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第七百八十三章 怀义劝贤 我亦可往

第七百八十三章 怀义劝贤 我亦可往(1 / 1)

不出意料的是,当吕岱收到糜旸的《伐吴檄文》后,他做出了一个理智的决定。

两万余精锐的东吴水军,在吕岱的命令下,全体转向距离柴桑数十里外的一处港口停靠。

吕岱突然下达这个命令,定然会引起全军上下,许多将校的不解。

于之前孙权诏书的影响下,军中有不少将领,本就对吕岱心存疑虑。

疑虑加上不解,自然让许多将领连携找到吕岱—带头的正是孙权使者周鲂。

“将军,柴桑近在咫尺,何故畏敌不前?”

周鲂深知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众将面前,他的语气颇为严厉。

望着站在身前质问自己的周鲂,吕岱心中对他倒是无半点不喜。

在他晕倒时,周鲂是唯一主动来看望他的人,吕岱非薄情之人。

可将目光注视到周鲂身后的众将身上时,吕岱还是没忍住直接冷哼了一声。

“为何?”

吕岱直接从怀中掏出糜旸的《伐吴檄文》,让吕据送到周鲂的手中。

周鲂刚刚接过檄文时,脸上尚有着好奇的神色。

而在看完手中檄文的内容后,周鲂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起来。

他敬爱的主上,竟然就在柴桑?!

因糜旸到达柴桑乃是绝密,之前就算是周鲂,也未曾提前得知这件事。

更为重要的是,看完手中檄文的内容后,周鲂心潮澎湃的同时,更是深刻明了了糜旸的坚定决心。

作内应最怕什么?

最怕被抛弃。

而相比于言语上的安抚,糜旸行动上的昭示,更让周鲂心中安定不已。

狗脚吴,早当灭之!

当然无论内心再如何激动,周鲂都知道大业未成,眼下尚需隐忍。

因此在快速平复好心情后,周鲂连忙用惊慌的语气大喊道:

“什么?糜贼竟然在柴桑!

什么?糜贼竟然想灭吴!”

周鲂的语气太过高亢,高耸到最后都有些变声,显得尖锐刺耳。

而这是周鲂故意为之。

惊慌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果不其然,在周鲂的两声惊呼下,他身后的众将都直接愣在了当场。

糜旸在江东的威名,非同一般。

尽管公安之战已经过去数年,可在今年的数次作战下,糜旸的威名在诸位吴将心中,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还加重了不少。

遥想数月前,众多吴将看着陆逊出征,都以为荆州唾手可得。

可现在呢?

荆州得不得的到另说,己方的柴桑都快要不保了!

明明在战前,局面无论在哪方面看起来都对己方有利,但他们却还是被糜旸逼迫至此。

糜旸的谋略及手段,足以令许多吴将胆寒。

现众多吴将听说,他们十分忌惮的一个人,竟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背后,还公然喊出要灭吴的口号,这怎能不让他们的思绪一时间陷入宕机中?

惊慌无措,便是众多吴将这时内心的最佳写照。

幸运的是,诸位吴将的惊慌无措情绪并未持续太久。

“据可靠情报,贺齐将军已战死!”

吕岱突地吐出了这一句话。

由于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吕岱并不知道,贺齐是如何战败从而死在糜旸手中。

而有时候未知,更容易引发人的惶恐。

贺齐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论地位名望,他是眼下东吴朝中,可排名前五的名将!

许多吴将更是知道,贺齐以往几乎从无败绩!

如此厉害的名将,遇上糜旸,竟是全军覆没,身首异处的下场?

那他们呢?

下意识地,许多吴将被吓得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

“我们…”

更是有一些吴将,说话都开始变得哆嗦起来。

要不是有孙权诏书在那里压着,恐怕当场就会有人提议退兵,暂避糜旸锋芒。

看着身前诸将惊恐的模样,吕岱叹息连连。

就这军心,如何与锋芒正盛的汉军对阵!

吕岱再无其他言语,他抬起有些佝偻的身躯,缓缓离开了阁楼中。

吕岱不知道的是,他落寞无奈的背影,全都落入了周鲂的眼中。

这一刻周鲂想起了,之前周益向他汇报的那件事。

主上亲临,岂可无礼献上?

当糜旸亲临柴桑,贺齐战死,《伐吴檄文》这三则重磅的消息,在军中流传开后,两万余吴军都陷入了惶恐中。

退不能退,进不敢进,便是眼下这两万余吴军面临的局面。

在这矛盾的局面下,全军上下都支持起了吕岱按兵不动的做法。

至少在吕范援军到来前,两万余吴军都不想迈入柴桑的地界中。

而趁着全军上下不安之际,周益奉周鲂之命,趁着夜色潜行前往了柴桑城外。

借助特殊的联络渠道,周益到来的消息,很快被送到了糜旸的耳中。

听闻周益有要事求见,糜旸让蒋济将他带了进来。

周益在来到糜旸身前后,恭敬的从怀中取出周鲂的密信呈给糜旸。

收下密信后,糜旸展开看了起来。

糜旸本在吃着牛肉,可随着目光在密信上的流动,糜旸顿时觉得手中的牛肉不香了。

大丈夫,吃牛肉算什么本事。

要吃,就该吃下数万敌军!

“叫董卿来!”

糜旸连忙放下手中的著,并对蒋济吩咐道。

见糜旸脸有喜色,蒋济深知事关重大,不久后他就将董允带到了自己身前。

在董允到来后,糜旸将手中密信接连交给他与蒋济阅览。

董允先看完密信中的内容,看完后董允不由得大喜道:

“真是天助大司马,若周鲂所言无误,柴桑以西,将可旦夕可定也!”

而相较于董允的喜悦,蒋济就显得慎重一些。

“臣以为周鲂所言,大多只是猜测,他尚无法确定吕岱心意。

今我军顿兵柴桑城外,吕岱退避三舍,我军得他或不得他,并不紧要。

臣以为无须冒险。”

周鲂在密信中说的是,他察觉吕岱似有背叛孙权的想法,希望糜旸好好利用这一点。

乍一听周鲂的建议很好,但对周鲂这样的人,蒋济并不敢轻信。

另外若糜旸真想劝降吕岱,那么派去的使者就既要有身份,还要与糜旸关系匪浅,这样才能取信于吕岱。

只是一旦将这人派去了,那他的生死就全在吕岱的一念之间。

蒋济持重的建议,令糜旸脸上流露出思索之色。

而在看到糜旸有所迟疑后,董允果断自荐道:

“昔马骠骑受制于张鲁,郁郁不得志。

先帝听闻便派德昂劝之。

德昂怀义前往,引得马骠骑愿弃暗投明。

子通焉知今日之吕岱,定非昔日之马骠骑乎?

怀义劝贤,德昂能做得,我亦可!”

董允脸色坚定,自请为使。

面对着董允的毛遂自荐,蒋济依然心有顾虑。

但蒋济不想直接反驳董允,他看向糜旸言道:

“当初大司马曾言,吕岱老而不死是为贼。”

蒋济的劝谏相当委婉,他这是提醒糜旸,吕岱老谋深算,有些事可能是他故意为之。

糜旸在听完蒋济的提醒后,脸上的确有了慎重的神色。

可让蒋济没想到的是,糜旸接下来是这么说的:

“孤确有此言。

然尊爱长者,是汉室传统。

对老者,不要总是喊打喊杀的。

不然显得孤残忍。”

糜旸的话,直接将蒋济听愣了。

在蒋济无言的时候,董允却大喜。

糜旸的言外之意是,他愿意给吕岱一个机会。

同样的,这也是糜旸给他的机会!

最新小说: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谍海孤雁 烽火晋察冀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