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四百六十一章【杂谭逸事】

第四百六十一章【杂谭逸事】(1 / 1)

还敕令明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李庆,为〈参赞军务〉,明工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黄福,掌管交趾布政使兼交趾按察使,与明征虏副将军:柳升,同行一起剿贼。

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10月28日,明宣宗:朱瞻基,由于多次出兵征讨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导致两广以及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等地,兵力大损。

再加上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地处蛮荒贡品,还不如大明赐给他们的价值高,所以也让明宣宗产生了厌恶之心。

于是便利用安定郡王:黎利,请和之机,决计罢兵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遂遣明礼部左侍郎:李琦、明工部右侍郎:罗汝敬,为〈正使〉、明通政使司右通政:黄骥、明鸿胪寺寺卿:徐永达,为〈副使〉,诏抚手谕安南国赦安定郡王无罪。

还传令立陈氏为郡王后,并召明交趾总镇总兵:王通、明交趾左参将:马瑛,以及三司卫所和府州县官吏,尽撤军民北还入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至此从永乐年间占据的二十余年安南国,前后用兵数十万,馈饷高达一百余万两,而转输的费用不在其内,到弃地罢兵时,归还的官吏军民共有八万六千余人,被安定郡王捕获拘留以及被杀的人不计其数。

11月11日,明宣宗时年已有30岁,因明皇后:胡氏,未有子且时常生病,受宠的孙贵妃:则暗中将宫人之子养育为自己儿子,并告知明宣宗以此子为长子。

这让他十分高兴,当即就取名为〈朱祁镇〉。

在明皇长子:朱祁镇,出生四个月之后,立刻就被群臣们上表,请求册立为〈皇太子〉,且明胡皇后也数次上表请早定国本,但明孙贵妃却假装惊讶地说道“皇后病愈自可生子,吾子怎敢先皇后之子呢?”

这点让明宣宗不允许,因此在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2月初6日,便立明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

于是明胡皇后就请求逊位,果然明宣宗先下手为强直接就废了明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

3月11日,大明鞑靼和宁郡王:阿苏特·阿鲁台,遣使臣:脱脱赤,携四百六十人来朝带贡马以及方物入朝。

由于之前先帝明仁宗:朱高炽,欲还都南直隶应天府南京城皇城,因而复设行后军都督府及行部,凡五府、六部公文移合行北京、直隶卫所府县申达五府六部者,必须经过行府、行部,公文移交容易重复往往造成了错误。

故此明宣宗在8月12日,命公、侯、伯、六部尚书、都御史、大学士,商议此事,明英国公:张辅、明吏部尚书:蹇义,等上奏道“北京既有五府、六部之大小衙门,其行府、行部应该立即革除,以防混乱。”

此举被明宣宗采纳遂罢其行府、行部,改明永平公主驸马都尉兼广平侯:袁容,掌行在后军都督府事,明行部尚书:李友直,改为行在工部尚书,诸司仍沿行在之称。

8月14日,明宣宗在奉天门召集公、侯、伯、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告谕道“北寇在每年秋天马肥之时,必定会骚扰边境,近年来边境的守备,不知情况如何?东北各个关隘都在京都附近,现在农活即将结束,朕准备趁田猎的时机,亲自巡视各个关隘整饬军备,你们备齐士卒、马匹,来等候命令。”

8月28日,皇帝陛下的车驾从京师出发,由明太子少师兼吏部尚书:蹇义、明太子少傅兼户部尚书:夏原吉、明太子少傅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与明行在礼部尚书:胡荧、明兵部左侍郎:王骥、明刑部右侍郎:施礼、明工部尚书:吴中、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凌宴如、明太常寺卿兼翰林大学士:杨溥、明太常寺寺卿:姚友直、明大理寺少卿:王文贵,等人扈从。

明英国公、明阳武侯等分兵出击,明宣宗则经蓟州镇至喜峰口外,恰好遇到兀良哈朵颜三卫率一万人侵扰边境,遂命明西宁侯:宋瑛、明武定侯:郭玹、明半城侯:李贤,等屯兵遵化卫、东胜右卫、忠义中卫。

而自己则率领三千精锐骑兵,每人两匹马,在带上十天口粮前去迎敌,文臣只有明谨身殿大学士跟随。

9月初6日傍晚,皇帝御驾抵达宽河与敌人相遇,明宣宗亲自出战射其前锋斩杀三人,在将左右铁骑分为两翼夹攻敌军,此举明军大胜,斩其兀良哈朵颜三卫叛军首领,并缴获军器马驼不计其数,大胜而归。

同时由于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安南国事件的结束,导致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故此在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6月初9日,明宣宗命明司礼监左少监:郑和,重下西洋出使;忽鲁磨斯国、锡兰国、古里国、满剌加国、柯枝国、卜剌哇国、木骨都束国、喃渤利国、苏门答剌国、剌撒国、溜山国、阿鲁国、甘巴里国、阿丹国、佐法儿国、竹步国、加异勒国,等二十国以及旧港宣慰使司,据〈天方至圣实录〉等书记载此行。

于是明司礼监左少监亲率大型宝船61艘、2万7千5百50人,作为第七次远航,船队从南直隶应天府南京城龙湾县起航,两天后到达刘家港。

6月15日,因之前曲先卫部族叛乱之事,明宣宗特命明西宁卫指挥佥事:史昭,为大将,明左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赵安、明大宁都指挥使:王彧,为左、右参将,在与明司礼监太监:王安、王瑾,一道督率西宁卫以及安定卫、罕东卫、河州卫,等地兵马前去讨伐。

同时朝廷为了防止鞑靼部南下,特此把开平卫内迁至万全都指挥使司独石堡,从而弃地三百里,做到收缩疆域有效的利用长城地带,来抵御鞑靼部入侵,这也是自永乐年间放弃东胜卫以来,第二次内迁与北虏的战线。

7月27日,明宣宗还曾因制造舟船等事下诏,随行的宦官有;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等人根据明代〈前闻记·下西洋〉记载,里面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工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9月初8日,明宣宗始于各布政司衙门专设〈总镇巡抚〉擢明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赵新,为吏部右侍郎总镇巡抚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兵部车架清吏司郎中:赵伦,为户部右侍郎总镇巡抚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礼部员外郎:吴政,为礼部右侍郎总镇巡抚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明都察院监察御史:于谦,为兵部右侍郎总镇巡抚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刑部员外郎:曹弘,为刑部右侍郎总镇巡抚北直隶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明越亲王府左长史:周忱,为工部右侍郎总镇巡抚南直隶总督税粮安抚地方。

然而此时总镇巡抚之设,仍有临时派遣性质,事毕复命未划有固定地区,为防办事不利不准携带眷属。

10月初8日,大明鞑靼和宁郡王进犯辽东都指挥使司劫掠,被明辽海卫指挥同知:皇甫斌,闻讯急忙赶赴密城东峪抗敌,他身先士卒从清晨激战到黄昏,箭尽援绝就连弹药也都打完了最终被北虏鞑靼步兵挥刀砍杀!

其子明辽海卫镇抚使:皇甫弼,以身护父一同战死。

随之而来的是辽东总镇都司府内的定辽5卫〈定辽中卫、定辽左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定辽卫〉与明东宁卫千户:吴贵、明三万卫千户:毛观,骁勇异常。

纷纷冲锋在前面皆力战而死,最后援军到来迫使鞑靼和宁郡王撤退。

12月27日,明西宁卫指挥佥事等将领率兵到达曲先卫,吓得明曲先卫指挥使:散即思,直接逃窜,其党羽明曲先卫千户:苦先·脱脱不花,等则出击迎战明军,却被明军左右包围攻击,击杀敌人众多并生擒明曲先卫千户与男子、妇女三百四十余人,缴获驼马、牛羊无数。

吓破胆的明曲先卫指挥使素来狡诈骠悍,假意上表臣服得到了明宣宗的宽恕,但他却仍继续做恶不肯悔改,见人畜损失惨重便后悔恐惧,打算再次劫掠。

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明宣宗因获悉满剌加国王欲亲自前来大明朝贡,但却被暹罗国阻碍,故此特令明司礼监左少监:郑和,向暹罗国王传达敕谕,要求暹罗国与邻为善。

2月26日,明军船队到达了福建都指挥使司福州府长乐县闵安镇巡检使司进行远航前的准备,在长乐县闵安镇巡检使司停留了约半年之久。

在此期间明司礼监左少监曾率领兴平左卫、兴平右卫、兴平卫的指挥使、千户、百户和州府县官员们,到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湄州屿卖办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宫。

又在长乐县闵安镇巡检使司南山上的三峰塔寺之旁,修建了长乐天妃宫,树立起〈天妃灵应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刻着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司礼监左少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一干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碑文上面还记载着前后六次远航的情况。

12月初9日,明军船队起锚出海,在访问了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宣慰使司、满剌加国之后,才到达苏门答剌国。

随后明司礼监左少监就派出了一支船队,经溜山国直接远航到非洲东岸,去访问木骨都束国、不剌哇国、竹步国,又派明司礼监太监:洪保,率一支船队远航古里国。

然后再去访问祖法儿国、剌撤国、阿丹国,而明司礼监左少监本人则率大(舟宗)宝船经锡兰国、古里国,直奔忽鲁谟斯国。

最新小说: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超时空史记 贵女景昭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顶流的病美人姐姐 美利坚胜者为王 谍海孤雁 汉家功业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