚才在到来的不久后,就准确判断出了接下来事态的发展。

这让吴懿心中有些吃惊。

吴懿不知道的是,糜旸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在于四个字熟能生巧。

在吴懿躬身接过那封书信之后,糜旸分别看向吴懿与法邈二人,他对着二人言道

“我到来一事,不要透露出去。

若军中有胆敢泄露我之行踪者,不论军职,一律皆斩。”

听到糜旸严肃的语气,吴懿与法邈皆挺身沉声应唯。

他们不知道糜旸要做什么,但不管做什么,糜旸的命令,他们都将会誓死做到。

昨日第二章。

(本章完)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 谍海孤雁 贵女景昭 美利坚胜者为王 烽火晋察冀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