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三百五十六章【庐山真面】

第三百五十六章【庐山真面】(1 / 1)

然而明内阁首辅:蒋德璟,却反对这个做法,只见他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一旦调动关宁铁骑的话,那么关外宁远卫地区必定会空虚,到时候肯定会被东虏建奴趁机南下攻占的,而且一旦调动兵力,那么就等于是放弃了宁远卫,再则其余关外的卫所也会不保啊!”

话虽如此可毕竟也没别的办法了,南方勤王军队北上一时半会也到不了,所以就只能请明宁远卫总兵:吴三桂,入京勤王来得比较快了。

故此明蓟辽总督:王永吉,也站出来劝说道“启奏陛下,吴总兵大人忠孝任义,且关宁军已不同于之前,在他手里可谓是比以前更加骁勇善战了,臣以为若调关宁军入京,一来可以打退流寇,二来也能够与各路勤王之师共同剿灭流寇,一旦京畿不保,关外就是一座空城!孰轻孰重还请陛下三思。”

但尽管如此明内阁首辅却依旧站出来,插了一句话说道“丢失国土,实乃有失祖宗之法也!”

却不想当场就被站着的明兵部给事中:汪惟効,给掺了一本说道“倘若京师不保?那么首辅大人岂不是责任更大?”

这话一出明内阁首辅当即就脱下乌纱帽,双手〈作揖〉,半鞠躬低头说道“既然陛下不愿意听从臣之建议,那么臣也不配在此议事了!还请陛下保重身体,臣告辞。”

说完就放下乌纱帽转身走出大殿。

激动的明文渊阁大学士:魏藻德,连忙走出来劝说道“陛下,蒋阁老他也是为了朝廷的江山社稷,这才出此狂言。”

虽然明内阁首辅:蒋德璟,说的句句在理,不过明毅宗:朱由检,还是比较看重让关宁铁骑入京这一说法的,所以也就没有挽留蒋阁老,而是任由他自行离去。

其实蒋阁老也是想回老家去了,毕竟自己不能在挣救朝廷!也就没有什么脸面继续呆在这里了。

然而冷静过后的明毅宗想了一下,当即说道“既然蒋阁老已去,那么首辅的位子就交给魏爱卿当了。”

因此受宠若惊的明文渊阁大学士:魏藻德,连忙跪下来推辞道“哎呀!臣何德何能,岂敢当这内阁首辅啊!”

但明毅宗却一再坚持,而大殿内的群臣们也都附应道“魏大学士就别再推辞了,论资质,谁还敢与你比较啊?”

他在见到其余大臣们都没意见了,这才不在推辞,而是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接着明毅宗就下令道“传朕旨意,速调宁远卫总兵:吴三桂、延庆卫总兵:唐通、山东总镇总兵:刘泽清、庐州府总兵:黄得功、宁南伯:左良玉,这五位将领入京勤王,另外蓟辽总督:王永吉,也听令,朕命你拿着诏书即刻前往宁远卫,朕要加封吴爱卿为平西伯爵位,朕还要封吴爱卿之父,中军都督府署都指挥同知:吴襄,为京营戎政。”

待圣旨宣读完毕之后,明蓟辽总督与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两人立刻领命,各自携带圣旨前去宣告。

随后明毅宗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钱粮问题,毕竟要调动这些大军入京,再加上之前调动的南方勤王之师,如此庞大的数量,军饷开支是必备的,再则国库目前已然是空虚了!根本不足以维持大军使用。

唯有捐银子方能有办法解决此问题。

可眼下百姓们正面临着「辽东三饷」的沉重赋税,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银子来,况且中原地区还有瘟疫天灾,所以明毅宗只得把目光投到了文武百官之中。

因此他第一次站出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皇帝尊严,很害羞的咳嗽了两声,说道“朕还有一件事,想让众爱卿们帮忙!”

这群臣们一听到还有事?便觉得很奇怪?心想;这皇帝陛下平时都是不怎么求人的,今个这是怎么了?

谁知下一刻明毅宗就开口道“大军入京勤王,需要军饷来犒赏三军,如今内帘早已空虚,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银子来,所以朕希望诸位爱卿们,能够慷慨解囊,捐助一些钱财出来,不知众卿家们…。”

可不曾想这天子捐款的口号一出,马上就遭到了群臣们的非议。

只见台下的百官们个个装疯卖傻,首先有明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韦嘉俊、明鸿胪寺寺卿:丁奎、明上林苑监左监正:汪承佩,等官员们就纷纷站出来,哭丧道“陛下有所不知呀!臣等府中乃是日日清汤寡水,不曾见到有半点荤腥油水,平时收到的俸禄,也都供妻儿老小们家用,并无太多银子捐献,还请陛下见谅。”

说完就各自捐了(30两、20两、50两银子)。

紧接着明毅宗就看向了明内阁首辅:魏藻德,本以为他会报答朝廷慷慨捐献的?可谁知魏阁老却上前说道“启奏陛下,臣府中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子女需要扶养,而且臣为官清廉也没有多余银两!但臣也愿捐出5百两银子作为军饷。”

这让明毅宗听后很是失望!

于是群臣们就看向了,站在台阶旁边身穿〈拽服〉,且有着号称全紫禁城内首富的明北镇抚司锦衣卫百户:王之心,但他也就才肯捐出1万两银子而已!

这显然还远远不够,因此台下的明工部尚书:范景文,见状就上前说道“启奏陛下,臣属下的官员~明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赵士锦,在用库银时发现,今年所得银两比去年少了一半!”

这时在皇帝陛下心里就有一个底了,他心想;国库如此空虚,此次捐银至少得1百万两银子才行,但转念一想光让官员们捐银子,估计大家都不肯捐?所以他就想出一个主意,便说道“诸位爱卿请放心,朕不是让尔等白捐银两的,朕承诺若捐银三万两者,则官升一级。”

尽管如此可依然没有官员肯大方,但明毅宗也不敢逼得太紧,只得限期十日之内凑集银两。

因此大臣们也算是捏了一把汗,而失落的明毅宗当即就宣布退离议政的乾清宫,很烦躁的出门朝台阶下走去,雨依旧不停地下着,微风呼啸而过吹在他的脸上,都丝毫感觉不到有任何寒冷的气息。

前面却急匆匆的走过来一个,穿着绯红色官员之人,向明毅宗行礼道“臣参见陛下,刚刚在大殿之上,臣突然想到一件事?”

只见眼神恍惚的明毅宗看了一眼,随即问道“哦,黄爱卿何事?”

这时明顺天府府丞:黄锭邴,就开口道“臣听闻行太仆寺上月所得银两颇多?所以特来提醒陛下,让行太仆寺捐出一些银两,当然臣也尽些心意,愿拿出2百两银子。”

在听到行太仆寺收入还行时,明毅宗就有些动心了,对于眼前这2百两银子,确实是太少,所以为了让皇帝陛下把目光转移,又顺便坑一下他的死对头行太仆寺。

因此明顺天府府丞就提出道“启禀陛下,臣还听闻行太仆寺寺卿:周鸿锦,之子骑都尉:周世显,年轻气盛为人豪爽,而且尚未婚配,臣斗胆向陛下提出将坤兴公主嫁与骑都尉,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

在一阵雷声伴随着细雨过后,沉默了许久的明毅宗这才开口道“娖儿?也是啊!算起来她也是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朕却一直忙于政事,倒把娖儿给忘了,骑都尉:周世显,此人朕曾在内城郊外见过一面,人还算不错,行!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罢明毅宗就转身让明司礼监掌印太监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在通知明骑都尉:周世显,让他下「三媒六聘」来迎接明坤兴公主:朱媺娖,而婚事定下来之后,宦官们就奉旨前去通告了。

到了酉时,在大明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北部的寨儿山堡城外,正被一片大雾给掩盖着,蒙蒙细雨一点一滴的落在树叶上,守城明军们巡逻了两圈,便发现远处城外的树林里,似乎有旗帜若隐若现的飘荡着?

于是守城明军士兵们就对城楼上的明寨儿山堡千总:顾灵恩,汇报道“千总大人请看,城外三百步开外的旗帜,那不是我军的〈四方旗〉与「虎豹旗」吗?莫非也是辽东边军?”

然而不敢大意的明寨儿山堡千总连忙吩咐道“速速关闭城门,不得有误!”

因此明军士兵们听后急忙下城楼关城门,而行进的军队速度又十分迅速,很快也来到了城下,前面一个身穿锁子甲,头戴万历盔的将领就上前喊话道“我乃朝廷刚封的沙河儿堡总兵,刚刚激战了东虏建奴,现在粮饷不足!特来城内借粮,还请弟兄们速去通报一声。”

这话听着没什么不对,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有猫腻?毕竟一个总兵兴师动众的带着大军来借粮?明显意图不轨?

所以城上的明寨儿山堡千总当即就给拒绝了,还反问道“既然总兵大人是来借粮食的,那么末将理当开城迎接,只不过最近东虏与北虏时常来犯,还混入我军,为防万一末将想恳请总兵大人揭下万历盔,给我等观看一下发饰。”

城下握住拳头的将领们缓缓抬起手去摘头盔,而他旁边的将领却小声说道“总兵大人,确定要摘下来吗?他这是在侮辱您啊!”

可尽管如此他还是摘下万历盔,露出了蓄在头顶的直发,看到这一幕城上的明军们,才觉得是冤枉了好人,连忙下令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因此城下的将领则戴上万历盔,快速骑马进城。

此时站在城门口的明军士兵中,有一个人见到马背上的将领十分熟悉?不过他却不怎么想得起来了!于是就拉着进城的明军士兵问道“哎这位兄弟,请问你们的主帅,可是宁远卫人士?好像姓祖?”

但是明军士兵们却没有理他。

话音刚落就见到远处树林里面骑马过来一个明军士兵,而城上的明军看见又有人过来了,他们就觉得奇怪?便传令让几个明军士兵出城去拦住他。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