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一十二章【命案尸体】

第四百一十二章【命案尸体】(1 / 1)

他连忙低着头走了两步上前看看,心想;天呢?这里的土地怎么被挖过啊?这荒山野岭的,谁会上这啊?

不过农夫在想,既然有土被刨过?而且又重新被盖上,那就说明一定是有人故意在藏什么东西?说不定是埋宝贝呢?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也有这种情况!

为了打消自己的念头,农夫决定去拿锄头,轻轻抛开四周的土看看情况?在挖了大约一尺左右的土,就偶然发现土里面居然有白色的布条?

因此喜出望外的农夫心想;这下赚大发了!肯定是个大宝藏?便忍不住放下锄头,低下身子用手去拿。

可谁知下一刻农夫就用最尖锐的声音,震惊了这片山林,只听他大喊道“啊!、啊~。”

紧接着杨府门前就来了一名普通的男子,他拿了一根棍子很嚣张的往台阶上走去,家丁们一看此人就是来惹事的?便拦下来问道“站住干什么的?拿着棍子所谓何事?”

只见男子回答道“草民来找我娘子,她昨晚一宿未归!”

但门前的家丁们听到这话,却感觉挺可笑的,纷纷嘲笑道“哪来的刁民?找娘子都找到这里来了?知不知道这是哪?快走快走!”

然而不服气的男子却直接硬闯,还理直气壮的说道“放开,我要进去找我娘子!”

说着还舞动棍棒打倒一个家丁,其余家丁见状开口道“哎哟!还长本事了?竟敢动手?”

于是杨府门前的四个家丁也抄家伙,拿出棍棒跟男子打起来,声音很快就惊动了杨府管家,因此中年的管家大步走到门前,喊道“怎么回事?为何在此打闹?”

而家丁们一见是管家来了,也连忙停手走上前汇报道“管家您可来了!这有个家伙想来闹事,您看?”

这时气愤的管家就大骂道“放肆!杨府门前,岂容你这刁民随意撒野?来人呐!给我拿下。”

见到此人是管事的,男子便开始服软道“且慢!管家请听草民一言,草民并非来此寻衅滋事的!而是我家娘子昨日去市集上卖菜,至今了无音讯,草民听闻市集上的人说,我家娘子被杨府的公子给带走了?说是不小心撞了你家公子?若有冒犯之处,草民在这里替我家娘子向你家公子赔罪了!还请管家让草民进去,带我家娘子走吧。”

但是管家却半信半疑道“你家娘子撞了我家公子?那这事你应该到衙门找去?在这也没你娘子啊!”

就在这时花花公子恰好走了出来,他询问道“一大早地,是谁在我家府门口喧哗啊?”

这时男子看见花花公子后,连忙请求道“杨公子请让草民,带我家娘子走吧!”

得知眼前的男子是昨晚那个小娘子的相公?这让花花公子有些心惊胆战!因此他故作姿态的说道“什么娘子?我们杨府没你娘子,找错地了吧!”

但是男子却一口咬定道“杨公子草民已经询问了市集上卖菜的大娘了,您就不要在装了!快让我带娘子走吧!”

只见被逼急的花花公子有些生气,他命令家丁们说道“来人呐!此人私闯杨府,实乃可疑人物,快给本公子押去衙门好好审问。”

就这样男子稀里糊涂的被家丁们抓住,还押着往县衙方向走去,边走花花公子还边数落他,让家丁们相信他是被刁民诬陷的?实际上家丁们也都知道花花公子是啥人!只是碍于主仆关系不想说而已。

这边刚刚起床的吴俊振与刘瑞林,就走下去楼下面准备弄点东西来吃,却见到明泰安县主:朱攸兰,早早地坐在这里喝着茶,她对下楼的吴俊振微笑道“早啊!吴公子。”

然而刚刚从茅厕回来的姚秋月,也连忙上前坐下,还为吴俊振倒了一杯茶放到他面前,吴俊振拿起茶杯说了句谢谢,便一饮而尽。

这时门外突然有百姓在喧哗道“快来看呢!这真是的,哎哟好惨啊!怎么会这样?”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街道上传开来,吴俊振与刘瑞林觉得挺好奇的,便也起身走出去客栈门口看看,他俩发现街道前面围满了人群,大家似乎都在朝一个方向,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

便忍不住也去凑下热闹,姚秋月自然也是跟着一起去的,而马维才刚刚起床下楼,他见只有县主殿下一人在此,毕竟她不敢随意出去露面,而且人太多了又拥挤,所以只得继续坐在客栈里面等他们。

而一大早还没吃早餐的马维,自然也不想去凑热闹,就点了些东西与朱攸兰一起吃。

很快街道上,一队头戴飞碟帽的明军士兵,手持佩刀负责维护现场秩序道“让开、让开!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周围还有县衙的衙役与头戴(乌沙泷帽),插着翎尾,外穿着玄色比甲,内穿罗袍公服的捕头,以及身穿蓝色〈缁衣〉的捕快们,迅速环绕在人群当中。

其中捕头蹲下身子,用手掀开一块布条,看了一眼地上躺着的尸体,在无奈的闭上眼睛说道“敢如此嚣张的作案,必定是个惯犯?秦捕快速速带人张贴告示,要全城搜捕罪犯。”

很快吴俊振与刘瑞林也挤了上来,他俩穿过人群看到了地上有具尸体,被捕快们用担架抬起来,准备带回去县衙处理。

见到此事后,正义感上来的两人,自然不能不闻不问了!

于是便也跟着一起去了历城县衙门大堂外观看,公堂之上穿着青色公服,头戴乌纱帽的明历城县知县:柳华松,让军医大夫去对尸体检查。

结果经过大致检查后,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此为凶案事件,而且貌似死者还有被性侵过?

至于详情之事,军医大夫还要继续往下身检查,但毕竟在公堂之上很多人围观着,军医大夫肯定不敢乱来了,只得如实汇报道“启禀知县大人,死者的尸体还要进一步调查,才能得出线索,不知是何人在何处发现的?”

这时坐在公堂之上的明历城县知县就下令,传发现尸体之人上来。

只见一个穿着还算不错,但却佩戴碧绿玉佩的富家公子走了上来,很有礼貌的行礼道“在下拜见知县大人。”

而高坐在公堂之上的明历城县知县看了一眼堂下的男子,立刻询问道“堂下之人抬起头来,本官问你,你是在何处发现这具尸体的?”

此刻堂下衣着华丽的秀气公子,就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在下今日出门游走之际,突然内急!于是就跑去城西一处废弃的房子旁方便,却不料在枯井下面看到了这具尸体!这才上报巡逻的捕快们,前来收尸。”

得知女尸是在城西废弃的枯井里发现的?这让明历城县知县猜想作案之人,必定是本县之人?

原因有三,其一;历城县是连接济南卫的一座县城,各处关卡基本上都是人把守,凶手若想进入本县行凶并且成功抛尸,那就必须得在夜禁之前,而一般外来人士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知道城西有废弃枯井,最主要的是从行凶到结束抛尸,以及成功撤离,这么短时间内完成的?此人如果不是本县人士,那么就是会轻功之人了?否则不可能成功躲过夜巡探子。

其二;能够快速作案并且躲过夜巡、抛弃尸体的,必定得熟知县城周围路线,而正常情况下,只有本县人或者长期居住者才能知晓。

其三;敢于做出此事,又能不露一丝风声之人,也应该是长期居住者了!毕竟外来人作案之后必定会撤离,因为按照大明律强奸乃是死罪。

所以综合情况分析,犯人一定是本县人。

可经过明历城县知县这么分析,也不太合乎常理啊?因为这样的推测毫无实际意义!而且凡事都有巧合,故此这个推理不被公堂之内的人所认可。

就连负责写笔录的师爷与明历城县主簿:容连平,也都觉得这么草草定案,似乎有所不妥?

然而明历城县知县却还是拿起惊堂木准备拍案退堂,却不料关键时刻有衙役闯进来,大声叫喊道“报、启禀知县大人刚刚接到消息,济南卫城外一处山坡上,发现一具女尸?”

这下围观人群中的吴俊振与刘瑞林,在听到还有女尸?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劲?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接连作案之人,必须得抓住斩首才行!

于是在一腔热血之下,吴俊振准备挺身而出参与破案,却被刘瑞林给拉了回来,他摇摇头示意不要冲动,先看看情况再说!

只见头戴飞碟帽的明军士兵,用担架抬上来一具盖着白布的尸体,看得明历城县知县很是激动,他连忙让军医大夫再去查看一下。

此刻县衙门口游走的中年老者,看到有许多百姓在此围观,他绝得有些好奇,便也凑了上去,还挤过人群从走廊去到公堂后面,隔着布帘继续听。

随后军医大夫掀开白布,发现这具尸体,是被什么尖利物刺穿脖子流血而死!不过从尸体的衣着来看,与刚才那具尸体同样都是有被性侵过的痕迹,都是穿着服饰不整,有明显被脱下的迹象,最主要的是死者还是长得比较好看的女子。

这也就意味着,最近历城县内出现了采花大盗?

因此根据这条线索来看,明历城县知县立刻就让人对出入关卡的人员进行排查,其次就是调查登记在册的账簿,看看有没有什么惯犯流窜到此?

因为古代普通人家远离家乡,通行过各州府县卫所都需要持有地方机构颁发的(路引)这样才能过关卡,要是拿不出路引,或者与之不符的话,就要被抓起来盘查了。

但堂下的农夫却一脸忧愁说道“启禀知县大人,草民在草丛里发现这具尸体的时候,还捡到了这个!请大人过目。”

说完农夫就从胸前拿出一枚沾有泥土的发簪,并递了过去交给衙役转交上去,在拿到发簪仔细观看的知县大人,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破绽?

最新小说: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抗清 美利坚胜者为王 汉家功业 超时空史记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谍海孤雁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