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十六章【举旗造反】

第十六章【举旗造反】(1 / 1)

故此真正算起来,李鸿基的做法恐怕也要受到官府的惩罚,再加上李鸿基本人并不太懂大明律法。

此时恰好被路过此地,正打算拿些粮食前来救济婶婶的侄子:李锦,进门后发现了这一幕惨状!

当场就吓得李锦,腿一软立即跪倒在地。

而李鸿基扭头看去,他不想伤害侄子,但又害怕侄子去报官,所以他心生一计,决定带着侄子远离家乡。

于是他俩一路走山道向西前行,打算走远点以逃离官府的注意,先后过了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

在12月初6日,他俩便来到了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兰州卫(甘州中护卫)城内。

当时由明太子太保领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兼兰州卫总兵:杨肇基,负责主持临洮府兰州兰州卫和保护明肃惠亲王:朱识鋐,殿下的甘州中护卫(既;肃亲王府护卫指挥使司)故此他的军事责任很重。

落荒而来的李鸿基与侄子:李锦,两人形同流民一般身无分文,已经吃不起饭了!在见到兰州卫城内贴有参军的告示时,李锦便有了想法?

毕竟他侄子也算是读过一点书的人,有些文化,所以就劝说叔叔:李鸿基,前去参军继续报效朝廷,也算是为今后找个安身立命之处,也能够将功补过。

这对于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且身上已无半分钱财的李鸿基来说,参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能有口饭吃,还有军饷领,便打算参军入伍。

可转念一想,侄子参军倒是没事,但他自己可是罪人啊!

这要是参军被查出来的话,那可是自投罗网,故此思来想去李鸿基决定,得改名换姓才行,他想着今后若能参军便改过自新,多立战绩功成名就,好升官发财。

想到这,他就把名字改成了(自成)既;表示改过自新,又表示能成大事之意。

不过李自成依然不放心,虽然自己改了名字,但是侄子并没有改,要是被发现的话,依旧能够查出来自己的身世。

思来想去他便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帮侄子:李锦,也改名叫(过)既;李过,希望能够躲过朝廷的法眼。

就这样李自成与侄子:李过,一起来到兰州卫军中报名。

而时任明兰州卫左参将:王国,这样的将领,眼下刚升官需要帮手,他见军中的李自成孔武有力,就让他来自己帐下为兵,李过则安排到新兵中。

参军之后的李自成,也是个很卖力干活的家伙,且任劳任怨,不管是日常训练,还是让他屯田,他都能干得非常出色。

因此也得到了新、老兵员们的一致赞赏,更让明兰州卫左参将看在眼里,他对于这样的人,自然是非常的喜欢,没多久就把李自成封为〈兰州卫把总〉。

升官之后的明兰州卫把总:李自成,也没有骄傲,而是对侄子多加关照,对于其余战友们也是像往常一样对待,大家有说有笑的一起训练、一起屯田干活。

12月15日,有京城飞骑信使,八百里加急来报,宣称“酋奴东虏建奴鞑子黄台吉,现以入京犯驾,陛下速调各地都司卫所军入京勤王,不得有误!钦此。”

一时间,兵部紧急调遣陕西都指挥使司与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精兵救援,其中陕西五大总兵既;明延绥总镇总兵:王承恩、明平凉府固原卫总镇总兵:杨麒、明宁夏卫总镇总兵:尤世禄、明临洮府总兵:吴自勉、明甘肃总镇总兵:杨嘉谟。

分别由明延绥总镇巡抚:张梦鲸、明陕西总镇巡抚:刘广生、明甘肃总镇巡抚:梅之焕,这三大总镇巡抚率领军队,先后东进入京勤王。

致使陕西军队精锐一时尽出,瞬间让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成了光杆司令!

这让明太子太保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兼兰州卫总兵:杨肇基,大怒不已!他当即扔下书信,重重地拍打案桌叫喊道“大胆东虏酋奴,竟然如此放肆!待本宫保这就率军北上进京,痛击建奴鞑子。”

随后明太子太保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兼兰州卫总兵就集结兵马祭旗出征,就这样身为前锋营的明兰州卫把总:李自成,自然也在此次向东进军勤王的途中。

这是他第一次听说关外东虏建奴猖獗之事?

因为之前在延安府绥德州(绥德卫)米脂县内,几乎不曾接触过大明战事,所以他对此还是很好奇的,打算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够立个战功,也好继续升官发财。

然而军队在进行到临洮府金县时,却发生了意外?

这是什么情况呢?原来之前说好发给兰州卫士兵们的军饷,因为满清东虏建奴鞑子后金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绕道漠南蒙古南下入关围攻京师,才导致了原本护送到临洮府金县的银两,被上调给了已经出发入京的,别的勤王明军去了。

故此惹得兰州卫士兵们很是生气!有些人直接就跑去金县县衙内大闹,还怒骂道“狗官快出来,说好发给我们的军饷呢?为何不见踪影?”

很无奈的明金县知县:蔡余,只好走到大堂内伸开手来,说道“诸位诸位,不要急!本官这也是奉命行事,朝廷急报关外东虏鞑子入侵,你们的军饷已经调给先行出发的勤王军了。”

听到这话后,兰州卫士兵们开始大闹,还称“若是今晚之前见不到银两,那就见血吧!”

没办法,毕竟都是一帮没有文化的武夫,他们只认银子不认人,故此由将领们带头开始闹了起来,可把明金县知县给惹怒了,他皱着眉头说道“好,本官话以说明,若是尔等还在此闹事,定将你们统统抓起来,论以军法处置!”

然而这帮当兵的根本就不怕!

其中明兰州卫把总:李自成,与侄子:李过,也在县衙内,但他俩不敢闹事,反而还一个劲的劝说带头闹事之人算了,毕竟他俩可不想丢了饭碗。

这一幕恰好被明金县知县无意中发现,他觉得这位头戴铁盔红缨护耳的把总,很是面熟?便指着他说道“你,本官好像在哪里见过?”

但明兰州卫把总见状连忙往后面躲去,生怕会被人认出来,李过也不敢插嘴,只能任由士兵们去闹,反正也没有银两。

就在这时明兰州卫左参将:王国,却走了过来,他看到士兵们围在这里,就立刻训斥道“怎么回事?都在这干嘛?还不回营准备出发?”

而闹事的士兵们就开口道“他、他不发银两,弟兄们都好久没有领饷了,上个月就说这个月发,结果就被调走了,我们不管那么多,今个必须见到银子,否则我们就不走了!”

明兰州卫左参将见状就走上前,对着其中几个闹事的千户、副千户、百户,他们说道“你们没有银子,本将也是一样,眼下京师危及,咱们去勤王还怕陛下不给银子吗?都散了吧!”

但将领们却不肯走,还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他,无奈之下明兰州卫左参将就拔出柳叶刀,当场砍死一个试百户,想让众人们平息怒火!

可谁知道将领们见状竟立刻就反了,还一拥而上,挥刀的挥刀、举铳的举铳,当场杀死了明兰州卫左参将:王国,和明金县知县:蔡余,并发动兵变夺取了县衙库房物资。

可兵变之后大家都知道在劫难逃,而明兰州卫把总:李自成,又深得大家的意,便拥护他逃走,一起去参加不沾泥:张存孟,部下的农民军造反。

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正月初3日,农民军:王嘉胤、王子顺、苗美,率领四千人迅速袭击了西安府、延安府、庆阳府,这三地,一举攻陷了许多城池。

同时负责总督三边(延安府、宁夏府七卫、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甘肃总镇)军务的明陕西三边总督兼兵部右侍郎:杨鹤,决定对农民军进行招抚。

正月15日,明陕西三边总督及时赶到西安府内,再解了西安府同州韩城县之围,而王子顺部农民军则遭到明军们重创,农民军将领:苗美,竟投降明军以求自保。

使得王子顺势弱也不得不投降。

3月初7日,明延安府清涧县庠生:李攀龙,得知苗美在延安府延川县贺家湾,故而抓住反贼,让乡亲们把他给打死,也算是报了祸害家乡的私仇,还故意上报宣称替朝廷除掉流寇。

也由此逼得农民军:王子顺,听说后,又复起造反。

由于每天都有人不断地造反,也促使地方物资特别的匮乏!大户人家和官府基本上该抢的,也都抢光了,所以各部农民军们觉得,得去隔壁富饶的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境内去发展一下。

而明军这边,苦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境内没有总镇总兵带队剿贼,故此明陕西三边总督,就把在府休养的明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杜文焕,给请了出来挂上「镇西将军」印,负责剿贼。

并上奏朝廷提升明陕西督粮道左参政:洪承畴,为〈延绥总镇巡抚〉。

4月28日,由王子顺部农民军带领下,从延安府葭州神木县一路南下,并联合各部农民军们渡过黄河,向东进入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攻陷蒲州与蒲州守御千户所。

但是王子顺却没有渡过黄河,因为他留念于故乡延安府鄜州洛川县。

而渡过黄河的农民军们,则兵分两路,一支农民军向东攻打;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首府(平阳卫)临汾县、吉州乡宁县、赵城县、洪洞县、霍州。

另一支农民军则向西攻打汾州府石楼县、太原府保德州(保德守御千户所)河曲县、平阳府濕州永和县、襄陵县、太平县、曲沃县,从此农民军们的烽火燃遍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这两地。

这些农民军们为了不连累家人被朝廷诛杀,还先后模仿北宋时期水泊梁山108将们,都给自己起了个外号,想以此来震慑朝廷吓唬明军,因此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又屌炸天的称呼都有。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