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八十一章【万历中兴】

第八十一章【万历中兴】(1 / 1)

可为时已晚,明军如潮水一般涌上来,很快就形成了前后左右夹击的包围圈,把敌军死死地逼在董家口长城南部的一片开阔地里。

这几千兀良哈朵颜部军马,此刻要想撤出关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这时候就听见一声号炮响亮,董家口长城的城门便打开,还从城里迅速冲出一支人马,直奔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董长秃,杀来。

为首的一员大将,头戴钵盂直顶盔,上面插有三根羽毛,配着一面三角旗,身穿齐腰锁子甲,手提偃月大刀,胯下一匹白龙马,威风凛凛,如风般快速来到阵前。

让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董长秃,定眼一看,不由得底气全泄,毛发倒竖,他认得来将身份?

此人正是威震北蛮与东倭的大明蓟州总镇总兵戚大人。

只见对面的明蓟州总镇总兵:戚继光,拉住缰绳,立刻大喝道“长秃逆贼,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这让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一听,当即就胆战心惊,一股凉气直贯顶门,可是他仍然自恃勇气,心虚嘴硬的说道“蒙古语:你若赢了我手中的铁棒,我便降服于你!看家伙!”

说罢就举起狼牙棒,朝准明蓟州总镇总兵披头盖脑般砸下来,被明蓟州总镇总兵勒马一闪,砸过来狼牙棒瞬间落空了。

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本来就是明蓟州总镇总兵的手下败将,底气不足,这一棒下去又走空,已然破绽百出。

而两马相错之间,明蓟州总镇总兵本来可以斩了他的,但是却胸揣长远之计,定要生擒敌人,故而提刀让过。

待他兜过马头时,才回身与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杀在一起。

在十几个回合之后,明蓟州总镇总兵在奋起神威,打得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臭汗直流,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这时明蓟州总镇总兵还故意卖个破绽,引得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一棒劈来,在侧身闪过,反手用偃月刀背,往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的肩部轻轻一磕。

使他身体失去重心,一头栽下马来。

顿时明军们一拥而上,直接将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给绑了,明蓟州总镇总兵在对着敌军们,大喊道“降者免死!”

声如巨雷,待通事翻译过去,敌军们见到主将遭擒,又见明蓟州总镇总兵气度神武,因此个个都心惊胆战,纷纷临阵倒戈,屈膝求降,此战明军大获全胜,开始鸣金收兵。

次日,布置好关防后,明军士兵就把董长秃押到永平府蓟州镇三屯营总镇总兵府内。

而驻守在关外的兀良哈朵颜部首领军民卫指挥使:董狐狸,在见到侄子兀良哈朵颜卫镇抚使:董长昂,逃回来大营内禀报情况后。

才得知弟弟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董长秃,已被明军活捉。

而出战的朵颜部铁骑们,除了被俘者之外,其余骑兵则全军覆没,只能连气带悔、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般,狼狈地逃回老巢。

这使得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的妻儿老小们,在听到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兵败被擒的消息后,又哭又闹地找兀良哈朵颜部首领要人。

闹得兀良哈朵颜部首领抓耳挠腮,烦的团团乱转,他连忙召集本部落首领们商议情况,最后得出的一致意见是;彻底投降,为保全军民卫指挥同知的性命。

这让兀良哈朵颜部首领无可奈何,只好写了降书,亲自带领部落首领(卫所官员们)等老幼三百余口人丁,前来大明北直隶永平府蓟州镇喜峰口长城脚下。

在派遣使者求见明蓟州总镇总兵兼后军都督府右都督:戚继光,打算免死受降,并发誓今生永不犯边。

三日后,明蓟州总镇总兵就率领明蓟州总镇左参将:史辰、明京营提督兼福建总镇总兵:李超,等部将带着董长秃和被俘的朵颜部骑兵们来到喜峰口长城下。

很爽快的接受了兀良哈朵颜部首领的投降。

兀良哈朵颜部首领还亲自呈上降书,诚恳谢罪,全族人也伏地不起,明蓟州总镇总兵就向他们讲了自守疆土的道理,并安慰了董长秃的家眷。

此举感动得兀良哈朵颜部首领(军民卫指挥使):董狐狸、兀良哈朵颜卫军民指挥同知:董长秃、兀良哈朵颜卫军民镇抚使:董长昂,三人涕泪交加,连连叩首谢恩。

从此以后,兀良哈朵颜部首领果然信守诺言,再也没有来犯边关,终于得让长城内外的军民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同时辽东都指挥使司孤山堡、险山堡、沿江堡、新安堡,大奠堡,等「宽甸六堡」相继筑成,朝廷派遣明孤山堡左参将:钱玉罗、明险山堡左参将:孙平楉,负责镇守。

此六堡所建之处拓地七、八百里,以抚顺守御千户所以北、清河堡以南,皆受其堡垒控制,也是抵御建州女真八部以及海西女真四部,与李氏朝鲜王国边界战乱的防线。

5月初6日,原先属于大明帝国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治下的木邦军民宣慰使司、蛮莫安抚使司,都已处在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国主:信耶突(汉名:莽应龙)的控制之下。

也由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的私自扩展领土,导致与大明帝国发生了长期,而激烈的冲突。

7月12日,辽东都指挥使司方面同意让海西女真哈达部贝勒:纳拉·万(汉名:王台),把明建州右卫军民指挥同知:王杲(喜塔喇·阿古)进献入京,并下令各处关卡放行。

8月29日,在大明帝都北直隶顺天府紫禁城内,年仅13岁的明神宗万历显皇帝:朱翊钧,在宫女们的操作下,更换上了红色的常服。

并与生母明慈圣皇太后:李兮淽、嫡母明仁圣皇太后:陈玉容,一起亲临午门城楼上。

下面则站有,左右两排长长的文武官员和亲军二十六卫、京军三大营,首先由旗手卫吹响唢呐,在由北镇抚司锦衣卫队负责击鼓,司礼监与御马监则负责,传海西女真哈达部使者进入紫禁城大明门内。

随后海西女真哈达部使者一路来到午门外准备献俘,明神宗与两宫皇太后,则始终高坐在城楼上面,观看着整个献俘典礼仪式。

不一会儿,五花大绑的大明叛徒~明建州女真右卫军民指挥同知:王杲,就被押了上来,交由刑部宣告罪证,在请示皇帝陛下发落。

台下的明内阁首辅兼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当即带头上奏,将此人处以极刑,以示天威所向,直接被明神宗点头批准了。

随后转由大理寺以及刑部官员们,给带到宣武门外处斩,并让辽东铁骑带着王杲的尸首,游历京师九边重镇地区以示警告。

而王杲妻女27人,则被朝廷赐予海西女真哈达部贝勒。

仅有长子:喜塔喇·阿台、次子:喜塔喇·阿海,因为在东海女真野人部打猎,故此才逃过一劫。

11月20日,泰宁卫长绰哈部,联合漠南蒙古土默特各部,率领二万骑兵从辽东都指挥使司十方寺堡、丁字泊堡,气势汹汹杀了过来,打算扑向懿路守御千户所、蒲河守御千户所一带。

然而明辽东总镇总兵:李成梁,在听闻消息后,急忙遣将追击,使得绰哈部联军转掠沈阳中卫。

就见到城外明军们列营,乃占据西北高地,明辽东总镇总兵便发火器攻之。

这使得绰哈部联军大败,只能放弃辎重逃走,明军追至河沟又乘胜渡河,斩杀绰哈部数千人,史称「绰哈之役」朝廷因此加封明辽东总镇总兵为『太子太保』。

12月16日,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甘肃总镇军饷,按规定应给本色(米谷)和折色(白银),但当月供给只发折色。

当时明西宁兵备道副使:邹廷龙,以银两缺少为由,尽给士兵们本色,使得明西宁卫伍长:石明,要求给银而不可得!

反被明西宁兵备道副使鞭打唾骂。

一气之下,他遂即就鼓动士兵三百人,放火焚烧官署,并且谩骂邹廷龙。

然而明西宁兵备道副使被迫无奈,只得全数给出银两,事后明甘肃总镇巡抚:侯东莱,将石明等六人首犯逮捕入狱,余者不问其罪,又把明西宁兵备道副使调往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2月初1日,明神宗下令增筑边城,派遣了明兵部左侍郎:汪道昆,阅视边防,又遇到明蓟州总镇总兵:戚继光,请求增拓三屯营。

总共增筑敌台三千座,为侦察守御之用,且移永平府忠义中卫于三屯营境内,又分所部十二区为三协,每协设置左右参将一人,分练士兵战马。

4月15日,漠南蒙古泰宁卫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首领:孛儿只斤·舒哈克卓哩克图鸿巴图尔(炒花)联合漠南蒙古泰宁卫内喀尔喀巴林部首领:孛儿只斤·速把亥、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左翼首领:孛儿只斤·可可出大(黑石炭)、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右翼首领:孛儿只斤·脑毛大、漠南蒙古察哈尔部万户兼扎萨克图们汗:孛儿只斤·土买,一起攻打密云后卫古北口长城、将军石关长城、界岭口长城一带。

明密云后卫总兵:汤克宽,闻讯立刻带兵追击不料遇伏战死。

而后漠南蒙古联军们又相继进攻,辽东都指挥使司开原卫、沈阳中卫、义州卫、广宁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辽阳卫、安乐州、自在州一带。

使得明蓟州总镇总兵:戚继光,与明辽东总镇总兵:李成梁,联合两次出击打败漠南蒙古联军,明军大获全胜,威震八方。

6月21日,明内阁首辅兼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上奏请求重修〈大明会典〉。

于是明神宗立刻降旨,特命明内阁首辅查照弘治年间创修以及嘉靖年间敕谕重修事理,择日开馆、分局纂修。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