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发展分裂(1 / 1)

东瀛自从向大乾臣服后,这么长时间一直都老老实实的,存在感极低。

当年曹明和公山留拿下东瀛也是费了一番精力的,现在好好的地方隔着不用怪可惜。

在东瀛建立大乾的水师基地,即有利于对东瀛的控制,也有利于大乾对美合帝国的作战。

美合帝国远道而来,补给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背靠东瀛的大乾就不需要担心。

以逸待劳,必然可以取得胜利。

“诸位对威海侯的提议可有异议?”

刘刚的封号是威海侯,王雨则是渤海侯,都是县侯。

群臣们思来想去,觉得以东瀛为支点的计划已经是天衣无缝的计策了,再去多想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思考许久,群臣纷纷表示支持刘刚的建议。

见自己的建议被群臣采纳,刘刚也感到很开心,随即将得意的目光瞥向一个地方,只是那里今天空荡荡的。

他看向的地方是以前王雨所在的地方。

现在王雨在外铺设铁路无暇返回,所以那里便空了下来。

“美合帝国当为我大乾首患,诸位务必时刻关注这个帝国,莫要让他趁虚而入,损害我大乾国威。”

秦雨柔龙音犹在,群臣闻言莫不俯首。

解决了美合帝国的问题,秦雨柔接下来对大乾这段时间的发展和未来的方向做了总结,主要目的就是大力发展大乾国力,但一定要注意大乾各地发展的平衡。

大乾现在的确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很多地方的经济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在这突飞猛进的背后,是呈割裂状态的不平衡。

大乾京师在所有地区中呈现断档式领先,而且是断了好几个挡的领先。

京师是大乾无可置疑的龙头,几乎所有的科技和文化创新都是从京师起源。

而思想方面,京师的百姓们解放的也是最早的。

甚至在全国其他地方做生意取得成功的人群里,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从京师离开的百姓。

除却京师以外,江南等地区的沿海城市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林天大力倡导海上贸易,并且利用国库中盈余的钱来发放外债,让别的国家利用这些外债来和大乾进行交易。

这样鼓励海上贸易的结果就是,沿海城市的经济收入急剧增速,几乎每年都要翻上一番,绝对是相当恐怖的增速。

现在别说东亚,远在中亚、西亚、欧罗巴,甚至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国家都知道了大乾的存在,并积极地和大乾进行贸易。

大乾地大物博,珍奇异物更是数不胜数。

在这些异域国家中,大乾的东西永远都是稀罕货,他们买回去以后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卖出天价。

在巨大的利润面前,自然会有人前扑后继。

沿海城市取得巨大发展,百姓们的手中有了多余的闲钱,也就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劳作之外的其他地方。

京师作为大乾的标杆,各地百姓纷纷效仿京师百姓的生活。

大乾商行顿时成为风靡全国的购物中心。

大乾商行在李同贺的经营下,已经不再是当初仅仅销售工业产品的地方。

李同贺看到了百姓们生活的需要,于是扩大大乾商行的规模,在其中增设了服装、布料等等产品,俨然成为这个时代的百货大楼。

李同贺对大乾商行的扩展,还间接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

大乾商行要扩大规模,所需要占用的地方必然会增大。

其他地方倒还好,大乾商行财大气粗,买几块地就好了。

可京师寸土寸金,先别说每一块土地都是天价,土地往往都是有价无市的,人家愿不愿意卖才是关键所在。

无奈之下,李同贺只能另辟蹊径。

既然宽度和长度没有办法增加,那就只能增加高度了。

于是李同贺专门请了几位大乾顶级的木匠,让他们为大乾商行设计多层建筑。

最后,京师大乾商行盖到了四层。

这已经是京师之中除却皇宫以外最高的的建筑了。

当然,除了寺庙高塔等特殊的地方。

在大乾商行蓬勃发展之下,可以看到在沿海城市率先崛起的,能和大乾商行并排生长的商行。

这些商行的背后都有当地财主的支持,所以资金相对来说比较雄厚。

他们的来货途径也很广泛,科技部的货几乎都被大乾商行给垄断了,他们无法从科技部拿货,只能从下游去捞。

科技部自己的工厂远远无法满足全国百姓的生活需求,所以大乾之内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小工坊生存了下来。

这些小工坊的产品或许达不到科技部的质量,但也有自己的优点——便宜。

沿海城市的商人正是从这些小工坊中低价拿货,然后放在自己的商行中低价售卖。

凭借着价格优势,他们勉强生存了下来。

接着又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积累下自己的人脉,从而在一些地方达到可以和大乾商行齐头并进的程度。

李同贺早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可沿海城市天高皇帝远,他多少有些有心无力。

后来林天告诉他,大乾商行是绝对没有可能统治整个大乾的商业的。

目光盯着所有地方只会让自己看不到脚下摔倒,李同贺现在只需要把眼下的大乾商行经营好,然后再稳步前进就可以。

林天让李同贺建立大乾商行的目的本来就是让他做龙头,而不是饿狼。

明白这一点后,李同贺也释然了,专心发展已有的大乾商行。

其他商行借助这个机会,总算在大乾占据了一席之地。

至此,无论是京师还是沿海城市都已经取得极大的发展,可内陆地区的进步却非常缓慢。

京师吃的是政策红利,任何事情都是从京师开始的。

京师是先行者,也是大乾重点关注的地带。

沿海地区吃的则是贸易红利,外藩来朝,大量的资金流入,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富裕了起来。

这两个地方都有红利吃,可内陆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大乾内陆地势复杂,山野崎岖。

平原之上,百姓聚集为城。

山野之间,百姓聚集为村。

村和村之间尚有高山为阻,村中的百姓想去一趟城里就更加困难了。

而且即便是城,也不见得有多么繁华。

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是很慢的,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这话不是说说。

古代有多少百姓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居住的小山村。

有多少人不曾看到京师的风华绝代。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新小说: 坑王小传 再世潘金莲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春天的抵抗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万历新明 风起大兴 大秦九皇子: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