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二百一十三章【败退侵城】

第二百一十三章【败退侵城】(1 / 1)

另外还派出后勤部队移驻顺天府三河县(兴州后屯卫、营州后屯卫),并求催通州三卫纳粮以济,很快明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兼武经略:马世龙,也率兵东进前来支援蓟州镇。

同时辽东军方面也前来抚宁卫坐镇,大有与勤王军左右合围蓟州镇后金蒙古联军的动向,因此后金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一时间就派传令兵东向,持旗帜致书明辽东总镇总兵兼征虏前将军:祖大寿,表示愿意议和。

但却被明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发现后立即将其斩杀之,迫使后金蒙古联军只能全力向西集中于三屯营、忠义中卫附近。

同时明中极殿大学士还传令明兴州右屯卫游击将军:刘天禄,设伏在迁安县以待其余西撤敌军。

而立足于蓟州镇之后的后金天聪汗,为了解除明军左右夹攻的危机,随下令进攻迁安县、兴州右屯卫,从而转攻永平府昌黎县。

但没想到围攻三日,明昌黎县知县:左应选、明昌黎县守备:石柱国,均力拒敌军。

而后金蒙古联军此次出动,毕竟只是驱赶明军入抚宁卫而已,因此也就没有强攻城池,再加上遵化卫方面的明军,又逼近了三屯营地区,故而后金蒙古联军们不得不匆忙撤军。

同时明河南总镇巡抚:范景文,也率军入援京师,却被明毅宗:朱由检,给下令命守顺天府涿州(涿鹿卫、涿鹿中卫、涿鹿左卫)。

然而就在部分后金蒙古联军们回师永平府永平卫、东胜左卫、卢龙卫时,却在两灰口内遇到了前来救援的东江镇水师明军,恰好带头的正是后金汗国叛将~如今的大明铁山岛千总:刘兴祚,他带着少数8百名东江镇以及从后金汗国处带过来的少量后金骑兵,竟然遭遇到了二千多的后金军。

当面阻拦他的是后金正蓝旗和硕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绕到他身后包抄的则是后金镶蓝旗和硕贝勒: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这两位都是后金汗国的悍将。

随行的后金镶红旗牛录额真:钮钴禄·库尔缠,见到是昔日好友刘总兵,如今却只混了个大明的千总,而且还针锋相对,便劝他投降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竟被当场一口拒绝。

于是双方战况一触即发,从卯时破晓初遇敌交战,一直杀到了下午申时三刻,由于刘千总仓促遇敌,又没有机会穿布面甲,而是穿的普通箭衣,因此在率军斩杀了5百后金蒙古联军后,便精疲力尽坠落下马,最终中流矢而死!

死后还被后金蒙古联军给分尸了!

倍感伤心的好友后金镶红旗牛录额真,事后只能偷偷帮他收尸。

在后金蒙古联军再次入永平府首府卢龙县之后,首先由战死的明铁山岛千总:刘兴祚,的六弟明金州中左守御千户所副千户:刘兴贤,率军前来报仇。

由于多数都是登莱两府水师明军外加东江镇明军,因此交战不利,而后金蒙古联军则依靠堡垒反击,直接歼灭了这小股水师明军,还俘虏了明金州中左守御千户所副千户。

这时恰好由后金镶蓝旗和硕贝勒与后金镶红旗和硕贝勒:爱新觉罗·萨哈廉,两人负责奉命驻守在永平府首府卢龙县城中。

在镇守永平府首府卢龙县这段时间里,后金镶蓝旗和硕贝勒: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后金镶红旗和硕贝勒:爱新觉罗·萨哈廉,还去检查仓库、检阅士卒、设置官吏,甚至又招降了明永平府同知:白养粹、明卢龙县知县、明卢龙卫右参将:孟乔芳、明东胜左卫左参将:杨文魁、明永平卫游击将军:杨声远,等十五人。

后金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得知此事后依旧任命明降将:孟乔芳,为「卢龙卫副将」,又任命明降将:白养粹,为〈永平府巡抚〉、明降将:张养初,为[永平府知府]、明降将:杨文魁,为〖东胜左卫指挥使〗、明降将:杨声远,为『永平卫镇抚使』。

其余人等官职不变,还让他们一起协助两位贝勒爷坚守永平府。

这让后金卢龙卫副将:孟乔芳、后金东胜左卫指挥使:杨文魁、后金永平卫镇抚使:杨声远,非常感谢连忙前往行营要去面见驾后金大汗谢恩。

随后在行营内后金天聪汗召见了三人,以金卮赐酒,并说道“女真语:本汗与大明朝皇帝不同,凡是我的臣子,都会赐座,一同饮食。”

不仅如此还下令采取了共同管理永平府地方军政的事务,并将造谣说后金蒙古联军意欲屠城的明兵科给事中:李春旺,给斩首示众!

还迅速派人传檄文书至滦州、迁安县,准备降伏永平府所属的州县。

此外之前抗击过后金蒙古联军的明昌黎县知县:左应选,因胆略过人,在闻讯敌军发布劝降书后,他登城四望,并传谕百姓们不要惊恐,要紧闭城门,集溃卒、练民兵、治火药,列药于城,与军民誓师固守。

于是后金蒙古联军只能集合七千余人至昌黎县城东关侯庙前,分三营兵马围攻。

内还有奸细明永平府生员:陈钧敏、明卢龙县生员:王金玉,率十余骑执黄龙旗到城下招降,但明昌黎县知县看到后却破口大骂,还严词拒绝其要求,表示誓与城池共存亡。

这让后金天聪汗得知后发怒遂派遣了漠南蒙古敖汉部、漠南蒙古奈曼部、漠南蒙古内喀尔喀巴林部、漠南蒙古内喀尔喀扎鲁特部蒙古兵集结队伍排梯数十架,在用缴获的明军火炮、火箭展开攻击,但依旧为明军所败。

接着又命后金八大臣:达尔哈、后金正白旗固山额真:那木都鲁·喀克笃礼,等将领率兵千人,昼夜攻城仍不能奏效。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明滦州同知:张文秀、明迁安县知县:朱云台、明兴州右屯卫副总兵:王维城、明卢龙卫左参将:马光远、明迁安县守备:李继全、明永平卫千户:钱奇志,等将领却相继投降东虏建奴鞑子。

正月初9日,面对明将分批投降让后金天聪汗大喜过望,他决定再次分兵派人从抚宁卫向山海卫一带发动进攻。

此次距离山海卫三十里处位列三营,而明军方面得知消息后,立即由明山海卫北路副总兵:官惟贤、明山海卫左参将:陈维翰,设两营开始拒敌。

外加后面的山海卫驻军以火炮助攻,因此后金蒙古联军占不到任何便宜,还被抚宁卫明军从后面偷袭,才让后金蒙古联军草草撤退。

然而接下来明左军都督府右都督兼武经略:马世龙,就下令让明山海卫北路副总兵、明山海卫左参将以及明山海卫游击将军:张奇化,等将领一起前去袭击遵化卫,企图配合附近勤王军夺回遵化县与遵化卫、东胜右卫、宽河守御千户所地区。

但情况却不如他们如愿,山海卫明军们刚出发一过抚宁卫,就在卢龙卫附近遭遇到了后金蒙古联军的围攻,城中敌军出击,官总兵充当先锋死战低挡,后队则乘势反击。

而城上矢石如雨,山海卫明军们不得不撤入永平卫与东胜左卫交界处休整,又遭遇到后金蒙古联军的袭营追击,最终前去救援遵化卫的山海卫明军将领皆战死,明军死伤三百余人,其余明军士兵四散奔逃,少数逃到了抚宁卫避难。

正月13日,后金天聪汗对将士们训话道“女真语:鸟铳火炮,自远而至,目不得见,避之诚难,至于矢石,乃目力所及,可以引避,宜善攻击。”

说罢就传令右翼四旗攻打城南,左翼四旗攻打城东,另由漠南蒙古敖汉部、漠南蒙古奈曼部、漠南蒙古内喀尔喀巴林部、漠南蒙古内喀尔喀扎鲁特部攻其城北。

他们都把云梯布列在城下。

正当东虏与北虏军士将要登城时,昌黎县城上的明军放滚木檑石、火炮、鸟铳齐发,火燎梯折,让后金蒙古联军感受到了强大的抵抗力,表示难以进攻。

又不得不派遣降民:李应芳,来劝降,再次被左知县给诱而杀之。

气得后金天聪汗欲凿城而入,可又缺乏锹镐,后金大贝勒:爱新觉罗·代善,还表示以不能攻克遣人驰奏,最后只能焚其近城庐舍,撤离县城四十里安营扎寨。

正月17日,因迁安县、兴州右屯卫、滦州相继臣服,后金天聪汗下令命后金正黄旗固山额真:舒穆禄·纳穆泰、后金正白旗固山额真:董鄂·和硕图、后金镶白旗固山额真:钮钴禄·图尔格、后金镶蓝旗固山额真:纳拉·顾三台,各率本旗兵驻防。

为此后金天聪汗发布如下命令“女真语:汝等往视情形,若城内人民效顺,便可入城,倘犹抗逆,以计图之;不可图,则以梯攻;如城中兵力尚强,不得遽攻,当即还师。”

这一次行动是,先令众军居后,而后金辽河游击将军:高鸿中、后金镶红旗牛录额真:钮钴禄·库尔缠,则率领十人当先锋前往,诱令投降地区开城。

随后东虏与北虏大军才相继入城,获得库银四百七十两、仓粮一万零九石,当天就命令将前俘获之人口马匹共三千余,由后金贝勒镶红旗贝勒:爱新觉罗·岳讬、后金天聪汗长子:爱新觉罗·豪格,率兵千人出喜峰口关长城,再次借道漠南蒙古押送物资回去后金汗庭盛京城。

此时占领遵化卫固守的后金蒙古联军见到东胜右卫、宽河守御千户所一带,有明军扎营大有收复遵化卫之意,因此也引起了敌军的重视。

经过商量之后,后金蒙古联军决定出城迎战,先出部分骑兵以试探性的进攻吓吓明军,结果出其不意的击破了明兵部右侍郎:刘之纶,二营明军致使其撤入娘娘庙山上。

但其余六营明军仍坚守阵地死战不退,再加之东部攻打山海卫以及昌黎县一带的后金蒙古联军开始回撤了。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