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1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

第31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1 / 1)

鲁肃的“父慈子孝”的评价让厅内众人忍俊不禁。
张飞则是下意识捏了捏衣服襟领,打心眼里觉得这李世民虽是皇帝吧,但这爱好还是太过奇怪了一点。
但嘴上倒是一点都不闲着:
“俺大汉天子登基须宗庙告祖、殿见群臣、昭告天下。”
“这唐朝皇帝登基倒是简单,玄武门比刀兵即可。”
煞有介事的点评了一番后,张飞点了点头道:
“俺甚是中意也。”
孔明微微侧目,心中则是微微叹息,难怪这唐后世藩镇之祸不绝。
这李隆基玄武门举刀兵两次,一绝韦后母女,二剿太平公主争夺皇权。
看似是这李隆基手腕过人坚韧不拔,但如翼德这般武人反倒是从直觉上便看得清清楚楚:
得禁军者定皇位。
能任意安插宰相又如何?刀兵一举皆亡也。
那宋续汉唐之统,恐怕便是见唐藩镇之乱,故而矫枉过正致文武离心生暗祸也。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想,眼见翼德在那儿感叹,孔明便打趣道:
“那若依后世‘穿越’之说,翼德穿越成李氏子孙,说不定还真能玄武门争雄也。”
众人想象了一下一条八尺大汉跃马玄武门大吼,某乃陇西李翼德谁敢一战?!
嗯,画面太美。
张飞还真认真思考了一下:
“若是让那李世民来给大哥当儿子,俺去给那皇帝做儿孙也可。”
“不过俺可干不出来逼父之事,更不会吮乳而泣,不成不成,俺做不来也。”
“俺还是愿为兄长帐下先锋击贼,闲时还能与二哥饮酒,如此才叫逍遥快活呢。”
眼看着张飞满脸认真的脸上有毫不掩饰的嫌弃,众人登时相顾大笑。
【先天政变以李隆基的胜利告终,至此玄宗作为一个皇帝的权力才达到了完整。
也是至此,随着太平公主的被赐死,一代女帝武则天留下来的阴影才能算彻底消弭。
太平公主少时曾扮男装讨李治开心,被高宗特许可以自己挑选驸马,而最终与薛绍喜结连理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咱们此前也说过,这个时候的太平公主那是乖得很,一心一意相夫教子,但耐不住亲妈武则天能作啊。
前面说的对薛家不满意,鸡蛋里挑骨头贬低薛家长子薛顗的两个妻子家世只是其中之一。
还记得那个失宠之后愤而点火烧明堂的薛怀义不?
实际上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在李治逝世后便因机缘巧合成了武则天的首任男宠,备受阿武宠爱。
冯小宝家世低微,为了抬高情人的身份,阿武玩儿了个骚操作,借着女儿太平公主的关系直接让冯小宝改姓薛,并与太平公主丈夫薛绍通谱合族,并命薛绍和太平公主叫冯小宝季父,也就是叔父。
由此,货郎冯小宝摇身一变成为了名字写在薛家家谱上的薛怀义。
对身为薛家长子、大唐公主之子的薛顗来说这不啻于奇耻大辱。
故而薛顗态度异常坚决的加入李贞李冲父子的“谋反”也就不足为奇。
薛绍则是被武则天出于“好心”处死,这样才方便让这个女儿改嫁被她扶持的武家,保荣华富贵。
也是经过这次被母亲用权力玩弄,太平公主的人生才有了极大的转折。
她不仅学着母亲私养面首,甚至还挑其中的俊美者献给母亲。
她也不再不谙世事,而是主动参与进了武则天的朝堂决策,得到了充分历练。
705年神龙政变,武周政权至此终结,洛阳也从神都重新降格为陪都,朝堂中枢重新迁回长安。
离开洛阳时,政变的胜者太平公主并无太多留恋,只是下令将前夫薛绍的坟茔迁至长安,而此时薛绍已亡十六年有余。
太平公主也就此循着武则天的旧路一步步收拢权柄,直至撞上了手段更加高明的李隆基,落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有人认为太平公主最终失败是依然受困于女性执政者的先天短板,但实际上看她的人生骤变,更像是一出被母亲武则天亲手祭祀给权力的一场悲剧。
太平公主的失败是李隆基最好的功勋,为了彰显壮志雄心,政变后改“先天”年号为“开元”。
而玄宗也算是说到做到,选贤任能,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尝试募兵,振兴科举,大兴文治,设聚贤苑,复盛唐疆域。
开元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唐朝也借玄宗之手,打造出了继文景之治以后的第二个空前繁荣的盛世。
王维亲眼见证开元盛世壮观的朝会,挥笔写下: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杜甫在后来颠沛流离时梦中想起开元之盛,醒来后也多有追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盛世究竟有几个?
这在如今史学界也依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二盛世三盛世乃至于五盛世都各有说法,至于那种发大水的十大盛世看了笑笑就好,只能说如盛。
而不论是哪个标准,开元皆有盛世之名,从这个角度来说李隆基固然有站在风口上的加持,但其能力也绝对称得上历史上最顶尖的一批,难以指摘。
当然,以上的赞誉仅限于玄宗青春限定版本。
另外,神龙政变当中第一时间被杀的张易之兄弟在天宝年间又被玄宗追官复爵。
要问为什么嘛……因为张易之有个好外甥,叫杨国忠。】
权力,悲剧。
两个简单的词语捶打着李世民的心底,让他默然。
后世百般调侃的数次玄武门,归根结底也还是因为权力两字,对此他早就无感。
毕竟就如后世所叹,他平的天下,凭什么就不能坐天下,而且即便引颈待戮,旁人能铸这唐之兴否?
让他默然的是这武则天对亲女的态度,让他想起了昔日对李承乾的教导。
平心而论,从武则天角度来看她对太平公主的种种举措皆出于爱护。
打压薛家换个角度看未尝不是提升女儿在薛家的话语权,后来武周篡唐之前让女儿改薛嫁武,其中考虑的利益得失也很清楚。
但若是从太平公主的角度来看呢?她确实被自己母亲的权力一次次蹂躏,贤妻亡夫,襁褓之子失怙,这也是事实。
于是最终这个曾经乖巧的女儿以李唐公主的身份逼宫生母……
再想想李承乾后来的癫狂所为乃至最终的造反,李世民一时间也有点怔然了。
大唐皇帝沉默了,臣子们则是开始叽叽喳喳感慨不停。
“这开元时不仅是百姓盛世,亦为诗才盛世也。”
魏征抖动着胡子,自从今日进甘露殿之后第一次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毕竟对秉儒家王道之说的魏征来说,这般万国拜上国的气象,可谓是理想中的盛世。
即便是只能从光幕和诗文中看到一鳞半爪,也足够让他激动不已。
杜如晦则是很没风度的咂巴了一下嘴巴:
“啧,小邑能藏万家,稻米流脂粟米白,若天下如此,那何事不可做得?”
房玄龄偷笑,很是理解。
去岁时李靖以擒颉利之功嘉兵部尚书,原本的兵部尚书杜如晦转迁民部尚书,并检校门下侍中。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司掌民部后的杜如晦更忙了,督农赋税,催军用粮草转运,常与他感叹无论多少粮草皆不足军中用度也。
如今眼看这开元粮藏,自是羡慕的不行。
不过眼看老友如此失了风度,房玄龄也安慰道:
“去岁夷州海师便有奉陛下之命,遣使往交州取占城稻。”
“粟米白尚难,但那稻米流脂嘛,克明尽可一盼。”
虽然这初建的海师攻夷州并不是很顺利,但往交州一行应当没什么困难,毕竟只是要一稻种而已。
杜如晦闻听此言倒是有些心生向往。
眼见后世对海洋之推崇,杜如晦也有点向往了,不知自己何日能登舰劈风斩浪巡唐之海疆?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贵女景昭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美利坚胜者为王 裂石响惊弦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谍海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