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三百六十八章【大疫来临】

第三百六十八章【大疫来临】(1 / 1)

眼看地上躺着的轿夫样子,越看越吓人!因此旁边的轿夫就说道“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身体不适?倒是有点像咱们隔壁县城流传的疫情?而且还挺相似的!”

这时其余轿夫们就问道“真的假的?”

只见这个说话的轿夫,一脸严肃的说道“我听隔壁顺天府房山县逃到咱们良乡县(兴州中屯卫)的居民们说,他们县一名官员,前一刻还和同僚喝茶打恭,而后一刻就当场猝死了?还有甚者说,两个人一前一后的骑马聊天,后面的人刚叙话完几句问前面的那个人,却发现前面的这个人,已经殒于马鞍而死!”

当然最令人毛骨松栗的还是,两个小偷的诡异之死?

话说在;北直隶真定府定州曲阳县有一家富人,在大疫中全家都死光,而附近县城有两名小偷路过此地,打算发一笔横财,因此这二人就约定在一处屋檐上接应,一个下到房中将偷来的东西递上来。

结果下面的人递着包,就突然猝死了?

而上面的人在接的时候,也染上瘟疫毙命,死的时候这两个小偷的手里,还都攥着偷来的包袱。

这不禁让一位周府家丁想起了,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岢岚州兴县的堂弟,在新婚之日,双方拜堂成亲之时,这队新婚夫妻一起突发情况,双双暴毙在婚礼上。

接着轿夫又继续说道“我还听说北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吴彦升,因为朝中有人把他提拔为知府,刚准备去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温州府赴任时,他的一个仆人就突然离奇的死了?他又命另一个仆人去棺材店内买棺材,但却久久不见回来,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仆人竟死在了棺材店里。”

另一位轿夫就说“这个事情,好像我也见过一次?在北直隶保定府庆都县有一对新婚夫妇,乃是我的侄子,他们在婚礼之后,夫妇俩人坐在帐中很久没有出来,于是下人们就去打开帐子一看,才发现他们夫妇俩人,早就已经死在了床的两头!我在收到大哥寄来的书信时,也是惊讶不已啊!”

此时听着他们说的事情,也越发的让明太仆寺少卿:周鸿锦,与周府家丁们觉得,眼前这名轿夫就是得了疫情?虽然还不怎么确定?但轿夫们还是远远的离开了。

有些甚至不要赏银,当场就跑没影了!

一时间明太仆寺少卿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劲?他心想;难怪之前走出市集的时候,没有见到大批百姓!估计多半不是躲避疫情?就是逃走了?或者是猝死在府宅中!

刚想到这明太仆寺少卿就有些害怕了,他连忙出了轿子跑回府中,在跑到府邸门口时,还让家丁去把京城最好的大夫给请来,以便医治一下自己。

然而家丁有些害怕不敢前去,为此明太仆寺少卿就给出十两银子作为跑路费,这才让家丁冒着生命危险前去街道上寻找大夫。

而家丁再次上街之时,看到除了几处主要的大道上还有百姓居住外,其余府宅要么大门敞开、要么无人居住!除了偶尔看到有几个人在行走之外,其余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是关门闭户的。

而且家家户户门口都高挂着白色的灯笼,门前还张贴着许多去邪避凶的符咒,看上去很是阴深!

这吓得家丁连忙大步奔跑着,在来到一处医馆门前时,他还看到有七八个躺在地上,脸色发青、且眼角出血的百姓,正奄奄一息地咳嗽道“救、救救我!给我口汤药喝吧!”

见此情景家丁深咽了一口气,当即壮起胆子走进去医馆里面,大喊道“大夫、大夫在吗?”

在接连喊了三四声后,就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拿着一碗汤药走出来,但是这位年老的大夫脸色看上去,也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家丁仔细一看竟发现大夫的眼角处,也隐约流出了黑色的血,嘴巴也是紫色的,看上去极其恐怕。

因此胆小如鼠的家丁连忙退了几步,便转身朝门外跑去,边跑还边说道“我不想死!我还不想死!我要离开这里、离开……。”

此时北直隶顺天府帝都的三座城内,大明守军们也开始有明军士兵出现了呕吐、发冷、发热、浑身疼痛,等症状,还先后波及到了京畿地区的;五城兵马司(东南西北中。)、京军三大营、北镇抚司锦衣卫队、亲军京卫指挥使司、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包括;上林苑监、六部(兵工礼吏刑。)、六科(兵工礼吏刑。)、五大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都察院、詹事府、宗人府、钦天监、国子监、行人司、通政司、武学、僧录司、道录司、教坊司以及后宫内廷部分宫殿区域。

发生这次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病情时,太医院与北镇抚司锦衣卫们率先出动人员控制情况。

其中明北镇抚司锦衣卫左都督:骆养性,还手持令牌带领手下的北镇抚司锦衣卫队们分散开来,在宫中各个角落开始检查人员发病情况,一旦发现有病情者,立刻就送往太医院内治疗。

在逐一调查各机构部门情况之时,发现大多数人(主要是与京师外面接触过的人员,多为正四品左右的官员?)

而太医院方面,当天接到的病人数量多达三千人,全部都是统一的病症!均为风寒之症?这让太医院的医官们感觉很是奇怪,仅有资历高深的明太医院院使:关之庆,在带着面巾号了几次脉搏之后,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凭他多年的行医经验分析出这些病者,应该得的是一种来自于鼠疫的病情?在综合得病多数的病者来看,这疫情应该是由京城外界传播进来宫中的?

于是明太医院院使在号完脉之后,就转身让太医院内戴着面巾的下人带领病者去外面晒太阳,自己则对身边的医官大夫们说道“此症状乃是百年不遇的鼠疫!自万历八年至今,宫中还从未见过此病症,老夫不才,曾在医书中见过鼠疫的症状,与他们情况并无太大区别!”

(其实早在崇祯十年辽东都指挥使司地区的小冰期,与中原地区的河床干枯,以及蝗虫灾荒爆发以来,就先后在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北直隶、南直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等地,都先后爆发了鼠疫、天花、疟疾,这三种病症了!)

只是京城地区平常没什么官员接触地方百姓,毕竟京城官员居住区与百姓居住区是分开隔离的,所以基本上都接触不到!除了市集口之外。

但一般的普通百姓都不可能去,因为去的百姓多数都是有钱人,也都是去买东西的。

平常穷苦人家百姓,根本没有那个资本,而疫情又是经过村庄地区的百姓传播出去的,所以也就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到疫情是怎么回事了!

这下被明太医院院使给诊断出来,可吓坏了在场的所有医官大夫们,为了不把消息泄露出去,造成全城混乱,故此明太医院院使就下令把此事封锁起来。

只是对外宣称病人们得了(疟疾),又为了不让病情扩大化,还让全城军民们都佩戴起了面巾,并在宫中各处要道采取了隔离措施,以减少伤亡。

因此宫中四处都能见到戴着面巾之人,在用驱除瘟疫的老办法来熏角落,使得宫女太监们被惊吓得,都不敢随意走动了,有些宫女则小声议论道“听说了吗?刚才延祺宫内,才抬出来两具尸体,好像是小春子与月兰的?你们说,这宫中会不会是中了什么妖魔鬼怪的邪气啊?”

这话正巧被路过的明周皇后:周玉凤,给听到,她连忙反驳道“都在此议论什么呢?还不给本宫干活去,哪有什么鬼神之说!”

待宫女们被赶走之后,明周皇后又打算往东六宫地区走去,却被随驾的太监给拦住,并劝说道“哎哟皇后娘娘,现在那边正做驱除邪气之事,可万万不能去啊!”

然而不明其意的明周皇后却连忙挥手,让太监去外朝看看情况,因此太监只得领命退下去。

这边明北镇抚司锦衣卫左都督正率领着北镇抚司锦衣卫队们出了内城,在外城附近巡逻着,巡街的北镇抚司锦衣卫队们看到两旁的房屋,几乎家家都紧闭家门。

有些房屋内还能隐约听到有人在哭泣?有些房屋则灯火通明,里面却不听见有任何声音?

更有些房屋门前,还张贴着符咒,且放着棺材,偶尔还能见到有老鼠在街道上行走,突然一个北镇抚司锦衣卫不小心踩到了一只小老鼠,他快速松开脚,就见到周围还有其余的老鼠,像排队一样挨个东奔西跑的找东西?

也让曾经繁华的帝都京畿街道上,一时间内竟变得无人行走,白天静如黑昼一般,百姓们哀嚎之声,听着也十分的慎人!

而北镇抚司锦衣卫队们,在走了半柱香的时间后,就打算回去复命了,但在回去之时,就有两个北镇抚司锦衣卫出现了,头晕呕吐、浑身发冷,等现象。

看得旁边的北镇抚司锦衣卫队们见状,吓得都纷纷躲开来,均不敢上前搀扶,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地上躺着翻滚。

而回去复命时明北镇抚司锦衣卫左都督也发现了人数不太对劲?明显少了十个人?(其实有些北镇抚司锦衣卫是跑去了无人的富商府中,悄悄偷拿东西去了!自然也就死在府中了!还有些则是病倒在路上。)

因此深感危急的他,第一时间连忙跑进宫去找皇帝陛下。

他们在入大明门之时,就受到守城明军与明太医院惠民药局副使:王秋晋,的阻拦,只见他们开口道“从此刻起,但凡入宫之人,都必须经过检查,还得佩戴面巾,否则不能进入内城!”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