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郭大姐撂脸子(1 / 1)

岳文轩的这几个孩子,除了老闺女之外,其他几个都已经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自然不缺乏生活阅历。除了老三和老四媳妇儿没往这方面考虑,其他人在知道两位老大姐的身份之后,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猜测。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在场的孩子们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老三岳鸿民一点准备都没有,突然间听到组织上要给老爸介绍一个后老伴,更是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脸上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几个孩子各自想着心事,久久不说话,郭大姐作为辅助,只得站出来点名说道:“鸿雁,你是大姐,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郭大姐担心岳鸿雁说出反对的话来,特意补充了一句:“你爸是老革命,是让人敬佩的地下工作者,我很难想象在白色恐怖时期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的一生太不容易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还要把你们这些孩子拉扯大,而且都教育的这么好,真的是让人钦佩。

英雄都有老去的时候,一个人孤单寂寞的日子不好过。人老了之后,都想在身旁有个伴儿,能够说说话聊聊天,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身边也有个人照顾。

你爸把你们拉扯大,他尽到了责任。现在他已经是一位离休的老人,人到晚年,该是你们体谅体谅他了。

我这么说,鸿雁你能理解吧?”

听了郭姨的这番话,岳鸿雁的心里很是酸涩,眼眶不由自主的微微泛红。

猛然间听到组织上要给老爸介绍一个老伴,她的内心是抵触的,也是反对的。

这是一个正常人在情感上的真实反映。

虽然母亲不在了,但老爸对他们的关爱并没有减少,他们是一个和和睦睦的大家庭,这样的氛围让岳鸿雁感到安心。

尽管她已经出嫁多年,但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无论她多大年龄,回到娘家,她的那颗心都是雀跃的,都是安宁的,都是喜悦的。

可要是老爸找了后老伴,家里就会多出一个陌生人,而且占据的还是女主人的位置,这会让她感到陌生。以后回娘家,恐怕再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内心的感触确实就是这样,但理智又告诉她,她不能这么自私,还要站在老爸的角度上,多体谅一下老爸的需求和感受。

就算没有曹姨和郭姨各自说的那番话,等她的心情平静之后,她肯定也会表示赞同。

毕竟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哪能跟小孩子一样感情用事,肯定还得理智的考虑问题。郭姨说的这番话,也正是她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老爸晚年幸福,也就不会阻拦老爸再找一个伴。

深吸了一口气,岳鸿雁给了大家一个不是很自然的笑脸,“我的意见很明确,我支持老爸再找个伴。

郭姨说的这番话,正好说进了我的心里。我爸这一辈子不容易,要干好革命工作,还要把我们这几个没出息的儿女拉扯大,他为我们付出的已经够多了,我们也都愿意他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有了这个开头,哪怕接下来还有哪个孩子提出反对意见,也就不怕了,郭大姐适时夸赞道:

“自从和你爸认识之后,我们几个都特别羡慕他,让我们羡慕的就是他有几个特别孝顺的好儿女。

一般人家的孩子可没有你这么通情达理,更没有你这么开明,根本不会站在老人的角度上考虑老人的需求,就是一个劲儿的反对,问他因为什么,只会杠着头,还说不出什么道理来。”

“郭姨,我能多问一句吗?”

郭大姐说道:“有什么话你就说,这里又没外人,我肯定不会隐瞒,必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岳鸿雁原则上不反对老爸的婚事,但前提是要进门的后娘必须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万一是一个事窝窝、搅家精,那可就要家宅不宁了。如果对方是这样的人,就算惹老爸不高兴,她也得拦一拦。

“我想知道组织上给我爸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性格好不好?郭姨你能简单讲一讲吗?”

这是必须要介绍的重点,郭大姐便把曾丹苓的情况大致讲了讲。当然了,说的避重就轻,曾丹苓曾经几次定亲的事,岳文轩自己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对他们说的这么详细。

岳鸿雁万万没想到老爸要娶的后老伴儿竟然条件这么好,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更是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

她原本以为组织上给老爸介绍的后老伴肯定是结过婚的人,说不定还要带着几个拖油瓶嫁过来。五六十岁再婚的老男人,周围也不是没有,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情况。

像这样的家庭,极少有和睦的例子,大多都是矛盾不断。

组织上给老爸介绍的这个老伴儿,各方面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不但年轻,而且还是大学毕业的女干部,这么好的条件,真的是无可挑剔。

其实对于年龄、文凭以及工作这些,岳鸿雁并不怎么在意,真正让她感到高兴的是马上就进门的曾丹苓是一个人进门。娶一个后老伴进门,只要没有孩子拖累,那就是最好的条件了。

不然的话,前窝后继的,生活里肯定会有各种矛盾,想要维持家庭和睦,那太难了。

女方的条件这么好,岳鸿雁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而且她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便说道:

“郭姨,真的是太感谢您和曹姨了!要不说还是组织好,如果不是组织上记挂着我爸,又有您二位操心费力,我爸想找个伴儿,哪有这么容易?”

岳鸿雁把话说的这么漂亮,表面上看不出一丝勉强,这让两个老大姐很高兴,两个人又各自出言夸奖了一番。

老年人再婚,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要想婚后幸福,最好能征得每一个孩子的支持和谅解。

郭大姐再接再厉,再次直接点名:“鸿国,你是大哥,你也说说你的意见。”

岳鸿国同大姐的想法基本上一样,虽然感情上难以接受,但理智上必须得支持,很痛快的说道:

“郭姨,这件事让您和曹姨费心了,我也支持我爸再找个伴,我没意见。”

“鸿泰,你的想法呢?”郭姨继续点名。

“郭姨,特别感谢您和曹姨,我爸晚年还能有个伴儿,这是好事,我也赞同,让您二位费心了。”

岳鸿泰是真心觉得不错,老爸都五十岁的人了,还能找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也就是组织上给出面费心,不然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美事。

像老爸这样五六十岁再婚的人,周围也不是没有,女方的条件一个比一个差,基本上都有很重的拖累。这也能理解,如果不是日子难过,有几个年龄大的女人愿意再婚的,很少有人会这么想不开。

站在女人的角度上考虑,年龄一大把了还要去给人当后娘,都知道日子不好过,每天的麻烦事一大堆。如果不是想找个人分担一下,没人愿意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

像老爸这种情况,大多是组织上主动出面,才能有这样的好事。

岳鸿泰自己就是干部,而且还是人事干部,对于组织的能量最清楚不过了。他并不知道这是郭姨出面促成的结果,也不清楚女方也有难言的苦楚,自然就想偏了。

如果郭姨把曾丹苓的全部经历都如实的讲出来,几个孩子不可能都像表面上这么痛快,就算知道老爸会不高兴,恐怕也会有几个人坚决阻止。

岳鸿泰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不等郭姨继续开口,老三就大嗓门的喊道:“爸,我不赞同这件事!咱们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周围的邻居哪一个不羡慕,这要是家里多了一个人,谁知道她是个什么性格?

万一是个毛病多的,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得多为难。想来看看你吧,说不定她不高兴,不来吧,又不放心。

万一是这种情况,人都进门了,再想反悔可就晚了。

我觉得还是得慎重考虑一下,不能轻易就下决定。”

有了那么好的开头,竟然还有人反对,郭大姐有点牙疼。

老三媳妇赶紧拽住老三的胳膊,陪着笑脸说道:“郭姨、曹姨,你们不用听他的,他就是一时之间接受不了,说话没过脑子。

其实平常的时候老三对我爸挺孝顺,我这个当媳妇的都挺佩服。回去我给他做做工作,等他想明白了,自然也就不会反对。”

曹大姐站出来打圆场,“你们家的事情,你爸没少和我们讲,我们也都知道老三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他这么说,我知道没别的意思,并不是反对他爸再找个伴,而是担心新人进门之后不好相处。

要是真像他担心的那样,娶进门一个搅家精,这是咱们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别说你们不同意,就连我和你们郭姨也不乐意,我们是你爸的朋友,希望他晚年幸福,而不是想看到他在晚年过上鸡飞狗跳的生活,那就事与愿违了。”

对付老三这样的人,曹大姐太有经验了,三两句话就把话题的核心给转移了。大家都跟着她的思路走,考虑的不再是老爸该不该再婚的问题,而是担心曾丹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姨的这句话说进了老三的心坎里,他连连点头,跟着说道:

“对,曹姨我就是这个意思,我爸能找个伴不容易,我并不是反对这件事儿。

我就是担心你们说的那个人脾气性格不好,要是进门之后不好相处,说不定我爸还要跟着生气,那就好事变坏事了。”

老三只是脾气直,并不是没脑子,被媳妇儿拦了一句,也觉得他这么说好像不太合适。

郭大姐再次把话题接了过去,神情严肃的说道:“老三啊,咱们是干部家庭,说话做事要有素质,不然会让人笑话的。

小曾年龄不大,也就鸿国和鸿英的年龄比她小,但她进门之后到底是长辈,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咱们干部家庭不会继承封建社会那一套,小曾进门之后也不用你们喊妈喊娘,你们就喊一声曾姨好了,只是辈分的不同,这总能喊得出来吧?”

看到郭姨那严肃的神情,老三很是尴尬,确实是他失礼了,赶紧道歉:

“郭姨,是我错了,我就是一时之间还没有适应。您放心,我就是脾气直了点,不是二愣子,等曾姨进了门,我肯定会拿她当长辈尊敬。”

郭姨点了点头,“对你,我还是了解的,郭姨不是怪你,就是给你提个醒。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说完这句话,郭姨的神色这才再次变得和蔼起来,温言细语的说道:

“小曾这个人,我最了解了,因为她是我打小看着长大的,我和她过世的妈妈是好朋友。

她的脾气秉性同鸿英差不多,性格和脾气都特别好的一个孩子。毕竟是大学生,又是烈士子女,你们想想能差到哪里去?

都是被上大学给耽误了,工作之后才开始介绍对象,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这个孩子就不想找了,觉得自己一个人过日子也挺好。

我们当长辈的,哪里能愿意,只能多给她操点心。

也是缘分到了,你爸成熟稳重,看上去又年轻,我觉得还挺般配,一介绍,竟然还成了。

要我说,这也是上天注定的好姻缘,不然的话,他们两个怎么能凑到一块儿?

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都觉得当时肯定是鬼迷心窍了,竟然要把你爸介绍给小曾,偏偏还成了。”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郭姨还是那位没进门的曾姨的长辈,难怪老三只是说了一句那个女人,就让郭姨撂了脸子。

听上去差距这么大的婚事也能成,让人猜不透其中的因由,原来是郭姨做的媒人,这就难怪了。

郭姨是老爸的朋友,还是女方的长辈,两边都信任她,有她从中穿针引线,这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最新小说: 良穗明玉难藏 我真不想吃软饭啊(仙醉) 一剑吞鸿 修仙归来,从照顾小姨子开始 长留亦持刀 湖行志之禾刀传 我在罗刹海市斩妖除魔 修仙开始:我引领了全民修仙 仙琼荟 星际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