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三百二十七章【密信幕府】

第三百二十七章【密信幕府】(1 / 1)

然而一心想为国尽忠的他,当即就带兵绕道前往定襄县救援,但却被明镇西卫左参将:张宇哲,给劝说道“总镇总兵大人,末将认为不可全力奔赴?且不说我军绕道过河,就算是到了定襄县城内,局势咱们也不太了解!很容易就会遭到流寇打伏击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先派一队人马乘船南下,等到了定襄县之后,假如城池还在则守,不在则退,这样既不被敌人伏击。又能探查情况,岂不美哉?”

这让明山西总镇总兵:周遇吉,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按计划行事,派明宁化守御千户:蔡虢,带兵乘船顺着沱河,一路南下很快就来到了定襄县河边。

此刻站在船头上的明宁化守御千户,看着城楼上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似乎不太像是大明旗帜?他连忙让士兵拿来单筒望远镜看去。

仔细一看后才发现,原来远处城楼上插着的是(黑虎顺字旗),这惊得明宁化守御千户连忙后退了几步,很失望的下令调转船头回去,就这样定襄县也被顺军给占领,此次救援计划完全扑空!

同时明福建总镇总兵派出去的传令兵,也已经乘船到了德川幕府肥前国。

由于传令兵登岸之时,身穿的是儒服,所以没有被人排查,在进入松浦郡平户城之后,略懂大和语的大明传令兵,就与守城的侍卫们交流道“大和语:我乃是大明福建总镇总兵大人的手下,这里有封密信,请你务必转交给肥前国藩主,拜托了!”

而侍卫看了他一眼后,就开始搜身,在确认没有携带任何兵器,这才放他进入城内,但传令兵还想继续询问,却被赶了进去。

他走到街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倭人,均穿着(吴服)行走着,传令兵本想上前询问情况,可大多数人腰间都佩戴着武士刀,看起来不像是善茬!

因此传令兵就站在原地,仔细看了一下来往人群,很快就锁定了目标?

只见一个倭女背上绑着一个小枕头,她正在街道上四处逛逛,不知买些什么东西?而传令兵见状,便走上前去打招呼,询问道“大和语:这位姑娘你好,请问藩主厅怎么走?”

话音刚落化妆过的倭女就翻脸看向他,这一幕差点没把大明传令兵给吓住!只见整张脸都化了非常浓厚的粉扑,但她却用很温柔的声音,说道“大和语:从这里往前走,在往右拐,过个街道就到了。”

得知藩主厅之后,传令兵快速跑步前进来到了厅外。

这次他直接就拿出大明福建水师的令牌给侍卫们看,得知是从大明帝国前来的传令兵,侍卫立刻让他进去,并通报德川幕府肥前国平户藩主:田川七左卫门。

而他在得知是父亲明福建总镇总兵:郑芝龙,寄来的家信之后,便用不怎么流利的大明江淮官话询问道“敢、敢问父亲,近几年来,这个身体可好?此番你来德川幕府,又寓意何为呢?”

于是传令兵就一五一十的回答道“郑总镇总兵大人,让我通知公子,让你尽快上奏天皇与征夷大将军,就说有明使要与德川幕府使者谈判,看看他们怎么说?”

但德川幕府肥前国平户藩主却不明白,为何要请出天皇来作证?莫非要收拾德川幕府萨摩藩?

不明所以的他有些激动的看着传令兵,说道“自从关白殿下死去,至今已有几十载,萨摩藩的势力已经远超过我肥前藩以及长州藩、土佐藩,也是时候得给它一个教训,让它老实一点了。”

说完就吩咐侍卫带传令兵下去休息,又摇手让身边的婢女走过来,说道“大和语:去拿文房四宝过来。”

只见婢女双手放在腰间,问道“大和语:主人,真的要帮大明帝国向征夷大将军上报此事吗?”

话音刚落德川幕府肥前国平户藩主就用严肃的眼神看着她,说道“大和语:大村秋岛芳子,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其余的事情,你不必多问,下去吧!”

就这样大村秋岛芳子听后,只好低下头答道“大和语:嗨!”

不一会儿,大村秋岛芳子就把笔墨纸砚拿上来,还为主人墨砚,而德川幕府肥前国平户藩主就分别写了两封书信,一份交给京都城内的德川幕府后光明天皇:绍仁,另一份则交给本州岛东京城内的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书写完毕之后,他即刻派遣使者动身前往。

这时福建水师明军们的船只,也开进到了德川幕府京畿海域。

船头上领队的明福建水师左参将:施大瑄,见到远处八百米开外的海域上,耸立了很多仿造唐代建筑的房屋,让他忍不住感叹道“德川幕府一向是模仿我中原文化,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呢!看就连这房屋,都是唐代的样式。”

而士兵们就问道“参将大人,咱们是否要靠近海域登陆?”

只见明福建水师左参将想了一会,觉得不妥?毕竟他还不了解德川幕府的情况,因此不敢贸然登陆,便去船舱内部找明福建总镇总兵商议一下。

此刻正在与琉球中山王国使臣谈话的他,见到部将走进来,就询问道“可是到了京畿海域上了?”

明福建水师左参将一听,便惊讶的问道“总镇总兵大人,您在船舱里面,是怎么知道的?”

只见明福建总镇总兵摸了摸胡子,在很潇洒伸出手来指着明福建水师左参将,笑道“这德川幕府的海域上,本镇都不知道来回走了多少次了,速去下令所有船只不得靠岸继续前进,开往东京海域去。”

但不明情况的明福建水师左参将就问道“怎么咱们不是去京畿吗?为何要去东京?”

于是琉球中山王国使臣就解释道“参将大人有所不知啊!这德川幕府不同于大明帝国,他们的天皇是架空权利的,真正握权的是征夷大将军,故此咱们正是要往东京城赶去,去面见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

这话听得明福建水师左参将有些懵懂!他只能退下去,来到船头继续指挥船只,摆右舵在往前北上行驶。

次日,在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卫辉府潞亲王府后院书房内的马维,正拿着一本『孟子』书籍,在明潞闵亲王:朱常淓,面前念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

突进间马维不认识这个字!念不下去了!

这使得他很是尴尬的看着这个字,瞬间停顿下来,而坐着的吴俊振见状,连忙起身走过来看看,并接话道“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刚刚念完之后明潞闵亲王就拍手夸赞道“好好好,还是吴伴读学才兼备啊!”

接着明潞闵亲王就提笔,打算在案几上面画一幅〔春树秋霜图〕,可还没落笔,就见到士兵匆忙来报说道“启禀潞亲王殿下,府外有许多饥民聚集,想让您施舍点吃的东西,殿下您看是否要驱除?”

马维一听有饥民?他就连忙劝说道“潞亲王殿下,这些百姓乃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本,征收赋税之来源,也是补充兵力之源头,万万不可轻易驱除啊!倘若潞亲王殿下信任的话,在下愿意带领百姓们开荒耕种。”

但是明潞闵亲王自小就生在潞亲王府内,他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事件,因此就认为百姓们这是在闹事?

于是他就愤怒的说道“传孤王口谕,速速驱赶刁民!”

这时一旁的吴俊振见状,也上前劝说道“慢着!潞亲王殿下万万不可啊!百姓们正因饥饿,才会前来求粮食的,要是咱们肆意驱赶的话,那么他们势必会造反,到时候又增加了流寇的人数,下官恳请殿下三思!”

看着他们俩人同时劝进,这才让明潞闵亲王动摇想法。

他缓慢坐下来,问道“那依吴伴读之意,此事该当如何?”

只见吴俊振立即开口向明潞闵亲王要了一块空地,这样一来就可以让百姓们开荒耕种,二来福亲王殿下与他们一行人,也有了粮食收入。

而此事却让明潞闵亲王想了好一会,才勉强答应下来,但也只给出城南的3亩山坡空地,尽管如此吴俊振与马维还是谢过明潞闵亲王。

之后两人就动身准备出去,正好就遇见了刘瑞林与姚秋月,便一起出了府外。

待潞亲王府侍卫们打开大门之时,大批百姓们瞬间就涌了上来,一齐呐喊道“行行好,施舍一点粮食吧!”

看到众人急切的样子,吴俊振忍不住上前喊道“不要急,诸位不要急!”

但是却根本没人理会,依旧是继续拥挤,见此情况侍卫们迅速拔出佩刀,准备挥砍乱民,这才吓住了百姓们,急忙往后退去,

这时吴俊振就趁机说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很饿!但是私闯潞亲王府,那是不对的!我已经向潞亲王殿下要来了田地,诸位若是想要粮食的话,就随我去耕种。”

话虽如此,可百姓们早已饥肠辘辘!

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力气了,因此马维就劝说道“吴兄,我看百姓们不会听你的,眼下唯有把我们之前骑的马匹全部斩杀掉,分给百姓们吃,方可解决一时饥饿问题,到时候在耕种,这样才能稳定住百姓们的情绪啊?”

吴俊振听后想了一下,还是决定杀马,毕竟这潞亲王府里面,可有的是马匹,大不了再问潞亲王殿下索要就是。

因此决定下来之后,吴俊振就让侍卫把马匹从马厩里面拉出来斩杀,又在城外即将开荒的山坡上堆了许多柴火,在点燃大火后就架起铁锅,把马肉放进去煮。

而百姓们也不闲着,也都各自忙活起来,找柴火、找碗筷。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