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九十二章【两面三刀】

第九十二章【两面三刀】(1 / 1)

而兆佳女真部城主:李岱,事先接到密报,已经聚兵登城早有戒备,这让明建州左卫军民千户:佟·努尔哈赤,见状不得不亲自身先士卒,率领军队奋力强攻。

其中明建州左卫军民总旗:钮祜禄·额亦都,率先登上城墙领兵跟进,守城的兆佳女真兵们力不能支,竟出现了全线溃败的情况,还导致兆佳女真部城主被俘。

同时在北直隶京畿顺天府紫禁城内,明神宗:朱翊钧,急召明通政使司左通政:海瑞,为南直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命他即刻赴任。

当时明南直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已经七十二岁了,他直言上疏称自己衰老垂死,愿意效仿古人尸谏的意思,并列举出明太祖吴王洪武高皇帝陛下:朱元璋,的刑法。

剥人皮装上草制成皮囊,以及定律枉法多达八十贯,均用以判处绞刑的规定。

并且还说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惩治贪官污吏,其它谋划时政,言语极为切实,只有劝皇帝用暴虐刑法才能治国。

然而当时南北直隶都察院的官员们评议,都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故此由明都察院经历使:梅鹍祚,出面弹劾明南直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海瑞。

好在明神宗明察秋毫,认为明南直隶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言论虽有过失,却清楚的意识到海大人的忠诚,为此只是免去明都察院经历使的俸禄,并改任海瑞为南直隶吏部右侍郎。

3月10日,朝廷下令明元江军民府知府:那恕,去招抚明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糯猛,因嘉靖年间,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就曾以大车里(既;宣慰使司南部)应缅甸军民宣慰使司,而以小车里(既;北部普耳县一带)应大明帝国。

这次在明军对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的自卫反击战中,取得了胜利的形势下,明车里军民宣慰使才复归大明帝国,并进献训象、金屏、象牙诸物,以求谢罪。

在这种情况下,明神宗不计前嫌恢复了他的大明车里军民宣慰使官职。

4月初10日,礼部重修「大明会典」,要刑部提供有关法律资料,明刑部尚书:舒化,与明吏部尚书:杨巍,遂选辑自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历次诏令以及〈宗藩条例〉、〈军政条例〉、〈捕盗条例〉、〈漕运议单〉中与法律相关的条款,以律令为正文,以事例为附注,共三百八十二条,汇编成书,定名为〔问刑条例〕。

5月19日,明神宗早朝退了之后,就以平台方式召见明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官员们商议大事。

明陕西总镇巡按兼都察院广西道监察御史:董子行,趁机上奏疏称“总镇巡抚、总镇巡按,官员当亲自巡历地方,不可推诿给其余将吏,总镇巡抚宜久任,沿边兵备道官员宜加优待,沿边同知、通判等官员宜慎选用,破格迁除。”

此刻明神宗则回复道“董爱卿所言甚是,边疆之事重大,若总镇巡抚、总镇巡按,官员不亲历地方,而专委小官,岂不误事也!”

但明内阁首辅等官员却上奏说“就如陛下所言,边疆之事全赖总镇巡抚、总镇巡按,官员他们每年巡历地方,而下人不敢欺骗,自能尽心料理,若总镇巡抚久任,却不惟人才得以展布,发挥作用,而百姓亦得相安无事。”

然而明神宗则说“总镇巡抚久任者,宁可加俸加衔,也不行以亲故赞其成,非大臣谋国之忠。”

立刻就被明内阁首辅奏辩道“当初陛下阅视此地时,都察院江西道监察御史李大人、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江大人,可并没有说起此事,若轻易更动乃辅臣召对之典,自孝庙后至是再举。”

由此引起了明神宗的注意。

6月17日,四川都指挥使司永宁卫建武守御千户所内,参加哗变的士兵将领如;明建武守御副千户:范泰龙、明建武守御千户所镇抚使:李德,等十余人被杀,并传首所部兵营。

又有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龙安府平武县杨柳蕃人进犯松潘卫金瓶堡,以及成都府茂州(茂州卫)岳希蓬长官使司蕃人联合起来,集结成48寨,共同北上进犯叠溪守御千户所与叠溪长官使司、郁即长官使司、普安堡、归水岩,一带导致川西震惊。

随后明四川总镇巡抚:雒遵,得知消息后,急忙派遣明四川总镇总兵:李应祥,率兵前去征讨,以防叛军们扩大战局骚扰军民。

6月23日,明建州左卫军民千户:佟·努尔哈赤,为了报复堂弟章佳氏四世祖:爱新觉罗·萨木占,袭杀妹夫明建州左卫军民百户:噶哈善·哈思虎,之仇。

故此特意率兵4百人,前往马尔墩寨征讨。

其中;爱新觉罗·纳木占、爱新觉罗·萨木占,兄弟俩就与分支女真族人:章佳·油申、章佳·完济汉,一起对抗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军队,苦战四日最终马尔敦寨城破。

章佳·油申、章佳·完济汉,两人逃往建州右卫军民指挥使司界凡城地界。

紧接着漠南蒙古内喀尔喀巴林部首领:孛儿只斤·把兔儿,为报父汗:孛儿只斤·速把亥,之仇。

就与从父漠南蒙古内喀尔喀乌齐叶特部首领:孛儿只斤·舒哈克卓哩克图鸿巴图尔(炒花)、姑婿漠南蒙古翁牛特部首领:孛儿只斤·花大。

还联合了漠南蒙古内喀尔喀扎鲁特部左翼首领:孛儿只斤·以儿邓、叶赫女真部东城贝勒:纳拉·纳林布禄、叶赫女真部西城贝勒:纳拉·布寨,以15万铁骑去掠夺大明辽东都指挥使司沈阳中卫物资,又转而攻打开原卫、铁岭卫,等地。

但很快就被明太子太保兼辽东总镇总兵:李成梁,与明辽东总镇巡抚:李松,及时出兵给击败,还斩杀敌军八百人。

7月10日,明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龚仲庆,再次疏劾明太仆寺少卿:李植,以及明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吴中行、明太常寺少卿:沈思孝,三人为邪臣。

8月初9日,明神宗:朱翊钧,就采用了明太子少保兼礼部尚书:徐学谟,的建议,选择大峪山为造其陵墓之地,即日开始动工兴建。

然而明太仆寺少卿:李植,则以上奏称“寿宫地有积石。”

但明内阁首辅:申时行,则主张支持明礼部尚书,反被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光禄寺少卿:江东之、明尚宝寺少卿:羊可立,一起上奏称“地宫吉利则不宜有石,有石则宜另择它处。”

但是明礼部尚书:徐学谟,则以私意主其非议,明内阁首辅也一味地支持此举。

两人还上奏辩解道“当初陛下阅查此地时,太仆寺少卿李大人、光禄寺少卿江大人,可并没有说此地有石,今已有两年,忽创此议,很明显是为了借此倾害大臣。”

也使得明神宗当即下令责骂明太仆寺少卿、明光禄寺少卿、明尚宝寺少卿,但是三位官员当时却傻傻的站着,均无一言敢发,直接就被夺去半年俸禄。

9月15日,明太仆寺少卿:李植,等人还仍坚持以大峪山寿宫有石,并建议皇帝陛下习葬法之人,为其「有石」说作证明,疏送上而不予呈报。

此时本与李、江、羊,三人相结交的明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居然耻与三人为伍,便反戈一击,说明太仆寺少卿三人从治张阁老、冯公公,之狱以来,辄自动依附于明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赵用贤,等撄鳞折槛之党,且日寻戈矛。

仅有朝中的明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国、明工部尚书:杨巍、明刑部左侍郎:舒化,等大臣为正义派。

与另一派互相弹劾对方,以劝说皇帝陛下不要换地为主,毕竟随意更换地区,是要动用许多人力和物力的。

于是明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韩国桢、明工科给事中:陈舆郊、明户部主事:王敬民,等官员也一起上奏弹劾明太仆寺少卿:李植,三人。

才使得明神宗:朱翊钧,雷霆大怒!直接将明太仆寺少卿:李植,贬为户部员外郎、明光禄寺少卿:江东之,贬为兵部员外郎、明尚宝寺少卿:羊可立,贬为大理寺评事。

然而明神宗仍然担心寿宫有石,便在9月21日,再次亲临大峪山,结果证明选择大峪山吉利,此地无石。

回宫之后,进而将明户部员外郎:李植,三人直接贬出京去,这也引起了另一部分人的不满,并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鸣冤不平。

接着明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吴中行,就上疏请求离职被准许,而明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赵用贤、明太常寺少卿:沈思孝,也要求离职归里,但不得允准。

随后明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就以明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等大臣力毁明户部员外郎:李植,三人为由,上奏抗疏说“朋党之说,是小人用以去君子,空人国也。”

语态甚是愤激,也是自明代万历一朝,党论兴起之初!

10月初9日,明郑淑妃:郑妙瑾,因懂得皇帝陛下心意,处处讨人喜欢,因而被晋封为明郑德妃,又加上再次怀有身孕以及已经生过一子,既;明皇二子:朱常溆,不过夭折了,和皇二女明云和公主:朱轩姝,更深得明神宗的宠爱。

而这明郑德妃:郑妙瑾,之所以能够赢得明神宗的欢心,并不只是因为她的美貌,更多的是由于她的聪明机警、通晓诗文等,她人少有的才华。

如果专恃色相与宠爱,绝不可能如此历久不衰,别的妃嫔对皇帝陛下百依百顺,但心灵深处却始终保持着距离和警惕。

唯独明郑德妃却是那样的天真烂漫、无所顾忌。

她竟然敢于直接挑逗和讽刺皇帝陛下,同时又能够聆听皇帝陛下的倾诉,替他排忧解愁。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