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1 / 1)

在费耀领军到达阳平关后的第三日,一路日夜兼程的曹真,终于也率军来到了阳平关之外。

曹真并没有吹嘘。

魏军无愧精兵之称,而曹真本人也无愧名将之美誉,不过数日时间,曹真就能率领五千魏军赶到阳平关下,这样的行军速度不比当初的魏延差。

当曹真领军与费耀汇合之后,曹真马上询问费耀这几日汉军是否有所异动。

曹真询问,费耀自然不敢隐瞒。

他如实汇报道“这几日阳平关守军只是日常巡逻,并无任何异常。”

“城墙上的贼军人数可有增加?”

曹真又继续问道。

费耀立马又如实答道“并未。”

听到费耀的汇报之后,曹真感觉诧异。

他已经推断出糜旸是想故技重施,用诈降的方式来打败曹洪的大军。

既然糜旸是怀抱着这种目的,那么当他知道自己率大军来援后,肯定是不会没有应对措施的。

至少也得怀抱着看重的心态,好歹也在城墙上增强一些守备呀!

一切如常,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他曹真吗?

曹真一下子就不乐意了。

糜旸的反应,是不寻常的,这种不寻常超出曹真意料之外的同时,也让曹真的心中泛起不安。

当下的局势,一切如常四个字,是曹真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兵无常势,变化万千。

很多当世人都喜欢谋定后动,都想着在大战开始之前,就将一切事情都谋划的清清楚楚,并且让事情按照他预料的那般,一步步不出差错的发展。

寻常世人认为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才算的上名将。

但其实世上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战争本质上比拼的就是诡谲多变的人心,在这点基础上,世上又有谁敢说能在大战前就将一切尽料在掌中呢?

正如吴懿以献关为诱饵,诱来曹洪这事,若按之前的谋划,现在糜旸应该是全力伏击曹洪的大军才是。

可哪怕糜旸将许多事都考虑到了,曹真突然率大军到来也让这事有了极大的变数。

不过虽然曹真率大军到来,让糜旸想伏击曹洪大军,成为了一件难以做到的事,可真正的名将就在于懂得随机应变,见招拆招。

于是糜旸立即根据时局变化,制定出了相应的战术调整。

当糜旸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之后,现在就是轮到曹真该见招拆招了。

曹真这番领军,并未将刘晔带在身边。

可他在领军出发前时,刘晔曾进言过刘晔认为当曹真率大军到达阳平关后,糜旸能选择的无非两条路。

一条是不顾一切先伏击曹洪大军,另一条便是放弃伏击曹洪大军的计划,转而增强阳平关关后的防御。

根据糜旸将选择的这两条路,刘晔也分别献上了相应的策略。

只是当曹真领军到达阳平关后,曹真却发现糜旸根本就没按照刘晔的推断行事,他直接选择了第三条路——无视。

曹真不认为糜旸不会提前收到他率大军到来的消息,所以当下汉军的一切如常,就是糜旸有意的一种无视态度——管你来不来,我继续我做我的事。

糜旸的这个策略,完全在曹真的计划之外,当原来的计划不能继续实施之后,曹真接下来也只能根据时局变化,进行相应的见招拆招。

这是糜旸无形中向曹真发起的一个挑战,一个专属于名将之间的挑战。

遥望着那兵力不增不减的阳平关城墙,曹真的脑海中好似浮现了糜旸的低语询问声——曹子丹,接下来你当如何呢?

尽管曹真之前一直在关中领军,但他是见过糜旸的。

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

建安二十四年的汉水上,垂垂老矣的魏王,与老骥伏枥的汉中王各携带两位自身的子侄见面。

当时糜旸初出茅庐,却已经通过公安一战,威震天下。

还记得那一日,曹真与糜旸之间不过数步之遥,在武帝与刘备交谈的时候,曹真就一直在暗中观察着糜旸。

曹真知道武帝那一日为何要带他在身边,为的便是让他好好看清糜旸这位来日的曹魏大敌。

恍惚间数年的时间过去,曹真已经成为了曹魏的大将军,成为了当下曹魏除曹丕之外的第一人,但他从来忘记那一日在汉水上的会面。

想到此,曹真的嘴角不经意间流露出笑意。

他原本慌乱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

他是武帝留下来有资格与糜旸成为对手的人,又岂能因为一时的出乎意料而慌乱不已呢?

当内心安定下来之后,曹真的思绪变得极为清晰。

糜旸不可能对他的到来无动于衷,糜旸之所以要表现的一切如常,为的就是要扰乱他的判断。

思绪清晰之后,很多事自然就想通了。

在明白糜旸的用意之后,曹真反而不急切了。

或许他不知道阳平关的另一面,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但他可以通过他这一面汉军的举动来进行判断。

哪怕糜旸再如何布下迷魂阵,兵力不足远远是他最大的弱点,糜旸是不可能做到既派重兵守备关后,又派重兵伏击曹洪所部的。

只要这一点事实不改变,那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当平复下自己的情绪之后,曹真对着费耀下达了一个命令

“派人去关内求见糜旸,就说孤要见他。”

“如当年故事,他与我,各携带一人相见。”

听到曹真的这个命令,费耀提醒道“今我大军罗列在外,糜贼恐不会相见。”

费耀的犹疑让曹真大笑起来。

“他可是糜旸!他会怕吗?”

曹真的话语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糜旸浓厚的欣赏之情。

“你就派人去吧,他一定会见的。”

因为我想试探他,想来他也十分想试探我。

谁让他们二人,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呢?

说完后,曹真一脸自信的回到了大帐之中。

或许不处于曹真的高度,费耀不能理解曹真的自信,但他还是按照曹真的吩咐,派出信使朝着阳平关内而去。

当关内的糜旸得知曹真派出信使要见他后,他倒是没有意外。

以曹真的能力,或许一开始因为情报的限制,猜出他在阳平关有些困难,但随着许多情报的收集汇总,曹真迟早有一天会猜出这一点。

而糜旸也从未想过,对曹真隐瞒这一点。

糜旸接见了曹真的使者,随后从使者的口中听到了曹真的请求。

当听到曹真的请求之后,糜旸觉得事情变得有趣了起来。

曹真突然想见面,想来不是单纯为了叙旧。

曹真是想见到自己,探察到更多的情报。

而这一点足以证明,曹真并未受到自己的疑兵之计所影响,至少在当下他的头脑是十分冷静的。

这让糜旸的心中,也浮现起对曹真的赞赏之情。

但糜旸也觉得,曹真有这番表现实属是理所当然。

后世人许多人以为司马懿才是诸葛亮的最大对手,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曹真去世之前,数次挫败诸葛亮北伐的是曹真。

而在历史上曹真南征之际,诸葛亮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应对。

这足以证明,单单在军略一道上,曹真肯定是颇有过人之处的,他也无愧曹操生前对他的期待。

曹真,绝对有资格做糜旸的对手。

糜旸不顾法邈等人的眼神示意,笑着答应了曹真使者的请求。

曹真要试探他,他又何曾不是呢?

等曹真使者满意的离开之后,法邈当即对糜旸劝道“牧伯身肩大汉希望,岂可轻出?”

说着说着法邈又要引经据典来劝阻糜旸,可糜旸却一意孤行。

糜旸转眼看向魏延说道“明日,你与我一同出关会面曹真。”

面对糜旸的点名,魏延沉声应唯。

在点名了魏延之后,糜旸便摆手驱散了其他人。

等其他人都离开之后,糜旸看着桌案上摆放着的一个沉重的弩机,他的眼中异彩连连。

曹真有数万魏军为底气,而他既然敢诱曹真大军前来,又何尝没有底气呢?

一夜的时间转瞬即过。

当第二日清晨的日光洒在阳平关那斑驳乌黑的墙壁上时,阳平关的大门也悄然间打开。

糜旸在魏延的护卫下,一步步朝着早早等在关外的曹真走去。

曹真没有食言,他只带了王双在身边。

曹真亦不是小人,他主动让关外的魏军退后百步,这样糜旸就不用担心,会有冷箭袭杀于他。

当然曹真也将会面的地点,放在了离阳平关百步之外的空地上。

两人对这次会面都很期待,但也同时无时无刻不在防备着对方。

百步的距离,糜旸驾驶着骏马,不一会儿就来到曹真的身前。

今日二人都未身穿甲胄,皆穿着便衣。

曹真见到糜旸到来,他伸手虚扶,示意糜旸坐下。

糜旸也不疑有他,就径直坐在了曹真的对面。

而魏延与王双两位猛将,作为各自主将的护卫,就各自聚精会神的手握刀柄盯着对方。

当糜旸坐下后,他发现曹真今日不是以酒会友,而是以棋会友。

围棋,是当世士人都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亦是许多名将擅长的娱乐活动。

曹真有此安排,可谓是十分对应他与糜旸二人的身份。

糜旸自小受教于法正,对于围棋一道,他当然不是新手。

糜旸在曹真面前也不拘束,就好像他与曹真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糜旸伸手就将棋盘上放着白棋的棋筒拿到自己身前。

见糜旸这番不见外,曹真不由得笑了出来。

旁人在他面前这般,算失礼,但糜旸在他面前这般,却让他觉得糜旸不拘小节。

而糜旸特意选择白棋将黑棋留给自己的举动,也让曹真看出了糜旸的深意。

只不过曹真却对这层深意丝毫不在意。

黑则黑矣,他倒也开心。

因为依照棋盘规则,执黑者先行,这好像预示着这场令天下人瞩目的南征之战,是由曹真主动挑起的一般。

“啪嗒”一声,没有任何叙旧的话语,曹真瞬间将一颗黑旗落在象征着天下的棋盘之上。

曹真将第一颗黑旗落在了棋盘的正中位置,这不算很好的起手,却是充满霸气的起手。

中为尊,以大魏当今雄厚的国力,天下之中,自然是大魏为尊。

面对着曹真挑衅般的第一手落棋,糜旸似乎丝毫都不在意,并未着急在那颗黑旗旁落子,他反而选择在棋盘的边角处洒下第一颗白棋。

糜旸的这手落棋,让曹真看出了糜旸要表达的深意。

曹魏当今占据天下之中是不错,可大汉亦可于边陲之地复立社稷,随后步步成长,及至最后将身处天下正中的大魏给包围。

这是糜旸对曹真挑衅的反击,也是糜旸对曹真自信的挑战。

棋逢对手,讲的不止是比较棋艺的高低,还有个人理想的激烈碰撞。

正如黑白自古分明一般,糜旸与曹真之间,由于立场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这一生只能做不死不休的敌人。

一开始二人都没有言语,连一声问候声都没有,两人之间只有不断的落棋声在响起。

这一幕令魏延与王双二人都十分不解,不说话见什么面?

随着棋盘上黑子白子的不断增加,棋盘上好似出现了两条天然敌对的黑龙白龙一般,在互相捉对厮杀着。

不懂棋的人,看不明白现在棋盘上那险恶的局势,唯有执棋者糜旸与曹真对棋盘上的局势了解甚深。

黑龙凌厉,一路进攻,白龙灵活,处处防守。

待不知过了多久之后,黑龙与白龙的战场转换到了棋盘上的西北方位。

在方才的时候,两人都下意识地未落棋那方,因为西北方位正是当下曹洪大军所处的位置。

在这一处,瞬间攻守易形!

白龙不再讲究处处防守,甚至它完全放弃了防御,好似要彻底占据这处方位。

而黑龙却一改凌厉进攻的态度,在这边角一隅开始防守起来,势要守护住这代表着不同意义的地方。

面对黑龙的顽强防守,白龙的攻势却越发凌厉,从糜旸的落子可以看出来,他怀抱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

于是乎棋盘上的局势一时间焦灼起来。

待再次轮到曹真落子之时,他却迟迟未落下那颗代表着希望的棋子。

因为他若执意要守护那块边角之地,那么他原先在其他棋盘上所布置的暗子,也将瞬间被破坏。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严重的后果,让曹真不得不迟疑。

在迟疑的时候,糜旸主动说出了他见到曹真后的第一句话

“他到了。”

这句话让曹真拿着黑棋的手不禁一抖。

曹真知道糜旸口中的他,指的便是曹洪。

而他到了三个字,预示着曹洪的大军,已经成功被糜旸诱引来。

接下来糜旸会如何做呢?

在棋盘上,糜旸不是将他的意图表现的很明显了吗?

说完这三个字后,糜旸抬头看了看天色。

弈棋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

该回去吃饭了。

糜旸率先站起身来。

察觉到糜旸的动作,曹真抬起头看向糜旸。

糜旸的态度他已经知道的很清楚了。

在糜旸转身之际,曹真突然对糜旸说道

“当年在汉水上,武帝曾感慨若糜公当年能听从他的表召,或许你就会成为他最爱的子侄。”

尽管糜旸不姓曹,但曹真一开始也不是呀。

只要曹操真的喜欢一个人,他这个人最喜欢认儿子了,所以当年曹操会说这番话。

说完这句话后,曹真语气一顿,又接着说道“而你我或许也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大魏在你我的辅助之下,将功盖万世,所向无敌。”

曹真对着糜旸说出了他内心中最深的想法。

曹真对糜旸有恨,有忌惮,但也有着欣赏。

英雄相惜,在意识到糜旸的优秀之后,曹真真的就如曹操当年一般,时常惋惜糜竺的拒召之举。

糜旸是背对着听到曹真的话后,听完后糜旸沉默了好一会,随后他转身对着曹真一拜。

尽管是敌手,但曹真对他的欣赏,是不掺杂半点歹念的。

既然如此,糜旸也不介意因为曹真对他的欣赏,而对曹真释放些许善意。

可是在一拜之后,糜旸便也毅然决然地继续转身朝着阳平关内走去。

他听出了曹真话语中的拉拢,可惜的是,道不同,绝难同行。

看着糜旸决绝的背影,曹真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消失,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冷酷起来。

私人欣赏,绝不能凌驾于国家大义之上,这一点曹真与糜旸是共同的坚持。

当糜旸入关之后,曹真让王双收起还未下完的棋盘,并嘱咐不要让各自的棋子有所错位。

随后曹真也转身朝着身后的魏军大营走去。

当曹真迈入魏军大营中后,一道军令不久后就传到了每位魏军的耳中

“加紧操练,时刻备战。”

在曹真与糜旸会面后的第三日,正在大营内批阅军务的曹真突然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阳平关城墙上的汉军撤走了!

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曹真惊得一下子站起身来。

糜旸终于要动手了吗?

曹真连忙跟在费耀的身后,来到大营外查探。

当他来到营外之后,果然见到原本有着汉军值守的阳平关城墙上,许多汉军都已经不见了身影。

原本还算守备森严的阳平关城墙,这一刻在曹真看来,却是漏洞百出,宛若一座空城。

当看到这一幕后,曹真脑海中瞬间浮现起刘晔的判断若汉军要对骠骑将军下手,势必要调动大量的汉军前去伏击。

现在发生在他眼中的这一幕,不是正在佐证着刘晔的这个判断吗?

可是这一刻曹真却犹疑了起来。

在前几日的棋盘对决中,他已经用行动告诉糜旸,曹洪他是一定会救的。

在这种情况下,糜旸还会执意出兵伏击曹洪吗?

难道不会吗?

想起那一日在棋盘上的交锋,糜旸在棋盘上孤注一掷,一往无前的态度,曹真心中就变得紧张起来。

纵观糜旸打的那么多场仗,论冒险精神,他何曾输给过当世任何一位名将。

或许这有可能是糜旸的诱敌之计,但以糜旸往常的作风,这更像糜旸的疑兵之计!

故意撤走城墙上的汉军,让自己以为这是他的诱敌之计,但实际上糜旸是真的率精锐汉军都去伏击曹洪的大军。

糜旸这么做,就是要让自己怀疑,不敢贸然进攻阳平关。

而不需要拖延太久,只要能拖延一段时间,那么糜旸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当糜旸主动撤走阳平关的守卫士卒后,一时间,两种极为矛盾的想法在曹真的脑海中不断碰撞着。

这空城到底是诱敌之计,还是疑兵之计?

一时间各种可能都在曹真脑海中浮现。

在这时候,曹真想起了一件在汉中之战中的往事。

汉中大战时,赵云的大营被大量魏军围困,在那时候赵云就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

赵云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当时曹军的统帅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赵云趁机率军追击大败曹军。

在还未有史学家为当世人编写事迹的情况下,这件往事当世人知道的并不多。

可曹真却是知道的,因为他是当事人。

而糜旸肯定也知道,世人都知道赵云与他的关系不浅。

那么在有过一次成功的前提下,糜旸是否会学赵云故技重施,大摆空城计呢?

虚实难辨的空城计,让曹真越发头疼起来。

可是因为知道赵云的事例,所以在曹真的内心中,他的判断渐渐倾向于这是糜旸的疑兵之计。

当这种想法在脑海中占据上风之后,曹真便又意识到一点,他还有的选吗?

曹洪大军可能危在旦夕,若是他因为犹疑,而错过救曹洪的良机,那么一旦中路军被糜旸率军击破,那么先不要说魏军的士气会遭受怎样的打击。

若没有中路军阻隔益州援军,得到了援军的糜旸,那更加如虎添翼,再难对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真的内心有了决断。

曹真来到那日未下完的棋盘之前,高高举起自那日后就一直随身携带的那颗黑子,随后他再不犹豫地将那颗黑子,重重地敲击在棋盘上被白龙围困的那处。

既然必须要救,那便救!

6000字完成。

(本章完)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谍海孤雁 抗清 贵女景昭 美利坚胜者为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超时空史记 烽火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