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零七章【战前祭旗】

第四百零七章【战前祭旗】(1 / 1)

所以明毅宗:朱由检,得知消息后,就追封她为王顺妃,因此明坤兴公主:朱媺娖,由于没有母亲,在加上身份的问题,一直都是皇帝陛下的耻辱。

故此她在宫中都是被封锁消息的,除了少数年老的宫女太监们知道,还有一位公主殿下之外。

其余下人们都是不知道有两位公主的。

不过既然皇后娘娘都这样说了,再加上坤兴公主殿下一直生活在凤阳阁内,不曾去过别的宫殿,故此偷梁换柱之事还是行得通的,关键问题就是从史官处下手了。

所以明毅宗特意下令把翰林院所以关于坤仪长公主的书籍给毁掉,在把相关人员全部撤除,并对外宣布坤仪长公主殿下年幼时期就暴毙了!再把宫册坤仪长公主与坤兴公主两位记载重叠,意思就是要混淆视听,让人以为崇祯年间公主只有一位…。

因此在听完国丈明嘉定伯:周奎,的讲述之后,也让躺在床上的明坤兴公主惊讶不已!

她连忙接话道“也就是因为如此,皇后娘娘才一直瞒着没有告诉我,自己亲生母亲的下落?而皇姐也因嫁入民间才躲过一劫。”

只见明嘉定伯点点头,说道“现在你的身事都知道了,你不是本伯爵的皇孙女,所以本伯爵现在就要把你送入宫去,献给大顺皇帝陛下。”

然而绝望的她立即起身捂住手臂,继续追问道“那我父皇现在何处?宫中又是什么情况?”

见她断了手臂又确实可怜,而且已经是大顺通缉犯了,便实话实说道“大明皇帝陛下已经吊死在万岁山(煤山)上了!你的养母皇后娘娘也上吊自缢了!宫中已被大顺军队占领,至于你的那些兄弟以及皇太子殿下,估计这会也被顺军给抓住了?”

因此非常绝望的她,忍不住痛苦道“父皇孩儿没有死成!对不住祖宗,报不了国仇!”

然而不忍看到伤心一幕的他,直接就让家丁把坤兴公主带出去,送入宫中任凭大顺帝发落,也好表示自己忠于大顺。

这时武英殿内翻阅奏折的大顺帝:李自成,正看得起劲之时,就收到了太监传上来的一纸书信?好奇的大顺帝连忙打开来看,却发现居然是关宁铁骑在入关时,趁机袭击了投降大顺的明顺军。

还把大顺密云终于中卫总兵:唐通,给打得退入了山海卫关内。

此举令大顺帝有些生气,他觉得吴三桂莫非是在挑衅自己?还是在试探自己?但他觉得无论如何也得出兵反击,否则就要让关宁军小看了大顺军队。

可就在这时,又有一封书信由太监拿着大步跑过来喊道“报,陛、陛下这是通政使司送来的关外加急书信,还请陛下过目。”

于是拆开书信的大顺帝,立刻发现上面写着;大明宁远卫总兵兼平西伯:吴三桂,入关袭友,乃是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之下下策,实属无奈!还请大顺皇帝陛下释怀。

在看到这样一封奇怪的书信后,大顺帝很是无奈,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恰好大顺丞相:牛金星,也走了进来,有要事与他商量,便提道“臣参见陛下,启禀陛下前明大行皇帝已经入殓,与前明皇后娘娘一起合葬到前明怀皇田贵妃墓中。”

待禀报完消息后,大顺帝似乎根本不为所动?而是继续陷入到沉思当中?故此不了解心意的大顺丞相就询问消息,还拿起桌上的奏报来看。

在得知是这么个消息时,他第一时间就劝慰大顺帝要尽力拉拢人心,毕竟关宁铁骑可是身系山海卫关外重要军事力量的盟友,万万不可或缺!一旦失去,那么永平府甚至顺天府都将会受到威胁。

不过既然要拉拢他,又要保住大顺帝国的面子,毕竟那是关乎到疆域领土问题的,所以大顺帝不得不慎重考虑,因此思前想后,他就决定要亲自率领大军奔驰去山海卫,来迎接吴三桂归降。

因为京城方面的顺军士兵们,从一开始执行,新颁布的〈大顺律〉;不准偷盗、不准抢劫、不准扰民、不准强奸,而变成了重操旧业的土匪山贼!

也算是彻底失去了民心。

然而大顺帝却认为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顺军士兵们在京城的花花世界里待久了!才会导致战斗力下降?(对于顺军私闯民宅,感染疫情之事,他丝毫不知。)

其次就是由于之前拷打前明官员们,也确实捞了不少银子,也是时候为自己的帝国打一把开疆扩土了。

于是大顺帝就更换上自己的银白色战袍,头戴斗笠,在午门外召集大顺将领们宣布即刻出征山海卫。

为了顺利进军,大顺帝在出发之前先让大顺光山伯:刘体纯,南下与大顺磁侯:刘芳亮,一起驻守顺便开疆拿下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防止南方势力最大的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宁南伯:左良玉,北上勤王。

毕竟他也是接到过勤王圣旨的,而且之前多次与左家军交战,也让大顺帝看出来此人是比较爱占便宜的。

为此身穿华丽蓝色翟衣,头戴九龙四凤冠的大顺皇后:高桂英,与身穿大衫霞披的大顺窦美仪:窦丽芳,一起出来恭送自己的夫君,她俩各自让下人备了两杯酒。

其中皇后娘娘身为后宫之主,她自然是站在皇帝身边,为他系好扎甲身上的战袍,以及捆绑的腰带。

还很体贴的对大顺帝说道“鸿基,哦不,应该叫陛下了,妾身已经学会了很多宫中的规矩,还了解到宫中皇后应该做的事情,此次出征陛下不用担心!后宫之事一切有妾身处理。”

说完还拿起酒杯,当着夫君大顺帝的面把酒洒在地上,又拿起另一杯酒俯下身子,顺势拿了一点泥土放在酒里。

此举让大顺帝很是尴尬!身边的大顺将领们以及一些保住官职的前明将领们看到,都忍不住小声偷笑道“这个大顺皇后也太土了吧!居然做出这种事?实在是丢脸啊!”

就连大顺帝也是觉得她很土,可为了不让气氛尴尬,也为了让皇后娘娘有个台阶下,大顺帝还是很爽快的拿过酒杯,喝了一口说道“皇后,给朕敬酒岂能不喝?”

随后就放下酒杯转过身去,大顺皇后见酒没有喝完,刚想去叫夫君,可却还是忍住了!

这时大顺窦美仪就趁机上去,很乖巧懂事的行礼道“臣妾参见陛下,愿陛下出征一帆风顺,也为大顺开疆扩土,成为新一代的中原天子,祝陛下早日统一天下、横扫四洲。”

面对了解自己心意的嫔妃~窦美仪的夸赞,那是相当的爽快,也让大顺帝一高兴就搂住她,说道“放心,朕只是去山海卫巡视一下边关,顺便招降前明边军将领的,爱妃不用担心!很快就会回来的,就等着朕凯旋而归的好消息吧!”

接着大顺窦美仪就拿起酒杯递给夫君,而自己也拿起酒杯说道“那臣妾就祝陛下早日归来。”

随后两人就一饮而尽,之后大顺帝还拿起酒杯倒满,并走下台阶骑上战马,在拔出佩刀大喊道“出征!”

瞬间两旁的大顺旗手卫就吹响号角,而大顺亲卫军与站立着的顺军重甲兵、骑兵营、火炮营、火铳队、步兵营们,均呈现出整齐的队列,行走着往外城走去。

由于大顺帝的太庙不在此处,所以他只是带军队前去外城的先农坛「旗纛庙」,去祭祀参加出征前的旗祭大典而已。

按照明代出征制度,大顺帝先更换上了青色道袍去沐浴斋戒,并让太常寺准备祭品、光禄寺准备牲口,已备接下来的是;迎神、三献礼、饮福、彻豆、送神和望燎,等不可少的祭祀环节。

而斋戒完毕后,大顺帝就换上了天子冕服,在旗纛庙中焚香祭拜,行下跪礼祈求出师平安。

接受祭拜的神仙有;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管战船之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祗五昌神众,当然这些神仙的队伍,还有一位是在明成祖燕王永乐文皇帝:朱棣,即位后的明永乐三年时还在旗纛庙中,加入了一位「火雷神」。

以及祭拜最重要的牙旗〈真武大帝〉。

不过由于大顺与大明信仰不同,所以祭祀之礼还是有区别的,有些流程直接被大顺帝给去掉了。

紧接着就是让大顺太常寺祀丞:翟林翼,拿着祭天出征的圣旨,来宣读道“嗣天子臣代(皇帝称呼:大顺皇帝)中原动乱天下待新,今有十八子主神器入行在,立乾坤特此出征山海卫,以示皇恩,招抚旧臣辅治朝廷,国体安康,四方众神佑我大顺,铁骑一出横扫八方,安民富国千秋万载,尚飨。”

在宣读完毕后,就丢入大鼎里面焚烧,由大顺帝与文武百官和将领们一起行跪拜礼,起身后的大顺帝还挥手让人把北镇抚司诏狱里面关押的犯人,押出来准备进行下一步典礼?

这个场面有点血腥,那就是用囚犯们的血进行祭旗,以完成整个出征的旗祭大典,也预示着此番出征能够顺利。

可世事难料?

正当刀斧手们要举刀之时,有一个刀斧手竟然倒在地上手脚抽筋?其余刀斧手见状都愣住了!还有一个刀斧手感觉脑袋有些疼?就伸手捂住脑袋,而手中的刀却不小心掉下来砍断了脚。

看着这奇怪的事情,大顺帝觉得不太顺利,便下令让周围的顺军火铳队与顺军弓箭队们配合拉弓架铳,一起射杀这批被放出来的囚犯。

此时的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兖州府首府滋阳县(兖州护卫、任城卫)官道附近,马维拉着刘瑞林与姚秋月,一边走一边询问过路的人,但他们都没有任何线索,还顺着路边一直走到了归兮崖底下的一片竹林里。

这片茂密的竹林显得特别阴深!时不时还传来一阵阵鸟类的叫声,胆小的马维看着周围环境不由得颤抖起来,他连忙站到姚秋月面前,伸出手来说道“不用害怕!有我在,只要躲到我身后就行。”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汉家功业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美利坚胜者为王 超时空史记 谍海孤雁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