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八章【奏章急报】

第八章【奏章急报】(1 / 1)

此刻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潼关卫方向,策马行驶出一个传令兵,他的身后背着一面(令)字的锦旗,正骑马快速朝京师官道上赶去,在过了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之后,又迅速往北乘船过黄河走卫辉府。

一路上传令兵都似乎表现出很急的样子,过官道驿馆休息时,他也只是吃了两个馒头而已。

便又立即更换了马匹,接连过了彰德府(彰德卫)首府安阳县、磁州(磁州守御千户所),进入北直隶广平府邯郸县。

时间到了2月16日,在大明帝国中原地区,也相继大规模的爆发了瘟疫传染!各地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州、府、县、都司、行都司、卫、守御千户所、守御百户所、巡检司,等地城内的数十万百姓和部分守军们纷纷染病身亡!

大疫还先后蔓延到了;北直隶京畿顺天府、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卫、昌平州,以及万全都指挥使司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情况也十分严重。

致使百姓们日夜举办丧事,为死去的家人亲属们哭泣哀悼着!几乎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死者的尸体堆积如山。

以至于有些死者尸体生蛆发臭,都没人来收尸!导致气味传至方圆十里之内,成千上万的百姓们苦不堪言!纷纷把疫情之事写成奏章,交由地方父母官处理。

而大明各州府县的官员们见状,有些则直接将奏章上报朝廷,有些则瞒而不报!甚至弃官逃跑的人也不在少数。

因为害怕被瘟疫传染难以治疗,所以只有少数官员,肯帮助百姓克服疫情同甘患难。

各地州府县以及都司卫所上报的奏章,在帝都内城〈通政使司〉衙门内,早就被堆积成山了,时常困扰着明通政使:黄范生,让他头痛不已!

不知该如何上报朝廷?

毕竟疫情规模很大,若想治疗平定,那肯定是需要大把的银两与郎中、大夫,可眼下大明战事连年,国库也不富裕!哪里还有多余的银两用来治疗疫情啊?

再加上皇帝陛下也被各种国事缠身,常常批阅奏折到深夜累得半死!才让明通政使想着把此事先缓一缓,也好替陛下分忧解难,以尽尽臣子的本份。

还自我安慰的想着;也许瘟疫,会被地方官员们给平定了呢?

然而却不料疫情之事越闹越大!因此他也不得不把此事上奏给朝廷,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故此明通政使只选出了北直隶地区的奏章上报。

在派出了明通政使司知事:莫质树,让他带着奏章进入紫禁城,呈交给陛下观看。

待明通政使司知事拿着一批奏章,刚走过西江米巷来到大明门时,就遇到了迎面走过来的明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陈演,此人是个庸臣。

他一见到有通政司衙门官员入皇宫,便知定是有要事?所以明户部尚书连忙走上前去,询问道“通政使司知事,这是要去那里啊?”

明通政使司知事立刻行礼道“下官,拜见户部尚书大人,回禀户部尚书大人,下官正有一批奏章要交给陛下观看。”

明户部尚书便问道“可否紧急?”

只见明通政使司知事快速点点头。

见到事态严重,明户部尚书就带着明通政使司知事一起进入承天门,在穿过端门、午门,又往西拐入归极门才来到武英门外。

两人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明司礼监太监:方正化,让他赶紧去通报皇帝陛下请求召见自己,而明司礼监太监便让他们在殿外等候,自己则关上门缓缓走进殿内。

此刻高坐在龙椅上,穿着蓝色常服,图绣五爪龙的大明毅宗信王崇祯烈皇帝:朱由检,正在低头认真查看着各地税赋的奏章,还时不时就很生气的把奏章扔到地上。

这让明司礼监太监见到,刚刚而立之年(中年)的陛下,就因身负肩挑振兴大明帝国的重任,而操劳过度竟长出一丝丝的白头发!不免让他有些不忍心再打扰。

但事关紧急也不得不提!

便提起胆子,走过来捡起地上的奏折,又回放到案桌上,并开口道“陛下,殿外有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与通政使司知事两位大人求见。”

但明毅宗:朱由检,却说道“哦,朕知道了!让他们俩先在殿外候着,朕还有辽东都指挥使司关外的经费奏章没看!”

这下明司礼监太监也不敢打扰,只好回复道“是,奴婢告退!”

随即就退出殿外,向两位大臣通报情况。

两位大臣得知陛下正在忙着,可着实让他俩感到十分的焦急啊!就不由得来回踱步走动着。

正巧明内阁首辅兼中极殿大学士:周延儒,也路过此地,他正想找陛下商量一下国事,却看见早就在殿外候着的两位大臣。

一向老奸巨猾的他,便猜想;此二人在殿外,莫非是有要紧事面圣?

怀着好奇心的他,就上前打招呼,说道“哎呀!陈大人、莫知事,你们两位这是干嘛?”

明户部尚书一看到是周阁老来了,便立刻把瘟疫之事告诉了他。

谁知明内阁首辅得知竟有此事时?他大吃一惊的说道“不行!此事必须得告知陛下,早些发银两赈灾救济军民,也好早日平定疫情才行。”

说完明内阁首辅就带头闯了进去。

他刚进入武英殿内,便甩了一下前面常服的裙摆,半跪在堂下行礼作揖,说道“老臣,参见陛下,启奏陛下,臣有一事要禀报。”

明毅宗听后,连忙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周爱卿快快平身,有何事说吧!”

这时明户部尚书与明通政使司知事也一起走进殿内,两人急忙向皇帝陛下半跪着行礼作揖,待礼毕之后明通政使司知事就拿出奏章,说道“启禀陛下,这是北直隶地区各州府县以及附近都司卫所灾患军民们的诉状,还请陛下过目!”

说完就让明司礼监太监把奏章递过去,给皇帝陛下观看。

明毅宗随手拿起几本折叠的奏章,翻开来看了几条诉状之后,便勃然大怒地骂道“什么?中原地区竟然发生有瘟疫了?那为何朝中没人上奏给朕?也从来没人提起过?是不是群臣们知情不报?还是无人知晓?”

一边骂还一边把奏章拿在手上不停地摇晃,最后用力拍打案桌袒露怒气。

见到天子陛下如此动怒!堂下的两位大臣们便不敢说话了,唯有明内阁首辅站了出来,信誓旦旦的说道“陛下,此次疫情事出有因,而且疫情蔓延速度极快!恐怕不少官员们也都和臣一样,也是刚刚才得知有此事啊!”

这句话算是勉强稳住了皇帝陛下的心,也让台下的明内阁首辅看到了一点希望。

他便又继续说道“眼下,老臣恳请陛下速速调拔国库银两,老臣愿意充当总镇巡按,亲自带着银两,前去灾区救济军民,以便早日平定疫情。”

这话一出就让明毅宗觉得,还是自己的明内阁首辅比较靠谱!便一口答应下来了。

他立刻命令明司礼监太监去传旨,让内城的太仆寺、光禄寺与明户部尚书一同发出;白银30万两、黄金15万两,由明内阁首辅充任(钦差总镇巡按北直隶)带着饷银火速前去北直隶各地救灾。

接旨之后明内阁首辅,还说道“对了陛下,内城东直门南居贤坊的海运仓,听说还有些粮食?臣想请奏发放给昌平州军民食用。”

此举被明毅宗直接给批准了,还发了40万石粮食,让明内阁首辅高兴不已,也让原本在陛下面前,表现得忠心耿耿的明内阁首辅,瞬间就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他带着银两与粮食,一出京师内城德胜门之后,便开始娇纵妄为,还肆意向地方官员们收纳银两,并克扣朝廷的赈灾钱粮,只给出白银13万两、黄金5万两以及粮食16万石,交由北直隶地方官员赈灾。

其余黄金银两与粮食,则全部进了明内阁首辅的腰包里。

不仅如此,他还故意抬高粮价,用别人的名义,在州府县境内公然贩卖以谋取盈利。

这使得地方上的瘟疫越发严重,拨下来的经费又被地方官员们层层贪污,最终到达地方郎中手中的银两多数不足半吊钱,而治疗瘟疫的药材又是十分的昂贵,因此染病患者不减反增!

由于人数不断的增多,使得一些地方父母官们也不愿意在管了,直接就采取隔离百姓与城内官民的措施。

部分州县官员们没有办法治疗,只能卷起银两携带妻儿老小弃官潜逃,由此中原地区处处可见,居民哀嚎哭泣之声!

同时传令兵抄近路,从北直隶真定府,进入大宁都指挥使司保定府(保定五卫),在往前到达京畿顺天府涿州(涿鹿卫、逐鹿中卫、涿鹿左卫)地区时,沿途地带的疫情,也让传令兵知晓一二。

他发现许多县城要么人数极少、要么就是无人居住,而且城内臭气传遍三里之内!就连军营也常常看到有人用拖车运输焚烧的尸体。

好在传令兵走的是官道,所以速度比较快,也算间接的避免了疫情感染机会。

未时初,传令兵便来到京师外城右安门外,他拿着令牌一路通行走过宣康坊、正南坊,来到正阳门大街前,又继续骑马进内城正阳门,在往西走西江米巷穿过北镇抚司锦衣卫衙门。

之后在北上来到通政使司衙门口,传令兵才拉住缰绳迅速下马,小跑进去把书信交由明通政使。

还在处理事务的明通政使见到又有消息,便立刻接过书信去通知明通政使司经历使:安道洁,命他火速把书信交由皇帝陛下不得有误!

于是明通政使司经历使就拿着书信,在明司礼监太监的带领下,直接去了内廷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

待明通政使司经历使一上殿行完作揖礼,之后便说道“臣启奏陛下,这有本书信,此乃边关六百里加急军情!还请陛下过目。”

最新小说: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贵女景昭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谍海孤雁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美利坚胜者为王 汉家功业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