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秀才三(1 / 1)

十亩地的租金实在也很捉襟见肘, 而且郭满仓生病花了不少钱,几乎掏空了家底,苏晚枫得去赚钱, 否则又得饥一顿饱一顿的。

抄书,算账,写信这些工作不是每天都有,于是苏晚枫决定开私塾, 秀才给人启蒙没问题。

她要的束脩少, 不是非得钱财或是鸡鸭鱼肉, 你就是拿一小篮子鸡蛋, 几斗粮食, 哪怕是一尺布匹, 她都要, 一时拿不出也没关系,孩子先来学。

她也提供不了笔墨纸砚, 那就一人一个沙盘,在沙盘上学写字。

她打出去的广告也很朴实,不求科举出头,若是孩子将来能当个伙计掌柜跑堂账房,那也是个体面人了。

文盲太多啊, 只要能认字,去了县城, 总能混上一口饭。

自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便是老百姓, 除了实在家徒四壁不能为的,总也愿意自家孩子念书识字。

于是苏晚枫这里陆陆续续也有孩子来念书了。

她就是从实际出发,教这些孩子读书, 若是家里条件不错,奔着科举去的,那她也就往这方面教。

反正考秀才的经验她也有。

就这么的,十里八乡里她也有了一些名头,手里也不缺学生。

其他先生教孩子按季节收束脩,苏晚枫是按课时,老百姓也不傻,这么一比就知道苏晚枫这里实惠,而且便宜。

苏晚枫就这么当上了古代的教书匠。

她的收费标准只是瞎贴的,反正给不了这么多她也不会去讨要,更不会孩子上门了不教。

乡民们基本上也是淳朴的,他们有的实在拿不出这么多东西,不过逢年过节,人家也会挤出一点来谢师。

那时候苏晚枫就能收到好多鸡蛋鸭蛋鹅蛋,各种糕饼粮食什么的,当然是累计。

她也不卖,有些孩子来上学,看着面黄肌瘦,她就会把鸡蛋煮了给他们吃,不是直接给,而是通过奖励性质的给,比如教一段书,或是背,或是默写,只要能通过就能得到一个熟鸡蛋。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很珍惜念书的机会,他们都非常认真。

今天给她送东西的小孩也是郭家村的,家里交不出束脩,于是就会给苏晚枫送些吃的喝的,婆媳两个还会时不时上门给她打扫卫生洗衣服什么的。

说实话,乡民们其实对读书人很敬重。

苏晚枫在这里口碑很好,乡民们投桃报李,对她也很照顾。

生活是很清贫,但苏晚枫却很满足。

等到睡饱了起来,熬点杂粮粥,把饼子热上,等下就能吃了。

吃了饭,苏晚枫拿着笤帚扫地。

她这里三间房,一间卧室,一间厨房兼客厅,另一间就是教室,苏晚枫都会打扫的干干净净。

墙上有很多标语,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认真学习,明天美好生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还有学习展示板,教学,苏晚枫是认真的。

角落里还有算盘算筹等工具,算盘她也会,郭满仓教她的,算筹也是。

乡下孩子,有能力科举的人并不多,一多半就是冲着将来当个伙计跑堂账房去的。

这些本来就得跟着师父学,但是师父收了礼也不见得认真教,只有苏晚枫这里,教的很认真。

这不,临近中午,有个老太太颠儿颠儿的来找苏晚枫,送她一块料子,老太太的孙子在县城一个铺子里当了个伙计。

原本是做不了的,因为那小伙子不识字,名字也不会写,也不会记账算账,想要来苏晚枫这里学,也交不起束脩。

苏晚枫知道后就针对他的需求给他特别整理了教材,反正就是他工作中需要的就重点教。

一个小伙计,只要能记得住经手的货物,记账不出差错就可以了,得到了工作,以后慢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行 。

苏晚枫特意和掌柜的打赌,说是半个月把这个小伙子教出来,掌柜的同意了,苏晚枫把人家铺子里的货物全都记下,回来给小伙子特训。

如今的铺子里能有多少东西?又不是她那个世界的超市,东西琳琅满目,现在一个小铺子里能有二三十个品种就不错了。

半个月后,小伙子能写自己的名字,能把店里的货物名字都写下来,也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且不出差错,他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当初是没钱给束脩,现在拿到了月钱,第一时间买了块料子让奶奶给苏晚枫送来。

料子是极普通的纱布,染色也一般,但是人家的心意滚烫,这也是人家表达感谢的方式。

苏晚枫收下料子,给了老太太十来个鸡蛋,老太太千恩万谢,苏晚枫看着老太太颠儿颠儿地走远。

料子到手,苏晚枫也不会剪裁,到时候央村里人做了就是。

今天是休息天,没有学生,但是苏晚枫也不是没事干,她当私塾先生的收入有些入不敷出,毕竟有些学生根本出不起学费。

苏晚枫又不忍拒绝这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于是她只能想办法自己卷自己,她给县城的梁家书铺写话本子,就是后世的网文。

如今的画本子很单一,基本上都是书生赶考遇贵人,美人,狐狸精等等,然后和女主酱酱酿酿,要么就是糟糠在家苦等,书生高中状元迎娶公主或宰相女,然后糟糠千里寻夫,最后书生左拥右抱和谐结局。

苏晚枫看过无数网文,题材多样,考察了一下这里的市场后就用仙侠文开局,仙侠么,男女都是又美又厉害,高来高去,感情线再缠绵悱恻一些,人妖恋,仙凡恋,仙魔恋,加上禁忌师徒恋,主角多舛的命运,行了,齐活了。

于是第一部凡人修真路出台,主角是个平凡的人间男子(没办法,如今会读书识字的人多是男人,这些才是苏晚枫的第一目标群体。)

苏晚枫的笔名是晚枫居士,她现在对外是郭秀才,上辈子的名字只能当成笔名。

刚开始,凡人修真路的流量很低,毕竟在古代,人们看话本子都得去书铺买,而一般人家也没那么多闲钱买话本子,流通渠道太窄。

渐渐地看得人就多了,在看惯了熟悉的套路后,忽然有一部天马行空般想象力的介绍修仙的书,自然也会抓人眼球。

苏晚枫一开始送书稿去书铺,只能拿十几文,慢慢地涨到了几百文,再后来是一两银子,现在苏晚枫送书稿过去,书铺掌柜能给她五两银子。

有了这些钱,苏晚枫才能安心在乡下当一个教书先生,否则她自己都吃不饱,自然也不能发光发热。

苏晚枫久居乡下,不知道她的凡人修真路有多火,梁家书铺靠着她的书赚了大钱,而且还在赚,掌柜的却只给她五两银子。

今天是书稿最后一卷了,苏晚枫等下就要去送书。

正好村里的村民郭麦也要进县城,他有一辆驴车,苏晚枫就搭他的车进城。

两人先去族长兼任保长也就是村长那里开通行证,拿到了这个才能离开村子进城,负责他们两个非但进不了城,还得被抓进去坐牢。

通行证上写明他们是哪里人士进城做什么,什么时候返回等等信息。

别小看古代的户籍管理,那是把人钉在土地上离不开的。

能四处游历求学的都是富户世家子还有官员,普通老百姓几辈子都得面朝黄土背朝天。

苏晚枫就和郭麦进了县城,好在郭家村离县城比较近,两人不用天不亮就走。

路上,苏晚枫看着驴子的大肚子,“麦叔,您这驴马上要生了吧?”

郭麦道,“可不,现在也不敢让它拉重物,每天还得吃一把豆料呢。”

苏晚枫道,“那是得好好伺候,一头小驴拉到县城也能卖不少呢。”

哦,对了,苏晚枫现在还兼任郭家村兽医,她给族长家的牛接生过,大学有一年暑假,她好容易获得了父母的同意,去同学家玩,同学的父亲就是兽医,那一年暑假苏晚枫跟着人家学到了不少兽医知识,没想到在古代有了用武之地。

这也是苏晚枫受到郭家村村民集体尊重的原因之一。

乡下人家里的家畜可都是心肝宝贝,特别是耕牛,牛死了得赶紧报备,否则还得罚钱吃官司,有个兽医,哪怕是半吊子,大家也得益不少。

到了县城,两人分开,苏晚枫去梁家书铺交稿子,掌柜的看到她,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但是完稿答应给二十两的,最后只有十五两。

掌柜的诉说了一大通艰难,总之就是没多的钱给苏晚枫。

苏晚枫现在佛系的很,从来不在这种事上计较,上辈子够累的,这辈子就想舒坦一些,还是小孩子可爱,眼神纯净,和他们在一起身心舒泰,和老狐狸掌柜对话让她浑身不自在。

苏晚枫好脾气的接受了掌柜的定价,拿了银子准备离开,掌柜的拉着她的衣袖,“郭秀才,第二部你什么时候开始?”

苏晚枫惊讶,“什么第二部?”

掌柜的登时变脸,“凡人修真路第二部啊?你别觉得离开梁家书铺翅膀就硬了,告诉你,除了我们这里,没人会要你的话本子!”

苏晚枫点头,“掌柜说的是,但我暂时不准备写第二部了,太累,收入也不好,何况我并未和书铺签契,你这威胁的话对我说是没用的,难道你还能把我扣在书铺逼我写吗?我知道你们手里写话本子的人不少,你找旁人吧。”

笔墨纸砚在如今也是很大一笔开销,这些都是苏晚枫自己来的。

说完苏晚枫就走了,掌柜的气的干瞪眼,却毫无办法。

一个风格火了,自然会带动其他人跟风,写仙侠话本子的人确实不少,但是他们的三观和苏晚枫不同,哪怕想要仿照她的风格也是画皮难画骨。

苏晚枫的文,主角是男的,但是里面的女仙也好,凡女也好,都是自尊自强不依托男人的存在,她的书很多闺秀都爱看。

其他人披着仙侠的皮,依旧是男人一路收集美人飞黄腾达,这种文太腻了。

而且写话本的人多半也得是秀才,他们可以跟风,却不会连苏晚枫的笔名也剽窃了去,有人也用同音字写笔名,但不敢用一模一样的。

为什么?有个人就用了晚枫居士的笔名写类似的文,被一个有权有势有钱的书粉看到查到,把他暴揍一顿,送去了衙门,革了秀才的功名。

从古至今,疯狂的脑残粉都很可怕,大多数秀才也要脸,跟风写同类型的题材没关系,直接用晚枫居士的名字就太无耻了。

苏晚枫拿着十五两银子,去买米面盐酱,她当然不会把十五两都花了,这可是一笔巨款,乡下一家好几口一年也不过十几两不到的花销。

她就花了五两,买了一车东西,掌柜的知道她住郭家村,离县城不远,就愿意替她送回去,苏晚枫就坐着粮铺的车回村。

赶车的伙计还帮她把粮食什么的搬进了屋子,这差不多是苏晚枫半年的口粮了,但是如果她补贴那些孩子,这些粮食能不能吃到过年就难说了。

苏晚枫手里现在还有十两银子,按照乡下人朴素的想法,苏晚枫应该再买一些地,这样就能扩大资产。

但现实是残酷的,土地是老百姓和朝廷的根本,上等田基本都在地主富户手里,他们是不会卖的,郭家村村民手里的土地世代相传,轻易也不会变卖,想要买地,就只能是下等田和荒地。

下等田产出不丰,收获后税一交,可能连口粮都不够,还得赔上种子肥料人工,荒地就跟别说了,没两三年是不可能有收成的。

苏晚枫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她从郭满仓手里继承的地都是租赁出去的,一年得一点粮罢了,再买了下等田和荒地谁去种?亏空怎么补?

所以买地这种事别想了,小门小户的,只能过小日子。

原本以为靠着写话本子还能维持,现在苏晚枫觉得此路不通,她被剥削的太厉害了。

乡下日子其实一成不变,苏晚枫也是偶尔进一次县城,生活比起上辈子是清苦多了,但是她内心满足。

这里没人会给她施加压力,没人会碎碎念她必须怎么样怎么样,也没人会拿她和谁作比较。

当然,乡居生活也不纯然是田园风光,苏晚枫也不止一次目睹邻里之间为着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乃至打架,到了灌溉季节,几个村群殴也不少见。

夏天蚊虫滋生,冬日手上脚上冻出冻疮也很正常,走在乡间小路上,驴粪,马粪,牛粪,狗屎等等也像地雷一样潜伏着。

你要是抓个土生土长的乡民问问他可幸福,估计会得来你有病的一瞥,然后远远躲开你。

土里刨食的农人,很多事很多人都能决定他们吃不吃得饱,天灾会让庄稼欠收甚至于绝收,赋税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自己能留多少粮食,如果加上劳役,一年到头家里能有存粮挨到新收成的人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苏晚枫倒是很看得开,她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本事,如今在这个地方靠自己能有立足之地和三餐饭食,也没人对她指手画脚,她已经很满足了。,

最新小说: 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 闪婚后,我一胎三宝乐疯豪门婆家 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 时空八卦大爆炸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世界神秘学使用指南 重回千禧,我凭神功开疆拓土 龙族之重启路明非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