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全球升温12(1 / 1)

拿着工具敲敲打打,林茜对山地自行车进行了简单的改装,后面加长放宽能绑上32寸的行李箱。

前面钉上坚固的铁篮子,铺上冰凉垫就可以让安琪待在里面睡觉。

她还把家里能用上的东西都打包进了空间。

现在不知道安南基地是什么情况,锅碗瓢盆、书籍家电之类的还是先带上,就连装东西的柜子她也收了两个。

帮安琪洗完白白,林茜也进空间痛痛快快的冲了一次凉,下次再碰水就要到安南基地了。

凌晨三点,听到隔壁的开门声,林茜放下手里的相机。

她抱起趴在大毛巾上和后方婚纱照合影的安琪。

我们要走了,不知道以后你还有没有再回来这里的那天。

背上大登山包,砰的一声,房门关合。

杨奶奶推着一辆老式自行车,车前捆着行李,旁边的徐爷爷手里拉着个小行李箱。

徐爷爷问:“平曦,你现在就把行李绑在后座,待会怎么下楼梯?”

林茜打开挂在腰间的手电筒,提起自行车说:“箱子不重,而且我力气大。”

两老人拒绝了林茜帮忙的好意,慢慢的把车和行李箱运下车库。

第一批要出发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集中在车库负一层。

床铺已经全部被移开,车库里清理出一片空地,3个穿军装的士兵正在维持秩序。

昨晚的广播说得很清楚,不要带大件行李,安南基地有补给。

但穷家富路的道理谁都明白,大家还是不约而同的收拾了一堆行李带过来。

今天的庇护所算得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行李箱和自行车是主流,林茜还看到有挑着扁担箩筐的、拉着滑板车的、还有用超市的推车、快递拉车……

林茜走到舟山小区的集合点,业委会的梁大妈也是第一批走的人,她正在点人数。

找梁大妈报到完,大家就可以自行找地方打地铺。

这也算是提前演练,广播里说以后在路上不一定每天都能去高温庇护所休息。

大家白天休息的地方有可能是防空洞、地铁站、甚至是某个已经废弃已久的地下停车场。

总之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林茜心想难怪B级的生存点会翻了十倍,难度果然暴增。

她之前也考虑过要不要脱离队伍独自出发,有空间在手,开着小电动上路怎么看都比跟着大部队强。

但关键在于她不知道安南基地的具体位置在哪,只知道距离900里。

这个世界华国南边的地盘那么大,安南基地建在哪里好像都可以!

昨天开会的时候林茜也试着问赵医生,对方也不知道。

她只说安南基地的建设一直由军方接管,各省提供的人力物力支持是直接送到军区,目前也只有过来带路的几位军官才知道具体位置。

林茜还从赵医生那得知,如果不是气温突然升高,远征计划不会这么早就开始执行,安南基地的具体位置太早暴露于人前并不是一件好事。

有些东西建起来很困难,毁起来很容易。

和杨奶奶打了声招呼,林茜推车走到人群中最醒目的白色医疗车旁。

她不是最早到的,赵医生已经来了,“赵医生,这么早?”

赵敏华想起昨晚和丈夫的争执,面上略带苦笑:“反正也没别的事,我就早点过来看看。”

医疗车旁还有2位配枪士兵守着,他们看上去年纪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

赵敏华对林茜介绍道:“以后小孙和小李负责开医疗车,他们也会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要两个持枪的士兵来负责医疗车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听到这话,林茜眉头一皱,脑中思索着当前的情况。

一定是先头部队发生了什么情况,其它离安南基地近的地方可能已经提前迁徙,那些先出发的会遇上什么事?

“能救则救,不能救就把生的希望留给更多人。”

昨天赵医生说过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林茜猛地抬头看向对方。

当药不够用,面对生死之时,谁都不想自己和家人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人在失去理智的时候,剩下的就是凭本能行事——譬如抢药。

这么快就推测出了一切,真是个聪明的女孩子,赵敏华低声嘱咐林茜:“如果乱起来,脱掉白大褂,抱着安琪远离医疗车。”

林茜点点头,不可察觉的叹了口气。

赵敏华看向正睁着大眼睛的安琪,心里想起了昨晚的争吵。

“为什么不跟朝天的车走?赵敏华你知道株市迁徙的时候没了多少人吗?”

“现在医生少,病人需要我。”

“你可怜那些病人,那谁来可怜我?”

“媛媛没了,赵敏华也死了,她可怜不了一个心里只有事业没有家庭的高官。”

“我,对不起……”

咿咿呀呀的声音把赵敏华带回了现实。

她看到那个叫李平曦的小姑娘已经在地面铺上一张野餐垫,然后躺上面开始睡起觉来。

真是好心态。

也是,活下来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四周依旧吵闹不已,林茜闭上眼开始养精蓄锐,等待出发。

睡到下午四点,广播把人叫醒,志愿者们开始发水和食物。

一批改装好的共享单车也发给了有需要的家庭。

林茜没有去排队,医护人员每天的物资是小孙直接一起领过来发的。

她的大登山包里安琪的东西占了三分之二,其余的都是不占体积的能量棒和压缩饼干。

现在安琪每次可以喝180ml的奶,撑4个小时。

一晚下来,600ml的保温杯里装满热水冲奶粉就够了,等白天停下休息的时候再烧新的热水。

晚上九点,车库大门打开,大家开始启程出发去安南基地。

走不了路的孩子和老人要么在单车后座上坐着,要么被家人用拖车拉着。

刚走上大马路,就有人冲过来医疗车问小孙:“我看前面有人在开车,可不可以让我孩子也坐上去?她还那么小,根本走不了路。”

小孙解释道:“我们的车都被用来运物资,没有空位置,前面那几辆是私人的车。”

旁边有人说:“他们的车有油,还不是你们提供的,现在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小孙刚来没多久,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赵敏华骑在一辆粉红色的自行车上,下来帮小孙解释:“两个月前加油站就关了门,他们的汽油是后面拿水和车主们换的,积少成多。”

“好像是,我也去换过。”

“看人家这头脑,我就没那本事。”

月光照亮长路,林茜回头看,后面是浩浩荡荡的人潮。

夜晚无风,闷热难当。

虽然身上穿着清凉衣,但很多人还是边走边摇扇子来换取一丝微风。

走了三个小时,有人拿着大喇叭喊原地休息。

林茜没敢给安琪贴冰凉贴,不过她对高温天气一直适应良好,真是个让人省心的小天使。

最新小说: 百里独行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行商坐医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九九金仙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