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十一章【朱汝惨败】

第四十一章【朱汝惨败】(1 / 1)

5月22日,深知明军习性的闯王:李自成,在对峙期间完成了围歼明平贼将军:左良玉,部主力明军的计划,他的一些骑兵部队已经在明军侦察兵的触及范围之外,建立了新的埋伏阵地。

不少人还在南下的官道上,挖掘了隐蔽的壕沟陷阱,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类似的工程规模达到了百里之遥。

而两眼紧盯着朱仙镇的明军将领们,却对此浑然不觉,主要是明军将领们,每天还要为军事指挥权争吵,而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直到闯军的围困工事完成时,明军将领们这才发现自己的补给线出了问题?

6月初8日,革左五营入庐州府六安州(六安卫)、英山县、霍山县,一带林中避暑。

凉快时就出动,热时就入山,打得明军们非常不安,更不知道何时流寇会出现?

这让朝廷大怒,立即下诏逮捕了明安庆府兼庐州府巡抚:郑二阳、明凤阳行都督府总督:高斗光,入京,改调明庐州府总督:马士英,提督凤阳行都督府军务。

7月初3日,经验最丰富的明平贼将军:左良玉,已经断定无法攻克开封府首府祥符县(宣武卫)朱仙镇了,但明五司总督:丁启睿,却依旧不信,还下令明军出战。

使得明平贼将军当即决定违抗军令,在不通知其他部队的情况下,趁夜率领湖广都指挥使司明军主力,突然间拔营南撤去开封府尉氏县。

但如此大规模的躁动,很难不引起敌我双方的注意,在左家军旁边扎营的其余三路明军们,与明五司总督:丁启睿,再发现情况后,也以更快的速度开始逃跑。

闯军们则顺势集合军队发起猎杀,其中左家军部明军,更是被闯军重点围攻的对象,因为闲杂人员和骡马辎重太多,因此左家军在撤退中显得异常混乱。

当闯军骑兵放箭冲杀到时,还处于前进队列中的左家军便瞬间崩溃了,大量辎重被拥挤在道路上引起更大规模的堵塞。

而追兵的马踏、刀砍和流寇增援步兵的赶到,更让完全失去秩序的明军们,彻底陷入到被屠杀的境地中!

当然明平贼将军:左良玉,也顾不得众多弟兄们的死活了,他独自率领精锐的骑兵突围,但他们很快又发现自己陷入了,众多闯军暗藏的壕沟工事之中。

类似的战术运用,几乎不见于传统的中原兵学记载,本身就是靠带头冲锋来晋升的明军将领,更不可能知道如何应对此举。

不过好在明平贼将军是幸运的,闯王:李自成,临时组建的难民军队,并不是拥有军事才华以及作战素质的正规军,他们沿着沙河洧水挖掘的壕沟内侧,虽说封锁了数量众多的明军部队。

但也让闯军作战精锐的主力过不去,只能分头追击中,唯有少量毫无作战经验的难民新兵与闯军在追杀左家军。

不少左家军们在发现自己逃生无望后,也很识趣的选择投靠了闯王,面对这些左家军的甄别与重新组织,也消耗了追击中闯军们的不少兵力。

最后闯军还以7千匹骡马、军械火器不计其数,以及车队所承载的补给品和银两为战利品,放弃了继续追击明平贼将军,决定撤兵复围开封府首府祥符县(宣武卫),史称「朱仙镇之战」明军大败!

这时闯王还率领诸将连营5百里,继续乘胜追击进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明五司总督:丁启睿,则正好率部逃奔至此。

在听闻流寇追击过来时,他连忙组织军队联合汝宁守御千户所明军们一起抗击流寇。

却不料闯军们运来了劫掠到的火器与火炮,在明降军的指导下,用威远炮炸死明大宁都指挥佥事:虎大威,让其余明军们大乱被闯军聚而歼之,投降者不在少数。

明汝南兵备道佥事:王世琮、明汝宁府知府:付汝,也在作战中坚持守土直到战死,唯有明保定府总督:杨文岳,提前逃走,致使汝宁府沦陷!

身在汝宁府首府汝阳县(汝宁守御千户所)藩地内的明崇愍亲王:朱由樻,以及弟弟明河阳郡王:朱由材、明崇愍亲王世子:朱慈辉,均被闯军俘虏。

闯王还改封崇亲王殿下,为「襄阳伯」。

但关键时刻这位藩王倒是挺有骨气的,他说道“孤王虽败!但依旧是大明亲王,绝不受贼封赏,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故此就被闯王下令拉出去崇亲王府外,汝阳县城街道上游街之后斩杀了,崇亲王殿下一家人,仅有年仅10岁的王二子:朱慈爚,在崇亲王府仪卫司与崇亲王府群牧所的保护下一路南逃。

而明五司总督:丁启睿,的敕书、尚方宝剑、印绶,等全部在逃跑时丢失!朝廷也不再设官驻军,当地百姓们或结寨自保,或降闯军。

战后明毅宗:朱由检,以「朱仙镇、汝宁府之败」免去明保定府总督:杨文岳,职位而总指挥明兵部尚书兼五司总督:丁启睿,则被捕下狱。

同时又遇上南直隶安庆府安庆卫因克扣粮食军饷引起兵变!

明安庆卫副总兵:廖应登,首先率领3千明军与明安庆卫左参将:汪正国、明安庆卫游击将军:李自春,各率1千明军到处骚扰劫掠。

以至百姓们苦不堪言,不得已上奏官府祈求平定叛乱。

恰好明安庆府巡抚:徐世荫,刚上任还没到安庆府,就听到明兵科左给事中:光时亨,出兵抓住了叛将:廖应登,斩首的捷报。

但其余叛军依旧发兵杀死明安庆卫指挥使:徐良寇,而明安庆府巡抚得知弟弟被杀的消息,他急忙从南直隶应天府赶到安庆府安庆卫与叛军交战。

在安庆府太湖县叛军:汪正国,领兵驻守桐城县被明军围攻,叛军们投降。

8月11日,流寇: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连营进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光山县、罗山县、信阳州(信阳卫),又进军南下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与流寇: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合军。

同时明尽保镇游击将军:赵崇新,与流寇:袁时中(小袁营)在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归德府夏邑县内议和准备招抚他。

因袁时中犹豫不决,被他部下趁机斩杀了明尽保镇游击将军,致使和谈失败!

不过他看中了这点,打算再次诈降,潜入南直隶徐州萧县,以诈降为名骗得明萧县知县:康伟,出城并挟持他远去,以此来勒索钱财。

9月17日,流寇:老回回(马守应)部又分兵进犯南直隶太平府芜湖县,回师之际再次劫安庆府掠桐城县,而流寇革左五营则进犯凤阳行都督府颍州(颍川卫)。

在遭到明军打击后,才决定西进北上入汝宁府。

此时正值雨季黄河水泛滥,而且开封府首府祥符县(宣武卫)境内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城内彻底断粮了!城中十室九空人人相食,但城内守军们却依然坚守,寄希望于朝廷发兵所以未肯投降。

在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双方都想利用黄河堤坝来打击对方,明军方面;是想挖开黄河,引水到城外护城河以加强开封府首府祥符县城的防守,并冲淹流寇。

而闯王方面;则是想大范围挖掘堤坝,利用洪水浸泡城池,以便彻底拿下祥符县。

所以最初的引水灌城都是小规模的,但随着雨季的到来水位大涨,又加上之此前明军和闯军都曾挖掘过堤岸,就直接导致了黄河的大泛滥。

洪水迅速淹没了整个祥符县乃至开封府其余州县,三十万百姓以及明军和闯军都葬身鱼腹,沿岸大片良田也被淤泥掩盖化为荒土,原本繁华的开封府首府祥符县瞬间变成了废墟!

也导致了明周孝亲王:朱恭枵,不得不带领王妃、世子,以及一部分宗室和周亲王府官员们,在洪水和闯军攻城的喊杀声中狼狈逃离,前去彰德府避难。

事后明开封府总兵:陈永福,率军突围而出,闯王则占领被洪水淹没退去的废弃开封府首府祥符县(宣武卫)。

10月初9日,明陕西三边总督兼兵部左侍郎:孙传庭,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经过五个月的休整后略有积蓄,再加上朝廷不断催促孙总督进军,故此明陕西三边总督决定带着新募的士兵出征,去试试战斗力?

陕西明军一路上偃旗息鼓,潜行于山中偷偷进入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接近闯军,打算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过了河南府、汝州郏县时,又下令明军潜至开封府附近,让明秦州卫总兵:左勷,率领左军、明固原卫总镇总兵:郑嘉栋,率领右军、明援剿总兵:高杰,率领中军设下埋伏。

并且由明临洮卫总兵:牛成虎,率领前军负责诱敌深入。

待双方接战不久后,明临洮卫总兵就佯装兵败,将闯军给引入包围圈内,四周明军伏兵突起让闯军们猝不及防,射杀了数千流寇,打得闯军被迫向东逃窜,明则军继续追杀了三十里地。

不过闯军虽初战失利,但毕竟人数众多,而明军方面多数都是新兵见钱眼开,所以在收拾战利品和物资之际,就起了冲突发生斗殴事件。

结果反被闯王率领主力杀了个回马枪,打得陕西明军们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也让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被迫率领残兵败将撤回西安府潼关卫,史称「柿园之战」。

10月12日,朝廷下令凤阳行都督府监军:刘元斌,出兵征剿劫掠南直隶州府县的流寇不得有误。

11月初9日,流寇:袁时中(小袁营)西进投降闯军,被闯王:李自成,下令让他通知流寇:革里眼(贺一龙)前去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九江府首府德化县(九江卫),以窥探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动向。

最新小说: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谍海孤雁 美利坚胜者为王 贵女景昭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