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三百七十三章【拒绝议和】

第三百七十三章【拒绝议和】(1 / 1)

以及明太祖吴王洪武高皇帝:朱元璋、明成祖燕王永乐文皇帝:朱棣、明仁宗洪熙昭皇帝:朱高炽、明宣宗宣德章皇帝:朱瞻基、明英宗天顺睿皇帝:朱祁镇、明宪宗沂王成化纯皇帝:朱见深、明孝宗弘治敬皇帝:朱祐樘、明武宗正德毅皇帝:朱厚照、明世宗兴王嘉靖肃皇帝:朱厚熜、明穆宗裕王隆庆庄皇帝:朱载垕、明神宗万历显皇帝:朱翊钧、明光宗泰昌贞皇帝:朱常洛、明熹宗天启哲皇帝:朱由校,(含明太祖追封的四帝在内。)

在拜会了太庙里面供奉的列位大明皇帝之后,大顺帝:李自成,不由得感叹道“大明帝国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基业,在中原乃至东方帝国霸主的地位,很快就要结束了,朕当真是那个改朝换代的人吗?”

而旁边的数位大顺将领们,都上前劝说道“陛下,目前我军兵锋正旺,您看是否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紫禁城,做这个天下的霸主呢?”

然而思虑了一下,大顺帝还是觉得底气不足,毕竟紫禁城可不是那么好攻打的!而且近月来也损失了许多兵马,又消耗了许多军饷物资,所以现在大顺帝考虑的是如何挽回损失?

而非是一味的拿下紫禁城,因为一旦得了紫禁城,也就意味着真正的与朝廷决裂,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清廷、明廷、漠南蒙古诸部,以及顺军内部(大西方面)都会以大顺为头号攻击敌人。

再则就是真的当了大顺天子?那么接下来就要承担封赏功臣们的费用了,想想开支可不少啊!虽然可以试试攻破紫禁城,以国库银两来犒赏三军。

可万一要是拿不下紫禁城的话,那么就会被各路勤王明军们给围攻,从而陷入到困境当中,所以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大顺帝都觉得,与其当这个天下共主的皇帝,还不如退一步做称霸一方的土皇帝呢!

故此他让人把原先在昌平州投降的明尚膳监掌印太监:杜勋,给带入紫禁城西华门内,去面大明天子。

这边紫禁城内明九门提督:王承恩,正火急火燎的跑去乾清宫里面,一进殿就跪下来大喊道“陛下,军情紧急啊!我军怕是撑不过明日了!”

而听到此消息的皇帝陛下,直接起身问道“外城、内城、皇城,都已失守了吗?看来这个预期比朕想象的要快这么多!那宫中还有何处要塞直通外界的?朕要速速发布圣令,让勤王之师们星夜兼程赶来解救京师。”

在见到皇帝陛下还一脸天真的样子,这使得明九门提督很是失望!他当场就提醒道“陛下,没用的!眼下紫禁城外,到处都是流寇士兵,四门以被封锁,唯有万岁山(煤山)可以通往内城,但也出不去外界,就算是勤王之师来了,恐怕也是先解内城之忧、在解外城之患,随后解皇城之围,最后才是到护卫紫禁城。”

此话一出算是把明毅宗:朱由检,最后的幻想都给打破了!他放声哀嚎道“那该怎么办啊?”

这时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就提出道“陛下,不如召集群臣们商议一下对策,或者他们还有别的办法?”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绝望的明毅宗再次发布圣旨集结官员们来御门议政,由于宫中被占的地方更多了,所以这次来的人也就更少了!只有正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数十人。

众人来到皇极殿内时,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李遇知,上奏道“臣有本启奏,顺天府府尹以备好船只,陛下只要同意出京暂避流寇的话,咱们可以由京畿护城河内出京,三日之内可由通州三卫到达天津右卫治下的大沽河口巡检使司,到时候再去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或者南直隶应天府暂…?”

然而话音未落就被明詹事府詹事:童祺庆,给拦下来反驳道“吏部尚书大人,这话是让陛下逃走吗?眼下大敌当前咱们身为臣子的,不思报国?反而却一心想着要逃走?这可对得起朝廷给的俸禄?可对得起皇帝陛下?”

看着大臣们又在争吵,这让明毅宗更加烦恼了!他不由得站起来在龙位旁边,左右徘徊了几步。

突然殿外有一个明军士兵匆忙闯了进来,百官们立即转身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因此众人顿时感觉不太对劲?

谁知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刚进来,就半跪着行礼道“小的拜见皇帝陛下,启禀陛下,外面有流寇派遣的使者,说是要进宫面见?现在已经过了弘文阁,正朝皇极殿外走来,敢问陛下,是否要请见?”

然而一向都看不起流寇的明毅宗,当即就挥手说道“朕不见,直接拉下去斩了吧!”

但是大殿之下的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却有些紧张的说道“陛下还是见上一见吧!他乃是、是之前您派遣的昌平州监军。”

一听到的是这个太监?立刻就吓得明毅宗脸色惨白!群臣们也是惊慌不已!众臣们连忙询问道“可有看清楚了?是杜监军?”

只见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点点头,答道“确是杜监军无疑!”

这话瞬间就让明毅宗感觉这世间无爱了!自己信任的人,居然一个个都背叛了朝廷,简直就是众叛亲离的节奏啊!

不过既然背叛自己的人来了,那么就得见见他,以便亲手解决他的性命,当然群臣们是不准皇帝陛下随意斩杀使者的,毕竟这关乎到他们的未来,实在不行只要保住使者,那么到时候也是可以投降大顺,去那边混口饭吃的。

就这样叛明的杜监军进入了紫禁城皇极殿外。

此刻身穿蓝色太监服、头戴乌纱帽的杜勋,正一步步缓慢的走上台阶,身边站岗的宫廷卫士锦衣卫大汉将军们,都被眼前这个太监给吓到了,各自紧握住腰间的佩刀与长矛。

群臣们看着杜监军也是被吓得不轻,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看了许久。

直到杜监军走到大殿前向明毅宗行礼道“小的参见皇帝陛下,这次来…。”

还没说完就见到明毅宗的脸色突变,他当即挥手道“来人呐!速把此投敌叛国之人,给朕拉下去斩了!”

但群臣们却站出来劝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两军交战向来不斩来使,而且这李贼突然派遣使者前来,想必定是有议和之意?眼下勤王之师未到,唯有拖住流寇!才能够化解京城危机啊!”

所以明毅宗这才冷静下来,让杜监军说明来意?

只见杜监军说道“启禀陛下,小的此次是奉了大顺皇帝之密令,前来与陛下议和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大明要割让西北地区,既;陕西承宣布政使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一带给大顺,并封大顺皇帝为大明亲王爵位,这是其一!”

在听到这个要求时明毅宗有些隐忍,但还是继续听下去。

接着杜监军又继续说道“这第两个条件就是;陛下您要拿出国库百万银两子,来犒赏所有大顺军队,当然作为交换条件,咱们大顺皇帝陛下则立即退出京畿,去守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地界,要是陛下同意的话,那么大顺就愿意受封臣服大明帝国,吾皇陛下还愿意出兵为朝廷助剿东虏,但大顺亲王不奉诏!不听宣。”

面对大顺帝开出这个从天而降的条件时,明毅宗的内心深处在想;朕要是同意这两个条件的话,那么就与卖国贼无疑了!虽然可以暂时逼退敌军,保证京师的安全。

但是国库目前哪有这么多的银两?这倒是个大问题。

可退一步思考的话,如果自己不答应李贼的要求,虽然可以保住皇帝的身份和尊严,但同样的江山社稷肯定是保不住了!而群臣们则义正言辞的劝说道“陛下,咱们决不能答应流寇,此等蛮横无理之要求!我大明帝国祖制乃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咱们决不能与流寇苟合。”

然而尽管如此明毅宗还是有这个想法的,所以他就扭头看向了新任的明内阁首辅:魏藻德,询问道“魏爱卿可有何建议啊?”

但是明内阁首辅却低下头沉默不语!无奈之下明毅宗再次询问道“魏爱卿不必担忧!只要你开口,朕都立刻下旨照办。”

不过此刻明内阁首辅不再是低着头沉默,而是直接跪下来,并一个劲的扣头,这使得被激怒的明毅宗,开始拍案起身发话,还大骂道“朕以决意,坚决不与流寇议和,从现在起,谁要是再敢提及议和之事,朕定斩不饶!对流寇,朕只有三个字六句话,斩杀之、诛灭之、反击之。”

于是双方的谈判就此破裂,(实际上魏阁老不敢发话,主要也就是怕自己会变成第二个前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所以也就没有说半句话!)。

因此在拖了半晌的时间后,在送离顺使杜监军之后,明毅宗就开始做出决定了,他先让人去把四位皇子们叫来乾清宫内。

就这样被太监们带来乾清宫中的明皇太子:朱慈烺、明三皇子定哀亲王:朱慈炯、明四皇子永悼亲王:朱慈炤、明五皇子悼灵亲王:朱慈焕,依旧是身着平时的华丽常服,他们丝毫不知宫外发生了什么事?

这让明毅宗不忍心让四个皇子留下来受罪,就对他们四个人说道“今日你们还是大明的皇子,明日城破之后就成平民了!孩儿们要记住,出宫以后看着老的男子要叫爷爷、年轻点的要叫叔叔,若你们能够立足下去,切记一定要替为父报仇啊!咱们大明的国仇家恨,父皇我是报不了了。”

刚说完就见到明周皇后:周玉凤、明袁皇贵妃:袁小娥、明王贵妃、明刘妃、明方嫔妃、明沈昭仪,这六个后宫女子前来宫中。

明周皇后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与两个义子(因为明四皇子永悼亲王与明五皇子悼灵亲王的母后,都是明田皇贵妃:田秀英,的儿子。)便忍不住悲伤流泪。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