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零三章【关白阴谋】

第一百零三章【关白阴谋】(1 / 1)

这一次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源义晴,在信中,提道“大和语:弘治勘合为奸徒所窃,被宗设谦道在明发现,故追杀奸徒至余姚县,而明国的武官袁琎掩护奸徒逃走,故擒袁琎回国,来年定将送袁琎回国。”

因为大内氏控制了大明皇帝赐给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的金印,所以这封信上就盖了〈幕府国王〉的金印。

待书信传入大明帝国北直隶顺天府紫禁城之后,让乾清宫内穿着「燕弁服」的明世宗兴王嘉靖肃皇帝:朱厚熜,看了这信封奏折后,这下他彻底的生气了。

连忙提笔回信,并指责道“汝这个幕府国王,竟然完全成了诸侯们手中的工具,尔等这样推来推去,居然还想来索要金印!这简直就是在戏耍朕。”

这件事情的血债尚未血偿,室町幕府大内氏又继续派出朝贡使团前来孝敬大明帝国了。

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7月初8日,室町幕府朝贡使:湖心硕鼎,的船队到达浙江都指挥使司宁波卫,经过浙直总镇巡按御史们以及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会审后,才被批准可以进京。

在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2月初3日,幕府朝贡使团才到达北直隶顺天府紫禁城内。

而这湖心硕鼎一到北直隶顺天府紫禁城,就向大明帝国索要,被没收的宗设谦道和宋素卿的货物,还提出要发给新勘合文书的要求。

此举直接被大明礼部官员们给驳回了,还宣称道“宗设谦道干犯国法,没收货物系有罪之赃,岂可拨还?而宋素卿货物已被焚烧殆尽,无凭拨还,今宗设谦道、袁指挥佥事未见下落,准许入贡已是天恩,还想其他,敬顺之意何在?”

然而湖心硕鼎则辩称道“大和语:宗设谦道已在幕府国内伏法,袁指挥佥事等人在大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送还途中,就偶遇风浪溺水死了。”

然而礼部官员们却依旧坚持原议,致使湖心硕鼎一无所获。

不过明世宗则一面让室町幕府朝贡使替他转达室町幕府征夷大将军,让他把宗设谦道押解来朝,一面又准许室町幕府恢复入贡。

但贡使随员的人数,以一百名为限,船只以三艘为限,贡期则以每十年一次为限。

就这样室町幕府朝贡使遂于5月初3日辞京,8月12日,自宁波卫宁波市舶司返航回国。

然而还没有等到十年,室町幕府的朝贡使又在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7月初8日,再次来到了宁波卫宁波市舶司海航境内。

这固然是室町幕府的不对,可明廷的限制也根本太不合情理,当时的皇帝陛下与大多数官员们都不懂国际贸易之事,这对于两国彼此之间,均有好处。

可这朝廷官员们只是一味地想省事。

于是朝廷就振振有词地又拒绝了室町幕府此次的朝贡,而且还下令惩治了沿海文武将吏们的罪,并且严禁老百姓与室町幕府朝贡使们交流。

可事实上,尽管禁令严明,但老百姓之中,还是有力量的富商巨贾以及军官,暗自与室町幕府朝贡使进行交易。

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11月初10日,大内氏又派遣了室町幕府临济宗僧:策彦周良,率领朝贡船四艘,搭载637人,满载货物抵达宁波卫宁波市舶司。

这次直接就被沿海的官军们给拒绝进港,还以武力要求幕府朝贡使团们后退,对此幕府朝贡使团船队只得怏怏扬帆离去。

12月12日,沿海地区便有了若干倭寇,大掠温州府、台州府,两处地区的州府县,这些倭寇,是否为策彦周良的随员,史无明文?但也非常可疑。

随后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6月初6日,策彦周良所率大内氏朝贡使又对明贸易,这也是最后一次朝贡大明帝国,船队再次驶进宁波卫宁波市舶司,但距离朝贡期限仍有数个月。

所以明浙江总镇巡抚:朱纨,便替他请准,让其带领100名随员进京。

等到了京城以后,室町幕府朝贡使:策彦周良,再次要求朝廷颁发新的〈嘉靖勘合〉因弘治、正德的旧勘合文书仍未缴回,明世宗故命下次贡期缴回之后再行颁发。

另外策彦周良还要求道“大和语:贡船高大,原限的随员百人不够驾驶,必须有五百名才够,贡船原限三艘,但是沿途有海盗,必须再加一条船护航,因此才带了四条船来,并非敢于违制。”

此举也引起了一向喜好弄权的明世宗注意,还让他尽快回国等候消息,就这样在8月初2日,幕府朝贡使团们就率领船队回国了。

待策彦周良走后,明浙江总镇巡抚就奉京师发来的密报,斩杀了若干名私行贸易的中原人,其中不乏多数都是当地的富商巨贾,而且在朝廷中也有后台和靠山。

于是明浙江总镇巡抚就被官员们弹劾,背了黑锅,最后被明世宗下旨降为「巡视」之后又被免职,而且还背了若干洗不清的罪名,只得愤而自杀。

到了明嘉靖三十年、室町幕府天文二十年公元1551年9月30日,室町幕府大宰大贰:大内义隆,的家臣室町幕府周防守护代:陶晴贤,不愿见家督没落便谋反。

这也使得双方在混乱中失去了旧的勘合文书,也彻底丧失了朝贡大明帝国的机会,故而室町幕府大内氏也不得不因此,而终止了派遣朝贡使船入大明帝国的举动。

至此从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室町幕府南朝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派遣使者入贡,直到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室町幕府才丢失了所有朝贡使所需的勘合文书。

这引起的后果非常严重,自此之后,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们,又因朝廷海禁原因,官船可以下海,如;福建水师明军、广东水师明军。

但是民船却不能下海,只能偷摸做生意,再加上室町幕府朝贡使的断绝,一下子就让沿海富商百姓们直接失去了利益。

故此倭寇、浪人、海盗,的数量开始增多,朝廷也因此只能调兵将,集倾国之力,在东南沿海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剿倭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靖倭患〗开头曲。

如今安土桃山幕府关白:丰臣秀吉,为了完成继续朝贡的使命,以及趁机打探虚实,拿下大明帝国。

故此才派出安土桃山幕府对马岛国藩主:宗义智,作为使者,前去通告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表示幕府使团,将于次年春天,借道李氏朝鲜王国前去进贡(进攻)大明帝国,并请予以协助和配合。

并且由幕府关白殿下亲自致书给李氏朝鲜郡王,书信写道;幕府关白:丰臣秀吉,谨答李氏朝鲜国王足下,吾邦诸道,久处分离,废乱纲纪,格阻帝命,秀吉为之愤激,披坚执锐,西讨东伐,以数年之间,而定六十余国。秀吉鄙人也,然当其在胎,母梦日入怀,占者曰:‘日光所临,莫不透彻,壮岁必耀武八表。’是故战必胜,攻必取,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无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吾前导。

然而李氏朝鲜王国作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因奉大明为宗主国,故此不敢背叛,便以此为由拒绝。

毕竟倭寇在大明东南沿海地区,乃至李氏朝鲜全罗左右道、庆尚左右道、忠清左右道,沿海一带劫掠,几乎都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事。

但是实际上幕府关白的心思并非如此,这也只不过是对李氏朝鲜王国的花言巧语罢了!

他真正的目地,乃是假意借道李氏朝鲜王国,在出兵前去攻打大明帝国,并以大明帝国作为跳板,从而进攻莫卧尔帝国(印度蒙兀儿王朝)这样既满足了统一幕府藩国之后无地分封,又能满足自己灭了亚欧五大帝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萨法维王朝(伊朗王朝)、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大明帝国、莫卧尔帝国,其中的两个帝国。

所以此举直接遭到了李氏朝鲜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的拒绝。

他认为安土桃山幕府带这么多人,来借道过鸭绿江前往辽东都指挥使司,这根本就不是去朝贡,而是前去攻打大明帝国的。

因此不同意安土桃山幕府关白:丰臣秀吉,的请求。

再加上当时的李氏朝鲜王国八道武备废弛,而李氏朝鲜郡王又重文轻武,导致国内各派内斗激烈,以致于;国人不知兵二百余年,也由此引发了后续的战争……。

不过李氏朝鲜郡王也把此事写成了奏折,上报给了大明帝国,让其早做准备。

6月30日,南直隶苏州府(苏州卫)、松江府(松江守御中千户所)境内,发生了大水灾情,洪水淹死数万人。

7月17日,南直隶苏州府(苏州卫)、松江府(松江守御中千户所)、常州府,以及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宁波卫)、绍兴府(绍兴卫),等濒海地区发生大风雨,海溢伤害庄稼,导致淹死人畜不计其数。

同时明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国,上疏称“今四夷交犯,而内外小臣争朝务攻击,致大臣们纷纷离去,谁能再为国效力?请申谕诸臣,各修职业,不得意气用事,攻击大臣。”

因此明神宗:朱翊钧,得知后,立即告诫六部和都察院官员们,下令道“近来或卑凌尊,或新间旧,或僚属而制官长,或长吏而排阁臣,致使国事纷纷,朝纳混乱,大臣解体,争欲去官,国无其人,朕与谁共理国事!今后再有肆行诬蔑大臣者将重治不贷。”

最新小说: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谍海孤雁 美利坚胜者为王 贵女景昭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