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六十二章【移宫案件】

第一百六十二章【移宫案件】(1 / 1)

其中还包括明郑皇贵妃:郑妙瑾,请求封西李既→明李选侍为皇后,而李选侍则请求晋封明郑皇贵妃为皇太后的请求。

这事让明光宗:朱常洛,内心大喜不已,但还是要做出犹豫不决心态,久之乃允。

待众臣们入朝后,明光宗才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但就是没提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的事?

下朝之后由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带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过来面见圣上时,明光宗盯了他看许久,双方始终一言不发,使得众臣们都在担心。

却忽听明光宗叹了一口气,并指着明兵科右给事中,在对大家说道“此乃真忠臣也,望今后能够好好辅助皇太子登基。”

说罢就下旨驱逐了崔文升,并收回赐封明郑皇贵妃为皇太后的圣旨,还让明兵科右给事中: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对此明兵科右给事中兼顾命大臣:杨涟,对明光宗的信任非常感激,从此更是孜孜不倦,誓死报效朝廷。

8月28日,明光宗召明英国公:张惟贤、明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位大臣进宫,还让明皇长子:朱由校,出来面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

还语重心长的说道“朕快不行了!有好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处理,国难未平,北有辽东都指挥使司建奴未灭!今后皇太子就交由众爱卿们辅佐了,望其尽力重整我大明山河。”

话音刚落群臣们都纷纷哭泣落泪,并说道“先帝刚驾鹤西去,如今陛下又重导覆辙,让我等该如何放心啊!臣等该死啊!”

经过一番托孤交代后,明光宗便放心让群臣们退去了。

8月29日,明鸿胪寺寺丞:李可灼,提出有仙丹要呈献给陛下,但这次宦官们都不敢做主,就将事情都禀告给明内阁首辅听。

不过明内阁首辅却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

接着内阁大臣们都进入到紫禁城乾清宫内,打算来探视皇帝陛下,而明光宗此时已有意安排自己的后事了,还问起自己的陵墓营建事宜。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明光宗才问道“听说有鸿胪寺官员进药,不知何在?”

然而明内阁首辅则说道“鸿胪寺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上贡,然臣等未敢轻信。”

此时明光宗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明鸿胪寺寺丞入宫献药,到午时就让明鸿胪寺寺丞将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给自己服用。

而明光宗服用红丸之后,刚开始感觉还不错,身体有所好转了就让内侍们,出去传话道“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

到了傍晚酉时,明光宗感觉精神状态好了许多,便连连夸赞此药效好,还命明鸿胪寺寺丞再进献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明光宗却坚持要再服用一颗,也好早日恢复身体,到时候又能处理朝政了。

于是明鸿胪寺寺丞就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待服用后,明光宗感觉身体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便安然入睡去了。

到了农历9月初1日(既阳历公元1620年9月26日)五更天寅时,紫禁城内的打更过后,乾清宫中龙塌前蜡烛突然全灭,就这样年仅39岁的明光宗:朱常洛,不幸驾崩!

到了次日,廷臣们纷纷议论,指定明鸿胪寺寺丞:李可灼,上贡的〈红丸〉就是致皇帝陛下暴毙的罪魁祸首,而且此事还牵涉到了明内阁首辅:方从哲,身上。

说就是因为他们一个乱给陛下用药,一个却不加以阻止,与其崔文升一样都是贼臣?

但是明鸿胪寺寺丞:李可灼,本就对于明光宗:朱常洛,服药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因此对于明光宗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

后来明内阁首辅:方从哲,便将进药的前后始末,都一一详细地给明皇太子:朱由校,在奏疏中说明,才使得明内阁首辅摆脱了困境,史称「红丸案」。

其实红丸与之前的明世宗兴亲王嘉靖肃皇帝:朱厚熜,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都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其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

才使得本就虚弱不堪的明光宗,在最后的岁月里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所折磨,最终暴毙而亡。

在明光宗驾崩后,首先由朝臣明兵科右给事中兼顾命大臣:杨涟、明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光斗、明吏部尚书:周嘉谟,等人并威逼利诱导明郑皇贵妃的侄儿明左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郑养性,让他力劝姑姑明郑皇贵妃尽快迁出乾清宫,移居慈宁宫后,才久之始息。

而另一边本该主持国丧,为父皇披麻戴孝的明皇太子:朱由校,现如今却被先帝明光宗的宠妃明李选侍给藏起来,还欲效仿当年的明郑皇贵妃一样,打算挟皇长子自重。

对此明吏部尚书:周嘉谟,就站出来表示明皇太子殿下既无嫡母,又无生母在世为理由,主张抚孤于明李选侍。

但明李选侍此人却阴狠狡诈,早在先帝明光宗在位时,她便恃宠骄横,独霸后宫,就连明皇太子:朱由校,的生母明王才人:王静淑,都是被她给打死的。

后来她又趁夫君明光宗病重,与明郑皇贵妃勾结,要求封明郑皇贵妃为皇太后,封自己为皇后,导致明光宗被她纠缠烦了,便召来几位大臣商量,准备封她为皇贵妃。

却不料被躲在门幔后偷听的明李选侍见了,非常不满意,她竟然从幕幔后伸出手来,将站在龙塌旁边的明皇太子:朱由校,拉进去,耳语了一番,便将其推出。

才使其明皇太子当即便跪在地上,请求父皇册封明李选侍为皇后。

面对如此僭制违礼的事,不仅使在场的所有大臣们面有怒容,就连龙塌上的明光宗也为之色变!

因此这次在〈大行皇帝〉丧礼上,为了防止明李选侍突然挟持明皇太子出来干预朝政、扰乱国体,所以明顾命大臣:杨涟,等一批正直朝臣们决意铤而走险,力挽狂澜。

当天上午巳时,明顾命大臣:杨涟、明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光斗,就促同明内阁首辅:方从哲、明礼部尚书:刘一燝、明东阁大学士:韩爌,等朝臣一齐到乾清宫。

刚至乾清门,便有内宦官持梃拦路,不许入内,当即就被明顾命大臣给大骂道“大胆阉人!皇帝召唤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

说完便挥手挡开枪梃,众朝臣们一拥而入,待大家哭灵之后,却发现明皇太子殿下并未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守灵?众臣便不由得心中暗暗吃惊。

在询问了左右的宦官时,皆支支吾吾,不敢作答。

随后还是大行皇帝的心腹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私下告知众大臣们皇太子殿下被挟持在西暖阁,当下会意,转身对大家耳语了几句,大家便一齐朝西暖阁而去,还跪下齐呼求面见储君。

眼下明李选侍挟持着明皇太子躲在西暖阁,但她哪里见过如此大阵势,早已吓得六神无主了。

随即由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入内假意劝说,还宣称皇太子殿下在面见完众臣后即可送回,说完便拉着皇太子殿下出阁。

等在外面的众臣们见到皇太子殿下出来后,连忙把其拥入早已准备好的辇车当中,护驾退出乾清宫,这才让后面的明李选侍回过神来,慌忙吩咐左右的宦官快去挡驾。

而宦官们追来拖住轿子,大声叫嚷道“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

反被明顾命大臣大怒,并大声斥骂道“殿下乃群臣之主,四海九州莫非臣子,复畏何人?”

众宦官们一时被骂得哑口无言,这才悻悻退去。

接着明顾命大臣就把明皇太子抬至文华殿内,当即就举行了〈正东宫位〉的典礼。并且还商议定于九月初六日在乾清宫即帝位。

就这样明李选侍见皇太子殿下被拥走,自己十分恼怒,无奈大局已定,她就决定赖在乾清宫不出,想以此来要挟明皇太子封她为〈皇太后〉。

但消息传出后,举朝皆愤愤不平,纷纷奏请明李选侍移宫的章奏接连不断。

无奈之下明李选侍只能反击,她派遣宦官去召明皇太子:朱由校,入乾清宫议事,却被明顾命大臣:杨涟,所阻挡还严肃说道“殿下在东宫为太子,今则为天子,区区李选侍怎配召见天子?”

说完就怒目将前来传话的宦官给逼退。

9月初5日,眼见皇太子殿下登基大典将近,而明李选侍却仍赖在乾清宫内不出,致使明顾命大臣心急如焚,又联络了诸大臣们聚集慈庆宫,要明内阁首辅:方从哲,带头请皇太子殿下下诏驱除明李选侍移宫。

可怎奈明内阁首辅却不以为然地说道“迟亦无害。”

于是明顾命大臣则争辩道“昨日就以皇长子就东宫位,明日既为天子,乃反居太子 宫以避宫人乎?”

不过当时还有人提出明李选侍乃是先帝的嫔妃,若逼之过急,是否有失体统?没想到明顾命大臣立即斥责道“诸臣皆受顾命于先帝,而先帝自欲先顾其子。”

并且表示“能杀我则已,否则,今日不移,死不去。”

其他大臣们见状亦纷纷赞言助之,此事还惊动了慈庆宫中的明皇太子,他当即就遣人让群臣们退去,但是明顾命大臣依旧不肯服从,还以一人之力拉拢群臣们,继续抗辩道“李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不可不移。”

就这样在明顾命大臣等大臣的坚持下,明皇太子只好下旨遣明李选侍即日移宫。

之后明李选侍接旨,得知败局已定,只好哭哭啼啼地迁出乾清宫。

次日,明皇太子:朱由校,在举行完所有祭祀仪式后,就在皇极殿内正式登基,即明熹宗,由于他父皇的年号「泰昌」本定于明年用的,但是现在却提前驾崩了!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