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书院 > 武侠修真 > 值此那年 > 第13章 第十二章

第13章 第十二章(1 / 1)

在根据地的几天是顾裕华和胡振华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通过帮乡亲干了些农活,他们收获了称赞,也听到了红军来之前和现在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变化。

“感谢红军,感谢共产党啊!”这是他们在这里听到的最多的话。

顾裕华和胡振华都很喜欢这种氛围和村民的淳朴,尽管两个人从出生以来都生活在北平、南京这样的城市,但深入到农村并没有两个人感到不适应。

这里的人们亲切,热情,淳朴,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而红军也并不像报纸上报道的那样野蛮、散漫。

相反,他们的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军队中还注重士兵们的扫盲工作。根据地受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尽管物资匮乏,但老百姓们所展现出来的样子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

“小胡,你看到没有,大家是真正的拥护和热爱共产党啊。”

“是啊,看来顾叔叔和我爸他们说的是对的啊。报纸上完完全全就是恶意对根据地和共产党进行抹黑。”

……

在这里生活的几天是很快乐的,很充实的,很有收获的。但是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胡振华和顾裕华即将离开这里。

临行前刘清之特意叮嘱他们,“你们两个回去的路上小心一点,我会让小赵送你们的。”

小赵就是刘清之的警卫员,顾裕华连连摆手,“刘叔叔,不用那么麻烦,我们两个既然能来也能够平安回去,别担心我们。”

“那不行,这一路还是有点危险的。”

两个人和刘清之说完话之后还特意绕道去看望独居的鄢奶奶。刘清之也陪同着两个人一起去了。

靠近鄢奶奶的家里就看到老人就坐在门边,发现来的人是顾裕华和胡振华之后老人十分高兴,热情的招呼道,“是裕华和振华啊,快来坐。”

两个人走过去不忍心告诉她自己将要走了,最后还是刘清之和老人说的。

“鄢大娘,裕华和振华今天就要走了。”

鄢奶奶愣了一下,随后舍不得的看向两个人。

胡振华和顾裕华全程低着头,不敢对上老人的视线。

“你们这要走了啊,不再多过几天吗?”老人舍不得的拉着两个人的手。

“奶奶,我们也舍不得您,但是实在没办法,我们要回学校上课了。”顾裕华蹲在老人旁边温柔的说道。

“是啊奶奶,我们两个还得回去上课,等下次有机会我们还来看您好吗。”胡振华也安慰道。

“上学好啊,多学习一些本领,你们一路上要小心啊。”鄢奶奶不舍地拉着两个人的手。

“好,我答应您,您就放心吧。您自己也要注意照顾好自己,鸡蛋不要总舍不得吃。”顾裕华缓缓说着,胡振华感觉他要哭出来了。

“你这孩子别总惦记我,路上注意安全。”说罢,老人像想起什么似的往屋里走去。

不一会就拿出一个罐子出来。

“这里面是我亲手做的麦芽糖,上次你们在这吃饭,我看饭后你们两个挺喜欢吃的,这次把这个带着吧。”

“这可不行,奶奶您自己留着吧。”顾裕华推脱道。

“你这孩子,让你拿着就拿着,我一个老太太牙口也不好,你们喜欢吃就带着吧。”老人执意要把这一罐麦芽糖给他们两个带着。

见实在拗不过老人,胡振华接过罐子。“那我们就收下了,奶奶您照顾好自己我们争取四月或者五月还来看您。”

“好啊,我欢迎你们两个来,下次来奶奶给你们做鸡汤喝。”

和老人寒暄了好久两个人才动身,看见两个人要走了鄢奶奶也是起身送他们。

“奶奶,您回去吧,别送我们了。”顾裕华劝道。

“没事,你们就让鄢大娘送吧,不然老人家也实在是舍不得。”刘清之在一旁提醒。

胡振华和顾裕华听了这话就没有再推辞,只是让两个人没有想到的是不少乡亲都来送自己。

“振华,裕华。路上慢一点啊。”

“好,我们知道了。”

两个人回应着众人,在小赵的带领下朝着封锁区赶去。回头望时,还能看到刘清之和许多乡亲们站在那里目送自己,尤其是鄢奶奶站在人群的前面一脸的不舍,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个人。

“刘叔叔,鄢奶奶,你们大家都照顾好身体!”顾裕华朝着众人喊道。

“好,知道了,你们两个路上小心!”

“好!等我们有机会还回来看望你们。”胡振华也喊着。

谁都不会想到,这一次的告别成了永别。顾裕华和胡振华到死都没有再见到众人。

刘清之的警卫员小赵倒在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刘清之也没能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没有活着抵达延安。而鄢奶奶几个月后因病去世,长眠于寒冷的冬天,没有度过这一年。

这些都是胡振华和顾裕华所不知道的,因为几个月后国军又一次对红军的中央根据地进行了第二次围剿。

穿过封锁区小赵就返回了,临走前还同两人告别,“裕华、振华你们路上小心,我就送你们到这里了,再走一段路就到国统区了。”

“好,一路辛苦你了,后会有期!”顾裕华同他告别。

……

就这样顾裕华和胡振华顺利的抵达吉安,又在张经隆的护送下上了胡兴隆为两个人安排的回南昌的专车。

抵达南昌之后,两个人坐上了回南京的火车。

这一路,顾裕华和胡振华都把鄢奶奶给的糖罐精心保护着。到了学校之后还把鄢奶奶亲手熬制的麦芽糖分享给了江婉婷她们。

“你们这是从哪里得来的啊?”江婉婷很好奇地询问顾裕华。

“这是我和振华从江西带回来的。”顾裕华简单的把在江西的经历说给江婉婷听。

“你们竟然去了一趟江西,也不和我说,我妈就是江西的。”

“伯母说江西的?”顾裕华问道。

“对啊,江西南昌的。”

从江西回来之后,胡振华和顾裕华又开始投入到学习当中。没过几天胡兴隆就邀请顾裕华到家中做客,顾裕华欣然接受。

在胡家吃完饭之后,胡兴隆就开始和两人聊此次的江西之行。

“你们两个这次去了江西,也进了共产党的根据地,感觉怎么样。”

“根据地被封锁导致物资匮乏,但是老百姓衷心拥护共产党和红军。”顾裕华很坦诚地说道。

“是啊爸,那里和报纸上说的一点都不一样,共产党的军队并不是野蛮散漫,而是军纪严明。”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要去江西我没有阻拦。”

“爸,通过这次在江西尤其是在根据地呆了几天,我真感觉共产党比国府好太多了。虽然他们武器落后,穿的也很朴素,但他们所展示出来的气势,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胡兴隆叹了口气,“民心所向才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恐怕以后国民党是打不过共产党的啊!”

这句话真的得到了应验,在十几年后的解放战争中,不得民心的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最终逃到了台湾。

从胡家回来之后,两人就开始专心学习。胡兴隆也特意嘱咐过两人对于此次的江西之行不要告诉别人。尤其是红军、共产党、根据地这样的词更是不能被外人听到。顾裕华和胡振华也是铭记于心。

一个多月以后,胡振华急冲冲地跑回来告诉顾裕华一个不好的消息。

“裕华,蒋中正派军政部长何应钦率20万兵力,于1931年4月1日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二次围剿。”

“什么?!那这样的话鄢奶奶和刘叔叔他们岂不是很危险。”

“裕华,我们是去不了江西看望他们了。”胡振华说到这个的时候有些难过。

顾裕华也很是伤心,“希望鄢奶奶和刘叔叔还有乡亲们都能平平安安的吧。”

就这样,第二次反围剿正式开始。

苏区中央局经过反复讨论,接受毛泽东的意见,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将主力南移至广昌、宁都、石城地区,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然后自西向东横扫,各个歼灭敌人。

国民党军在红军游击战袭扰下,行动缓慢。

4月23日,红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转至龙冈、东固地区隐蔽集结。5月16日,红军突然发起攻击。5月31日,攻克福建建宁城。

15天内,红军连打五次胜仗,自西向东横扫七百里,歼敌3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

五月底的时候胡振华又告诉了顾裕华一个重磅消息:1931年5月27日,两广军阀陈济棠、李宗仁以及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等派系在广州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非常会议,经该会决议还成立国民政府。

“什么?这件事也太离谱了吧。”顾裕华十分震惊。“不是,他们是怎么想的?”

“你不知道,今年春天的时候,好像是因为党内的“约法之争”而发生了蒋中正扣押立法院长胡汉民的“汤山事件”,这个引起党内各派势力的公愤,开始酝酿联合反蒋的。”

“你看到了吧,国民党就是喜欢窝里斗,那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是一点都不在意啊!”

“那你以为呢,我真是服他们了。”胡振华也是十分无语。

“还有吗?”

“当然有了,5月28日的时候,他们搞的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了。”

“哪件事都有汪精卫的身影,看来他对宁汉合流的结果不是很满意啊。”顾裕华嘲讽道。

”那当然,毕竟宁汉合流之后汪精卫在党内处处受制于蒋中正,你说他能愿意吗。“

“那倒也是。”

胡振华的消息向来灵通,没过几天又告诉顾裕华一些新进展。

广州国民政府改组了广东和广西两省政府。同时又成立军事委员会,将粤、桂两省的军队编为国民革命第1、4集团军,陈济棠、李宗仁分别任司令,另任张惠长为空军总司令,陈策为海军总司令,还联合北方的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阀共同反蒋,并成立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

只不过这些已经不能让顾裕华在意了,唯一让顾裕华感到高兴的就是红军打了胜仗,粉碎了国军的第二次“围剿”。

七月一日当天,胡振华就告诉顾裕华,“蒋中正这次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不是,他是闲的吧,怎么天天脑子里都是剿共。”顾裕华简直无语到了极点。

“谁知道他怎么想的,不过我相信刘叔叔和鄢奶奶他们都能平平安安的。”

“是啊,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才好。”

几天后,中央大学正式放了暑假。顾裕华坐上了回北平的火车。

到了北平,依然是司机站在火车站外广场等待。回到家之后依然是家人之间再次见面的欣喜。

短暂的欣喜过后,顾裕华就神色凝重的和顾丰年开始聊起时局。

“爹,最近的局势实在不太好啊,东北已经开始乱了。”

“是啊,北平离东北相比较南京更近一点,我是感受到了。”

“怎么了?”顾裕华有些不解。

“7月3日的时候,日本驻长领事田代派了20名宪兵驰援万宝山。当天又复派500名日警携机枪火炮等武器前往万宝山。”

“而且我听说,这些日本军警到达马家哨口以后,有的在河岸搭住帐篷,有的强占民间房舍。并且还埋设地雷,挖掘战壕,架设机枪、大炮,砍伐树木,扣留船只,禁止中国人在马家哨口附近五华里之内通行。同时还迫令朝鲜侨民不准离开此地。”

顾裕华听到这些感到了不安,“爹,我怎么感觉日本最近动作太频繁了,他们不会……”

说到这里顾裕华就不敢再往下说了,顾丰年自然是知道自己儿子心里想了些什么。

“我也感觉,日本估计近期要正式对中国动手了。”

“你远在南京应该也知道朝鲜那边的情况了。”

“是,听说大规模的排华惨案蔓延到朝鲜各地了。”

“是啊,那边的华侨日子可不好过啊!”

“可是万宝山事件后,我们的舆论界反应也挺迅速的。各地报刊纷纷发表社论,发行专刊,介绍了“两案”(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惨案)经过,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声援受难的海外同胞。”

“而且我还听说《益世报》等报刊还派特派记者赶赴朝鲜,了解排华惨案经过。蔡元培先生这类社会名流以及各社会团体也均发表声明或谈话,谴责了日本人的暴行,声援受难海外同胞。许多地区还举行反日援侨大会。7月3日的时候上海还举行反日大会呢。”

“裕华,你看到了吧,国家羸弱,话语权就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这件事大家都知道错在日本人,但还是没办法。”

“我明白,我相信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会比日本更加强大。”

万宝山事件仍在不断发酵,7月22日,南京举行反日大会。7月23日,上海举行追悼死难朝鲜华大会。7月30日,北平举行反日大会。

国内数次派轮船陆续接运受难华侨回国。各地社团慰问难侨,并邀难胞出席会议,陈述朝鲜排华暴行。

许多地区还成立外交协会等组织,从事反日宣传,呼吁人民抵制日货,敦促国民党政府对日进行强硬外交。全国逐步形成反日高潮。

而中国共产党在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事件发生后,立即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进行反日救国斗争。

7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惨案的宜传大纲》,指出,“这两件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指使,挑拨中韩两民族感情,煽动朝鲜人的排华行为,以遂其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

为此,要立即行动起来,进行反日救国斗争,“扩大广大群众的反帝国主义的工作,立即组织反帝同盟、中韩反帝同盟,使这一反帝组织普遍扩大到城市中的每一个工厂、每作坊、每一学校、每个兵营,以及乡村中每一村落,吸收广大的中韩工农劳苦群众来参邡举行盛大示威游行、髒众集会,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侵路企图表示坚决的反抗”。

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的一些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团、工会组织,也对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惨案发表宣言或文件。

这段时间顾裕华一直在北平关注着这些消息。

一直到八月底,东北的局势一直混乱着。顾裕华临开学的时候还放心不下家里。

“爹,娘,张叔,小贺。现在东北那边实属是不太安宁,你们可一定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哪天真有突发情况赶紧去南京,武汉或者重庆避难,反正几年前就在那里买好房子了。”

“好的,我们都知道了,你也要小心啊。”明春瑜还不放心的叮嘱道

“别担心我们,真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肯定会走的。”顾丰年也在安抚着顾裕华。

心里不安的顾裕华还是坐上了去南京的火车,与以往上学不同。这次自己的心里满是担忧,始终放心不下家里的一切。

最新小说: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昭和美人录:肆虐在泡沫时代 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 行商坐医 百里独行 重生之后中奖十亿 小美人被迫万人迷[快穿] 九九金仙 火红年代从私人订制开始 快穿:戏精宿主每天都在作妖